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召虎,王利萍
(陕西省澄城县果业发展中心,715200)
澄城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东北部、世界苹果生产的黄金带,是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重点县、全国水果百强县、国家苹果标准化示范区、陕西省水果15强县、全国苹果生产30强县、全国现代苹果产业20强县,苹果已成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大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果业面积5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5%,年产量55万吨,产值突破23亿元,全县无公害苹果基地认证面积9万亩,绿色苹果基地认证面积11万亩,有机苹果基地认证面积2.9万亩。
澄城县1985年开始规模发展苹果,历经30多年,已由单一的苹果为主,调整为以苹果、樱桃、桃、梨等多种水果的多元化果业格局,形成了北部苹果、中部樱桃、南部时令特色水果的布局。全县水果种植面积50.22万亩,苹果39.66万亩。
全县苹果栽培品种20多个,规模栽培品种8个,零星栽培品种有10多个,其中,富士系面积35.28万亩,嘎拉系面积2.6万亩,秦冠0.56万亩,其他1.22万亩。栽培模式为乔砧栽培、矮化中间砧栽培、双矮栽培、自根砧栽培等4种。矮化中间砧以M26为主,面积29.66万亩;双矮栽培0.8万亩;M9、M26自根砧0.6万亩;乔砧以海棠、新疆野苹果为主,面积8.6万亩。
(1)肥水管理。全县示范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模式15万亩,“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2万亩,“果—沼—畜”三沼综合利用示范田5000亩,“自然生草+绿肥”技术模式示范田20万亩。每年农户自制有机肥20万吨,商品有机肥5万吨,推广配方肥1万吨,推广水溶肥2000吨。化肥施用量减少了30%左右,有机肥施用量增加了20%以上。果园生草、覆草面积在75%以上。80厘米以上果占50%以上,果面净、着色好,优质果率80%以上。达到了化肥减量增效、有机肥资源利用、果实品质提升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的目的。以大水漫灌为主,抽黄、石堡川两大灌区和小水每年可灌溉苹果26万亩左右,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设施2.5万亩,滴灌3万亩。
(2)机械配套。全县大型弥雾机5台,应用面积2000亩。果园小型喷药机,95%果园应用。果园背负式割草机应用面积40%,小型旋耕机应用面积45%,三轮车(蹦蹦车)应用面积70%,拖拉机(手扶机)应用面积50%以上,施肥开沟机应用面积15%。
(3)美丽果园。全县注重打造大型连片特色高效示范园,采取“内引外联”的战略行动,补短板、扩优品,截至2019年6月底,共建立省市县三级各类示范园680个,示范面积3.67万亩。
(4)智慧果园。投资200万元建成了澄城县果业大数据平台。软件部分包含大数据综合展示子系统、大数据综合管理子系统、果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果业专家在线答疑与果业知识库子系统、种植园区手机APP终端等子系统;硬件包含园区视频监控、物联网设备等。
坚持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省内外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建立重大技术科研推广和试验开发项目区。依托海亮生态苹果基地建设苹果专家大院和果农田间培训课堂,推广“畜—沼—果”绿色循环生产模式,建设高标准示范园,大幅提高有机苹果认证率、优果率和现代果园机械使用率。近几年,澄城县果业发展中心综合分析地域自然气候等适生环境,先后引进了苹果新品种16个、砧木新品种3个。在新品种推广的基础上,加快推广矮砧密植栽培技术和果园机械化,实现了优质高效。加强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县镇村三级果业技术服务网络,实现“一镇一支果农骨干队伍、一村十名果农骨干、十户一名技术员、一户一名技术明白人”,切实解决果业科技到村到户“最后一公里”问题。
全县建设果品冷库53家,贮藏能力达到16万吨;建成海升果汁厂,生产浓缩果汁4万吨;发展了吴坡现代农业园区,龙首万亩农业公园,果旅结合。
运用现代营销策略,树立打造澄城品牌。一是在高速公路、咸阳机场等重要公共交通场所和中央电视台进行澄城果品宣传广告。二是举办各种展示展销、品尝推介活动,相继参加了北京渭南特色果品推介会、中国(洛川)苹果年会、“陕果杯”特色果品展销会,参与了北京新发地客商和企业产销对接会,宣传澄城苹果。三是近年来,先后在武汉、广州、福州等地建有“澄城果品形象店”,提高了澄城苹果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全县果品流通领域内,组织发展了果品营销公司45个,果品电商25户,培养营销大户268户、培养果业经纪人2800余人。全县果业专业合作社187家,拥有社员5253人,注册资金4500万元。聘请农村电商经验丰富、阿里巴巴精英团队,突出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四是注册了“成成”“秦诚”“澄水”“沃熹”“澄菓”等苹果品牌。
澄城县果业大数据平台利用GIS地理信息技术、视频监测等技术等,推进果园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果园土壤质量、肥料肥效、农资等的监测,为科学决策管理提供支持;通过建设果业大数据系统,实时反映果业生产、加工、流通、价格信息;对不同品种果业资源、地理信息、病虫、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状况等全方位监测,提高果业相关部门在生产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指挥调度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水平。
全县建立果业扶贫产业园76个,总面积14239亩,联结贫困户4043户13799人,以苹果等为主,覆盖全村贫困户,达到优势产业覆盖85%贫困户。果业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带动了贫困户增收。陕西澄城超越农业有限公司园区建设期间,仅2018年就吸纳工人5000余人次,运营期间,培养技术工人百余人。海亮明康汇吸纳19户贫困户31人入园劳动,常年务工86人,季节性务工9000人次,人均月工资1600~2000元。
苹果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为5∶15∶80,晚熟品种比例偏大,上市时间过于集中,贮藏、销售压力大,早中熟品种比例偏小,苹果栽培总体效益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另外,加工品种面积过小,难以满足加工浓缩苹果汁的要求。
连片的果区粮食种植面积小,秸秆量相对较少;农民以经营果园为主,饲养家畜少,75%的果农不养殖家畜,67%的果农没有有机肥,35%的果农年有机肥积造量在2米3以下;果园生草产草量低,效果差,发展有限。
施肥不合理。一是施用有机肥的果园少,施用有机肥的果园不到40%,60%的果园长年不施有机肥,只施化肥。二是有机肥量少,亩施有机肥3米3以上的果园仅占5%,2米3以上的仅占12%,1米3的占23%。三是施肥盲目现象普遍存在,不是按照目标产量来确定施肥量,而是根据习惯和经验施肥,随意性很大,收入好年份就多施肥,收入少就少施肥,不分大小年。氮肥亩用量在30千克以下的果园占40%,30~43千克的占43%,43~54千克的占10%,超过54千克的占7%;磷肥亩用量在23千克以下的占20%,23~35千克的占43%,35~46千克的占20%,超过46千克的占17%;不施钾肥的果农约占4%,钾肥亩用量在11千克以下的占25%,11~22千克的占53%,22千克以上的占18%。四是施肥方法不当,施肥深度把握不好,化肥施得过浅,有机肥施得深浅不一,未施在根系集中分布区,不利于根系吸收,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施肥点偏少,肥料未与土壤充分搅拌,肥料过于集中,易产生肥害。
目前,澄城县以果业加工、贮运为主的龙头企业有15家,但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加工增值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对果业生产的带动力十分有限。
近年来,尽管国家加大了农机具购置补贴,澄城县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农业基础条件、农民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制约,澄城县果园机械化程度还相当低,还是以人工生产为主。滴灌等先进的灌溉设施相当少。
