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荷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词汇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表达的工具更是思维的工具、思想的工具。同音异形词指的是语音形式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并且意义不相同的词。[1]这些词语的不同用法对我们实际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实际的使用时,应该进行仔细的区分与对比,这样才可以保证真正的正确使用。
“反映”与“反应”,词义侧重点不同。“反映”的“映”,强调的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显示,通过反映产生的结果,可以观察到客观事物的本质面貌;“反应”的“应”,强调的是对刺激的回应,刺激与反应有因果关系;“反映”与“反应”,语法功能不同,“反映”是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如“反映民意”,“反应”是名动兼类词,作动词时不及物,不能带宾语,如“快速反应”。[2]在生活中,“反应”和“反映”这组同音异形词在使用时会出现区分不清而使用错误的情况,本文对“反应”和“反映”区分使用情况以问卷的方式开展调查。
第一步,调研者通过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获得的实际感受,询问同学朋友在使用“反应”和“反映”时遇到的困难,并查阅相关资料。初步列出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第二步,对列出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聚类,得出可能存在问题和困难的维度,参考相关问卷设计问卷问题。主要是对“反应”和“反映”这组词之间词义认识模糊和混淆,使用时运用语境来区别的意识,凭感觉来主观使用两个词这几个方面。设计问卷,形成初步问卷。
第三步,问卷试测。请朋友进行试答,并请他们在自己区域内选取1-2名朋友对问卷进行试答。通过对回收的问卷的分析,对不合适的问题、有歧义的问题、需要补充的问题和选项等进行调整和完善,最后形成正式问卷。
因为时间比较仓促,所以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没有进行统计检验。最终形成的问卷含词义认识、语境运用、主观性和自我认识几个维度,共8道题目,都是单选题,其中3-7题选项后设有开放式补充,被访者可以针对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自由的表述。
第四步,制作问卷网络版。利用问卷星(https://www.wjx.cn/)提供的技术支持,将问卷制作成网络版。
1.调查对象
参与此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班的同学,少数昆明医科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硕士班的同学,个别2019级和2020级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班的同学以及部分工作者,共93人。
2.被试的基本信息
(1)分布。93名被试者分布情况分别是:云南有37人;山东有10人;北京有5人;安徽、河南、河北、黑龙江和四川都分别有4人;山西和辽宁都分别有3人;上海、陕西、内蒙古和江苏都分别有2人;广东、广西、新疆、甘肃、宁夏、浙江和海南都分别有1人。
(2)性别。被试者有12名被试者是男生;有81名被试者是女生。
3.学历
被试者的学历分布,有2名被试者的学历是高中/中专/技校,有29名被试者的学历是大学本科,有62名被试者的学历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含目前在读)。
4.问卷发放与回收
通过研究者自己、研究者的同学和朋友,将网络版问卷层层下发,通过微信小程序问卷星,完成答卷后提交,即时生成数据。此次问卷一共发放100份,回收了93份,占比93%。
该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93名被试者中,有12名被试者是男生,占比12.9%;有81名被试者是女生,占比87.1%。参与本次调查的被试者构成明显男生少于女生。
该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93名被试者的学历分布,有2名被试者的学历是高中/中专/技校,占比2.15%,有29名被试者的学历是大学本科,占比31.18%;有62名被试者的学历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含目前在读),占比66.67%。参与本次调查的被试者都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学习过“反应”和“反映”两个词,且来自全国21个省份,本次调查是相对合理的。
该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反应”的有8人,占比8.6%,选择的原因是:第一感觉;选择“反映”的有85人,占比91.4%,选择的原因是:提出意见和反馈,反映意见是搭配、是对上级来表述一件事、有报告情况的意思、表示主动提出的看法、反映xx事件和反映意见等。这个句子应该选择“反映”,表示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有90%以上的被试者选择正确。选择“反应”的少数被试者从原因来看对两个词的词义区别不是很清楚,凭感觉主观选择的。
该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反应”的有90人,占比96.77%,选择的原因是:动物本身做出的自我保护的方式、本能反应、行为动作、被动、客观的条件反射等;选择“反映”的有3人,占比3.23%,选择的原因是:语感。这个句子应该选择“反应”,强调的是对刺激的回应,刺激与反应有因果关系,有96%以上的被试者选择正确,且原因是对词义的理解和词语的运用都有所掌握。选择“反应”的被试者是凭语感选择的。
