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旭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全面推动社会现代化步伐的客观要求、是推动乡村社会进步的重要推手、是提升乡村居民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灵魂,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乡村文化自信的建立、有利于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最终服务于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
1.乡村文化振兴的历史传统
(1)宗法制度下的血缘文化
中国传统社会宗法制度源起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父权家族,是在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形成过程中,以血缘为纽带构建起维护传统伦理道德的一种法律法规。在古代,这不仅是每个百姓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更奠定了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根基,也是统治阶级进行权利统治的工具。其以地域血缘为基础,把“治国”与“齐家”放在统一理论逻辑之下,并衍生出一套完整的血缘宗法制度。在中华五千年的辉煌文化中,我们通过浩瀚的史书、无数的人物以及波澜壮阔的历史,都可以看到血缘文化印记。如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培育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传承历史印记,增进民族情感、加深民族向心力、培育百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推力。
(2)中国传统家族文化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是中华儿女维系感情的精神纽带,也是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之一。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强调为家族而活的人生观、尊祖敬宗的团体意识以及上慈下孝的孝道。“尊宗睦祖”强调的是对祖宗的尊敬,强调对尊长的顺从,“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更强调了为家族而活的人生观。而孝道则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家族经过千百年的繁衍,家风世代传承,而家规则成为家族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忠孝之道的融合,则使地域性的家族文化突破了家族地域的范围限制,使其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观念,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三纲五常的思想文化基础。
(3)浓厚的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是孕育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摇篮,是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璀璨的明珠。乡土文化包括中庸之道、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思想,是一种追求和谐平淡、与世无争、自由幸福的人生观。乡土文化承载着农耕文化的精神寄托,承载了思乡之情的文化基础,更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情感表达。作为城市文明的一种补充,乡土文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是传统社会孕育乡风、教化乡里的有力工具。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乡土文化是推动中国广大农民群众树立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更是实现乡村建设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2.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论来源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乡村文化建设思想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也是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恩格斯直接提出“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分”[1]。正是农业技术的进步,为其他部门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成为其他行业进行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在对待农民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要想有任何胜利的可能性, 就应当能够变通地直接为农民做很多的事情”[2]。要维护农民利益,就需要实际的思想引导。马克思、恩格斯注重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同时提出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让“他们在教师的教导下学到知识, 秩序党则要强使他们接受僧侣的愚民统治!但是,法国农民首先是善于打算盘的人”[2]。马克思、恩格斯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通过集会、报刊等形式提高农民的革命悟性,最终化为革命的力量。
面对城乡差距的状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3]。其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思想,并号召发挥城市文明的力量,实现城乡文化融合。马克思认为实现城乡融合是为了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并提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在迈向自由的一步”[2]。
针对当时俄国落后的思想文化现状以及广大农村存在的大量文盲,列宁提出通过发展教育工作来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在农村教育上,列宁提出要加大农村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收入和地位,从而为农民教育做出相应的贡献。在面对资本主义文化时,列宁提出要利用资本主义文化中的先进因素,“尤其是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的专家”[4]。而谈及乡村文化建设时,列宁着重强调了艺术家要为劳动人民服务,艺术必须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
(2)毛泽东的乡村文化建设思想
毛泽东一直注重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意识到农民革命的重要性,重点是唤起农民的革命意识。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封建官僚主义的压迫,加上小农经济的封闭性,造成广大农民处于文盲的状态。毛泽东就提出“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5]。1921年,以宣传新思想为宗旨的毛式族校诞生了,毛式族校自创办第一天起,就成为了在农村宣传革命思想的前沿阵地。1925年2月,毛泽东与杨开慧创办了第一所农民夜校,启发农民的革命意识。
毛泽东提出要发展人民大众的文化。其提出“农民不但是好的散文家, 而且常是诗人。民歌中便有许多好诗”[6]。毛泽东强调,要从人民群众中收集一些喜闻乐见的民歌、民间故事,创新性地改造以往的艺术形式,进而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革命进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大力推行农村文化建设,提出“双百”方针,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化、大众的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
(3)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乡村文化建设思想
