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莘塔小学 姚月红
所谓真学习就是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真实而有价值的知识,并能学以致用,触类旁通,简而言之就是做到会学,学会,会用。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学生是否开展了真学习,是否学会,有多少学生学会了?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我们尝试设计评价任务,经历“给出任务—实施任务—搜集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来引出期望看到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文以《探秘饮料瓶》为例,教师围绕评价任务如何设计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真学习评价任务设计的三个要点。
评价任务是为检测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而设计的,所以设计《探秘饮料瓶》一课评价任务的一个关键要点就是要保证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匹配,这样评价活动才更有针对性。不过,这并不等于一一对应。评价任务所检测的目标不同,有的只检测某一个目标,有的检测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有的学习目标要多个评价任务来检测。《探秘饮料瓶》一课的学习目标有3个:一是学生通过观察认识饮料瓶口的两种螺纹;二是学生实验并根据数据发现连续螺纹和缺口螺纹的功能;三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围绕这几个学习目标,我们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来设计评价任务。
如果所检测的目标比较单一,涉及的知识比较简单,就会采用这一类评价任务,它的针对性强、检测效度也高。如《探秘饮料瓶》的第一个评价任务是利用所带的各种饮料瓶和老师提供的材料,拓印或画一画饮料瓶口螺纹并观察,对应第一个学习目标。
如果所检测目标是本课的重难点,需要通过不同的情境来检测,我们就采用“多对一”设计法。如《探秘饮料瓶》的第二个评价任务是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连续螺纹和缺口螺纹的密封性能;第三个评价任务是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连续螺纹和缺口螺纹的散气效果。这两个评价任务对应的都是第二个学习目标。
这一类评价任务综合性强,会将新学到的知识与之前学过的知识整合在一起, 解决实际问题,以检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检测学生能否将“新知”与“旧知”进行整合并灵活运用,这是“一对一”或“多对一”设计法不具备的功能。《探秘饮料瓶》的第四个评价任务是学生探密饮料瓶口螺纹的其他秘密及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对应第二和第三个学习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节课都是由若干个小目标构成的,每一个目标都应该匹配合适的评价任务,小目标实现了,才能够保证学生真学习的达成。所以不管是什么课,我们都要思考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设计出与学习目标匹配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任务,做到学与评的一致性。
评价任务越清晰,学生看得越明白,任务完成的效果就越好。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对于评价任务不理解,有的不理解任务内容,不知道要做什么;有的不理解任务完成的方式,不知自己该怎么做;有的不理解任务标准,不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呈现什么结果。这样的评价任务形同虚设,必然无法驱动学习,所以评价任务要清晰明白,便于学生理解。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认知能力不同,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在设计评价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评价任务指导语要清楚地向学生交代要求和条件,确保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干什么怎样干。如《探秘饮料瓶》的第二个评价任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连续螺纹和缺口螺纹的密封性能”,在表述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1)学生利用材料来设计实验和实验报告单;(2)在交流中完善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要重复三次;(3)通过实验现象,对连续螺纹和缺口螺纹的密封性能进行对比,得出实验结果。除了详细的说明,还可用上合适的范例、合理的支架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
《探秘饮料瓶》最初针对第一个学习目标所设计的评价任务是“仔细观察带来的饮料瓶,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带来的饮料瓶,看看能发现什么信息?学生在饮料瓶上发现的信息很多,有生产日期、 配料表、营养成分表……这个环节看似很热闹,实则毫无目的性,学生交流了半天,也没说到瓶口螺纹上去,导致学生在后期的探究时间大大缩短。这是因为教师设计的评价任务指向不明确,饮料瓶可观察的地方太多了,如果不将范围缩小,学生很难想到老师要大家观察的是瓶口螺纹。后来将评价任务改为“利用所带的各种饮料瓶和老师提供的材料,拓印或画一画饮料瓶口螺纹并观察”。学生的活动效率大大提高,对瓶口螺纹的认知也明显高于前者。看来,设立明确的任务,我们不仅可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真学习的达成。
评价任务的设计是为了驱动学生开展真学习,所以任务的设计一定要有可操作性。计算机需要有硬件支持,以及相应的软件,才能执行命令,进行操作,评价任务要能“运行”,也要有一定的条件支持。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儿童经验是真学习的起点和宝贵原料。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并非零基础,他们有日常生活经历和学习经验,甚至有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设计评价任务必须把脉儿童经验,从儿童经验出发,认真研究学生的已有知识、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来确定评价目标。
教师通过情境展示各类饮料瓶,唤醒儿童对饮料瓶的已有经验,让儿童直接关注饮料瓶的瓶口螺纹,并结合生活经验充分地猜想,通过对比实验,对经验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行扬弃,引导学生对饮料瓶口螺纹形成新的更科学、更深入、更全面的经验。
在设计任务时要把握任务的难度,使学生能够接受。如果任务难度超过了学生的能力,定得太高,他们会产生挫败感;如果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就会觉得在浪费时间。这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让课堂流于形式。任务的呈现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从评价任务一到评价任务四,我让学生经历“认识瓶口螺纹—探究两种螺纹的功能—两种螺纹的实际运用”的过程,这样设计层层深入,让学生对瓶口螺纹的认识逐步加深。
此外,学生是存在差异的,所以我们要设计有层次的评价任务,让真学习的评价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探秘饮料瓶》的第四个评价任务是学生探密饮料瓶口螺纹的其他秘密及在生活中的运用,并分解为:(1)利用“百度”等查找饮料瓶口螺纹的其他秘密及在生活中的运用;(2)猜测饮料瓶口螺纹的其他秘密,利用材料来设计实验和实验报告单,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3)结合生活说说饮料瓶口螺纹在生活中的运用。
其中(1)是基础性的任务,(2)和(3)是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才能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选择项目(1)或(2)(3),设计分层式评价任务可以关注学生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一节课中评价任务越多,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就越少,这会影响学生任务完成的质量。所以教师设计的评价任务不宜过多,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完成任务。课堂上老师留了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任务二,这就不用担心时间不够而剥夺学生完成任务的机会。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分析、讨论、实践、探究。他们可以议一议实验如何设计,需要哪些材料;可以通过摆一摆现成的材料,发现设计的不足之处;可以自己画一画,设计实验报告单;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最终,学生不仅呈现了完整的实验过程,还得到饮料瓶口螺纹的真实信息。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合作学习,所以我们可以在活动中将学生分组,明确每一位组员的分工,发挥每一位组员的力量,合作完成同一个任务。合作过程中,他们可以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也得到提高,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把评价和教学镶嵌在一起,就像在驾车有了GPS,它的存在,保证了学教评的一致性,保证了学习目标的达成,促进了真学习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