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全功,郑 羽
(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翻译家对之进行译介,在世界文学大观园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根据彭发胜统计,“从中国古诗英译的发轫期到2000年底的一百多年间,自汉代到清末1 166位诗人(佚名者除外)的14 634篇诗作有了总数达27 976个英译本”[1]。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典诗词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在中国文学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古典诗词应该如何更好地“走出去”,有哪些常用的策略,有哪些范例值得学习?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中国自古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之说,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解读尤其如此,如曹植的《七哀》《七步诗》等,如果不了解三国时期曹植和曹丕兄弟之间的政治斗争,就无法解读诗歌的真正主旨。所以针对大多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而言,有必要为译文读者提供一个相对自足的解读语境。当然,很多译者已经注意到构建解读语境的重要意义并付诸实践,如理雅各(J.Legge)、阿连壁(C.F.R.Allen)的《诗经》翻译以及黄宏荃的AnthologyofSong-DynastyCi-Poetry、库柏(A.Cooper)的LiPoandTuFu等,这些译本都属于典型的丰厚翻译,具有比较详细的前言、注释、评析等副文本。学界也有将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注释、评析等信息称为“附翻译”的观点,也就是“译者依据社会文化需求、读者对象以及出版要求等,在翻译过程中除译作外增加的相关信息,其方式包括自译、释义、赏析、研究、考据等”[2]2。许渊冲所著的《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里就有大量类似的副文本或“附翻译”信息,包括前言、章节介绍、他人译文以及译文后面译者提供的注解(Commentary,或译为评注、评论等)[3]。其中,许渊冲的注解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值得借鉴与发扬光大。本文旨在对其注解进行研究,进而探讨类似的副文本在中国古典诗词对外译介与传播中的作用与意义。
许渊冲翻译了大量中国古典诗词,其中Songs oftheImmortals:AnanthologyofClassicalChinese Poetry还于1994年在企鹅出版社出版,国际影响也不容小觑。在此之前,许渊冲所著的《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英文著作)于199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许渊冲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方面的权威地位。1997年该书第二次印刷,省略了副标题,并入选“北大名家名著文丛”;2010年其第二版问世,但和第一版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除前言之外,全书共14章,节选从《诗经》到《西厢记》一千余年的100首诗词(曲)进行翻译、比照、研究与赏析。每首诗词都包括原文、他人译文、许渊冲自己的译文(只有《离骚》选段未提供自己的译文)以及注解。如果说前言和章节介绍相对比较宏观的话,注解则更加具体,主要涉及所选诗词的翻译与赏析,这对中国古典诗词对外译介与传播颇有启发。目前这本书并未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以“《中诗英韵探胜》”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目前仅有两篇文献,其中斯义宁的论文是对该书的简短评介[4],万露的硕士论文探讨的是许渊冲的翻译方法在此书中的应用[5],两者基本上没有论及书中的注解。冯全功曾指出许渊冲的注解对译文读者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双关语、语篇隐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是值得借鉴的一种副文本形式[6-7]。因此,本文专门以《中诗英韵探胜》中的注解为例,剖析类似的副文本在中国古典诗词译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阅读发现,许渊冲的注解主要包括原文语境信息、比照阅读信息和翻译相关信息。
原文语境信息主要是译者提供的原作者以及诗词写作背景等方面的信息,对译文读者有效地解读原诗至关重要。通过阅读此类语境信息,可以避免将诗词文本与作者身世、社会背景、文化环境割裂,使其成为孤立的文本。中国自古虽有“诗无达诂”之说,西方的新批评等也强调文本的自足性,但这并不代表原文语境信息不重要。相反,只有充分了解这些语境信息,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古典诗词“诗言志”“诗缘情”的文化传统,才能真正理解每首诗词的主旨与韵味。《中诗英韵探胜》中所选每首古典诗词都很经典,大多数注解开头便直接提出该诗词或该诗人在中国古典诗词或是世界诗歌中的突出地位,还有一些注解中也十分强调相关诗或诗人具有的独特风格。对于具有重要地位、突出特色的诗词进行强调,有利于目的语读者快速掌握中国古典诗词的大致发展历程和主要诗词大家。对于风格比较突出的诗人,对于其风格进行分析也有利于目的语读者对其作品中主题和情感进行解读。当然,这些内容也会出现在部分章节介绍中,如第二章对《楚辞》和屈原的介绍、第六章对李白和杜甫的介绍、第十一章对苏轼的介绍等。这些副文本共同为译文读者提供了解读语境。
