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国
(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学思苑》编辑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注重家教,尤其注重子孙的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特征和优良传统。父母的家教是孩子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启蒙教育、做人教育,而实施家教的主要依据则是先祖对自己人生感悟加以概括总结后形成的行为规则、处世原则的具体载体——家训。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或家族)父母长辈为子女晚辈如何做人做事所规定的基本“规矩”、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家长(族长)对子女后代所制定的一种文字化的“家法”“家规”(“族法”“族规”)。“少年立德”,自家训出现以来,其中最具特色、最为丰富、最有价值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对子孙后代的道德教育上,一般集中在修身、崇德、明志、忠孝、诚信、勤俭、谨慎、谦恭、淡泊、廉洁、治学、尊师等具体的行为准则、做事规则等道德规范方面。古代家训中有关勤俭、淡泊、廉洁等修身方面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训诫,在本质上属于廉政教育的思想内容。在早期家教过程中,认真领悟、遵循家训中这些闪烁着道德和理性之光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则,不仅有助于子孙后代自幼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而且有助于日后养成严于律己、勤俭节约的道德情操和生活作风,为“为官一任”后自觉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进而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清官廉吏打下早期家教的思想烙印和道德底色。挖掘、研究、弘扬古代家训中的廉政教育的思想内容对当代中国的党风廉政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古代家训涉及廉政教育的思想内容,首先是教育和要求子孙后代要做到“淡泊”“宁静”“清心”,不要过多地追求名利和欲望的满足。堪称家训最早范本之一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诫子书》,其中著名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把“淡泊”“宁静”视为“君子之行”。在另外一篇《诫外甥书》中,诸葛亮要求自己的外甥:“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诸葛亮要求后代“淡泊”“宁静”“绝情欲”,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孙,在物质名利上要“淡泊”,对“情欲”也要严格抑制,不能任其随意滋长。否则就会毁掉自己的志向,一事无成。北齐时期颜之推也在著名的《颜氏家训》中告诫子孙,“《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惟少欲知足,为立涯限。”颜之推也在向后人指明“欲不可纵”“少欲知足”对人生的意义。宋代政治家司马光也主张日常生活要尽可能“节用”“寡欲”。他认为,“多欲”容易导致生活追求奢侈,如果是平民百姓,就会导致败家,就会为盗而丧身;如果为官,就会导致“贪污受贿”。他在给后人的《训俭示康》中说,“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1]古代有远见的长辈要求晚辈“淡泊”“宁静”“清心”“寡欲”,甚至“绝情欲”,其实就是要求后代在物质生活上要尽可能做到简单,简朴,节俭,艰苦朴素,要学会自觉抵制来自物质世界和肉体感官享受的诱惑,对物欲、情欲要有所“节制”,学会把控,不能放纵。在物质享受上要适可而止,尽量做到“知足”“适度”,不要欲壑难填、贪得无厌。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志存高远”能够合理掌控自己的“情欲”“物欲”,不把“物欲”或“情欲”的满足当作一生的最高追求,而是知足常乐,“宁静”“清心”“寡欲”,在物质生活上崇尚俭朴、适度、实用,不尚奢华和虚荣,一旦做官怎么会轻易成为金钱、美色的俘虏而“贪污受贿”、骄奢淫逸?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如果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早期教育以及成长过程中经常接受“淡泊”“宁静”“知足”“清心”“少欲(寡欲)”“节欲”等思想的教育与熏陶,久而久之,人的物欲、情欲就会随之降低,就会懂得如何管控、抑制自己的欲望,进而逐渐对物质享受、对金钱美色失去过多的兴趣(起码不会当作人生唯一的最高追求)。如果为官就会从内心深处鄙视 “贪欲”“淫欲”等邪念,进而达到近代林则徐所推崇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精神境界。王阳明强调“心存良知”“心即理也”,其实也是主张人们要学会从内心深处“为善去恶”,节制物欲、消除邪念。主张“节欲”、对欲望进行必要调整和抑制、不要过多追求物质满足和感官享受,是古今中外思想家的共识。