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萍 龙星如 蔡天海 刘孟楠
(1、西南医科大学,四川 泸州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由于病理原因使冠状动脉血流减少的心脏病,具体表现为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故亦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1]。CHD发病具有常见性和普遍性,其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带给患者极差的患病体验和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中国CHD患者已达1100万,但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呈上升趋势[2]。西方国家人群主要死于CHD;在我国,多数人群死于心血管病,其中大部分为CHD[3]。
对CHD患者进行大数据调查后发现其病程发展与营养不均衡有关,因而合理膳食是防治CHD的关键之一[4]。例如,脂质在冠状动脉内的堆积可直接引起CHD的发病,而控制饮食可达到降脂的目的,防止脂质长期存储于冠状动脉,最终目的是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减少CHD的发生[5]。本文就饮食作为影响CHD发展的因素为主题进行阐述,以期为健康饮食模式的构建及CHD护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脂质主要以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以及相应残粒的形式存在血液中并刺激动脉血管壁,引发平滑肌细胞增生,LDL还能与动脉壁的多糖结合产生沉淀,沉淀刺激血管的纤维组织并使其增生,粥样斑块在血管内加速形成,即脂肪浸润学说;血管内皮反应学说的观点是:人体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是其内部发生粥样硬化的起始步骤和重要阶段;局部凝血机制亢进,可在血管内形成血栓,血栓上还可覆盖血管细胞,血栓崩解释放的脂质和其他物质,可循环上述过程,长期积累形成粥样斑块,即血栓形成学说;除此上述机制学说以外有平滑肌克隆学说[6],炎症机制[7]等。
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生活方式普遍流行,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者人数日渐增多,上述病症可作为CHD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受异常的血脂代谢影响程度较深。试验证明,患者因CHD发病引发危险的程度可随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含量升高而降低;Framingham研究发现,心血管患者中患糖尿病是未患糖尿病数量的2-3倍;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进展之间联系密切;颈动脉狭窄促进CHD发生的危险因素有颈动脉重度狭窄、脑钠肽水平升高。因此,重视筛查脑钠肽水平升高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有利于对高危人群病情进行提早的干预治疗[8];肠道菌群紊乱以及相关代谢失调也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研究显示,吸烟男性由于CHD而猝死的概率是不吸烟男性的1.1倍。
人们对食物的喜好倾向,是对食材、烹煮方式和调料选择的偏向,即饮食习惯。饮食失衡使CHD的发病概率提升约2.5倍,证实饮食失衡亦是CHD发病原因之一,所以应注意饮食护理,以预防CHD的发生、减少CHD引发的死亡[9]。现就饮食因素与CHD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的联系,简述如下:
每日食用盐超过6g便构成高盐饮食,长时间的高盐摄入可引发高血压等病症[10]。血液渗透压升高、血容量增多促使血压升高是高盐饮食的严重后果。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压升高使血管及心脏负荷增大,增加冠状动脉内皮损伤概率,血管壁结构改变,血管自我修复能力显著下降,有利于固醇类物质等在血管局部的沉淀和发展粥样硬化[10]。
高糖饮食是指较多地摄入含糖量较高的食物。长期保持高糖饮食将导致人体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HDL水平降低,营养物质代谢不充分。脂质在体内过度堆积,提高肥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相关疾病发病的风险[11]。研究显示,美国南方饮食模式(包括较多的油炸食物、动物内脏、加工肉类及甜味饮品)显著增加疾病的患病风险,其中患CHD风险增加56%,患卒中的风险增加30%[12];饮用果汁和含糖饮料、食用精制谷物和甜食会增高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甚至作用强于食用动物制品。
长期高脂饮食可致血脂升高,还可能造成机体内氧自由基增高,进而诱导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氧化反应,加速LDL氧化进程。研究发现,动脉管壁上的巨噬细胞识别结合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形成泡沫细胞,累积形成脂质斑块即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13]。血脂异常表现为高浓度的总胆固醇、LDL和甘油三酯以及低浓度的HDL。胆固醇代谢失调,可聚集于动脉,极易引起CHD;也可溶于饱和脂肪酸,随后逐步沉降积累在动脉壁,先形成动脉粥样斑块,进而引发CHD。心血管疾病及其多种独立因素都与高脂饮食紧密相联[14]。
