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宝,孙皖江,姜 涛
(东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在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的历史阶段,在中国共产党有效政策的驱动下,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品质的真实展现,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民族谋复兴”的价值追寻。高校思政课教学承载着培养青年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使命,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党的奋斗目标、认同党的政治路线、践行党的行动纲领。高校思政课教学应与时代发展同向而行,及时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学之中,满足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的需要。
1.“上下同心”的团结互助精神
团结互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团结互助精神,在革命、建设及改革各个时期,带领各民族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1],深刻体现了团结互助精神的精神实质。在脱贫攻坚斗争中,我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了全国上下全动员、五级书记抓扶贫、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局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力量。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全国人民打赢的一场“关键战”,此战的胜利昭示着我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尽锐出战”的担当无畏精神
“尽锐出战”指的是派出主力精锐作战。在“尽锐出战”的担当无畏精神的驱动下派出最强的“部队”,打最硬的仗。贫困治理是世界的难题,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不畏艰难,敢于向贫困宣战。面对脱贫攻坚过程的各种困难,党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组织力量,选派思想品德高尚、掌握先进技术的党员干部深入最艰苦的工作领域,完成常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带来治理贫困的伟大胜利。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敢于担当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在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上,中国共产党派驻村工作队累计达25.5万个,选派驻村扶贫干部达300 万人次,调动乡镇干部200 万次以及数百万名村干部。确保了驻村工作队贫困地区全域覆盖,不落下任何一个贫困村。做到了哪里有贫困,他们就战斗在哪里;实现了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全面诠释了扶贫干部的担当和情怀,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提供了强大信心和坚定决心。
3.“精准务实”的求真实干精神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精准务实”是党在脱贫攻坚斗争实践中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运用发展。为解决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贫困人口基数不清、贫困原因不清、扶贫措施不力、扶贫资金和项目流向不准确等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治理方案。坚持精准选拔,打造最强扶贫队伍;坚持精准识别,找准扶贫对象;坚持精准施策,彻底拔掉穷根;坚持精准退出,确保脱贫真实。既充分尊重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现状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以及意愿状况,又善于根据不同扶贫对象的特点和需求精准配置扶贫资源。这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脱贫攻坚中的贯彻落实。
4.“开拓创新”的探索进取精神
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动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百年奋斗的历程彰显了不惧险阻、勇于尝试、不断开拓的精神品质。在脱贫攻坚实践斗争中,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困难种类和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基于减贫富民的基本规律,注重通过调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多种政策来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他们积极探索,为他们创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环境和条件”[2],在实践中通过探索构建外部多元扶贫和内部自我脱贫“双轮驱动”机制,增强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5.“攻坚克难”的拼搏奋斗精神
“攻坚克难”的拼搏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与生具有的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治理好贫困,需要拿出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需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真拼实干的劲道才能完成不可能完成的脱贫攻坚任务。在与贫困斗争的实践中,面对贫困及贫困带来的异常恶劣的条件,广大干部群众拿出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干劲,鼓起“不破楼兰誓不还”的精神勇气。在这种精神的驱动下9 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绝对贫苦,832 个贫困县实现摘掉帽子的目标, 12.8 万个贫困村完成脱贫任务。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成功消除了区域性贫困状态,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初期制定的各项指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在治理贫困的实践中再次展现出不畏险阻,攻坚克难的顽强拼搏精神。
6.“不负人民”的使命奉献精神
“不负人民”的使命奉献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在党的奋斗历程中始终以实现人民的幸福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我国实现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重要目标。在脱贫攻坚斗争实践中,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将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检验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的标准和尺度。8年来,习近平总书记 50 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 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面了解脱贫实际,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第一位,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宗旨。
1.增强高校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认同
要解决中国的事情,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了强大的组织保障。“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共产党”是摆脱贫困的人民群众的共同呼声。在治理贫困问题的过程中,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脱贫攻坚实践的全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构建“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形成了“‘五级书记(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县委书记,乡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脱贫攻坚任务的实现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满意度和认同度。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的重要群体,其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关乎国运兴衰与政治稳定。高校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主要体现在执政理论,执政文化与执政行为三个维度。首先,执政理论认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成功实现让9 899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成就。