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勇杰,胡 剑
(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54)
回顾新中国70 年历程,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作为一门结构化、系统性的学科,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思政教育作用周期较长的过程性特点,要求必须具有较为适度的动力来保持其稳定的发展趋势,即建立相应的激励动力机制以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当前,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各方面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思政教育动力机制亟需转型。在马克思主义需要层次理论视阈下,推动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转型,将社会整体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相结合,有助于更好发挥思政教育的功能,实现思政教育的价值,推动思政教育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生存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在此基础上“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所使用的工具又引起了新的需要”。[1](P32)“需要”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核心动力,是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最基本范畴,在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构建思政教育动力机制应当具备四个维度。
(一)动力方向发展方向决定发展成败,构建思政教育动力机制,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方向问题。任何层面的思政教育,都不是盲目性的,都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性和发展方向。多个层面的思政教育经过整合,将会形成统一的动力系统,虽然各独立体的主观需要不同,但整合后的统一动力系统可以通过个体的调整形成一致方向,从而使得整个思政教育系统的动力机制与目标要求趋于一致,更好实现教育目的。构建思政教育动力机制,必须使思政教育目标与各层面动力机制保持方向一致,着力于社会主义建设整体的发展需要,尊重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需要,强化思政教育认同感,以方向激发动力,以动力促进发展,打造社会整体凝聚力,形成“凝聚力量——目标实现——更加凝聚”的良性循环。
(二)动力主体动力主体是构建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基本要素之一,包括动力发生主体和动力利用主体。恩格斯指出,“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单个社会力量合力的结果”。[2]宏观来看,思政教育的目标即是引导形成这一社会合力,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围绕这一目标,每个社会成员都是思政教育的动力发生主体,关键在于将动力发生主体与动力利用主体相结合。构建思政教育动力机制,应当在注重受教育者自身动力发生主体与动力利用主体相统一的同时,将个人发展需要导入社会发展需要的运行轨道之中,使二者互为促进作用:个人为国家社会创造财富,推动国家社会向前发展;国家社会则作为个人的动力利用主体,充分激发个体发展活力,使整个社会的思政教育呈现生机勃勃的现象。
(三)动力客体动力客体是构建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另一基本要素,包括社会成员的利益需要、精神需要、环境需要等方面。“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P187)物质利益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理论的最根本需要,是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不可缺少的动因,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3](P9)精神需要是人不可或缺的高层次需要,是发挥思政教育改造人的思想、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环境需要则是对教育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综合需要,具有显性约束力和隐性感染力,是发挥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特点的要素。构建思政教育动力机制,要合理判断“刚需”和“软需”,将动力客体的各方面纳入培养目标,协调推动思政教育动力深度。
(四)动力源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核心问题是动力源的问题,即推动机制运行、激励需要实现的动力来源。马克思指出,“凡是有共同劳动的地方,就可以产生出个人的竞争性”,[3](P256)竞争是调动一切发展的动因,将竞争作为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动力源,有助于在实施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把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充分激发发展活力,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发展是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整合运动,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解决的外化表现,将发展作为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动力源,有助于不断调整思政教育的目标要求,培育符合时代特点的社会个体,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构建思政教育动力机制,应当把握清楚动力源即社会成员内在需求的变化,抓牢竞争和发展两个方面,确保动力机制的核心动力源时刻保持紧张状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社会成员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马克思主义需要层次理论的视阈下观察思政教育动力机制四个维度的发展,可以看出当前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发展面临多组现实矛盾。
(一)动力方向与市场化方向的矛盾思政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具有目标与路径的关系,思政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手段与方式方法,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则是思政教育的落脚点和目的,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发展方向上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人是环境和教育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动力方向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培养人才,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化水平,顺应市场潮流,充分融入世界市场,在竞争中谋取利益最大化,这无疑会为思政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与挑战。市场化方向下,如何确保市场公平正义的实现?如何在利益纷争中保持思政教育的纯洁性?这是思政教育动力机制在方向问题上与市场化发展方向存在天然的矛盾。
(二)一元指导与多元文化冲击的矛盾毫无疑问,今天我们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正确的理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出问题、阔步向前的必然需要,也是整个社会体系中每个成员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但今天世界的不断交融互通,各种文化文明的不断发展,又需要我们敞开胸怀,以更加宽广的视角积极与世界交流融合,在平等交流的前提下促进共同和谐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来越开阔,世界多元文化的涌入必将带来巨大冲击,如何在冲击浪潮中保持“我自岿然不动”的底气与决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思政教育工作动力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思政教育动力机制必须谨慎应对的现实矛盾。