邓小平提出“我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7]。如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则成为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邓小平提出要改革开放,创新思想,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振兴之路。邓小平强调“六年来,中国农村就是根据这样的原则,走自己的路,取得成功的”[7]。在学习西方乡村建设经验时,邓小平提出“闭关自首、固步自封是愚蠢的”[7]。在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对西方的建设经验进行区分辨别,要勇于解放思想,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其“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为了应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江泽民提出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要对民族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大会上,江泽民提出“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8]。同时,在乡村文化建设上,江泽民提出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占领,要大力发扬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对于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胡锦涛提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9],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上,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9]。在建设新农村的道路上,胡锦涛提出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培育一批新型农民,以适应新农村发展的需求。
(4)新时代习近平乡村文化建设思想
新时代习近平乡村文化建设思想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思想,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期要建设的城镇既要有历史记忆,也要体现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10]”。因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以当地传统文化为基础,建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产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11],不仅要加强乡村文化教育,更应从发展乡村文化相关产业入手,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在提高农村居民物质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村居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
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的大问题,而“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12]。乡风文明建设,有利于引导农民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从而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新时代,习近平乡村文化建设思想对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也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根本指南。
3.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背景
(1)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中共十九大报告清晰地展现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轨迹。实行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深刻认识我国基本国情,把握我国基本矛盾做出的伟大战略布局。着眼于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着眼于当前乡村文化建设滞后的困境,着眼于我国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符合现代化强国的进程轨迹,符合精神推动力的原始逻辑,符合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两个一百年进程中必将走的路程,是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手段,最终服务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以提高农民积极性与创造性为依托,大力推动乡村建设的步伐,突破了传统城乡二元制的治理格局,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的。
(2)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经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3],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论断,为我们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根本指南。
进入新时代后,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层次有了新的提高,为了满足多元化的利益需求,必须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条件予以支持。但当前,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制的差异,造成乡村地区精神“贫困化”。乡村文化来自于乡村,来自于农民群众对乡村生活自身的认可。但在经济差异的诱导下,大量农民离开了乡村,一些农民对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失去了认同感,造成乡村文化主体的缺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根植于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沃土之上,成为构建中国文化自信体系的重要基石,也成为提高群众文化自信的丰富资源。现在,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必须走乡村文化振兴之路,从而提高人民群众对乡村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绽放中国传统文化的卓越魅力。
(3)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中共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4]。“三农”问题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关键问题之一,不仅关系到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前进步伐,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我国实现伟大梦想的关键环节,更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鲜明体现。
1.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大众传媒作为现代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而以大众传媒为重要载体的城市文化则强烈冲击着乡村本土文化。大众传媒在带来更多商业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同时,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也开始有了滋生的土壤。城市文化强大的吸引力必将给乡村传统文化带来剧烈冲击,原本扎根于本土的宗教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村规民约也随着城市文化的冲击而慢慢淡化。
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不仅仅体现在人们意识的改变上,在乡村教育以及城乡融合上也体现得十分明显。教育的普及使乡村少年早早地适应了应试教育,但同时,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愿和需求则相对减弱,这就间接削弱了乡村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显著加快,“截止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63.89%”[15]。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乡村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巨大改变,城乡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乡村社会的基本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人们大量外出求学、务工,留守在乡村的人口数量大量减少,传统乡村文化的群众基础正在急剧缩减。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发展的冲击,还在继续加剧,因此,我们在享受城市化带来便利的同时,应该认真思考如何促进乡村文化发展。
