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琦(吉林大学)
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金融发展主要依靠社会经济体的内部力量——金融创新来推动。金融创新可以丰富产品类型,提高企业利润,增强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但是,创新往往会带来一些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因此当前的金融业非常关注能够有效规避、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的相关管理策略。做好对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金融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进而提高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本研究基于金融创新视角重点探讨企业的风险管理,针对企业金融风险管理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和挑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金融创新主要是通过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对金融工具进行开发,以获得更多潜在经济利润的活动[1]。具体来说,金融创新在宏观方面体现在金融制度、技术以及服务的创新,微观方面体现在金融工具的创新。企业通过金融创新,获得新的金融产品,完善相关的产品结构,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张。
金融创新活动会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而金融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促进金融的创新活动。在开展金融创新活动时,新产品的研发、新制度的建立、新市场的开发难免会受到各种各样风险的影响,比如客户的接受程度、受市场波动的影响程度、企业资金的周转情况等等。而金融风险管理旨在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企业在不断地摸索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各种潜在风险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升企业的获利能力、资金运转能力,从而为金融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企业的金融风险主要体现在外部金融风险和内部金融风险两个方面。外部金融风险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面临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并同时受到金融周期的影响。一些不可控因素,比如股票、利率及汇率的波动,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内部金融风险主要是指由企业投资、融资、信贷以及一些操作所带来的风险。
金融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之一。金融投资风险是指企业的投资活动可能会给企业经营或财务方面带来亏损甚至破产,对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影响较大[2]。造成金融投资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投资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或者金融市场波动、金融政策有所调整等等。这些不确定或不规范的因素往往会使企业的投资效果达不到预期,甚至导致投资的失败。
企业的融资风险主要体现在债务融资风险和股权融资风险,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债务融资虽具有过程较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但是进行债务融资的企业会面临较大的债务性资金风险。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如果企业无法按时偿还本息,所欠债务越多,破产的风险就越大。进行股权融资的企业虽然不需要承受到期偿还本息的压力,但是企业的控制权会在融资过程中逐渐被稀释[3]。企业的股东、管理者以及投资人在公司的经营模式、产品结构、发展战略等等方面往往会产生分歧,进而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此外,国家相关政策和外部市场环境也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情况。融资政策的调整、汇率或利率的变化等等都会使企业面临融资难、还本付息难的情况,进而使企业的财务风险有所增加。
信用风险是企业违约的一种风险。如果企业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则会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会被提起诉讼。并且,信用风险对企业的信用状况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失信可能会导致企业在以后的借贷活动中更难筹集到资金,极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扩张。
企业的操作风险主要是由于员工操作不规范、业务不熟练或者因疏忽导致关键信息泄露等等行为构成。虽然目前很多企业会对员工进行入职前培训,但是不能保证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尤其对于一些互联网企业,操作上的风险往往会给企业和客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制度在企业金融风险综合管理中较为关键,它既为金融风险管理定性,又为金融管理指明方向并提出要求,用条理清晰的方式明确金融风险管理中各个部门要肩负的责任,避免金融风险管理存在阻力或矛盾。然而,部分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制度不够全面,存在管理责权模糊、管理领域交叉、管理存在盲点等问题,影响企业金融风险管理成效。
金融风险概念较为宽泛,广泛存在于金融业务中,企业规模、发展追求、风控水平等因素决定了金融风险管理对策,只有对策与风险匹配才能实现金融风险管理目标。当前部分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盲目,主要源于管理对策未能细化,风险评级机制缺位,企业一旦碰到金融风险就“大动干戈”,浪费管理资源,不利于提高金融风控效率。
金融风险预警的目的是在还未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前提下予以抑制,这是降低金融风险问题的有效举措,当前部分企业风险预警能力较弱,未能从更为广阔的角度着眼预报金融风险,如汇率调整、信贷成本、融资效果等,相关预警结果并不全面,出现管理漏洞,降低金融风险管理有效性。
有些企业将金融风险管理看做是决策端的工作,并不关注金融风险管理目标落实的全程,轻视员工在岗位上对金融风险防控做出的贡献,使企业全员金融风控始终较为被动,不能理解金融风险与岗位乃至个人工作行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金融风险管理阻力,有碍金融风险管理目标落地。
企业金融风险管理主要是由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三部分构成。在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识别是有效管理金融风险的基础,企业需要先识别出风险才能制定接下来的应对策略。风险度量是指企业运用多种风险模型和指标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控制是指企业通过实施相关应对策略以使风险带来的损失被控制在较低范围内。为了最大限度降低金融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需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
目前国内部分企业缺乏对金融风险有效的监管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从根本上消除不规范行为及不法行为。同时,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需积极加大对金融业的监督和审查力度,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以确保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潜在损失是风险管理的重要部分。风险评级机制可以使风险分析定量化,通过计算风险发生的频率以及损失的金额,将风险分为不同的等级。依据这些不同的等级标准,企业可以针对各种风险更有效地制定管理策略,进而更大程度地控制风险。例如,企业可将金融风险划分为A、B、C三大等级,风险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由弱到强,依据以往经验、风控数据、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企业风控水平等因素根据各等级设定相匹配的金融风险管理方案,在评价达到某个等级后则启动配套方案,使金融风险管理更加及时与针对性,利于集中力量攻克现阶段的金融风险管理难关。为使金融风险评级机制更为有效,企业要推行短期评级、中期评级、长期评级机制,使评级机制能关注企业营运全程,使金融风险鉴定效果更优。
部分企业由于不注重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导致无法及时规避风险,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建立风险预警部门,严格管控各项收支,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动态,并安排专门的负责人来及时反馈信息,全面开展企业的金融风险预防工作。
通过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使其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员工无论是在投资、融资的操作中,或是与客户的对接过程中,都应时刻提高警惕,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针对员工风险意识的培训要从两大角度出发:一是立足金融风险管理岗位进行专业性较强的评价,确保参与金融风控的工作人员能明晰金融风险特征、内涵、消极影响,还能联合企业发展现况进行分析判断,旨在有意识的关注、剖析、评价、防范金融风险;二是针对其他非金融风险管理岗位的员工进行培训,将岗位效益与金融风控联系起来,使员工能意识到金融风险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的加强金融风控。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金融创新环境下金融风险管理模式的探讨意义重大。尽管企业的金融创新活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但其仍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应尽力避免因开展金融创新活动时给自己带来过高的风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系统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适合自己的风险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努力将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