通过多年的发展,苹果成为澄城县的主导产业,但与洛川、白水等地区相比,还存在品质不优、品牌不亮、势头不强、市场占有率不高等问题,还没有真正把基地做成产业,把亮点做成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目前,为果农提供服务主要依靠澄城县果业局,还没有形成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社会力量为补充,多方参与、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普遍信息不灵,产地市场发育不全,流通渠道不畅。
地方财政对果业的科技投入十分有限,对苹果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开发引进推广力度不大,科技对果业的贡献率还不高,对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效果还不明显。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澄城县苹果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果业为目标,按照“一个继续坚持、两个着力把握、六个扎实推进”的要求,加快改造传统果业,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壮大苹果产业,组织适度规模生产,健全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确保果业增产增效,果农持续增收。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四大基本建设,发挥五个带动作用,落实六项保证措施。
(1)优化基地。发展和淘汰更新并重,新建现代规模果园,淘汰低效老园。
(2)育龙头,发挥带动作用。一要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技术革新、挖潜改造等措施,扩大现有龙头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增强自身活力,提高引领果农闯市场的带动能力。二要扶持兴办一批规模较大、前景较好的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的多次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三要加强营销网络建设,依靠农产品运销龙头企业,加强产销对接,使产品进入市场,实现增收目标。
(3)建市场,促进农副产品营销。主要建设果品交易市场、加工厂及贮藏库,为果农和外地客商提供交易场所和果品集散地,销地市场要瞄准产品主销城市,培育经纪人队伍,唱响知名品牌,构建营销网络。
(4)树品牌,加强标准化生产。要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竞争力的思想,立足产业、产品优势,做优已被国家和省、市认定命名的品牌,加强对农产品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推行无公害生产技术,建立质量安全体系,制定标准化生产规程,严格执行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领域的国标、行标和地方标准,全面提升澄城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把澄城县建成名副其实的“全国绿色食品示范区”。
(1)发挥专业市场带动作用。通过培育果品市场,特别是专业批发市场,带动苹果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2)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围绕苹果产业,以加工、贮藏、运销企业为龙头,与农户建立稳定或松散的利益关系,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3)发挥中介组织带动作用。主要是以各种果农自办服务组织为依托,通过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动开发苹果产业和优势产品。
(4)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作用。积极发展果业协会和农产品运销协会等专业经济组织,发挥他们在苹果产业化中的组织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
(5)发挥科学技术带动作用。加强与农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联系,充分发挥各级科技推广机构的作用,引进推广实用新技术,提高科技对苹果产业化发展的贡献率。
(1)明确主攻方向。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建立适宜的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因此,今后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我们要更加明确产业化发展是澄城县农业发展根本出路的指导思想,真正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农业产业化上,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总结推广典型,强化为农服务,维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不断引导广大农民走产业化开发路子。
(2)完善发展规划。立足本地资源,面向大市场,做好布局规划,以苹果产业为主,有计划地建立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培育和推出名牌产品。按照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强化引导,分步实施。
(3)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出台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与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有关的生产基地、加工项目、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建设,以及农技推广、农业基础建设,在投资、贷款、补助、土地使用和税费征收等方面实行倾斜和优惠,给予大力扶持。
(4)要创新机制体制。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外引内联,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多渠道增加对苹果产业化的投入。采取资金、劳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的方式,培育新的经营主体。促进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培育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明确流转双方的责权利,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经济共同体,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果业经济运行机制。
(5)健全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果业部门、中介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涉果企业的职能作用,做好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积极扶持农民创办各种学会、协会、研究会和服务实体,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提供信息、推销产品活动,全面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6)加强协调配合。果业产业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多部门、多行业,因此,一定要牢固树立亲民为民思想,加强镇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全程优质服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澄城苹果产业化发展,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争做乡村振兴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