第二章中的注解是这样介绍《离骚》的:LiSao(The Lament,Encountering Sorrow or Sorrow in Estrangement) is not only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works of Qu Yuan,it ranks as one of the greatest poems in Chinese or world poetry。[3]68类似的注解信息还有很多,如对陶渊明以及魏晋诗歌的介绍:The poetry of the Han,Wei and Jin dynasties was marked by its simplicity and that of Six Dynasties,on the other hand,by its elaboration.Tao Qian(365—427) was the last and greatest poet representative of Wei and Jin Poetry.As a whole,his verse was marked by love of nature...[3]148;对孟浩然的介绍:Meng Haoran (689—740) was the eldest representative of pastoral poetry of High Tang period[3]198;对白居易的介绍:Bo Juyi (772—846) was the best-known poet of the Middle Tang period andTheEverlastingRegretis the best-known of his poetry[3]271;对李商隐的介绍:Li Shangyin was the first and most important symbolist poet in China andTheSadZitheris the most ambiguous of his poems[3]311等。这样的语境信息为解读所选诗词定下了基调,再加上注解中译者或他人对具体诗词的解读与评析(包括具体的诗句),为译文读者透彻理解原文提供了相对充足的语境,如《离骚》(选段)注解中的“By means of rich imagery and skilled similes,it expresses his loyalty to the king and the sadness of separation”;“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ruling groups is repeatedly described,while the poet affirms his determination to fight and die for justice”;“This love for purity and righteousness accounts for the poem’s splendor and immortality”[3]68-69等。这样的评论性话语基本上都有相关诗句予以佐证,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彰显了诗词的主旨。
许渊冲的注解中还有很多对宏观写作背景的介绍,这些历史信息对解读相关诗词至关重要,也是“知人论世”的具体表现,如在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曹植的《七哀》、岳飞的《满江红》等注解中,许渊冲都提供了相关解读语境,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西读者的语境视差。其中,《满江红》的注解信息中有这么一段:
Yue Fei (1103—1141) was a famous general who defeated that jurchen invaders at the age of thirty.When he was going to recover the lost Central Plain and bring back the two captive emperors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Hui Zong dated 1082—1135 and Qing Zong who reigned 1126—1127),he was called back by the first emperor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lest the new emperor should lose his throne if his father Hui Zong and his eldest brother Qing Zong should come back.This well-known lyric was said to be written when General Yue was recalled to Lin’an(modern Hangzhou),capital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3]413
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境信息,英语读者又如何能透彻理解原文呢?当然,并不是每首诗词都根植于浓厚的中国历史文化背景,是否添加以及添加的幅度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遵循必要性和适度性两大原则。总体而言,许渊冲文化语境重构做得还是非常到位的。