(三)物质利益与精神收获平衡的矛盾马克斯、恩格斯从社会分工角度探讨思政教育的价值,认为一方面思政教育是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维护一定阶级、一定社会群体利益的方式手段,利益是其根本出发点;另一方面,精神需要的重要性又决定了思政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和意志品质。在我国,思政教育要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是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利益追求的重要工具,理应从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两个方面考虑人民群众的发展需要。正确利益观、价值观的培育,围绕的重要问题就是物质利益与精神收获平衡的问题,在物质生活水平高度发发达的条件下,如何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出要求?在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又该如何界定思政教育的发展目标与要求?这是在当前构建思政教育动力机制过程中,面对各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四)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发展的矛盾能否维护受教育者的利益、能否得到社会认同、能否引起广泛共鸣,是思政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一般来讲,开展思政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但从根本上来说,思政教育要受制于其所存在的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这种社会制约力量直接要求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构成要符合社会实际发展情况。因此,当前时期设定的思政教育目标,未必符合未来的长远利益,在一定情况下二者甚至是相悖的。思政教育本身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特性,从动力机制到执行机制都应关注社会实际的发展变化,及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作出调整,以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不能僵化地死守短期既有利益,导致自身被时代淘汰的危机。受教育者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考量,是构建思政教育动力机制面临的现实矛盾,更是推动这一动力机制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思政教育作为客观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动力机制具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要随着社会现实情况的发展变化而转型。在马克思主义需要层次理论视阈下分析思政教育动力机制转型的内在逻辑,有助于理解这一动力机制不断调整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从而牢牢把握其转型方向。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回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市场化潮流的涌起,引起一系列社会阶级、思潮的变化,对当前思政教育的动力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问题。毋庸置疑,原有思政教育动力机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重要作用,对满足社会需要、激发经济活力具有巨大而积极的影响。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利益追求方向与社会主义要求的思政教育动力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有将二者的发展方向协同调整,才能促进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今天,思政教育动力机制应当给自己找准方向: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对竞争主义、逐利主义的推崇,大力发展物质文明建设,搞好经济基础的发展,尊重社会成员个体自身发展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不能因为追求物质利益丢掉社会主义固有的价值追求,要时刻明白市场是手段,发展是目标,满足自身物质需要的同时,不可轻视精神方面的需要。积极构建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思政教育动力机制,才能真正提高思政教育的内核吸引力,发挥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作用。
(二)全媒体迅猛发展条件下的积极回应全媒体发展是传统信息媒体与各种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以互联网发展为依托的社会发展新趋势,具有全员参与、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传播快速等特点,正在深刻改变今天社会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这对思政教育动力机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全媒体的发展,使得思政教育动力机制更加机动灵活,开放共享日益成为社会主流意识,资源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网络用户的交流更加通畅,思政教育可用资源越发丰富,与受教育者的距离越发接近,教育效果更容易呈现,多样化需求的出现也会倒逼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革新;另一方面,全媒体的发展又导致各种社会思潮的此起彼伏,互联网信息的隐蔽性、流动性等特点,使得信息资源的维护和监管难度加大,网络的开放对思政教育在人格培养中的主体性作用提出挑战,每个主体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信息创造者、传播者,对整体受教育者需求的把握更为复杂。本质上来讲,全媒体的发展也是社会需求层次的发展需要,因此思政教育与全媒体的这场直接对话,需要前者作出调整,以适应后者的发展趋势。要在新的舆论场中主动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打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风清气正的互联网环境,从思政教育动力机制上尽可能消除全媒体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放大积极影响,借助全媒体发展的东风,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宣传教育工作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凝聚中国力量、开创伟大时代的重要法宝,其中心任务是在人民群众中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将这些理论武器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物质力量,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与思政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具有相辅相成的一致性。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能够为思政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更好发挥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能够调动社会全体成员对开展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和积极性,推动思政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思政教育则是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宣传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的顺利开展,能够有效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更多基础因子,在全社会形成主旋律合力。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思政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打造涵盖学校、家庭、社会的全方位宣传教育体系。要从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转型入手,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合理需要,从源头上将思政教育与宣传教育工作相结合,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之中,将思政教育工作的动力出发点固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明确人民群众的发展需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动力机制认同,从而激发人民群众对思政教育的热情,引起情感共鸣,开创思政教育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四)思政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回归思政教育自身的发展需求,动力机制作为整个思政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对整个思政教育体系的运行起发动机的作用。能否构建科学合理的动力机制,对能否达成相应教育目的、实现教育价值,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把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构建和转型放在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位置。从理论上来讲,动力机制一旦形成,能在一定时期与体系内其他机制互动联通,产生连锁反应,推动整体的发展。因此,动力机制的发展是思政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从动力源头解决当前思政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成分,以制度机制的优化为基础,建立健全并贯彻落实相关要求,才能保证思政教育始终保持生命力和活动力。可以看出,当前思政教育动力机制更多强调理论影响和道德观念的作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未能在个体发展的需要和教育体系的发展之间形成契合,导致思政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吸引度下降,教育作用和影响力随之下降。不断优化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结构和内容,使它与每个个体的发展需求相适,能够有效增强思政教育的内核吸引力,使受教育者真正将思政学习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从潜意识里认同思政教育的价值,从而在全社会营造思政教育的良好氛围,将正面舆论效应最大化,以多种形式和途径改革创新思政教育的发展,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进而推动思政教育自身的发展。
