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梅
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及《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相继发布,赋予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更多创新内涵,对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决定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教育,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 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职责使命,要从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国家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认识和把握劳动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本质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并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主动对接创新驱动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把握育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综合实施,与社会、家庭互联互通,与企业、行业共建共享,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劳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着力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
劳动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活动和改造自然的独特方式,是人类实践活动最集中的表现。 劳动创造了人类,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劳动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显著的实践性。 人类通过劳动改变现实世界、书写自身历史、创造灿烂文明。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劳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奠基性作用,提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3]
劳动教育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劳动教育区别于劳动或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尊重和热爱劳动、了解劳动场景程序、科学享受劳动成果的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劳动时间、劳动工具、劳动形式等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 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需要,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不仅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美好生活奠定重要基础,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创新人才支持。 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聚焦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贴近学生实际,丰富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高等教育是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结合点,是直接面向职业、通向工作和劳动岗位的教育。 2020 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正式由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标志着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大国的战略性转变。 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优化结构、强化内涵、分类发展,不断提高普及化发展水平是“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不管是推进“双一流”建设培养尖端的、创新的、能够引领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还是向应用型转变培养大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都需要以服务国家发展为导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供给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决定着他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影响着其人生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大学生劳动教育重点在于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围绕求职就业、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劳动意识。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要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弘扬新时代伟大的奋斗精神,引导青年大学生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要通过学校课程、实践活动、生产劳动等,实现与生产、职业、生活的紧密关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育积极的劳动态度、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要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大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
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一项需要政府、高校、家庭、社会综合实施的系统工程。 高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各方面,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实习、创新创业教育各环节。 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将劳动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丰富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校企合作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培养人才、最终实现双赢的一种教育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手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很多高校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面向产业、行业需求优化相关学科设置,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校企合作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有利于聚焦劳动教育突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特点,使劳动教育内容更加全面、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师队伍更加多元、教育场景更加真实,通过前沿的专业知识传授、系统的技术工艺培训、先进的生产设备操作、优秀的企业文化引领,实现德育、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统一,达成专业认同、技能培养、知行统一、育人育德的目标。
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思想引领,目的在于价值塑造。 校企“双元”开展系统化劳动教育,各类资源共建共享,从中可以挖掘的思政教育元素丰富多样,通过学生真实的实践认知体验有效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强化劳动素养、创新品质、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校企联合设置劳动课程、组织实习见习等生产劳动实践,引导大学生重视并积极投身劳动实践,激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潜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牢“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企业劳动者的示范引领和企业文化的感染影响,有利于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人民、报效国家和奉献社会的情感追求;依托行业、企业组织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认识国情、了解社会、了解民情,更加深入地体会社会分工的细化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更加理性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在知行合一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产业门类更加多元,劳动形态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劳动力与人才结构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要“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 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中,各企业抢抓市场机遇,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提质增效,在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以及专业劳动者素养等方面掌握第一手资料。 校企合作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能够帮助高校聚焦行业、企业的改革发展需求,丰富大学生劳动教育专业化、时代化的相关内容,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结合,通过传授行业前沿新知识、新标准、新规范和企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有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企业、产业发展需求侧的全方位融合。
大学是实践场景最为密集的学段,实践是大学生的主要课堂。 大学生劳动教育应指导学生掌握基础劳动理论和劳动知识技能,强化日常生活劳动,重点突出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实践。 校企合作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在校园作为劳动实践育人主阵地的基础上,由企业提供劳动实践平台和实习场地,拓展了大学生劳动实践特别是专业技能型、生产服务型劳动实践场所。 校企双方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劳动教育形式,结合学科专业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项目和管理实践岗位,促进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为大学生专业学习、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平台。 校企双方协同整合社会各类劳动教育资源和力量,加大与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有关社会团体的交流合作,多渠道推进专业化、行业性大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公益服务、创新创业等多方位融合,从而促进劳动教育更好地从学校走向社会。
高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体要深刻把握新时代育人导向,积极发挥企业的支持作用,探索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新方式、新因素,通过平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统一,构建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
要将校企合作办学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分析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研判行业、企业高素质人才的规格、岗位标准,联合企业共同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和劳动课程体系。 第一,把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明确劳动课程与劳动实践的学时、规范等,帮助学生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 第二,加强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实际要求,共建特色课程,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习见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式、体验式、服务式学习。 第三,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将劳动教育要素融入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 在开好通识类劳动教育课程基础上,推进“课程劳育”建设。 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由学校教师及企业专家共同制订教学大纲,由企业专家来校主讲,对实践性较强或与生产工艺流程结合紧密的内容将课堂由教室转移到企业[4],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提高课程针对性和实效性。
构建实践体系是劳动教育的关键。 高校要积极“走出去”与企业进行合作,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纽带,拓展劳动实践、专业认知、职业体验、志愿服务等劳动实践平台,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劳动教育实践链。 第一,加大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主动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与企业互动发展、融合创新,面向行业及骨干企业,融合政策、资源和智力等要素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平台与载体。 第二,坚持劳动教育与学科专业融合,把企业教育性资源引入教学过程,通过引企入校、校企联动等方式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校企协作开发生产劳动实践项目,根据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合理确定劳动实践内容。 大一、大二学年通过认知实习、实习实训等开展劳动学科知识教育,大三、大四学年通过专项实习、顶岗实习等开展生产性劳动锻炼,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业界人才需求的同频共振。 第三,通过企业积极融入社会,整合实验室平台、企业孵化平台、学科竞赛平台、企业社会服务平台等,让学生在课余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训练、模拟仿真演练、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需要专业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校企共建一支由专业教师、企业导师、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组成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扎实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 第一,把劳动教育纳入师德师风建设内容。 教师要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爱岗敬业,在教书育人中彰显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开展教师劳动教育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与能力。 第二,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5]。 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现场考察、交流互访,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顶岗工作,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同时教师通过企业实践锻炼,不断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反哺教学,融入到教材、课堂、实训等各个环节,增强劳动育人水平。 第三,聘请企业劳动模范、技术专家、科技骨干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导师,邀请他们承担校内实践性课程内容讲授以及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的指导,传授行业最新理念、发展趋势和生产技术;通过“劳模进校园”“与企业专家面对面”“企业就职直通车”活动开展专题劳动教育,采取主题讲座、先进事迹报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就业指导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强化对劳动者历史使命精神和社会责任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合力推动;需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整合配置校企双方各类教育资源,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队伍建设、评估督导等劳动育人体系建设。 第一,完善校企联动机制。 突出学校办学主体责任和企业重要主体地位,把大学生劳动教育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结合点,定期交流研讨,创新劳动育人模式,拓展实践平台,确保组织到位、经费到位。 第二,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结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6]。 建立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激励、督导和评价机制,把实践教学、实习指导、社会实践等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把劳动教育表现与学生评奖评优、就业推荐结合起来,为企业输送“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后备人才。 第三,注重校企特色文化引领。 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各方面,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多渠道宣传校内外劳动典型人物和事迹;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各类劳动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将“诚实劳动”“创新引领发展”等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内化为职业理想。
中华民族是辛勤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劳动创造了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美好未来。 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需要,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劳动教育具有社会性,必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必须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帮助学生获得直观积极的价值体验,不断完善自我,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新时代是劳动者的时代、奋斗者的时代。 大学生是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来源。 高校必须提高站位,在推动劳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基础上,加强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突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强化职业劳动体验教育、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职业精神、创新能力和吃苦耐劳、志愿奉献的品质。 提升保障能力,完善校企合作开展劳动教育体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力度,强化安全保障。 校企要共同画好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育人的“同心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起强大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