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才英 李京涛 刘永刚 魏海梁 闫曙光 李 倩 常占杰
1.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46) 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由于胆汁长期淤积于肝内而导致肝内小胆管进行性梗阻,最终可进展成为肝硬化或肝衰竭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好发于中年女性,以40~60岁多见,男女发病比例约1∶9[1],临床表现多为阻塞性黄疸征象,常见乏力、皮肤瘙痒、门静脉高压等表现。熊去氧胆酸胶囊作为治疗PBC的临床一线用药,对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并且对瘙痒、乏力、胁痛等症候改善不明显[2]。中医药是治疗PBC的有效综合方案之一。陕西省名中医常占杰教授从事中医肝病工作近四十载,学验俱丰,其在长期的PBC的诊疗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从虚、瘀论治的观点和用药特点。笔者有幸跟师侍诊,特将其治疗PBC的经验浅析如下。
根据PBC临床表现,应归属中医“黄疸”“胁痛”“积聚”“鼓胀”“虚劳”等范畴,当代肝病各名家对该病的病机认识差异较大,普遍的认识为肝肾亏虚、禀赋不足[3]。常教授认为正虚血瘀是本病的病机关键,脾气亏虚、肝肾阴虚导致机体气血运行失常、瘀血阻滞经络致使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
1.1 脾虚气郁是始动因素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李东垣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气健运,则脾运化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有源,脏腑经络得以濡养,正气强盛,邪气不得入侵,即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饮食内伤或用药不当等因素损伤中焦,脾气亏虚,运化失常,水谷不化,精微不生,脏腑肌肉组织失于荣养;脾气亏虚,肝木失养,肝气疏泄失常,可见上腹部饱胀感。故而表现为乏力纳差,面色萎黄,爪甲、舌色淡等。另一方面若中焦脾虚导致水湿内停,湿郁化热,薰灼肝胆,上注眼目,泛溢肌肤,下注膀胱,则可见身目黄染、皮肤瘙痒、小便色黄。临床上50%~60%的PBC患者即以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4]。若中土虚弱,则木不升而郁;阴血少,则肝不滋而枯;脾气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无法充养肝血。肝血不足,肝体失养,肝之疏泄功能失司,气机不畅,肝气郁滞。故此,常教授认为PBC早期的病理改变主要责之脾气亏虚,气血化生乏源,土不荣木,肝气郁滞。
1.2 阴虚夹湿是病情缠绵的主要因素 本病多发生在围绝经期的妇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灵枢·天年》载:“五十岁,肝气始衰”。女性患者经历了妊娠、哺乳等阶段,又有家庭生活事务,劳心劳力,耗伤气血,又逢围绝经期,阴血亏虚,阴精耗损,冲任失调,机体脏腑阴阳失衡,最终可导致肝肾阴虚[5]。亦有早期PBC患者失治误治,过用清热燥湿药物伤及人体津液,致使营阴、肾阴亏虚。患者久病脾胃虚损,健运失职,津液代谢障碍,则水湿内生。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故而常教授认为阴虚夹湿是本病病情缠绵的主要因素。然湿困中州,每易碍脾,中焦气化不利,则津液不得布散,阴虚不得滋养,湿困日久且渐重者,阴虚也愈明显, 湿停者多阴亏, 阴虚者多湿停也。故临床可见五心烦热、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胸闷脘痞、大便溏泄、舌苔腻浊等。
1.3 瘀血是病情演进的重要因素 常教授认为PBC的发病,一方面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血证论》云:“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郁遏,则血脉得畅”。故若平素忧思易怒,肝气失于条达,气机失调,血行不畅,停于脉内,则瘀血内生;另一方面则因脾气虚损无力推动血液在脉内运行,血运不畅,瘀滞脉中。肝之疏泄失职,肝气郁滞,“木郁土雍”,脾气受戕,健运失职,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内停,或成痰浊、成湿热,然湿热与瘀血相互蕴结,留于胁下,日久形成肝脾肿大之癥积,晚期气滞、瘀血、水湿互结于腹内,终成鼓胀,表现为腹胀大而四肢枯瘦、皮色苍黄、腹壁青筋显露等。若瘀血久滞肝脏使得阴血耗损进一步加重,肝体亏损、肝用不足形成虚瘀胶着的病理状态。以上病机均与肝脏微循环障碍导致的门静脉高压产生有关[6]。故常教授认为瘀血既是本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本病演进的重要因素。