2.乡村文化供给主体单一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由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在文化建设上实行纵向单一的管理方式,乡村文化的供给还是主要依赖于政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纵向单一的管理模式,但“政府依然是乡村公共文化供给的主体”[16]的现象并未改变。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中,除政府引导外,众多企业和当地群众也自愿加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这不仅反应出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文化发展理念的成熟,也反应出西方发达地区乡村文化发展具有普遍的群众基础。在国内,特别是偏远山区,群众自发性不强,单纯依靠政府引导的意识比较强烈,乡村文化供给主体的单一性严重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发展。
3.乡村经济价值取向明显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7]。在社会结构多元化的今天,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现象,追求经济效益成为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利益导向已成为多数人的行动指南。
在乡村,传统固有的价值体系正在被打破,而市场经济的规则正在重塑原有的价值体系。在社会快速转型的同时,乡村居民的价值观念也必将被强制带入经济价值导向的现代社会,其不仅打破了原有的乡村格局,更直接导致了乡村文化根基的动摇。
市场经济的运作必将带来消费主义,而消费主义对农村的渗透,也将瓦解传统乡村文化结构。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的发达,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对于农业生产本身的认识,也直接弱化了农民对劳动过程本身的认同。因此,在经济利益导向已占主流的当代社会,如何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已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话题。
1.践行核心价值观,培育乡村文化新风貌
加强乡村政府和基层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培训和学习,坚持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基层管理部门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因此,要时刻关注到乡村文化振兴中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多样性是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主体利益需求扩大化势必造成文化多样性的延伸,而统一性则指乡村文化振兴必须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因此,在坚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最终实现文化强国的目的。
2.提升乡村文化认同,做到乡村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不仅是乡村居民再塑自我关系与乡村文化关系的合理路径,也是乡村本土文化扩展生存空间、实现振兴的有效方法。乡村居民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其自身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必将影响到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因此,使乡村居民在复杂多变的乡村社会中,积极适应并随之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不断提升文化主体意识,提升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对乡村文化中存在的积极因素保持肯定态度已十分必要。提升乡村文化认同感,做到乡村文化自信,理应从乡村文化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出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留守群体和青少年是主体中的重要力量之一。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大量务工人员流向城市打工。留守群体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利用乡村文化活动室、乡村学校等场所,让留守群体有获得文化知识的途径,使其能够认识到自己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理应具有责任和担当。从道德观、生态观、伦理观等乡村文化要素出发,让更多的留守群体认同乡村文化中风俗习惯、道德修养以及精神信仰对个体生活的影响,认识到乡村文化振兴在文化强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乡村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并将这些意识转变为实际行动。
3.扩展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提高文化情感
乡村公共文化的展开,必须以一定的空间范围为载体。乡村居民通过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实现了个体与集体文化经验的交流。因此,为了促进乡村居民文化情感的交流,必须对传统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进行创新性转化。对于旧戏台、祠堂等地方的改造,使旧式空间纳入到当代文化空间中来。通过完善乡镇和乡村的文化活动场所,提升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便利性。通过网络智能技术的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突破传统资源交流的限制。针对乡村居民文化需求的不同特点,可以开发技能学习、线上培训等特殊服务APP。通过乡村文化站、乡村图书馆的建设,提高乡村居民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理解和认同。
4.筑牢乡村文化的根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乡村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的力量,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18],优秀传统乡村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千百年的历史,数千年的文明,在历史的激荡中,乡村文化积累了丰富资源。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乡村文化黏合剂、助推器和导航灯的作用。因此,在提升人们文化认同感的同时,也应从建设文化队伍、培育文化产业以及保护乡村文化遗产这三点出发。
首先,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应该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第一,针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减少的现状,抢救性地寻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通过价值导向、专业培训以及市场导入等措施提高这部分人的激情和干劲。第二,建立专业的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管理队伍。要建立起党组织集中领导、以广大乡村居民为主体对象、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的管理服务队伍。同时需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发挥其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其次,培育相关文化产业也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要结合不同乡村自身的自然地貌、文化习俗特点,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一条可持续发展、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产业化道路。
最后,随着乡村文化振兴的进一步深入,原有乡村文化遗产也变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加大对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第一,要落实责任归属。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单单是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乡村居民同样也有责任义务。第二,要加大舆论宣传。通过相关政策讲解、舆论媒体宣传等措施提高群众对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第三,要加大财政专属补贴。相关政府部门要做好经济规划,制定好发展策略,提供有关专用资金,从而建立起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