许渊冲特别注重原文中的特殊文化现象,包括一些文化负载词并对之予以说明,有助于译文读者解读原诗。许渊冲依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放的文化视野以及对跨文化交流特有的敏感性,对目的语读者可能出现的解读障碍(通常也以特殊文化现象出现)进行预判并尽可能予以排除,相关的注解在目的语读者解读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陶渊明《饮酒(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许渊冲在注解中解释道:The chrysanthemum,the last cold-proof flower to bloom in autumn,is the symbol of purity in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and the Southern Mountain or Mount Lu in modern Jiangxi Province,that of tranquility,longevity and eternity.Therefore,the poet’s love of chrysanthemum and mountain reveals his own character,pure and cold-proof as the one and tranquil and lasting as the other.[3]152如果没有这样的附加性信息,译文读者也许就无法理解“菊”和“南山”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陶渊明的高洁形象也很难充分展现出来。针对李商隐《无题》中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许渊冲在注解中解释道:According to the legend,the three fairy hills are far,far away,inaccessible to mortals,but in the lover’s mind’s eye it is not a long way and the legendary blue-birds might fly there on the wings of imagination.[3]313这对原诗的爱情主旨无疑具有强化作用。在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注解中,许渊冲点出了“黄鹤楼”的文化意蕴(仙人驾鹤升天的传说),对当时的“扬州”盛况(人间天堂)也有所说明,把在黄鹤楼送别故友和仙人升天关联起来,营造出一种比较欢快的氛围,体现了诗人的洒脱与达观。其他如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周瑜及其相关事迹的解释、对秦观《鹊桥仙》中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介绍等等,都体现了译者为译文读者创设解读语境的努力。
原文语境信息还包括诗词本身的语言特征与艺术境界,具体包括各种修辞技巧、节奏与韵律、意象与情感、文体与风格等。许渊冲在注解中对之也有所涉及,或详或略,带有浓厚的赏析色彩,有助于目的语读者通过译文来感知原文之美。在杜甫《登高》的注解中,许渊冲写道:So far as the style is concerned,the versification is so elaborate that there is grammatical parallelism throughout the poem,not only between two lines but also within the same line.For instance,the first line is parallel to the second,but within the first verse,“the wind so swift”is parallel with “the sky so wide.”[3]239他在自己的译文中会竭力传达原文的形式之美(对偶),也包括注解中提到的意象、对比、声响等。其他如关于韵律与节奏的,许渊冲在《秦风·无衣》的注解中写道:The three stanzas of the poem are almost the same except for the rhymes in lines 2,4 and 5.This shows the original attaches as much importance to the form or manner (including rhyme) as to the sense or matter[3]54-55;关于意象与情感,许渊冲在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注解中写道:The very first line shows the poet’s eagerness and anxiety to find a shelter and we can feel the exile deserted as the thatched cottages are.That is to say,the poet’s inner world and the external world become one in the first couplet[3]250;关于文体与风格,许渊冲在温庭筠《更漏子》的注解中写道:Wen Tingyun (813—870)was the first important poet known for his tuned lyrics,of which the subject may have no thematic connection with the tune pattern.For instance,the lyric selected here,which depicts the parting sorrow of a lonely woman,has almost nothing to do with the tune titleWaterClock.The tune pattern may be diagramed as follows:
3/3A/6A//3/3B/5B//
3/3C/6C//3/3D/5D//
The numerals in the diagram represent the number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each line and A,B,C,D stand for the rhymes used in the original.[3]304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传达中国古典诗词美学特征方面功不可没。总之,许渊冲注解中的原文语境信息是最重要的,也是占比最大的信息类型,这些文本内外信息为目的语读者创设了一个相对自足的解读语境。