常教授认为PBC为本虚标实之病,中焦脾虚、肝肾阴虚为本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瘀血阻滞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常教授强调在治疗中应着重以健脾疏肝、养阴化湿、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法则。
2.1 健脾疏肝法 脾气充足则脾主运化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脏腑肌肉组织得以荣养。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可疏通气机以行津血,疏泄中宫而助升降。因此,治疗以健脾疏肝为先。临床上多以黄芪四君子合逍遥散加减,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柴胡、香附、当归、川芎、白芍。党参、白术、茯苓补脾气、培脾土、助运化,使脾气足而气血生化有源;当归、白芍补肝血、柔肝阴;柴胡、香附、川芎疏调肝气,畅达气机。常教授尤善用升麻、葛根升举脾胃清阳之气,佐以少量桂枝鼓舞脾阳升腾,恢复脾胃升清降浊之用。若气虚明显者,重用黄芪30~50 g、灵芝30 g,意在扶助元气,顾护后天之本,使生气有源,体现了贵元气、补中焦的思想,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抗疲劳、增强免疫的功能,可促进机体代谢,含有的黄芪皂甙甲可促进肝脏细胞再生和肝脏蛋白质更新[7]。若胁肋部疼痛者,加元胡、青皮、白芍疏肝柔肝止痛;若大便溏薄、慢性腹泻者,加炒山药、白扁豆、薏苡仁等健脾渗湿,标本同治,寓含参苓白术散之意;若见黄疸者,加茵陈蒿、刘寄奴以活血利湿退黄。
2.2 养阴化湿法 饮食物入胃,若能正常运行,输布于全身,谓之为阴津,若输布障碍,停聚于体内则为湿,故阴与湿乃同源异流[8]。常教授认为在PBC进展过程中,若有肝肾阴虚兼夹湿邪者,因湿邪久滞,易留中焦,阻碍脾胃气机导致水精不布,进一步加重阴虚,故在治疗上尤其注重处理阴虚与湿邪之间的关系,提出养阴化湿之法。养阴常用牛膝、山药、麦冬等甘寒滋补之品,避开龟板、鹿角胶、鳖甲等血肉厚重之品,以免助湿邪留滞;化湿常用薏苡仁、猪苓、芦根等甘淡渗湿之药,不用黄芩、黄连、黄柏等辛燥大热之药, 以免伤及阴液。在临证用药时,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标本兼顾的前提下,详审阴虚和湿邪的侧重,或重滋阴,或重利湿,但应以滋阴药物为主,其用量一般较重,如牛膝、山药各30 g、麦冬20 g,配伍少量的甘淡渗湿之品,使得滋阴而不助湿,利湿而不伤阴。若见鼓胀、悬饮患者,当以利水去邪为急,常用猪苓、芦根、薏苡仁各30 g,强调滋阴补肾类药物用量不宜过重,以免滞腻碍邪。常教授在多年的临证中,强调大多数阴虚夹湿患者复杂多变,常有症状和舌象不相符的表现,故在辨证论治时,以审查舌象和脉象为侧重点。若见五心烦热、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同时伴见大便溏泄,胃脘痞满,舌苔厚腻者,治以利湿、化湿为主,滋阴养阴为辅;若舌苔退去后,舌面干红无苔或有裂纹者,当以滋阴补肾为主,兼以少量行气之品,使其滋而不腻。
2.3 活血化瘀法 患者久病脾气亏虚,虚则无力推动血液在脉内运行,血运不畅瘀滞脉中;或因阴虚而血脉干涸,脉道不充,阴血不足而致血脉郁滞,或因水湿之邪阻滞,脉络淹瘀,湿瘀阻滞。故在健脾益气、滋阴养血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法。常用当归、川芎、赤芍、红花、白芍、牛膝、刘寄奴、郁金、姜黄、丹参等。常教授注重益气化瘀,常配伍大剂量黄芪、白术,两药合用,采用补气养血之法来行血通络,气行则血行,从而达到益气化瘀的目的。忌用破血逐瘀的三棱、莪术等,以免耗伐气血,伤及中焦脾胃之气。若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等气虚甚者,合用八珍汤以健脾益气养血,使得祛邪而不伤正,标本兼顾。若见乳房、胸胁部胀痛并作,痛处拒按等气滞甚者,加柴胡、香附、枳壳、元胡以疏肝行气止痛,既可使肝气条达畅行以促血行,又可防止瘀血伤肝,阻碍气机,正如《血证论》中载:“气散则血随而散”。若见腰膝酸软,头晕目涩,失眠多梦,胁肋隐痛等肝肾阴虚甚者,加枸杞、生地、玄参、白芍以滋肝肾之阴,养先天之本。