食物中嘌呤质量分数不低于0.075%的即为高嘌呤食物。含嘌呤的化合物在体内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可通过肾脏排出。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健康影响复杂。一方面,高尿酸血症的氧化作用产生氧自由基,血管中因此出现炎症反应,产生的粥状斑块参与CHD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沉降的尿酸直接破坏血管内膜,构成动脉粥状硬化的起始环节,诱发斑块的不稳定,继续参与动脉粥状硬化的发生发展[15]。由此可见,高尿酸参与形成CHD危险因素并与其他危险因素相互作用,也可能通过特定机制直接作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形成[16]。
过量饮酒会引起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甚至心律失常,其中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会加快心率,进而引发心肌耗氧量增高,心肌热量变化和心肌脂肪毒性增高,这种热量变化和心肌氧化应激导致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常使CHD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17];还有实验表明,酒精能诱导氧自由基生成,进一步诱发炎症反应,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有证据证明发酵食物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发酵食物含有天然有益细菌,可以促进消化,发酵泡菜可能因为含有益生菌和膳食纤维有降低血脂、血糖的作用,还可以控制患有高脂血症的大鼠肥胖发生过程[18]。但是腌制类泡菜的钠盐含量高,可能引起高血压;部分酸奶含大量糖分,易形成高糖饮食。还有研究表明,血液中有较高含量的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TMAO),患CHD风险显著增加,因而TMAO可独立预测CHD的不良预后[19]。动物性食物的摄入能使肠道菌群TMAO大量生成;常摄入植物性食物,肠道内TMAO生成则明显减少。
脂肪在组织中的堆积是胰岛素抵抗等最重要危险因素,应当减少脂肪摄入至每日总热量的25%-35%以下、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在7%以下。大量饱和脂肪酸可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用不饱和脂肪酸等效替代5%的饱和脂肪酸可减缓其升高,并将总死亡率降低27%[20]。因此,应优先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油。另外,反式脂肪的过量摄入也与总死亡风险增高及特定原因的死亡相关。
血液中胆固醇过多是造成堵塞动脉的粥样斑块的决定因素,斑块积聚并引发心脏病发作。因此胆固醇摄入量控制在每日300mg以下,忌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大量食用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具有促进胆固醇的代谢进而降低血脂的作用。
食盐中的主要成分是钠,可以提高血浆的渗透力,使患者的血压升高,高血压可诱发CHD。每日控制食用盐量低于6g,使用高钾低钠的盐烹饪是良好的饮食习惯。过咸、过辣食物摄入增加可导致人群中平均血尿酸水平增高。
长期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可提升血尿酸水平,诱发CHD合并HUA。减少红肉、动物内脏的食用,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降低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风险,亦可以减少HUA的发生,从而更有效地预防CHD[21]。
食用含糖量高、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均可升高血糖、导致代谢功能紊乱,还能进一步破坏患者的血管壁、彻底破坏凝血机制。愈精细、颗粒愈小、成熟程度愈高的食物升糖指数愈高,应当减少摄入[20]。
谷物食物、豆类和新鲜果蔬均含有可溶性纤维,可促进胆固醇的排出。植物甾醇存在于以植物为基础的食物中,如小麦胚芽、麦麸、花生、杏仁等,可以抵抗胆固醇,研究发现,每天摄入2-3g可以降低14%LDL[22]。新鲜蔬菜水果中富含的纤维素和维生素等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保持人体肠道的良好功能状态,有效阻碍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减少慢性病的发病。蔬菜水果的日均食用量达200g可使CHD、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风险显著下降。
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必然依赖于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CHD是慢性疾病,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成分及其含量会影响该疾病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进而调控CHD的发病,各成分参与的相关机制和危险因素又相互影响。所以,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维持人体健康发挥重要作用,不仅有益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23],还能改善机体的亚健康和疾病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