唐乾利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疾病谱也随之改变, 各类疾病所致的复杂慢性创面发病率不断升高, 对高水平创面治疗的需求愈加高涨,创面修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势在必行, 并在多方努力下, 进入快速发展新时代[1], 而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 “知所从来, 思所将往”, 在反思和展望中不断超越和进步。 建党百年来, 我党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故在建党100 周年之际, 对创面修复学科的建设做简要回顾和展望, 以贺党百岁华诞, 以期创面修复学科建设及发展更加蓬勃, 为人民的健康幸福生活做出更大贡献。
我党多年来在构建 “健康中国” 的事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佳绩, 无论是在烧伤等急性创面,还是慢性复杂创面的治疗上, 其诊疗技术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具有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2-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烧伤、爆炸伤等急性创面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而继发于糖尿病、 脑血管疾病等各类疾病的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生率不断攀升, 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生活造成了极大威胁[4-5]。 在此严峻形势下, 2019 年 12月3 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 《关于加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 (溃疡) 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 及 《医疗机构创面修复科基本标准 (试行)》 和 《创面修复科临床医师、 护士基本技能要求》 两个相关指导性文件, 对 “创面修复专科”建立的必要性及其规范化建设做出了明确指示, 这一开创性的有力举措彰显了我党一心为民的初心及促进创面修复学科发展的决心, 在国内及国际上均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至此, 在 “战时治烧伤, 平时治创面” 的理念下, 广大从业医务人员功崇惟志、 业广惟勤, 作为烧伤外科延伸和其他学科拓展方向的创面修复专科, 肩负起了守护人民健康、 促进 “健康中国” 建设之重任[6]。
如今, 慢性创面已成为国际公共卫生事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目前, 我国每年各类创面治疗需求在1 亿人次左右, 其中复杂难治性创面的治疗需求在3000 万人次以上, 开展创面修复专科建设迫在眉睫[1]。 近年来, 随着创面理论研究、 临床治疗技术及诊疗模式探索创新等多方面的发展, 我国创面诊疗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 让广大患者得以从病痛中解脱, 回归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1.2.1 慢性创面的理论创新 近年来, 我国医疗行业基于创面湿性愈合理论, 在 “TIME” 模式 (T即 tissue, 指清除创面坏死组织; I 即 infection/inflammation, 指控制炎症、 减轻感染; M 即 moisture, 指保持创面正常湿度, 为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上皮化创造条件; E 即 edge/epithelialization, 指去除创缘迁移受损的表皮) 指导下, 以烧伤创疡再生医 疗 技 术 (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 MEBT/MEBO) 为代 表的“再生医学” 研究不断深入, 对技术要点、 作用机制及应用规范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使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临床疗效得到大幅提升[7]。 与此同时, 诸多研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其中唐乾利教授团队在防治慢性难愈合创面中丰富了创疡医学理论, 以 “原位再生” 为指导原则, 明确了 MEBT/MEBO 的疗效机制, 阐明了信号通路间的交互作用, 丰富了皮肤再生医疗技术的内涵, 并深入研究了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8-11]。 近年来, 随着影响创面愈合因素研究的不断深入, 诸多研究学者发现细菌生物膜可影响慢性创面的愈合, 作为新发现的影响机制被广泛关注[12]。 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为临床技术和产品研发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也为建设高水平创面修复学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慢性创面的临床治疗 在西医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药物中,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得到了广泛应用, 并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13]。 在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创面的临床技术中, MEBT/MEBO 成为了国内外公认的创新医疗技术[14], 该项适宜技术还创造了南阳南石医院 (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 的奇迹, 即该技术的引进将一所乡镇卫生院发展成为了全国知名的以烧伤整形、 创面修复为龙头与特色学科的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15]。 此外, 近年来慢性创面的临床治疗及研究也更多的聚焦于创面负压治疗技术、 光子治疗技术、 自体干细胞移植、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 高压氧疗、 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及新型创面敷料等治疗手段[16], 特别是超声清创、 水刀清创等时代科技进步产物对创面坏死组织的有效、 合理清创, 使我国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水平取得了“创面治疗向东方看” 的突破性发展[4]。
