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审美困惑

2021-11-30 07:29张达飞
关键词:移情农村艺术

张达飞

(山西 大同大学美术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当今全国新农村打造都以文化为导向,山西乡村建设也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脉络。素有“地上五千年文化看山西”的今日山西,一方面大力规划建设具有山西特色的人文景观;另一方面则持续推进古建保护力度,加大宣传引导旅游业的发展。且在打造生态旅游时,也认真落实了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在树立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乡村建设中取得了卓越成效。然而在占有了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天时地利后,持有文化发展创新理念,才是共同构建其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品牌的杀手锏。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文化艺术的植入无疑从多方位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全国全面启动乡村文化工程建设时,只有融入人文情怀,才能把荒山野岭变成绿水青山;让田园风光体现出乡土文化多元化,才能构建乡村振兴农旅融合新格局。习总书记在2021年4月19日视察清华大学时讲话:“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1]这次讲话是对一系列有关艺术发展的重要性的又一次肯定,是对中国现阶段艺术在城乡规划发展的必要性的重要指示。

一、艺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艺术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可以引导受众从感受美到体现美。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文化的指引。走入农村如同走进一个社会实践的大课堂,我们一方面在接受地方文化的滋养,另一方面,也需要把文化带到农村。文化是需要融合的,也是需要引导的。在地方政府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着力关注人民思想意识的提升,才能把乡村建设的历史传承与改造真正紧密结合。处于全国共同将美育落实到城乡建设的当前,如何能够解决问题,真正提升农村的文化品位,已经是一个非常客观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真抓实干,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精神,结合山西现有的本土文化进行规划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明白哪些措施是确实得到发展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一定要全盘罗列、逐个解决。

二、艺术在乡村文化建设实施中的困惑

以山西省大同地区为例,在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上就有着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地处山西最北部的大同,北与内蒙相交,塞外高原的地貌特征和气候,与浑厚朴实的建筑交相辉映。大同地区乡村建筑自古以来就是砖木结构,青砖灰瓦的房屋、座北朝南的院落,还有依据地貌挖掘的窑洞,形成黄土高原独特的建筑风格。一些旧的村落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岁月冲刷,沉淀了很多历史的印记。在带领刚刚步入大学的美术专业学子们作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好多小村落还遗留了当年热闹繁华的景象。残缺的土墙、虬枝盘曲的老树、雕刻精美的瓦当,到处都在讲述着当年的故事。那种对心灵的触动、对观者最直白的撞击,给学生们上了人生第一堂乡村文化教育课。他们把课堂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作画能力,运用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提高了艺术修养还培养了审美品味。也能理性对待乡村文化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文化传统、村庄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乡村文化的传承。对每一种乡村艺术方案的设计,都是在乡村的墙壁上描绘着理想。作为“三农”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让美丽乡村建设顺应历史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的大趋势,也是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2]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在认识上必须是高度和谐的统一。

大多数村民的直觉都是认为,艺术是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他们也无法企及。村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自觉形成了另一种文化认知。其实艺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村民。乡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在诉说着文化。那些古老的建筑在经年累月的洗礼后,积淀的是岁月赐予人们的记忆。精美的雕花木质门楣、古朴的青砖瓦当,每一处都散发着历史的味道。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还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大家开始走出城市寻找精神的家园、灵感的源泉。这种潮流已经在全国蔓延并且形成大的趋势,实施多年的五一、国庆长假,越来越多的现象告诉我们,打造乡村旅游文化的大好前景,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既然如此,乡村文化的打造是否跟得上时代需求的节拍,已经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议题。然而有太多让人扼腕叹息的情景总是在提醒着我们,文化的存在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样。譬如那些自然风化的黄土院墙,每一个肌理都如金子般珍贵,它完全就应该是那件可以把外来游客迎来的金缕玉衣,可是它们却悄悄的在消失。乡村美化工程在缺乏认知的基础上,没有设计、没有情景交融的创作意识,在一夜之间全村改头换面喷了一遍大白涂料,那种感觉如同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妇人,在皱皱巴巴的脸上涂了一层厚厚的劣质粉底霜。曾经积淀了厚重历史的记忆,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里幻化出的符号,就这样戛然而止。乡村美化工程在没有审美法则的基础上,把一个个困惑留给农村。如此措施比比皆是,把好端端的北方村庄弄得不伦不类,再无过去那种“日照余辉落西墙,虬枝盘曲入门窗”的美景了。乡村美化成了一个模式,千篇一律的“粉底霜文化”成了乡村美化的唯一装扮。这些与村民对于周边环境的麻木,基层领导艺术修养的缺失不无关系。这样的审美欠缺把一个个活生生的自然景观毁掉了。艺术并不抽象,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只是有的人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呵护美的心灵。政府大力支持乡村文化艺术建设,资金到位了,想法没到位,最后不是把文化做好了,反而是破坏了。乡村文化艺术的建设不是冷冰冰的做了几堵文化墙就算有文化气息,也不是把国家的政策精神干巴巴写几个字挂在墙上就可以了,这种形式化的打造是空洞乏味的。文化需要的是渗透,是和直觉亲密无间的互动,是需求与存在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感情的投入,是爱的担当和付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3]这是多么好的理念,可是好多乡村文化艺术做出来连皮毛都不是。这样“做”文化是堕落的,这是文化的取代而非文化的发展;这是精神的倒退,是文化的悲哀。反思回馈,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是如此任性而高贵,你不努力,它就会嘲笑你。[4]