所谓比照阅读信息,就是在注解中出现的和原文或译文相似与相关的其他文本信息,诸多文本信息围绕原文与译文形成了一个中外文化相互交织的意义之网,有助于译文读者深入地理解原文。这样的比照信息有源自原语文化的,也有源自译语文化的,尤其是后者,几乎每个注解中许渊冲都会提供一个或多个目的语文化中的相似诗歌或诗句,具有典型的比较文学意义(平行比较)。斯义宁认为,许渊冲“在走向一种高层次的中西诗学对话之境并且从真正的比较文学意义上来研究翻译的漫长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4]123。这种比较文学意义上的翻译研究不仅体现在原文的多个对应译文的对比上,同时还体现在注解中论及的大量主旨或意境相似的英语诗歌上。黄勤、谢攀认为,目的语读者与异域文本之间隔着天然的文化距离,“要拉近这一距离,必须寻找两种文化的共同点,激活目的语读者的阅读经验,增强他们对他者文化的亲近感”[8]67。许渊冲注解中大量存在的目的语文化中的相似诗歌就有这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激发译文读者的先在经验与阅读兴趣,从而引导他们亲近原文与原语文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跨文化交流策略。
首先是源自原语文化的比照信息,包括相似或相关的诗人与语篇等,尤其是源自本书所选诗词之间的相互比照,旨在帮助译文读者理解原文,拓展原文的诗意空间。在汉武帝(刘彻)《秋风辞》(首句为“秋风起兮白云飞”)的注解中,许渊冲就和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首句为“大风起兮云飞扬”)进行了对比,节选如下: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read this song together with the First Emperor’sSongoftheBigWind.Both begin with wind and cloud,but in theBigWind,the“clouds are driven away” to symbolize the First Emperor’s rivals all swept away in time of war,while in theAutumnWind,“white clouds fly”high to show the prosperity attained in time of peace.When the world is under his sway,the First emperor thinks of his homeland while Emperor Wu longs for Lady Li who is sweet as the air sweetened by autumn flowers.What worries the First Emperor is the four frontiers while Emperor Wu’s worry is the fleeting of four seasons.Here we see Liu Bang’s feeling more political and Liu Che’s more personal.[3]93
这样的比读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尤其是对“云”意象的解读,有利于译文读者领悟中国古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诗学传统,也很容易激发其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的欲望(注解中也有所简述),无形中把“知人论世”的批评传统融入到了注解中。许渊冲也会把所选诗词和其他未收录的相关诗词进行比读,分析其中的异同,如在曹植《七哀》的注解中就对比了曹丕的《燕歌行·其一》(未收录该诗),指出虽然两者描述的都是孤独的妇人思念不在身边的丈夫,但曹丕表达的只是对妇人的同情,曹植表达的却是自己被流放的境遇(实为语境双关),从而在深度和力度上都超越了哥哥曹丕的诗。其他还有不同诗人的风格比较,如在杜甫《兵车行》的注解中,指出李白的诗歌是浪漫派,杜甫的诗歌是现实派;在韦庄《荷叶杯》的注解中,对比了韦庄和温庭筠的词风差异;在晏几道《鹧鸪天》的注解中,对比了他和父亲晏殊的词风差异。源自原语文化的比照信息还有很多,也会出现在章节介绍中,有利于强化译文读者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整体认知。
许渊冲的注解中最典型的比照信息莫过于源自目的语文化中的相关诗句、诗篇以及其他文学作品。由于注解的篇幅所限,许渊冲基本上都是摘取其中的相关或相似诗节或诗句进行比照,然后再简短点评其中的异同。在杜甫《春望》①的注解中,作者这样写道:If we compare this poem with Shelley’sDirge:
Rough wind,that moanest loud
Grief too sad for song;
Wild wind,when sullen cloud
Knells all the night long;
Sad storm,whose tears are vain;
Bare woods,whose branches strain;
Deep caves and dreary main,—
Wail,for the world’s wrong.
We can see in both poems that wind,cloud,woods,grass,flowers,birds,all wail for the world’s wrong.But in Shelley we find the lament of nature alone while in Du Fu that of nature as well as man.[3]233-234