1.2.3 慢性创面的诊疗模式 在慢性难愈合创面治疗 “大门诊” “小病房” 的特点下, 通过整合三甲医院创面修复相关科室资源, 打造临床基地, 构建医疗专科联盟,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形成网络化治疗体系以及 “个人-社区-医院” 多级联动机制, 同时建立 “移动工作站” “医护一体化治疗模式” 及 “多学科诊疗模式” 等[1,5,17-18], 使我国慢性创面诊疗模式呈多样化发展, 其中 “淄博模式”“无锡模式” 以及 “温州模式” 等是较为成功的探索和实践, 具有借鉴意义, 也为我国创面修复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19]。
1.3.1 科研项目有力支撑 为进一步推进创面修复学科的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省部级科研项目、 市厅级科研项目的资助数量和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使科研团队整体协作能力及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创面修复理论和技术得以创新性发展, 项目成果陆续涌现, 促进了创面修复学科建设向广度、 深度发展[20]。
1.3.2 人才培养多元化 (1) 国家领军人才培养: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面修复学科领军人才的培养, 相继培养了黎鳌、 盛志勇、付小兵、 徐荣祥、 肖摩、 夏照帆、 唐乾利、 罗成群、 赵俊祥等一大批顶尖人才。 其中付小兵院士等对中国特色创面修复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把握全局, 细化要点, 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了前进的思路和方向[19]。 同时, 在全国大批优秀学科人才的努力下, 《创面修复科专科能力建设专用系列教材》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烧伤治疗大全》 《创疡治疗大全》 《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 等众多参考用书、 指南相继问世, 诸多学术成果在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 (电子版)》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等业内权威期刊上陆续发表, 充分发挥了其在把握学科建设方向、 临床诊疗、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带头引领作用。
(2) 临床和教学相结合的双师型人才培养:在创面修复的临床和教学中, 具有丰富临床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人才是创面修复学科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在临床医学专业 “5 +3” 一体化和 “四证合一”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背景下, 各大医学院校结合其附属医院资源, 整合人才, 建立了规范的双师型人才培养体系, 并在不断完善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下, 各大三甲医院作为人才培训基地, 致力于培养出具备与时俱进创面修复理论及基本操作技能, 以不断满足临床需要的规培医生[21]。 临床与教学相长型师资人才队伍通过 “广播种” “精培育” 使专科知识呈网络式传播发展、“遍地开花”, 促进了创面修复诊疗技术的共建共享、 医疗资源的公平以及其诊疗水平的整体提高,使广大创面患者从中受益。
(3) 高层次高学历专科人才培养: 医学博士和硕士的培养质量是学科发展后备力量的关键。 为提升医学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培养质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面修复外科、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等多所硕博研究生培养基地聚焦硕博学位点建设、实验平台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等, 整体推进我国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迈入世界领先水平[22]。 同时,随着创面修复学科建设进程的加快, 在国家和各级政府以及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 响应下, 全国掀起了创面诊疗相关的学术研讨会、 学习班热潮, 促进了我国创面修复人才的继续医学教育[23]。 国家教育部不仅鼓励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接受访问学者进入相关单位进一步深造, 还大力扶持烧伤创面修复相关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发展, 为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发展机遇[24]。
国务院办公厅2021 年1 月22 日印发的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从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 提高中药产业发展活力、 增强中医药发展动力、 完善中西医结合制度、 实施中医药发展重大工程、 提高中医药发展效益、 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环境七个方面提出了28 条全面而深刻的指导政策。 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证实, 中医药在创面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将中医药独特的医学理念和技术体系以及防治方药、 养生保健方法等融入创面修复学科建设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创面修复学科的重要举措。