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当作人生的四大美德加以推崇,其中的“节制”就包括节制物欲和情欲。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肉体感官的快乐并不是真的快乐,快乐和幸福的获得须得以德性(道德)为前提。”[2]这其实也是主张不应把物欲和欲望的满足当作人生的追求。当代的爱因斯坦也鄙视过多地追求物欲、情欲满足之人,认为“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主张“清心”“淡泊”“寡欲”,节制、抑制物欲、情欲,不把物质享受和欲望满足当作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既是古今中外思想家的共识,也是中国古代清官、大儒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北宋包拯在《书端州郡斋壁》一诗中,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进而成为历代百姓顶礼膜拜的“包青天”。明代正统年间监察御史于谦一生淡泊名利、物欲,鄙夷官场的贪腐之风,把“粉身碎骨皆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当作自己人生的最大乐趣而成为彪炳于史、有口皆碑的一代清官。清初的大儒孙奇逢也在自家的《孝友堂家训》里告诫子孙“死于安乐,千古不易之理也。”显然,在古代清官廉吏和学者鸿儒那里,人只要“清心”,善于节制欲望,不把“安乐”当作人生追求,自然就会保持一生一世的“清白”“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就会有所作为,就不会堕落为贪官污吏而自毁前程。“淡泊”“寡欲”“清心”就是古代官员保持“廉洁”“清白”的思想源头和道德起点。反之,“奢侈”“多欲”则为日后因“贪污腐败”而“身败名裂”,埋下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隐患。
为什么有远见的先祖所编撰的家训大多要求后代做到“淡泊”“宁静”(“知足”“清心”“少欲”“节欲”之类)?说到底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明志”“养志”,以实现自己的最终抱负和人生理想。鬼谷子早就论述过“欲”与“志”的关系,认为“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3]所以,诸葛亮告诫自己的后代:“非淡泊无以明志”,而“无志无以成学”。“志”是什么?就是一个人一生的理想追求、奋斗目标、人生抱负,就是对自己未来的设计与预期,就是一个人成长时受长辈启迪立下的“初心”和人生规划。“有志者事竟成”,家训倡导后代要“淡泊”“宁静”“寡欲”,就是要求子孙后代时刻“明志”“志存高远”,严于自律、砥砺前行,要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反之,一个人如果在成长过程中被各种物欲和邪念所诱惑,就会“玩物丧志”,一事无成。正因如此,著名的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云:“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4]魏晋时期的嵇康在《家诫》中认为,“人无志,非人也——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不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5]
显然,幼年即接受“淡泊”“节欲”“明志”等家训教育,不仅有利于长大成人后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操守、价值取向和思想定力,而且有利于为官后从内心及时抵制“贪欲”等邪念,做到廉洁自律。
提倡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美德,也是传统家训中最重要的思想内容。古人很早就信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6]认为勤俭是所有美德的基础和代表,而奢侈则是最大的恶。春秋时期的秦穆公信奉“以俭得之,以奢失之”,以勤俭治国,使国力日趋强盛,很快成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唐代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总结了历史上历代王朝兴亡的教训时,得出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的深刻结论。北宋真宗时期以“不置田产”“清廉一生”而闻名天下、担任过宰相之职的清官王旦临终前告诫子孙:“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7]南宋担任过衡州知州的一代清官刘清之也在其《戒子通录》中告诫子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饥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看?常将有日思无日,莫等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清代翰林院大学士纪晓岚要求子女做到“四戒”: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显然,古代有远见之人都认为,不管是治国还是理家,都应提倡勤俭、节俭,反对奢侈、浮华。
