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误操作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

2021-11-30 02:34王泽辉管海江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21期

孙 佳,王泽辉,管海江

(国网吉林供电公司,吉林 吉林 132000)

电网调度工作中,误操作事故时有发生。导致电网调度误操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管理制度不完善、人为操作不规范、环境恶劣等。电网调度误操作问题的发生,轻则导致电气设备受损,影响正常供电,重则威胁人员生命安全。为降低电网调度误操作问题的发生概率,分析原因并进行防范成为关键工作。

1.电网调度基本原则概述

1.1 按照计划统一调度

电能的价值,需要利用电网进行交换得以实现,必须要遵循法律规章制度、客观规律方可实施电网调度。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形势下,为尽可能地满足新能源消纳需求,要做好电网统筹调度工作,按照计划统一调度,合理分配传统发电厂和新能源并网电力及电量,避免出现超计划调度、并网等现象。

1.2 维护电网整体利益

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应避免影响电网整体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无论是电力企业,还是电力用户,均有自身的合法权益、利益。但是,从大局角度上来看,这仍属于局部利益,局部利益应服用大局利益,从维护电网整体利益的原则入手开展电网调度活动,保证整体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维护共同的利益。

1.3 强制性调度

强制性调度,即电网调度命令具有强制力,尤其在发生电网事故的情况下,强制性电网调度有助于实现对事故的更快速处理,及时恢复正常的运行状态。在执行强制性调度指令的过程中,如威胁人员、设备安全,则要及时反馈给调度管理人员,最终合理决定执行或撤销调度指令。

1.4 符合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要求

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对于电网调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使其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逐步推进电力市场化水平,确保电力市场始终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

2.电网调度误操作常见原因分析

2.1 人为因素

在电网调度过程中,人为因素是导致误操作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员自身专业水平、整体素质的高低,会给电网调度工作效率和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首先,由于个别人员缺乏专业性,极易导致出现误操作现象。部分实习人员、新参加工作人员在电网调度操作时,不具备丰富的经验,电网调度操作不熟练,实践操作能力不足,极大地增加了误操作的发生概率。其次,个别人员在电网调度中违规操作,使用未经审查的操作票,调度操作缺乏规范性,甚至操作期间擅自离岗,均极易导致误操作问题的发生。最后,个别操作人员带病作业、酒后作业,或者与其他人员出现矛盾、家庭闹别扭,均会影响其精神状态,进而在电网调度过程中出现错误操作,导致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

2.2 设备因素

电网调度操作,也会受到电气设备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设备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所应用的电气设备编号不清晰,不符合标准。其次,电气设备在经过长时间的应用后,往往会遭到锈蚀、老化,如没有及时进行更新换代,则极易导致出现破裂进而对设备的正常工作及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再次,电气开关及刀闸没有及时进行维护,导致绝缘降低、接触不良,必然会对设备安全运行造成影响。最后,部分人员在电网调度过程中,操作流程不标准,导致出现误操作,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2.3 环境因素

电网调度操作,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一因素极易被忽视,最终导致误操作故障问题的频频发生。电网调度操作中,环境状况影响较大,尤其是天气状况,如面临极端恶劣天气,必然会影响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延误电气操作时间,最终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与此同时,当前自然环境下有大量的电气设备,遭受化学成分腐蚀的情况下,极易导致防锈漆、绝缘皮出现脱落,进而对电网调度造成影响。在大雾天气状况下,能见度非常差,增加了误操作发生概率。由于工作人员无法观察到设备具体部位,进而也就会对后期操作造成影响。在面临暴风雨雪天气下,视线和设备标识能见度低,也非常不利于电网调度操作,增加电网调度误操作几率。在高分贝和嘈杂的环境下,操作人员往往会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出现误操作现象。