这样的比附阅读有助于拓展译文的诗意生发空间,让译文读者在陌生的异域诗篇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使比照语篇以及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相互趋近,相互生发,实现最佳的跨文化交流效果。虽然所选诗词与比附诗篇的差异往往很大,但许渊冲善于抓住其中的相通之处,或主旨相似,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和Wordsworth的TinternAbbey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的热爱;或题材相似,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Byron的ChildeHarold’sDeparture中的送别;或意象相似,如王维《山中送别》中的“柴扉”和T.S.Eliotd的BurntNorton中的“door”;或情感相似,《西洲曲》和 Shelley的IndianSerenade中的美好爱情。通过阅读注解中的相关比附信息,发现几乎每篇都有源自目的语的,有整篇比附的,有一篇对应多篇的,也有只提及篇名的。注解中涉及的英语诗人(作家)多达40多位,比附诗篇最多的诗人为Shelley,多达15首;其次是Keats,多达9首;再次是Byron,有7篇(部),他的ChildeHarold’sPilgrimage比附次数高达5次;王实甫的五首《西厢记》选段都是用Shakespeare的RomeoandJuliet,陆游的《钗头凤》比附的也是RomeoandJuliet;比附次数超过两次(篇)以上的诗人还有Robert Frost,William Wordsworth,Robert Browning,Robert Burns,S.T.Coleridge,T.S.Eliot等;其他著名的比附诗人还有John Milton,Robert Herrick,Tomas Gray,William Blake,Lord Tennyson,Walt Whitman,Edgar Allan Poe,Ezra Pound,Langston Hughes,Emily Dickenson等。如果没有深厚的中英文学修养,译者不可能提供如此丰富的比附阅读信息。相信目的语文化中的这些比附阅读信息有拉近目的语读者心理距离的作用,使其对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一种熟悉感和亲近感。这种异中求同、同中存异的比附阅读信息为沟通中西诗歌乃至中西文化架构了一座桥梁。
注解中的翻译相关信息不仅包括对原文的理解、重新表达的障碍以及对各家译文的评析,也包括对他人译文的借鉴以及许渊冲自己的翻译观。许渊冲的翻译观很鲜明,在《中诗英韵探胜》的前言中,他也提到了自己的“三美”论(意美、音美与形美)与“三之”论(知之、好之与乐之)。在注解中,他也会偶尔直接表达自己的翻译观,或间接地呈现出来,如在《秦风·无衣》的注解中,许渊冲写道,“In other words,sense or matter is necessary but form or manner is sufficient”[3]55,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的“三美”论思想。在曹植的《七哀》一节中,许渊冲选取了翁显良的译文作为对比,他在注解中写道: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he sense often goes beyond the words.A good translator should not only translate the words but also bring out the sense of the original.Weng Xian-liang is one of the best verse translators I have ever read.His version,though in prose,has succeeded in bringing out the beauty of the original to the best advantage...Therefore,his version may be said in a sense to have outshone the original.Here,I have tried to turn it into rhymes and I am not sure whether or not I am gilding the lily.[3]114-115
这段注解不仅体现了许渊冲对“意美”(bring out the sense of the original)的强调,还体现了他的互文翻译观,即“译者在翻译一部文学作品时广泛参照和利用相关互文资源,在借鉴其他文本的基础上力争产生精品译文”[9]22,其中的互文资源也包括前译或现有译文。充分利用互文资源与他提倡的翻译竞赛论也密切相关,所谓“译作可以和原作竞赛,看译者能否发挥译语优势,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作的内容;并看新译能否超越旧译,甚至超越原作”[10]。他对翁显良译文的欣赏与借鉴不失为互文翻译观与翻译竞赛论的注脚。针对屈原《国殇》中“操吴戈兮被犀甲”的“戈”,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理解与措辞,其中Herbert A.Giles便把其理解为spears,许渊冲明确表明自己采取了Giles的翻译及其译文的一些韵脚,这同样体现了他的互文翻译观。在吕本中的《采桑子》注解中,许渊冲写道:Frankel also takes advantage of the formal structure in his version,but he fails to bring out the beauty of the original in sense and in sound,so I try to make two different versions and see if the free translation can be better than the literal one.[3]409这句话不仅有对他人译文的评论,同时也体现了他的翻译竞赛观。更重要的是,他不只是在和别人竞赛,同时也在和自己竞赛,所以他同时提供了两个不同版本的译文,一个直译(如把“南北东西”译为“South,north,east or west”),一个意译(如把“南北东西”译为“Shining all night”)。通过比较也能感觉到他更倾向于意译,至少在其更能体现原文意境的情况下。这些翻译观在他大量的翻译实践中也有所体现,包括他对自己译文的不断修改以及对翻译创造性的一再强调。
关于对各家译文的评析,该书中所选的每首诗词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文版本,许渊冲在注解中通常会对他人译文进行评析,对自己的译文也会有所说明。在张九龄《自君之出矣》的注解中,许渊冲写道:
