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恨”到“无恨”的觉悟
——苏轼专题阅读任务群学习

2021-11-30 01:51北京市第十七中学王琳琳
青年心理 2021年25期
关键词:黄州百姓苏轼

北京市第十七中学 王琳琳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必修(上、下册)编入了苏轼的两篇文本,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两篇都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作品,非常经典。而且两篇都隶属于完成“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单元。我拟突破自然单元的界限,将苏轼的作品放在一起,在任务群中学习。学生既感受作者创设的赤壁之景、抒写的心中之情,又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一组作品,感受其豁达的情怀,体悟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一、群文连读,同文互读,理解苏东坡

我提前给学生发了九篇阅读篇目,特意在每篇阅读篇目中标注了作者的写作时间,希望学生能够在作家的生命历程作品谱系中看到其生命的情怀。

在《吴中田妇叹》(1072 年,杭州)中,作者以吴中一个田中妇人的口吻,写了稻米成熟得晚,而且因为下了暴雨,没法收割。好不容易在田间茅草棚住了一个月抢救的收成,辛苦运到市集,却只有微薄的收入。昂贵的税收,只能卖牛来抵;没钱烧火,只能拆下屋子里的木头。百姓走投无路,不如投河自尽。因为朝廷新法的政策,安抚万里之外的少数民族,需要收取百姓较高的税收。又加之自然灾害,给百姓造成无尽的痛苦。“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苦难遭遇的深切同情,也表现出对新法的反对。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1075年冬,密州)中“老夫聊发少年狂”,此时苏轼任密州知州。这首词描写了威武雄壮、风驰电掣般出猎的盛况,全城人围观的热闹。整首词表达了自己即使年迈,也能驰骋疆场。作者希望立功边疆,为国效命。

苏轼看到了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些弊端,根本不可能参与变法,与其作为政治的对立两方。变法派一些爪牙寻求罗列苏轼的罪状。他们在苏轼的一些诗句当中,找到了可以定罪的条目,状告苏轼在他的诗文当中“处处讽刺新法、侮辱朝廷甚至皇上”(《康震讲苏东坡》)。其实看到罗列的罪状连宋神宗都不太相信,但很多人都参与其中。苏东坡的研究者李一冰先生说:“(李宜之)他也来插上一手,无他,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若能参加一件扳倒名人的大事,足使自己增重。”于是,苏轼锒铛入狱,被拘押130 天。“乌台诗案”后,1080 年2 月苏轼被贬湖北黄州。刚到黄州的时候,写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居作》。苏轼虽然做黄州团练副使,但实际上是黄州官府代为看管的犯官,无实权、无俸禄、无住处。定慧院的方丈把一间尘封已久的小屋借给他住。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无人理解的孤独,“有恨无人省”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孤傲、高洁的人生追求。

1082 年,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作同一年,苏轼写下了《定风波》。苏轼感受自然的风雨,乐享人生的风雨,宠辱不惊,从容面对,“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一种笑傲人生的豪迈。可以说,是黄州让苏轼变得成熟。

二、以苏轼对生命的觉悟,引导学生思维的有效建构

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悟像曹操那样的一世英雄,也有失败的时候,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生命是短暂的,渺小的。苏轼如何达到对生命的觉悟?在《赤壁赋》中,苏轼看到流逝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但最终并没有流去;就像那月亮,时圆时缺,但最终也没有增减的变化。作者此处用的是“苏子”。苏轼从宏大的宇宙观的角度来分析,当个人生命参与到整个人类生命活动中时,从变化的角度看,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是有变化的;从不变的角度看,只是生命形式似乎不一样罢了,世间万物都是有不变性的。苏轼跳出自我,站在宇宙观的角度看自然、看自我。苏轼体悟到了,自己的那点成败得失,在江水的博大与永恒面前还算得了什么。而且“天地之间,物各有主”,那些名利荣辱,不是“吾之所有”的,不要想着占有,只有“清风”“明月”是可以为吾生所享用的。苏轼站在宇宙中将永恒的自然装进胸中,完成了对痛苦的超越,达到真正的豁达。