三、艺术在乡村审美中的抽象性存在

用艺术的审美观点来看待乡村的美育建设,是文化的提升和进步。在这一审美过程中,虽然受到来自于乡村自身的客观因素限制,但是作为审美主体,人的主观反应也很重要。同样的做法反应给不同的人,则会出现不同的认识,即:有的人认为美,有的人认为不美,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这就是受到了主观因素的制约。来自于心理学的“移情效应”和受心理学启发而为美学研究所用的“移情说”,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说明了在审美过程中主观因素的作用,而把这两种理论学说运用在乡村艺术审美中,同样可以解释一些乡村审美现象。艺术是抽象的,是精神的延续,它传达给受众群体时,谁都无法预见初衷是否可以为大众所接受。没有谁可以把这种抽象附加给其他人,文化艺术审美是需要带动的,而不是强加。艺术属于文化,更属于精神,看似平常自然、松动无为,却是体味在心、感受在意。带领学生在乡村做墙绘美化和乡村文化提升的这几年,每做一个策划方案,学生们都是经过反复深思。出策划、出方案、重组、否定、直到肯定。每一步都从艺术的观念出发,最终归结到艺术在农村的实施和带动作用上。为了得到一个最理想的造型设计方案,我们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沿街入户走访调研,最后在实践中获得创意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的不只是创意与思想,还有历史交给我们的思考方式。同时,用艺术之美的教化功能,帮助提高人们对美的认识,触类旁通波及人生观的改变,如此才是艺术的根本。然而艺术要扎根农村却不是只争朝夕的事情,我国农村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人民物质生活虽然已经得到极大提高,艺术地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远却不是几句话、几页纸,就可以说透说明的。[5]文化艺术在精神领域的渗透,远比做一些实际工程要难得多。前面已经讲到,早期的农村文化打造大多没有走出困惑,以至于全国一盘棋,南北一个调。调性的混乱必然导致措施的杂乱无章。再加上思维方式的单一,甚至是固步自封的思想还掺杂其中,很可能把活生生的文化做成千篇一律的表面文章。在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好的方面是勇于探索,与主流价值观和谐一致;欠缺的是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这其中包括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勤劳美、艺术美等资源的有机整合。[6]

四、艺术在乡村审美中的直观性存在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提升对文化的理解、对审美的感知,并且在生活中得出创意启示,已经是必须具备的意识。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有太多的元素可以把文化做成一个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文创综合体,让大家参与其中,就起到了文化效应。比如我们可以做一个成龙文创产业区,用他的形象可以做吉祥物。照片做成卡片不是吉祥物,艺术化的“大鼻子”和“拳头”才是衍生品。在乡村可以打造各种家庭式小型产业链,让游客亲自动手制作。游客在这里吃喝玩乐购物,还可以观看民间匠人的现场表演。这里的购物不是普通的产品,买的都是衍生品,是很有设计感的作品。还可以在乡镇、村道有序地竖很多路牌,让路人第一时间感受它的存在。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感召人规范人,让它成为一个文化地标,来这个地方的人就一定会到这里打卡,享受这种文化氛围,感受这里的乡村文化形态。这里讲的乡村文化不是我们现在到处看到的老街文化,而是传承了历史的,具有现代感、时尚感的新文化。这种新的文化元素,要注入年轻的生命力,要让年轻人愿意驻足。有了年轻人喜欢的文化才有传播力,有了年轻人的加入,才是购买力上升的切入点。如此把旅游和消费结合在一起的文化,才是打造新农村旅游文化的目的。