赵某某,女,51岁,于2017年10月11日就诊。主诉:反复出现乏力、瘙痒症状2年余,加重半月。患者于2016年6月经外院确诊为PBC,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250 mg/次,2次/d,自诉近一年来肝功能及其他相关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后自行停药。患者曾因皮肤反复瘙痒,间断乏力先后在多家医院皮肤科、消化内科门诊治疗,诸症仍有反复发作。半月前因过度劳累后出现乏力,纳差,脘腹胀满,伴有皮肤瘙痒,小便可,大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细。辅助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均为阴性,肝功能:ALT 44U/L,AST 63 U/L,γ-GT 81 U/L,ALP 328 U/L,Alb 32.4 g/L,TBil 23.1 μmol/L,DBil 10.2 μmol/L,IBil 12.9 μmol/L。自身抗体系列:抗核抗体ANA(+)1∶160,抗线粒体抗体(AMA)(+ )1∶ 640,抗Gp210抗体(+++),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202.7 Ru/ml。血、尿常规正常,腹部B超:肝光点增粗,胆囊壁毛糙。查体:全身皮肤无明显黄染,皮肤上有抓痕、片状色暗,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患者平素身体尚可,偶有情志不舒,无烟酒不良嗜好,否认肝炎家族病史及其他家族病史。西医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医诊断:虚劳,证属脾虚气郁证,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健运功能失职,化源不足、水湿不运,四肢失于温养,故见乏力、纳差、脘腹胀满;水湿流注肠中,故见大便溏;肝木失养,肝气郁滞,胆汁外溢故见皮肤瘙痒、巩膜轻度黄染,而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细,均为脾虚气郁之征。治疗仍以熊去氧胆酸胶囊为主,按照15 mg/kg的标准,调整剂量为750 mg/片,用法为2次/d,早2片晚1片。中医治以健脾疏肝、养血活血为法,方选黄芪四君子汤合逍遥散加减,药用黄芪、炒薏苡仁30 g,炒山药20 g,党参、云苓、柴胡、当归、防风各15 g,炒白术12 g,炒麦芽、白芍、枳壳各10 g,甘草6 g。14剂。云苓、炒薏苡仁健脾胃、袪湿邪;炒麦芽、炒山药补中益气,升发脾阳兼疏肝;当归活血养血;枳壳理气宽中;柴胡增强行气疏肝之功;防风祛风止痒。10月27日二诊:服药2周后乏力明显减轻,全身皮肤瘙痒较前改善,但仍感食欲不佳、脘腹胀满,且偶感口干、头晕,见舌质淡,苔白腻,脉缓,此为湿邪阻遏气机,导致清阳不升,津液不得上承于口而导致,原方基础上减去柴胡、枳壳,加玄参15 g,扁豆、苍术各10 g,升麻12 g。6剂。11月5日三诊:患者自述诸症好转,复查肝功能:ALT 34 U/L,AST 33 U/L,GGT 13 U/L,ALP 213 U/L,Alb 35.3 g/L,DBil 9.4 μmol/L,IBil 6.3 μmol/L。随后患者间断性门诊随诊,病情尚稳定。
按语:患者为中年女性,49岁,此时机体免疫力下降,又因瘙痒、乏力曾就诊于多处,长期服用药物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且平素情志不畅,从而进一步导致了本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次就诊因劳累过度,耗伤脾气而发病,治以健脾疏肝为法,给予黄芪四君子合逍遥散加减,方中黄芪用量最大,体现了“虚则补之”的思想,服用14剂后乏力、皮肤瘙痒等症减轻,但仍有脾虚不运的表现,且偶有口干、头晕,故在原方中去柴胡、枳壳两味苦辛之药,恐过用伤及阴液,加玄参、扁豆、苍术以滋阴运脾化湿,加升麻以助脾阳升腾,清阳上升。服用6剂后,患者诸症明显好转,肝功能明显改善,病情好转,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目前患者仍在继续治疗中。观吾师遣方用药,以健脾疏肝为主,兼顾养血活血,强调调理中焦脾胃的重要性,祛邪与扶正同用,标本兼顾,疾病由此得以缓解,此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