苏东坡为百姓争取宽免官债的事情,向朝廷上了一篇长达5000 字的表章(1092):

臣闻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各种债款、各种税收,让百姓负债累累,生不如死,家破人亡。苏轼看到百姓流离失所,不觉泪下。他为百姓争取宽免官债的事情,向朝廷上了一篇长达5000 字的表章。这是一份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心系百姓的责任。

被贬到儋州,是仅比满门抄斩轻一级的处罚。当苏轼去往儋州的时候,他是抱着死的心去的,当地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一篇日记写道(1098):

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也?”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洲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譬如注水于地,小草浮其上,一蚁抱草叶求活。已而水干,遇他蚁而泣曰:“不意尚能相见尔!”小蚁岂知瞬间竟得全哉?思及此事甚妙。与诸友人小饮后记之。

苏轼将自己被贬到海南的孤岛上,做了类比,一层一层放大视野,世间万物都在孤岛上。他用小蚂蚁过度的担心害怕来宽慰自己。这也是苏轼跳出自我,转换思维,不过分纠结于一时一地苦闷的潇洒心态。

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1100)中:“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离开海南的时候,对于可能会送命的这一段海南生活却“不恨”,还能很轻松地唤这一次遭贬为游历,可见他的豁达与成熟,

引入的拓展阅读的篇目涉及了诗、词、文、表章、日记等内容,笔者力求文学形式的多样化,做到各种文本形式的融通。这样就打破了原来课程的单篇文本细读,向多篇整合学习上迈进,达到主题学习的目标。我希望在精读、泛读,自主阅读、合作学习上,学生在广度上有整体阅读质量的提升,达到思维的有效建构。

学生通过阅读苏轼的一组作品,将教材选编的两篇放到作家整个生命作品谱系之中,分析其不同时期的作品,形成群文连读,感受分析作家的人物形象,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在课堂上,小组同学分享阅读成果点燃同学间思维的火花;教师根据学情随时点拨,师生互读,形成平等交流的学习共同体,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这一充分阅读的环节,又为学生接下来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架、可见的学习。

三、写作输出,以涵养学生精神

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学阅读与表达”提出的任务要求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从重点研读一首词到完成多篇作品的阅读,其中加入读写训练。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读与写都要充分设计体现出来。

例如,一个学生课堂完成的微写作:

东坡,我想对你说,你的《寒食帖》名扬天下,你的《水调歌头》千古流芳。诗、词、文、书、画都有成就的你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但,你和其他诗人不一样,你虽看破红尘,却从不选择独善其身,而是兼济天下。从《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我读出了你政治上失意的抑郁惆怅,从《浣溪沙》里我读出了你积极乐观的情绪,从《江城子·密州出猎》里我读出你人老心不老的豪情。从年轻到衰老,从苦痛到豁达,从“哀吾生之须臾”到“而又何羡乎”,我看到了你的改变,却殊不知你为心中的斗争受了多少苦。回首历数千年英雄人物,才华横溢者,心系国家者,气节清高者,多如繁星。可像你一样把满腹经纶、爱国情怀、正直不阿的气节集为一身的人寥寥。你羡慕千古风流人物的英雄伟迹。但那千古风流人物中,不也有你的身影吗?时间也许可以带走人的生命,但那名垂千古的英雄伟绩永不朽。

从写作中,我们看到学生不限于布置的阅读篇目,还联系了苏轼的其他作品以及他的人生经历。学生不仅体悟了作品,也体悟到了作家的情怀。当然,微写作题目拉近了“我”与苏轼的距离。教师希望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苏轼的痛苦、超脱后的豁达、为百姓着想的责任感,以及跳脱局限的思维方式,从而涵养自己的人格精神。

总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学习方式变革中指出,“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不用“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所以,教师在开展阅读任务群学习的时候,还是要将学习任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深度参与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黄州百姓苏轼
杨优秀
不让百姓撇嘴骂
从善如流
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浣溪沙·游黄州遗爱湖
与高中诸学友聚会黄州
百姓看家“风”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