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上金(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经济转型背景下,经济由以往高速增长逐渐向高质量平稳性方向发展。当前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针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传统模式下财务管理相关概念准确界定的相比,在经济转型中,财务管理在概念与内涵上进行了延伸和转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推动经济转型与财务管理实现协调发展[1]。
经济转型主要指经济整体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的转变,其中主要为模式、发展要素、途径等发生变化。结合国际经验进行分析,发达国家以及新型工业国家,都是在经济进行转型升级中实现[2]。在九五计划中,我国提出了和经济转型有关的问题。经济转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首先,处于经济转型期,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同时企业在制度上由传统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其次,处于经济转型背景下,逐渐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方面产生的影响,通过市场机制针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在开展内部管理工作时需紧跟时代脚步,在此基础上,竞争力才能获得不断提升。多数企业在发展中虽然制定了内控制度,但是制度往往不够完善,难以充分落实到位,以至于内控工作在实施时往往会流于表面。
多数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缺少完善预算体系,未能对将短期预算和长期预算充分结合在一起,也没有将二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与协调性充分体现出来,并且企业在预算管控、预算监督方面也比较薄弱,整体预算管理在水平上并不高,管理方法不够先进,进而导致公共资源、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造成经营获得利润和成本预算差距较大,也可能会出现高成本支出问题。预算属于财务管理工作在实施时的基础性环节,企业在制定一些重要决策之前都需进行财务预算[3]。在未能针对预算进行科学管理情况下,会使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受到不良影响。
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便是开展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能够使财务管理工作在实施时将风险降低,保证财务管理实施时的整体效益。要想保证风险管理高效性,就应注重风险预警体系构建,加强对财务信息资料的统计、计算、分析以及监控,并设置对应预警指标,结合指标发生的变化做出判断,进而实现对财务风险及时预警和实时监控,将财务风险尽量下降到最低。但是就当前企业发展现状来讲,多数企业在风险预警体系方面的构建并不完善,企业难以保证现金流明确性,并且预警信号误差比较大[4],进而难以结合资金实际流通情况、净资产收益、资产负债率等财务信息对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判断,财务风险预警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导致企业整体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比较弱,难以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规避。
企业运行需获得大量资金对其进行支撑,因此企业需具备较好融资能力。但是就当前来讲,很多企业存在融资渠道比较窄的问题,融资时往往会运用银行贷款或者是借贷方式,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
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工作内容和业务之间相脱节的问题,数据填报、数据分析、报告编制等为上级部门提供,工作难以体现出灵活性与适应性。在此情况下,财务信息、财务报告披露时都会存在一定失真隐患,很难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数据参考。同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思想比较陈旧,工作过程中主动性不高。经济转型背景下,了解财务的知识,以及能够对计算机进行熟练操作的人才比较少,难以充分适应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工作效果会对企业管理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在管理不科学情况下,难以保证企业针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定位,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决策,进而对企业持续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内控加强,保证财务工作在实施时获得较好效果,具体实施时,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1)对岗位职能设置、会计核算、权限审批多个领域对原本内控制度给予完善,制定内控管理工作明确目标,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纵向管理,尽量将人为因素产生的影响与干扰减少。并对财务工作人员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岗位职责清晰明确,人员与人员之间能够进行相互监督与制约。(2)注重内审制度完善,促进财务管理整体水平提升,保证审计部门具有权威性与独立性,结合出现的问题及时将整改意见提出,监督整个整改流程。(3)内控制度在实际执行时,需不断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对财务管理工作在实施时的方法进行改善,同时能够对新问题与新情况进行分析、查处以及系统研究,推动内控的制度不断落实与完善,为企业正常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预算管理属于企业在正式作出决策之前需具备的基础环境,要想财务管理体现出高效性,就需针对财务预算进行完善,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需重视预算目标落实,针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将短期预算和长期预算之间充分结合,在短期预算得以实现情况下推动长期预算实现,进而促进预算作用发挥,尽量将实际开支和预算之间存在的差距减小。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需重视成本管理工作,将各环节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身上。同时运用先进管理手段与管理方法对能耗进行节约,利用数据库针对成本支出展开实时记录,尽量将各项工作产生的成本降低,并促进资金利用整体效率提升,体现出财务管理工作在实施时的规范性。
企业在开展财务工作时,应注重风险预警体系构建,将经济转型背景下实施的价值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资金管理、财务控制等内容充分纳入到预警体系当中,并对预警指标进行科学设置。同时企业需基于市场环境、市场营销、资源分配等,构建与之相对应标准,对财务预算进行评估,保证风险预警信号的准确性,并且明确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时存在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在风险潜伏期时便运用有效解决措施,尽量将企业出现的财务损失降低,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规避,逐渐将企业风险预警和防范能力提升。
经济转型下,大量国际资本涌向国内市场,在此情况下,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企业在开展财务工作时,需注重理念更新,转变原本管理理念,并且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积极对融资渠道进行拓展,加强对信息的运用,尽量将资金成本降低,具体实施时,可以运用外资合作方法,推动企业多元发展目标实现,进而使企业能够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获得充足资金支持,无论处于哪种情况,能够使资金实现正常运转,进而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提升,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经济转型背景下,开展财务工作时,应重视人员队伍建设,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各项工作在实施时变得比较复杂,因此需通过人员队伍建设提升财务管理在实施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实现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强化人员队伍建设时,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1)注重财务工作人员素养提升,工作中形成良好职业道德,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同时需及时掌握一些新法规、新政策,并对财务软件进行熟练操作,使自身能力获得综合性、全面性发展。(2)为了对工作人员在工作当中主观能动性进行激发,需制定奖惩制度,细化各项考核标准,进一步提升人员工作积极性。并且财务人员需积极参与日常管理工作,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有效结合,根据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措施,进而为企业各项决策的制定提供充分参考。
企业在经济转型背景下要想获得更好发展,保证财务管理方法先进性,就应积极构建财务网络相关体系,选择成熟软件,并对各项工作在实施时的具体执行情况展开监控,使财务管理由静态形式向动态形式转变,进而将时间成本降低,节约管理资金,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同时形成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将利益者之间存在的财务关系协调好,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和配合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进而更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中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理念,保证财务工作在实施时获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总之,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应给予财务管理充分重视,加强预算管理的实施,积极构建财务风险相关预警体系,尽量将预警中产生的误差减少,保证预警效果,有效规避财务风险。重视融资活动,体现资本结构多元,使资金正常运行得到充分保证。同时也需转变财务管理传统思想观念,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并且在管理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确保财务管理在实施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能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