乡村建设应结合村民生产和生活的新习惯,充分整合现有公共空间,为村民提供多样化公共文化场所。一是汇集乡村文化艺术能人。文化艺术能人是丰富乡村公共文化的重要资源,挖掘本村具有艺术才能的村民,鼓励他们基于村庄现实生活,进行文化艺术创作。二是积极举办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在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村民生活逐渐从公共空间退守到私人领域。因此,针对新变化新趋势,创新村民娱乐方式,比如广场舞、乡村春晚等能够调动村民积极性的公共文化活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

五、艺术在乡村建设中的审美移情效应

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代人的审美观念,这种近距离感受与实践简单而真实。然而艺术实践之花要想走出困惑植入乡村,依然艰辛而任重道远。艺术作为传达情感、再现社会与世界的媒介,无不传递着艺术家的创作“移情”,或者称之为“审美心理定势”。而艺术如果被接纳,无不存在于欣赏者的“移情”共鸣。可见,每一位致力于乡村美学的传播者都有可能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只有这样的艺术家才可以与观众达成共鸣。移情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定势,无关乎琐屑,在审美移情效应下,游客可以选择相信自己的审美判断,因为在情感的意义上,我们与“移情”的那一端(无论是简单的乡村艺术还是高雅的艺术殿堂)惟有和谐才是内心需要的。艺术给予人的审美享受只有在人的精神世界,才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概念植入文化就是文化的浸入,一旦加大宣传,就会在思维中生根发芽,这比给你一块肥沃的土壤更有力量。

例如山西大同浑源县,北岳恒山、悬空寺蜚声海内外,论历史有年代可考究,论发展有底蕴可支撑。把浑源作为大同市旅游发展的重要分支,离不开文化艺术的介入。这几年到大同市的游客几乎都会去浑源,看悬空寺爬恒山,对恒山悬空寺的旅游需求,一定会引发对当地居民环境的好奇,这种移情效应是打造恒山文化产业的核心力量。指引客人了解浑源,感受小城和乡村文化,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共需。游客绝大部分来自大城市,早已厌倦了喧嚣和车水马龙,更需要一所心灵驿站来缓解紧张的生活节奏。鉴于此,我们可以在村里建文化旅游园区,收拾一些房间出来做旅游客栈,把客栈打造得有文化内涵。弄几个酒吧出来,可以是那种只有年轻人震耳欲聋的酒吧,也可以是聊天思考的个人空间。再弄几间茶舍,或体会禅茶一味或品味山高水长。还有当地的文玩字画展示厅,国内的名家绘画作品展览馆。园区定期有各种演出,有小吃、宵夜,能够让外地人在这个地方消磨时光。打造一个这样的环境,不论从灯光到品位都要有格调。还有诸如国学碑帖林、街边宣传招牌、谜语墙、小吃街、土特产巷子、墙面浮雕铁艺、当地特色民宿、户外扎营基地等等,这些直观可见的艺术环境影响人也造化人,文化气息如紫丁香般,在夜幕下馥郁着游客。三更过后,睡意袭来,一个极简极雅的房间,一张干净舒适的床塌,融化了他一天的兴奋与疲劳!日上三竿起床,城里的景点看看,周边的村落转转,再吃吃当地美食,一个有特色的人文艺术村庄,留客人小住几日也是必然。

文化需要传承,传承要的是历史,历史都没有了,那才是真正的困惑。何为文化小镇?如何打造?如何提升?则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和自然现象相映成趣,用审美的眼光做好乡村文化必将是乡土文化的艺术盛宴。这样的村庄必须是打造的:有浮雕,有绘画,有砖砌,有石堆,有构造,有装置。创意在其中闪现,灵魂在其间奔跑,陈旧的村庄在艺术家的手中,如同魔术般变得耳目一新,让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7]

艺术在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审美高度,是引导走出困惑的必经之路。乡村文化的发展在保护好、站位高、眼光远三点都齐备的前提下,注重培养村民的观察方法和理解方式,在审美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具备较完整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打好基础,让盲目照搬不知所以的文化打造走出困惑。

猜你喜欢
移情农村艺术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未来事务的色彩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
新农村 新一辈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