2.4 管理制度因素

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的,这是确保电网调度工作规范、合理进行的重要保障。当前,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缺失,导致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无章可循,电网调度操作不规范,增加了误操作问题的发生概率。同时,由于管理巡检工作落实不到位,没有及时地发现并维修失效、不合格的防误闭锁装置,影响其功能作用的发挥,导致出现误操作现象。此外,在对电气设备进行安装期间,所应用的防误闭锁装置质量不达标,用电设施设备参数不符设计标准,或者有的长时间没有进行更新,零部件出现了质量、锈蚀等问题,所配置的安全工具及器具标识不清晰,这会对电网调度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导致误操作等故障问题的频频发生。

3.电网调度误操作预防对策探讨

3.1 健全完善电网调度防误操作制度

针对当前电网调度操作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电力企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之上,结合新时期电网调度工作需求,制定完善的电网调度防误操作制度,严格按照该制度展开电网调度等各项工作,确保该项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电网调度作业规范、有序展开。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检查队伍,加强电气线路及电气设备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防误装置故障及缺陷,保证其功能作用的正常发挥,避免出现误操作现象。针对易于出现误操作的高压电气设备,则应禁止接入电网,及时做好检修工作,确保电气设备安全可靠,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安装紧急解锁装置。除此之外,要认真做好对电气设备操作编程工作,防误闭锁装置应使用独立电源系统,针对室外装置,则要做好防潮防雨等各项防护工作,降低电网调度误操作问题的发生。最后,要贯彻落实权责制度,应将责任和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明确责任人,避免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误操作故障问题发生后,不可简单地将责任完全归罪于直接违章者,应深入分析原因所在,明确根源,进而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工作,构建防误工作网络,配置完善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为电网调度误操作防范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3.2 借助先进技术手防范误操作问题

新时期,在电网调度误操作防范工作中,要重视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创新防误技术手段,达到更加理想的防误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电网调度作业安全及电力系统可靠运转。当前,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型防误技术,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在电网调度防误操作中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微机防误闭锁装置,不仅结构非常简单,而且成本较低,操作较为便利,维修简单,性能稳定,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因此要重视对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应用,自动化检查电网调度操作顺序,如发现操作流程存在错误或者不符规定,该系统会自动拒绝执行操作指令,并显示误操作部位发出警报,便于及时调整操作,减少所造成的影响。在电网调度操作过程中,应用微机防误闭锁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网调度操作全过程的实时化、动态化监控,规避误操作故障问题的发生,满足新时期电网调度操作及管理等方面的需求,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与保障。另外,随着智能电网技术和电力监控技术的提升,通过EMS系统SCADA和PAS应用与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结合,也能够有效避免遥控误操作。

3.3 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专业素质

上文中我们说到,在电网调度操作中,操作人员自身安全意识、专业素质的高低,是影响电网调度操作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部分操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亟待提升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起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满足新时期电网调度操作需求。具体来说,首先要重视对优秀人才的招聘,结合当前工作需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提高准入门槛及薪资福利待遇,在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人才的同时,提高其工作积极主动性。要重视对应聘者的考核,保证其具备丰富的经验及较高的专业技能,保证电网调度操作的安全、规范进行,降低误操作现象发生概率。其次,要重视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工作,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将培训工作落实到实处,切实提高电气操作人员思想意识、责任意识-,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规避电网调度误操作问题的发生。要重点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及专业素质、技术能力、操作能力,更加安全规范地进行电网调度作业,防止误操作。此外,要定期组织操作人员学习《安全规程》、《反违章管理制度》、《防止电气误操作技术管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起到良好的规范、约束作用,避免误操作行为的出现。要落实考核与奖惩机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和薪资福利待遇相挂钩,针对在工作中出现误操作的人员,及时进行惩处,工作表现提出的人员,则要及时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实提高操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电网调度作业的安全、规范进行,避免出现误操作行为,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满足电力服务需求。

4.结语

综上所述,电网调度作为提高电力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工作,针对当前电网调度中所常见的误操作问题,电力企业要高度重视起来,明确电网调度误操作原因所在,制定健全完善的预防对策,降低误操作问题的发生概率,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促进电力服务效率及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