Giles who compares the wife’s heart to the painful moon that never wanes succeeds in conveying the essential idea of her sorrow.Fletcher who omits the image of the loom fails to make the reader understand the wife is so deeply grieved that she cannot go on weaving.On the other hand,my version has intensified her grief by saying she is so broken-hearted that even the moon will wane at her sight.I think the best translation should be the one which could win more sympathy for the wife.[3]187
这里许渊冲不仅客观评价了别人的译文,同时也给出了自己认为的最好译文的标准(I think the best translation should be the one which could win more sympathy for the wife)。许渊冲对其他译文的评析还有很多,如《西洲曲》的注解中对翁显良译文的评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注解中对Kroll和Turner的两个译文评析、白居易《长恨歌》的注解中对Fletcher译文的评析、李清照《声声慢》注解中对Rexroth和Turner两个译文的评析、辛弃疾《采桑子》的注解中对林语堂等12家译文的评析等。评析过程也是鉴别的过程,不仅有助于译者使自己的译文趋于完善,也有助于读者对译文进行鉴赏。
中国古典诗词言简意赅,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也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许渊冲对此也有所说明,如关于人称和数量的选择。屈原《云中君》中的“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这句主语是缺省的,理解也是多样的,Hawkes和Watson认为主语是祭巫,但前者用的是复数“We”,后者用的是单数“I”,杨宪益夫妇却认为主语是“云中君”,对比之后许渊冲选择了杨宪益夫妇的解释,并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在元稹《行宫》的注解中,许渊冲连着提了三个问题:第一,到底有多少“宫女”,一个还是多个(白头宫女在);第二,宫女是不是皇上的情人,就像Giles翻译的那样(An Emperor’s flame);第三,宫女到底在说玄宗的什么(闲坐说玄宗)。这些问题是翻译的难点,需要取舍,许渊冲也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译者对这些翻译难点的说明,有利于译文读者进一步了解英汉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领悟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特征,也为自己的选择提供了解释,不至于让读者蒙在鼓里,尤其是多个有差异的译文对比阅读时。融翻译话语于副文本之中,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许渊冲的《中诗英韵探胜》虽是英语专著,但是在国内出版的,阅读群体主要是国内读者,如果在国外出版,主要阅读群体是国外读者的话,其中的注解以及其他“副文本”的借鉴意义就会更大。耿强在对G.Genette的副文本概念谱系进行梳理后,把其总结为“围绕在作品周围,强化作品,并确保它以某种形式得以呈现、被接受和消费的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伴随形式”[11]105,包括与作者和编辑相关的标题、插图、题词、前言、注释以及和媒体或私人相关作者访谈、通信等。许渊冲的《中诗英韵探胜》是专著形式,其中的注解与章节介绍与其说是一种副文本,不如说是专著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如果其为译著的话,类似的前言、章节介绍、注释、注解等就是无可争议的副文本了。耿强从副文本视角研究过16—19世纪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的翻译话语[12],但对副文本的作用着墨不多。我们认为,各种副文本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译文读者解读原文或译文创设一个相对自足的语境。中国古典诗词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言简意赅,意蕴丰富,诗人也通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如果把其从原始土壤中拔出移植到异国他乡的话,很容易造成“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现象,尤其是那些语境依赖型的诗词。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②以及张籍的回复《酬朱庆馀》③,如果没有相关语境支持的话,译文读者甚至找不到诗和标题的关系,也很难理解中国古典诗词托物言志的诗学传统;如果对朱庆馀的籍贯身世不了解(浙江绍兴人,古称越州,境内有鉴湖),也很难理解为什么张籍会用“越女新妆出镜心”来指代朱庆馀。由于古典诗词的体制限制,话语容量相对有限,不宜在译文之内添加相关背景信息,所以各种形式的副文本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包括前言、导读、注释、注解、序跋等。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有多种形式:有个人全集或选集,有某个时代的选集,也有历代的选集;有单语的,也有双语对照的。针对个人选集或全集而言,如李白诗选、杜甫诗选,最好有一个前言,对诗人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个总体介绍,针对每首诗,如果需要,则可以通过添加注释或注解的形式为其创设一个解读语境或交际线索。如果是历代诗人选集,笔者觉得注解是最适宜的副文本形式,因为其提供的语境往往比注释更为充分,针对性也更强。库柏的LiPoandTuFu的副文本形式也很值得借鉴,其中每首诗后面的短文类似于许渊冲的注解,内容丰富,长短不一,或只有一句,或长达数页,主要涉及原诗的体裁、背景、意蕴、手法等;此外,库柏提供的副文本还有一个较长的序言以及对汉语拼音的说明、对中国书法的解说等[13]。对原文各种艺术手法的评析以及对他人注解、翻译的参考也有助于为译文读者创设一个解读语境,皆可纳入相关副文本之中。不管采取哪种形式的副文本,都要根据需要,或详或略,或长或短,不宜喧宾夺主(如副文本过于冗长繁杂),除非是一些学术性翻译,如理雅各的《诗经》翻译等。