由注重家教,编撰家训,提倡节俭、防止子孙因骄奢淫逸而保证家族世代昌隆的实例不胜枚举。唐末宰相柳公绰为确保后代子孙世代为官,家业后继有人,在撰写的家训中一再倡导勤俭持家、力戒奢华。其孙柳玭继承祖业,继续传承家训教育后代。他在《诫子书》中严诫后代“避骄奢,戒淫逸,树家风”,[8]要“克奢侈,远祸患”,就要坚守4个原则:“以孝悌为基,以谦恭为本,以礼让为务,以勤俭为法”。[9]五代十国时期由吴越王钱镠编撰的有“天下第一家训”的《钱氏家训》告诫后代“勤俭为本,自必丰亨”,[10]要求子孙“务本节用”,进而开启并形成了钱氏家族逾越千年的勤俭持家、勤读自律的家风,为近代钱氏家族培育出钱玄同、钱穆、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等文化名人、国家栋梁打下了良好家风的基础。宋代的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告诫后人,“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明代著名的《朱子家训》要求子孙务必认常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明朝嘉靖年间江西的《鄱阳湖洪氏宗谱》中的《世训》告诫后代:“珍玩奇货,丧家斧斤。诗书典籍,教家金宝”,“房舍如式,服饰从俭,毋事僭侈,毋习奢华。”[11]明清时期漳州《梅林陈氏族谱》在“立规诫条”中劝诫子孙“当勤以开财之源,俭以节财之流。”[11]江西九江岳氏《家规》则要求子孙:“宜遵勤俭古训而立身。”[11]清代名臣曾国藩为子孙留下16字箴言的家训,警醒后人:“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12]可见,“克勤克俭”“不尚奢华”是古代许多家训的一个共同的思想主题,都把“勤俭”当作人生中最重要的美德,教育告诫后代勤俭是兴家之道,而奢侈则是败家之源。
为什么古代中国不论高官显宦,还是豪商巨贾,抑或是名门望族,先祖都会在家训中要求自己的后代“勤俭持家”“俭朴传家”?主要在于有远见的先祖普遍认为:“欲求廉洁,必先崇俭朴,”[13]“俭可助廉”“俭可养德”。他们坚信,只有提倡节俭与简朴,才会培养和造就出“廉洁”“清正”之清官,才会教育出能够使家业持续兴旺的子孙后代,进而不会辱没先祖的良好家风、门风,才不会使自己的家族衰败。在古人心目中,最受崇敬、最受崇拜、最应祭祀的应是创业的先祖,最受尊重的是能够守业、传业的长辈,最遭人唾弃不齿的是败坏家业的“不肖子孙”。一句“败坏门风”“败家子”,就是对守业失败者的最大蔑视与羞辱。所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其著名的《诫子书》中告诫后代:“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认为勤俭有利于养成高尚的德行。宋代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己任的范仲淹不仅自己以廉洁著称于世,还要求子孙尽可能做到勤俭、清廉,受其父影响,为官的次子范纯仁不仅认为“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14]认为节俭有利于培养官员的清正廉洁之风,而且努力身体力行,与其弟范朝仁一起外出为官并一世以清正廉洁而彪炳史册。范仲淹后代真正做到了“子孙皆守其家法”。元代礼部尚书张养浩也在《牧民忠告》中告诫子弟:“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13]明代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明确警告后代“勿贪意外之财”。明朝嘉靖年间的著名清官海瑞认为,“公以生其明,俭以养其廉,是诚为邑之安道,处世临民之龟镜也。”[15]明清时期一徽商在家训中要求后人,“人之处家在于勤俭。盖勤以开财之源,俭以节财之流,此生财之大道也。”[16]清初硕儒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规》中教育和告诫自己的后代:“安贫以存士节,寡营以养廉耻。”清代康熙年间的大学者石成金在其家训《传家宝》中的《后事十条》要求子弟,“凡出言行事,具守我之仁厚勤俭,不堕家声。”[13]清初翰林院大学士张英也在《恒产琐言》告诫后人,“要知古人之意,全在小处节俭。大处之不足,在于小处之不谨;月计之不足,由于每日之用过多也”。[17]不一而足,在古代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实业家那里,提倡俭朴、节俭的生活,不仅有利于家业的世代兴盛,而且有助于培养和陶冶为官者养成清正廉洁的浩然之气、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
为什么提倡“勤俭”不仅能够具有自觉抵御“贪污受贿”的功能,而且能够起到保持“家业恒昌”的作用?“勤俭”二字,我们可以把它拆开来看:“勤”,就是“开源”,就是勤劳,勤快,提倡多干活,多生产,多劳动,多产出,多增加收入;“俭”,就是“节流”,就是主张少消费,少花钱,适当降低消费标准,艰苦朴素,富日子当成穷日子过。提倡勤俭,实际上就是主张“多开源,多节流”,就是要求人们既要勤奋,不要懒惰,多干多做,又要在消费上追求实用、适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爱惜物力、财力,注意节约,珍惜粮食、财物,减少和杜绝浪费,不追求奢侈,不崇尚浮华、虚荣,反对寅吃卯粮。常言道“吃不穷,花不穷,计划不到就受穷”,一般说来,人们的正常消费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一个自幼接受过崇尚勤俭的家庭教育并在提倡节俭氛围中长大、养成了崇尚勤俭持家的美德操守和良好习惯的为官之人,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会注重节俭,量入为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省吃俭用,远离奢侈,杜绝浪费,在花销上锱铢必较,精打细算,就会觉得国家给予自己的俸禄钱财已基本“够用”“够花”,做到了自给自足、衣食无忧。