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静,李向东
(滨州职业学院,山东 滨州256603)
长期以来,在建筑领域普遍存在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较低,生产方式粗放、劳动效率不高、能源资源消耗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建筑行业的纵深发展。如何提升建筑行业的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是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引入能够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使得建筑领域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式高质量发展新路。
为此,文章以建筑领域常见的建筑形式——装配式建筑,为研究切入点,立足装配式建筑发展实际情况,就如何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建设发展进行探究。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仍然处于劳动密集行业,在城乡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在建筑行业一线作业人员比例占据到95%以上,建筑行业成为吸纳农民工的第二大产业。然而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与此导致建筑行业的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能够满足城镇化背景下建筑行业的转型发展需要,需要相关人员立足建筑行业发展情况,协调和解决当前建筑行业的劳动力供需矛盾问题。
2020年7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的思想主张,装配式模块建筑建设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多数建筑生产工作从传统的现场作业转变为异地制造生产,实现了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初步融合,给未来的建造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转型机遇和创新空间。
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智能建造在推进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装配式智能制造推进方向上存在误区。装配式智能制造的实践主要集中在数字设计、数字工地两个方面。虽然一些智能制造的数字设计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仅仅能够依靠现浇抹灰的方式来完成施工。虽然一些工地使用了机器人,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也仅仅是简单地模仿抹灰等被工业化建筑淘汰的老工种,且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存在割裂的现象。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对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的认识错误,在工业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树立一种工业化发展思维。不仅如此,在建筑工业化深入推进的过程中相关人员的工作态度滞后、消极。第二,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顶层设计缺乏战略规划,在长期缺乏规划的情况下会导致建筑产业科技攻关投入少的问题,最终使得装配式智能建筑的发展缺乏产业、科技的支持。第三,装配式智能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采取碎片化的施工组织管理模式。装配式智能建筑的实施主体一味地关注单个项目的利益实现,没有注重关注建筑产品的品质以及产品生产为建筑行业带来的长期效益,最终阻碍了整个企业的生产力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需要加快打造适应工业化、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组织管理形式,在建筑骨干企业的牵头作用下来优化配置资源,营造出和谐、积极的建筑市场环境。
装配式智能制造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具体实施的过程注重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十九届三中、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发展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装配式智能制造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严格贯彻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路线、方针、围绕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来发展建筑业,将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融入到装配智能建筑行业中,借助先进技术来实现装配式智能建筑的创新发展,并在建筑行业打造出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化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有效拉动内需,培育国民经济增长点。
国家战略部署要求,在2025年之前,我国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装配式智能制造的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在大幅度提升。同时,在各个平台的发展支持下我国装配式智能制造的产业基础、技术装配、科技创新、安全质量水平将会显著提升。
第一,装配式智能制造建筑的发展要始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发展原则。装配式智能制造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影响作用,在市场影响和要求下来探索装配式智能建筑的工业化、协同化发展。在坚持市场引领的过程中还需要发挥出政府部门在装配式智能制造业发展中的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作用,为装配式智能制造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支持。第二,立足实际,着眼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需要。装配式智能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明晰化装配式智能制造业的战略部署,引导各个行业在装配式智能制造业中的发展地位,全面提升装配式智能制造的发展水平。第三,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在装配式智能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打造出跨越各个领域的协同创新体系,强化各个核心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激发建筑行业的创新活力,打造出新的产业创业链。
第一,加快装配式智能制造工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的装配智能制造工业发展,实现科学技术和建筑工业的协同发展。在装配制造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持续性地引进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BIM技术,借助先进的技术形式来推进装配制造设备的转型升级,提升装配制造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另外,伴随5G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装配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尽可能的引进高速移动通信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二维码识别技术等,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来提升装配制造数据处理和服务水平,第二,实现装配式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在装配式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着重攻破技术性难关,推动装配式智能制造的升级发展。借助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形式来促进装配制造设备的转型升级,对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故障问题作出诊断,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解决。第三,提升装配式智能制造的信息化水平。在装配智能制造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统筹规划机电设备、装配设施、零部件产品的一体化集成设计,并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加快打造数字设计平台和集成化系统,推进装配制造零部件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在装配制造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将混凝土浇筑、模具的拆卸安装、钢筋模板的制造、钢构件的焊接、隔墙板施工来作为一系列工艺生产加工的重点,协同推进装配制造工艺流程的优化。第四,加快培育完善的产业体系。在装配制造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探寻适用于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新型组织形式、管理形式,统筹智能工业产业链建设。第五,积极推行绿色建造。在装配制造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造,通过实现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的协调发展来提升建筑行业的资源利用率,在促进智能协同发展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建筑行业形成绿色供应链。第六,拓展开放化的绿色建筑应用场景。加快绿色建筑和工业建筑应用场景的建设,持续性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重大产品创新,在智能制造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持续性地发挥出重大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拓展各个技术在装配制造领域的应用范围。
第一,强化组织实施。装配式智能制造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打造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协同发展框架体系,因地制宜的制定具体的装配式智能制造实施方案。第二,加大装配式智能制造的政策支持。各地区需要持续性的为装配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力量支持,包含软硬件设施支持、智能系统支持、设备研制支持。第三, 加大装配制造行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各地区需要因地制宜的制定装配制造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装配制造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任务,打造出科学合理的装配制造人才培养机制。
综上所述,绿色、智慧科技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以及政策的指引,智能建造已经成为建筑领域开始探索和尝试的热点。智能建造指在建筑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打造智能化系统,在智能化系统的作用下提高房屋建筑的智能化水平,达到安全建造的目的,提高建筑的性价比和可靠性。为此,在新时期,需要相关人员立足社会对装配制造工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应用智能制造思维和智能技术来实现智能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即从技术角度上要积极研发工业化的装配结构体系,依托多种技术形式来推动智能制造行业的自动化生产;从思想角度上则是树立一种智能化的建造思想,思考如何在保障建筑顺利施工的同时减少消耗、提高效率。另外,在装配制造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实现跨专业、跨领域的技术融合,从而为装配制造业的工业化、智能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