该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反应”的有6人,占比6.45%;选择“反映”的有87人,占比93.55%,其选择的原因是:映射的感觉、透过某些事验证某些事、反映现象、反映是动词充当谓语、反映问题等。这个句子应该选择“反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面貌或实质表现出来,有93%以上的被试者选择正确,其原因是对词义的理解透彻,对词语的用法有所掌握,会结合语境来理解。
该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反应”的有54人,占比58.6%;其选择的原因是:动作或者心理上表现出来的、反应情况、结果和效应、做宾语中心语等。选择“反映”的有39人,占比41.94%,其选择的原因是:“好”修饰名词、词义和主观。这个句子两个都可以选择,但意思不同,反应是在地摊经济后群众的后续动作,反映就是向上级部门或媒体的反映好。在这里的意思一种是比喻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另一种是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此题选择两个选项的人都差不多,其原因是对语境的理解不同。
该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反应”的有92人,占比98.92%;其选择的原因是:状态和形状发生变化、化学反应固定搭配。选择“反映”的只有1人,占比1.08%,其选择的原因是一种现象。这个句子应该选择“反应”,在这里的意思是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此题基本都选择了“反应”。
该题调查数据显示,选择“非常清楚,完全能正确的使用”的有29人,占比31.18%;选择“比较清楚词,基本不会用错”的有37人,占比39.78%,选择“清楚词义,但偶尔会用错”的有23人,占比24.73%;选择“不太清楚,经常用错”的有2人,占比2.15%;选择“完全不清楚”的有2人,占比2.15%。只有少数几个人对这两个词的区别使用存在模糊不懂的情况。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此次问卷的被试者绝大部分都是女生。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被试者对“反应”和“反映”这组同音异形词的区别使用是基本清楚的。受教育实践越长,学历越高的被试者对于他们的区别掌握就更加扎实和专业。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其中没有回答原因的被试者以及回答了原因的被试者部分是凭借语感和直觉来选择的;有4.30%的被试者对这两个同音异形词的区别和使用是不清楚,经常用错的,应该引起重视。
词汇是语言的构成要素,是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和写作以及更好表达自己思想的前提。[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同音不同意的词语,如权利与权力等。同音异形词的正确辨析不仅是提高自身的汉语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且能避免日常生活中用错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应该正确辨析并掌握这些同音异形词。
1.政策方面
虽然我国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但还有部分偏远贫困地区存在没有学上的情况,国家在大力支持教育扶贫工作的同时需要做到教育资源均衡、教育机会平等,鼓励优秀教师去贫困地区教学工作,让国民教育高质量贯彻落实到各地。
2.教学方面
(1)教师应该确定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目的,摆正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位置。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实用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规范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和交际能力。[4]学生语文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并在运用知识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和成熟起来的。
(2)把握思维特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因材施教,注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管理好课堂秩序,组织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3)结合语境,在运用中练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词汇的应用能力。同音异形词的教学是词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任何语言都离不开语境,语境在确定词义,消除歧义,体现词的用法和区别是有帮助的。[5]教师可以利用语境释义法讲解词义,例如:“她没反应过来。”和“她给老师反映了这个情况。”,用这两个句子来讲解“反应”和“反映”的区别和用法,举贴近生活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印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语境辨析同义词。
3.个人方面
同音异形词的词义和用法是需要理解和不断的练习,当遇到两个拿捏不定的同音异形词时要及时地查阅两者的区别和用法,多加练习来进行巩固;平时要养成多积累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积累、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