思政教育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相结合的特点,决定了思政教育动力机制必须随社会主体的变化发展进行优化转型。在马克思主义需要层次理论视阈下实施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转型,主要是要把握好思政教育工作的导向性,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一切工作为人民”的工作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将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在竞争中促进动力机制的创新发展,推动思政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多积极作用。
(一)明确政策机制,推动稳定发展邓小平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4]政策机制即是从制度安排上确定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方向要求,这是发展的旗帜问题,关系思政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原则,是思政教育动力机制转型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动力机制在动力方向上应当具备调节和引导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如何认识需要的问题,即判断一种需要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个体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如何对一种需求进行取舍的问题,即面对不同需要应作出何种应对反馈,如何对需要进行层次划分的问题。当前,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转型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发挥政府的指导调控作用,通过法制和政策等在导向上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在动力机制过滤系统中打上社会主义的深刻烙印,鼓励社会个体追求自身合理正当需求的同时,注重社会利益的需要,在二者的统一中共同发展。要在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转型过程中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发挥政府的基础作用和高校的直接作用,通过政策制度的确立,维护思政教育的权威,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稳扎稳打,毫不松懈地同各种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借助各种活动形式广泛开展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充分感受思政教育的内在价值和深刻含义,真正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政策导向机制和思政教育动力机制,推动这一动力机制的顺利转型和稳定发展。
(二)落实群众机制,凝聚利益合力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思政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是旨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教育活动,因此必然要求这项工作尽可能全面覆盖社会的每一成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广泛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格局。思政教育动力机制要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不断调整利益结构,努力形成社会合力,调动全社会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形成对利益需要、精神需要、环境需要等多方面需要的整合需要,从动力机制上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合理判断物质利益与精神需求之间的平衡,使得受教育者对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产生一致认同感,从而在思政教育工作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构建群众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力量,将基层组织纳入思政教育体系中,利用各种基层组织的社会影响力,精心组织和开展各种深入群众生活的特色活动,以隐性教育宣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营造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的思政教育环境,搭建各种群众性思政教育基地,使群众明白自身发展需求是与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动力客体一致的,从而有效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将各种社会群体动员起来,形成广泛参与思政教育的崭新局面,使思政教育走群众路线这一方针策略真正落到实处。
(三)完善竞争机制,形成良性互动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6]事实上,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思政教育的主体始终是每一个以个体形式存在的人,不同个体的发展需要不同,价值取向也就不同,这就决定了个体之间的竞争性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即竞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对于竞争的作用,从负向来看当然会造成各种矛盾的产生,但从正向来看,竞争作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具有调控和动力的功能,一方面,竞争双方处于矛盾的对立统一之中,一方对另一方竞争的胜利将使得自身得到更多补充和提高,调控整个社会保持相对平衡;另一方面,双方存在的竞争又能够有效激发其内在活力,将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应当指出,合作和竞争是动力机制发挥激励功能的两个重要方面,在竞争过程中,主体的创造性、能动性不断激发,呈现利己、求利的形态;在合作过程中,主体之间则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呈现利他、共赢的要求。因此,在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转型中,应当遵循动力机制的发展规律,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准则,不断完善竞争机制,促使每个社会主体成员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推动思政教育动力机制中主体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在保持个体对实现自身利益充满积极性的同时,兼顾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在主旋律下不断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推动思政教育的发展。
(四)实施创新机制,提高内核吸引习近平指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7]我国思政教育的发展是植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价值和现实价值,对整个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但是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的沉淀过程中,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不同社会群体自身需要也会不断改变,这就要求思政教育动力机制不断转型,以创新驱动这一体系的内核进步,增加核心吸引力。当然,现代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多种多样的,加上各种社会思潮暗流涌动,从整体上把控思政教育方向坚定的同时进行内容创新,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只能迎难而上,树立坚定的创新目标,从思政教育动力机制上创新发展,将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作为思政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努力解决好动力源的问题,以创新机制推动思政教育整个体系的发展。思政教育动力机制的转型,应当以创新机制作为其决定性动力机制,将创新放在重要位置,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考察不同社会阶级成员对本群体发展的不同需要,综合考虑目标和需要的合理性,提高思政教育内容的可操作性,从内核吸引上引导受教育者产生价值认同,将自身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保持一致,以顺利实现思政教育的既定目标,为整个思政教育体系自身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