创面修复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其建设有待完善, 其发展有待谋划, 对此, 我国诸多专家学者对其系统化、 规范化发展献计献策。 现将其未来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有待加强的关键要点总结如下:
(1) 完善相关政策及制度: 目前, 创面修复学科的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 如复杂难治性慢性创面分散在其他各个科室, 尚未得到规范有效治疗[19,23], 且部分医务人员对慢性创面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医保对创面修复手术等治疗费用的支付政策尚未及时更新等。 随着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系统的严格实行, 进一步完善医保相关政策、加强专项基金支持、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及学科深度发展、 鼓励医院学科转型发展等有力措施是学科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5]。
(2) 加强专科人才培养: 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及发展离不开有志、 有才之士的不懈奋斗和努力,故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关键。 各级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的创面修复科医生和护士职业技能要求以及全国近百名创面修复领域专家共同制定的 《创面修复科医师职业标准的全国专家共识》 及 《创面修复科护士职业标准的全国专家共识》 规范培养专科人才,并形成全国统一、 规范的考核制度[5,26]。 另外, 对于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摇篮, 教材是工具, 教师是导航, 因此, 应将实时更新教材中创面修复相关内容、 严格把控高校教学质量、 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提升、 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引导等作为学科发展和青年人才培养的重点。
(3) 强化专科团队建设: ①科研团队的合理构建。 结构合理的专科医师及医护科研团队有利于实现不同梯次人才的发展进步、 提高科研能力、 丰富科研成果、 拓展科研方向、 实现合作共赢, 但团队中需要一个具有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 足够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 视野广阔高远、 善于把握学科前沿动向、 强烈创新发展意识的学科学术带头人, 以起到强有力的带头引领作用[27]。 ②公平公正的评价及奖励机制。 公平公正的评价及奖励机制有利于科室内形成风清气正的良性竞争关系, 对留住人才、 拴住人心、 激发人才潜能、 促进人才发展以及实现专科壮大、 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7-28]。 ③科室业务学习及多学科知识培训。 因创面治疗与原发病治疗并重, 故临床科室可视情况根据多发病种引进专科人才、 加强院内多学科合作、 定时选派一定数量医护人员进行相关专科知识学习, 构建学科间业务交叉融合学习等培训模式,注重吸取和借鉴其他相关学科先进技能和理论研究成果, 为本学科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及科研向“专” “深” “广” 多维度发展提供助力[29]。
(4) 优化诊疗模式, 持续探索改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5G 信息时代的到来, 智能设备的普及, 为创面远程评估、 会诊、 指导及远程操作技术在血管再通等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提供了便利, 但“移动工作站” 模式中出诊人员结构、 医疗设备配置、 医疗处置范畴等相关问题仍需不断优化和明确, 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以形成统一、 标准、 规范的制度化要求[30-31]。
(5) 明确学科定位, 鼓励学科交叉: 在学科发展过程中, 由于目前专科术语及诊疗范围不够清晰规范, 未来建设中应注重学科内容规范化、 标准化、 条理化[32], 同时明确创面修复专科定位, 鼓励学科交叉, 将中西医有机结合, 开展综合治疗,使各相关学科相辅相成, 协调发展, 以形成系统、完善、 成熟的学科[6,8,26]。
党建百年, 初心不变, 知往鉴今, 继往开来。创面修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初衷是为广大罹患创面疾病的患者解除病痛, 守护人民健康, 这与党的初心不谋而合。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及支持下, 学科人才培养、 理论研究、 临床实践、 诊疗模式及体系建设的发展使我国创面诊疗水平大幅提高, 得到广大患者及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 已初获阶段性成果。而如何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面修复学科, 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四大学科之一, 加强其自身及其与西医学的结合发展与学科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为世界人民健康贡献力量, 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
在创面修复学科的未来发展建设中, 将中医药融入学科发展是优势, 政策支持是基础, 人才培养是关键, 专科团队建设是助力, 优化诊疗模式、 明确学科定位是要点, 应鼓励学科交叉, 摒弃学科偏见, 融汇中西医学理论, 加强中西医学临床结合,并不断优化细节建设, 拓宽学科发展方向, 在新的历史机遇下, 谋新局, 开新篇。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 让我们携手共进, 心怀愿景, 不忘初心, 志在为民, 服务病患, 以助力早日实现健康中国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