第二,为译文读者提供各种比读与翻译信息。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中的注解包含了大量此类信息,值得借鉴。其中比读信息主要包括源自原语文化的、源自译语文化的以及源自同一原文的不同译文的比读,在许渊冲的注解中都有所体现。针对源自原语文化的相关语篇比读,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可以是译本之内的,也可以是译本之外的,可以是意境相似的,也可以是主题相关的。许渊冲在陆游《钗头凤》的注解中就提供了唐婉的《钗头凤》英译(未入选《中诗英韵探胜》),两者相得益彰,如果不提供相关背景与比读信息,两人之间的凄美爱情就会冲淡很多,译文也不会那么动人心弦。就像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和张籍《酬朱庆馀》一样,陆游和唐婉的两首《钗头凤》具有审美上的一体性。原语文化中相关的比读信息也比较适合出现在注解中。针对源自目的语文化中的比读信息,不见得像许渊冲那样,每首都会提供相关诗歌(片段),也要根据需要,适当地加以引用或提示,旨在拉近读者的心理距离,形成中西诗歌相互阐发的局面。译者提供的各种背景与比读等“附翻译”信息“说到底都是对原文或译文意义的扩展”[2]4,有利于促进中西诗歌互学与互鉴。还有翻译信息,译者也不妨把自己的(诗歌)翻译观以及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处理在相关副文本中呈现出来,或者把自己的译文和他人译文(片段)进行比读。阿连壁的《诗经》翻译也有类似许渊冲注解的脚注,每首诗只有一个脚注,提供的信息和许渊冲的注解比较类似,不仅包括原文方面的,也有自己采取的翻译策略、译语文化中的相关文本、对理雅各《诗经》解读与翻译的参考等[14]。这些做法都不妨借鉴。
第三,为译文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欣赏途径。中国自古有诗画一体的传统,在很多汉语诗歌阅读作品中也会有相关插图出现,尤其是启蒙读物。在中国古典诗词对外译介与传播过程中,也不妨为译文配图,这种途径目前还比较少见。弗莱彻的《英译唐诗精选》就穿插有部分古典插图,也值得借鉴。[15]合适的插图与文字会形成诗意相互生发的效果,有利于中国古典诗词在国外大众读者中广泛传播。库柏的LiPoandTuFu还附有Shui Chien-Tung的书法作品,也就是把李白和杜甫的部分古诗用中文书法艺术呈现出来,别具特色,并在书前对中国书法有简要的介绍,这种副文本形式也颇具借鉴意义。如果可能的话,也不妨附张光盘或提供相关网络链接或专门电子资源,对中国古典诗词及其英译进行朗诵与解说,或拍摄制作(选取)相关视频介绍原文和译文以及原诗写作背景信息。相关绘画、书法、音频、视频(包括动漫)等以副文本存在的多模态形式对中国古典诗词对外译介与传播颇有益处。这种非语言形式的副文本可以作为语言副文本的补充,具有强化或拓展原文与译文诗意(艺术)空间的作用,无疑会给译文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如果说以语言形式存在的副文本在中国古典诗词译介中还比较常见的话,这种非语言形式的副文本还有待深入开发,包括用中国的绘画、书法艺术设计译本的封面或扉页,以凸显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中的注解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原文语境信息、比照阅读信息和翻译相关信息,对中国古典诗词对外译介与传播具有很大的启发。许渊冲这本专著中的注解实为正文的一部分,如果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也采取注解,那就是典型的副文本了,库柏的译后短文以及阿连璧的脚注都类似于许渊冲的注解,信息容量大,且兼具考据、解说、释义、对比、赏析等多种功能。注解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的一种副文本,可容纳的内容不像脚注那样受局限,阅读起来也比尾注方便,比前言更具有针对性,可为译文读者解读原文或译文创设一个相对自足的语境,提供针对原文或译文的各种比读或互文信息,同时也可展示译者的翻译观以及翻译过程中的具体思考与选择。相对其他副文本而言,注解更有利于中国古典诗词对外译介与传播,更有利于中外文学与文化交流。具体诗词的注解也需突破注解本身的局限性,如内容不宜过于宏观,不宜进行历时梳理与总结,不宜对自己的翻译观进行系统阐释等,这就意味着前言、后记等其他副文本存在的必要性。相关插图与书法、列表与说明、音频与视频等副文本形式也有助于中国古典诗词对外译介与传播,译者或出版者也不妨考虑采取这种多模态形式。总之,鉴于中国古典诗词本身言简意丰、意在言外的审美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依附性,相关副文本在其对外译介与传播过程中很有必要。因此,译者与出版者要善于采取适宜的副文本形式,遵循必要性和适度性原则,为译文读者提供相关阅读信息与赏析途径,助推中国古典诗词在世界各地发光放彩。
注释:
①原诗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②原诗为: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③原诗为: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