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育才初级中学 袁翠荣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以及深入发展,作为一门艺术课程,音乐中的合唱教学越来越被重视。它不仅可以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乐感,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崇高情操,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完成音乐课程学习的过程当中,激发歌唱热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在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中,学生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学习最基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同时还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基本素质和锻炼基本的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当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价值观,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拥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实践创新,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在进入社会之后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培养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就是需要在音乐教学当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并拥有音乐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内容,而合唱教学则是唱歌教学的较高教学形式。通过对学生进行合唱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与理解最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通过合唱教学,学生能够体验合唱的乐趣与多声部之美,获得丰富的表现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使得学生在掌握作品最基本的音乐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视野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扩充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升。
初中学生正处在张扬个性以及培养正确审美观的阶段。为此,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音乐素养水平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合唱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合唱的乐趣和魅力。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生活背景不同,音乐素养也不尽相同,对于音乐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知识以及技能进行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而对于音乐水平较差的学生或者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教师首先需要给予他们进行合唱实践的信心。这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耐心去指导他们,并且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充满信心地投入合唱中。学生对合唱教学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合唱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对于合唱作品及合唱教学的兴趣。为此,教师更需要激发学生对合唱教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合唱教学当中,并使之积极地加入合唱作品的学习中。因此,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与音乐合唱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等,从而打造浓厚的合唱教学氛围,引发学生对合唱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合唱《茉莉花》时,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与该首曲目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官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该首曲目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同时,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理论知识的教授过程当中,还需要注重教学模式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对于音乐合唱理论知识的学习拥有兴趣。
合唱教学除了加强声音训练外,更要注重考量学生声部的平衡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合唱效果。有的学生在合唱教学中为了表现自己、凸显自己的音乐优势,加大音量歌唱;而那些性格趋于内向或者音乐基础偏弱的学生则在合唱中,歌唱音量较低,声部间的不平衡就造成了整体的合唱效果不理想。为此,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面对不同层次、不同音乐基础的学生,首先要引导学生在合唱当中要有正确的态度,要拥有团队协作的意识,使他们以更好的心态参与到合唱中。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合唱《幽静的山谷》时,很多学生认为此首歌曲的高音部分比低音部分声音优美,为此很多学生在合唱练习当中都想要进行高声部的练习,而对于低声部的内容则不愿意去尝试。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低音声部和高音声部旋律的演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体验自己高声部或低声部的歌唱效果,明白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高低声部的合唱安排是根据个人的音域及音色特点进行划分的,只有演唱适合自己嗓音特点的声部,按正确的发声要求歌唱,才能够形成和谐统一的和声美,达到合唱的艺术效果,使学生在合唱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合作意识。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将歌唱技能训练和合唱艺术表现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歌唱技能的训练以及合唱作品的排练演唱中,真正意识到音乐的艺术魅力与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水平。
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时,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前提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程序,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系统的合唱知识体系。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提前对于合唱曲目进行掌握,针对合唱曲目明确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通过该曲目的教学需要掌握的合唱理论知识与技能。合唱教学时,教师需要全面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的歌唱能力与音乐基础,选择适合学生合唱的曲目。如果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对合唱教学丧失兴趣以及积极性。为了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并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对合唱教学的兴趣,有效提高合唱效率。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合唱《一个女巫》时,除了向学生讲述最基本的合唱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采取接唱或者卡农唱等多种方式,这样不仅使得该曲目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使得学生能够对于合唱的形式有着多角度的认知,进一步加深对该曲目的认知。与此同时,通过多样式的合唱教学形式,还能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合唱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技巧和歌唱能力。为此,在合唱教学当中,教师需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指导,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提升学生对合唱教学的认知水平,提高作品合唱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在合唱教学时可以先进行示范演唱,营造课堂合唱氛围,再针对学生在合唱曲目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演唱技能技巧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能,熟知整个曲目的合唱过程。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合唱的兴趣以及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发音训练的视频或者合唱团演唱的示范音频、视频,让学生通过对音频、视频的聆听与观看,营造合唱教学的艺术氛围。多媒体视频播放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实际的合唱活动当中教师需要细致入微地观察每个学生的合唱情况,掌握每个学生在合唱实践环节当中的动态表现,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应该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应该及时指出问题所在,帮助学生找出症结,及时进行修正,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和合唱水平,使得整体的合唱效果达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统一。
综上所述,合唱教学已成为初中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初中学生的合唱技能、艺术表现力以及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作为音乐教师,在合唱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更应该合理地安排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唱内容,不断地探索、创新音乐合唱教学的新方法、新形式及新手段,运用实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音乐合唱技能,使初中音乐合唱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