久而久之,自然会对追求多余的钱财不感兴趣,怎么会萌生贪欲邪念并想方设法去捞钱,进而发展到谋求“公权力寻租”、大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所以,南宋名臣廉吏倪思在《经锄堂杂志》中就认为,“俭则足用,俭则可以立身,俭可以传子孙——奢则贪求,奢则掩身,奢则破家,奢则不可以训子孙”。[18]晚清名臣曾国藩也在《曾文正公家训》以自身为例告诫后人:“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余年,不管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19]
不乏于史的清官成长史启迪后人:过早接受家训中崇尚“勤俭”“节俭”的思想熏陶,既有利于人们养成勤俭持家、抵制奢华的生活观、消费观和价值观,也有利于日后为官自觉抵御“不义之财”的诱惑。
清廉是中国古人评判官员最重要的尺度和标准,也是衡量其职业操守和道德情操的首要依据和主要指标。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即十分重视“廉”对国家政治、对官员自身的重大意义,管子将“廉”视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一。晏婴也认为,“天下官吏不廉则曲法,曲法则害民。”[15]《礼记》认为:“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15]战国时期的韩非认为:“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20]他还认为:“贪愎喜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21]汉代统治者认为“廉者,政之本也。”[15]
西汉晚期,地方官府向上级推荐人才,把“孝”、“廉”并提,通称“举孝廉”,“成为汉代选拔官吏和任用升迁的清流正途。”[22]北宋范仲淹认为,“吏不廉平,则治道衰。”[15]崇尚廉洁清正,不仅成为古代人们对官德的基本要求,也成为中国古代以推崇清官鄙夷贪官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政治文化的风向标。受这种尚廉反贪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古代的官宦之家一般把教育子孙后代清廉为官当作家训的最重要的内容加以规定。有远见的尤其是曾经当过官的家长(族长)皆把“贪赃枉法”视为做官的首要忌讳和第一祸患,一再告诫子孙做官务必清廉否则将身败名裂。三国时魏国的许云在《贻谋》中要求子弟为官者“不论尊卑,一以廉恕忠勤、报国安民为职。”[13]宋代贾昌朝在《戒子孙》中要求:“仕宦之法,清廉为最。”[23]南宋主张抗金的清官赵鼎也在《家训笔录》中告诫后代:“凡在仕宦,以廉勤为本。”[13]宋代范仲淹在《家训百字铭》要求后代,“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受其以身作则的影响,其子范纯仁、范朝仁也成为一代有口皆碑的清官。宋仁宗年间,欧阳修在编写的族谱《欧阳氏谱图序》认为,本家族之所以人丁兴旺,事业发达,全在于“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立身。”[11]北宋包青天——包拯一生廉洁为官,对贪官恨入骨髓,一再叮嘱自己后人,绝不可做贪官。他在家训中明确规定,如果“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13]包拯这一著名家训至今一直约束、教化和影响着包氏子孙。据说,受包公临终遗嘱的熏陶与影响,近千年来包氏子孙中凡为官者从无贪官之记录。明代东林党人高攀龙在自家的《高子家训》中要求子弟“立身以孝悌为本,以忠义为主,以廉洁为先,以诚实为要。”[13]
由过早接受家训中廉洁教育而日后成长为清官的事例一再说明:一个人自幼即感受到家训中反腐警种的震撼和威力,就会很早认识到贪污受贿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的严重危害,就会为日后为官不敢贪污受贿提前设置了必要的心理戒尺和行为底线。
家训是古代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思想依据和基本教材,可以直接影响到子孙后代早期思想的形成与走向。认真学习和领会家训中的廉政教育的思想内容,不仅可以规范、指导和引导孩子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而且可以鞭策、引领和影响孩子从小到大的思想行为尤其是步入仕途后的为官生涯。所以,著名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说,“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期就感受到美的教育特别是读过一些好书;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赞赏一切美好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古代家训就是最好的家庭廉政教育、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教科书,认真借鉴、遵循和弘扬家训中廉政教育的思想精华,对晚辈的健康成长、较早形成拒腐反贪的思想意识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