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萍,张雅文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苏 句容212400)
近年来,我国高校信息化快速发展,各种新兴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但推动着高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更为高校在建设高水平信息化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高校信息化已经深入到高校的教育教学、办公、科研、人事、学工、后勤等方方面面,因此,信息化建设在高校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经费使用方面,各高校的投入也在每年加大,有线无线网络的建设、智慧教室、监控、信息发布、数据中心、各种应用中心逐一建成,信息化产品无处不在,深入到教师教学、日常工作、学生学习、高校管理等方方面面,给高校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效率,激发了学习兴趣[1]。同时,信息化的建设也让高校在各方面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师生在教学、科研、日常等方方面面直接受到信息化产品的影响。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校园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及信息系统建设有了迅猛的发展,伴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热潮,网络和各种信息系统建设成为高校在科研、教学、管理、生活服务等方面业务开展的支撑平台和赖以运行的基础。一般地讲,IT运维是指:高校信息化技术部门,通过采用组建相关队伍,运用技术手段、制定制度流程等措施,对信息化系统里的网络系统、IT业务系统进行监控、升级、维修、服务,以实现全系统的可靠运行及信息安全[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农林学院)经过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也已基本完成了除学生宿舍在外的无线网络覆盖,其中信息化建设的三大平台:数据中心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统一身份认证和门户也已完成迭代。教务、学生、人事、办公、后勤、图书等各类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也已经在全校师生中得到广泛应用,移动互联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微信与各应用平台对接,给广大师生在资源利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学校信息化水平确实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作为农林学院主管信息化建设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以下简称现教中心)承担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主要的运维内容包括:硬件设备维护:主要包括有线无线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多媒体教室、监控、教师电脑等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并对发生的故障进行修复,以及扩容、升级、更新等的操作,这类维护工作繁琐,需求量极大;应用系统维护:现教中心所负责的三大平台以及各部门独立运行的教务系统、学生系统、人事系统、OA,智慧后勤以及图书管理系统等各大平台的运行状态、服务器安全、系统应用等方面提供保障及技术支撑,这些应用系统存储着学校重要信息及大量教职工敏感个人信息,对维护人员技术要求高,而且工作保密性强;安全维护:计算机病毒、非法入侵、网络瘫痪等不断给学校的网络安全及信息系统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信息安全方面人员缺少,潜在隐患很多。
江苏农林的高校信息化发展至今,虽然在系统、应用的建设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作为农林学院主管信息化建设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以下简称现教中心),人员编制相对较少,现有正式工作人员仅有5名,而现教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除了维护学校的基础网络设施外,作为学校的信息化牵头部门,还肩负着全校智慧校园建设以及其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重任。工作任务之繁重,使得现教中心成员基本上都身兼数职,造成运维响应不及时,严重影响师生体验。
一是农林学院在高校信息化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二是在信息化维护过程中,报修流程不规范,在人员协调及资源调配方面不能合理安排,对产生的故障没能进行系统的记录,对故障的紧急程度也不能做很好的判断,导致问题无法高效及时处理;三是农林学院由于人员有限各种信息化建设混合一起,比如网络建设、信息系统建设、教育技术建设等,将这些功能结合在一个仅有5人的部门。
推进信息化工作既要有体制机制上的保障,又要有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的保障,为了解决在信息化运维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江苏农林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做法如下:
IT 运维外包的方式,是高校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学成本的一种有效途径[3]。农林学院目前的外包分为学生团队和专业的IT外包供应商两种。这样做的好处是:
一是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招聘在校的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或对IT运维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简单问题可以交由其处理,例如网络故障排查,电脑系统安装,网线制作等,既能学以致用,又可以勤工助学。
二是将学校的信息化运维工作的一部分如IT基础设施或技术支持交由专业的IT外包供应商处理,更专业的服务队伍更能做好校园综合服务工作,提高学校的IT运维水平,解决学校实际问题。
在信息化建设体系形成过程中,除了本校自己的老师外,还有外包团队人员。硬件种类多、应用系统多、人员数量大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特点,在整个过程中,自然存在明显的重视基础设施及硬件建设的问题,而信息化运维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被放在了一个并不被大家重视的位置。高校现有配置,远不能适应当前状态下IT运维的需要,由于在维护过程中没有做很好的留存记录,在完成问题处理后,对解除故障的原因和解决过程并不能给后来的维护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同时,因为引入的IT运维外包服务,为了方便对其每天的工作量进行统计,对其工作任务及重心做出合理调整,所以,针对我校现阶段情况,现教中心迫切需要一个日常运维管理系统能够在软硬件监控、流程管理、运维服务等业务方面提供智能运维及数据分析的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结合工作内容,系统建设建议包含以下内容:
监控管理:可以对学校网络状态运行、服务器的备份与使用、中心机房、配件间等硬件环境进行状态监测与报警;
IT服务管理:可以提供闭环式管理,包括流程定义、表单设计、工作流引擎服务功能,方便报修人、维护人员及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并能支持广大师生随时随地扫码来开启服务的流程;
网络拓扑管理:能够将校园网中的所有网络设备自动纳入搜索范围,获取各网络设备的品牌、类型等基本信息,并支持能将各设备建立关联;
资产运维管理:提供包括会议室、智慧教室、多媒体教室、机房等资产从采购到后期运维整个生命周期的全数据记录数据;
数据分析管理:应能面向不同的使用者(管理人员、运维人员等)全方位不同的数据查询与导出功能,并能根据不同的数据维度产生必要的数据分析报告。
学校自身的信息管理人员从繁重的IT运维中解放出来的同时,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包括信息系统管理、信息安全等。信息系统中包含大量学校敏感信息,需本校自己的管理人员对这部分工作内容进行重点管理与维护,而信息安全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做好人才引进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人员的专业培训,并制定可行的激励机制[4]。
高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完善的机制体制。应成立以高校主要领导为带头人的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决策和总体推进[5]。并将学校负责信息化推进工作的部门,划分职责,分工明确,如我校现教中心的信息化管理科负责统筹管理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网络管理科办负责组织编制网络与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负责学校网络与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5]。
随着IT运维服务的加入,江苏农林在信息化运维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响应速度快,服务质量好,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现教中心自身的工作人员在信息运维方面的压力明显减少,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实施及高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中去,在服务提升的同时也最大化地发挥了信息化部门的最大的作用。为把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江苏农林坚持以“全校一张网,数据一个源,流转一个标,安全一条线”的原则,将运维保障落实到实处,既重视技术的建设,又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客户的感知与体验,让师生充分享受信息化带来的成果。
学校的发展和改革创新必然离不开高校信息化强有力的推动,换句话说,在不久的将来,信息化的建设特色会极大可能地影响这所学校的办学和发展特色。江苏农林也将继续坚持“以生为本 服务三农”的发展思想,遵循前沿信息技术与农业职教相结合的建设路径,构建一个具备“全面感知、深度融合、多维服务、持续创新”的全国一流智慧校园。
当前,各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普遍紧张,有针对性的将信息化维护中的非核心业务委托给第三方,能给高校的信息化运维工作提供安全保障的支撑。但运维的高效运行离不开数据的度量,方便信息化管理人员对第三方的工作作出正确的评估与管理。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制度是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技术为信息化的发展架起桥梁,相信每个高校都能依据自己的特色在信息化道路上收获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