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实践中,在精准扶贫新理念的指导下,党员干部依据贫苦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调查影响贫困群众脱贫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脱贫工作计划,采取“扶贫和扶智”相结合的扶贫策略,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创造精神,增强贫困群众在脱贫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他们传统观念的改变,谱写出党和人民群众“齐心共治”的脱贫宏伟诗篇。这充分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认同。其次,执政文化认同。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具体体现。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理念,传承 “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扶贫济困”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在全社会营造“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脱贫攻坚文化氛围。最后,执政行为认同。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实践中,党中央构建“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的扶贫脱贫领导机制。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自上而下统筹中央到地方各级力量的同时,明确县级党委为脱贫攻坚总指挥部;充分发挥党内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在明确集体领导的同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强化“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健全激励机制,明确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县级党政正职保持稳定,干得好的可以就地提级,不能胜任的要及时撤换,弄虚作假的要坚决问责,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
2.增强高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祛除了自鸦片战争以来被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打击所造成的民族自卑感,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夯实了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自信心。在治理贫困的实践中,实现开放式扶贫向精准扶贫的策略转型,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开创了中国式治理贫困的独特道路,增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自信心。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的贫苦群众摆脱贫困,国家先后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3—2000 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政策文件,探索治理贫困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开始执行精准扶贫战略,开启了脱贫攻坚行动,逐渐摸索出中国式的治理贫困理论。首先,以精准识别为主要特征,解决“扶真贫,真扶贫”的问题。“精准扶贫是要对扶贫对象实现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通过多层次、多维度调查清楚贫困原因,贫困程度以及脱贫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帮扶对策,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其次,“消除绝对贫困”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从80%以上的人口身处饥寒交迫的生存困境起步,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亿万人民过上了日益富足的生活,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掀起的脱贫攻坚工程及其创造的人类反贫困奇迹,构成了其中最为亮丽的篇章。最后,为具有差异的贫困人群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避免了单一减贫手段在面对不同贫困群体时的局限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中华民族也有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这些制度优势和优良传统在贫困治理实践中有效地转为治理效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引导高校学生坚定“四个自信”需要落实、落细,从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维度审视党领导的脱贫攻坚事业,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真懂、真听、真信的问题,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
3.增强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救助和帮扶弱势贫困群体,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权益,引领他们脱贫致富,不仅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应负的主体责任和政治责任,而且也是社会赋予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在贫困治理过程中,我们积极践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通过宣传和动员,积极鼓励、引导和推动全社会都来关心贫困人群,并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扶贫开发工作中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力推动下,我们党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力度空前增强,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辉煌的贫困治理成就,而且对全社会来说更是一场影响和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增强人们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工程,它激励着数以万计的人融入到反贫困的伟大实践中来。社会责任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日趋频繁,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群体本位开始向个体本位转变,这些思想文化的交流发展开始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其次,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无时无刻不通过各种更加隐蔽的渠道传播,造成部分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淡薄,信仰迷茫,社会责任流于空谈。脱贫攻坚精神是人民群众在治理贫困的实干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帮助高校大学生摆脱思想的困惑,廓清成长道路上思想的迷雾,指引其健康成长,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投身于脱贫攻坚战中,点燃了无数乡村城镇人民的梦想,他们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与攻坚克难的品质为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准确把握学生成长的规律和特点,运用新型教学手段,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课堂中,激发学生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运用理论辩证分析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深刻感受和领悟到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他们这一代人身上肩负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使命和重任。
1.坚持政治引领与情怀培育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仅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而且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3]。高校思政课作为讲政治、讲信仰的主渠道和前沿阵地,以“脱贫攻坚精神”为指导,守好政治之“纲”与信仰之“魂”。如果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脱贫攻坚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浓厚的政治属性,其所传递的政治高度,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革,“脱贫攻坚精神”要进入大学生头脑,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环节,让大学生了解“艰苦奋斗”优秀品质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高校思政课教师务必大力发挥“脱贫攻坚精神”在教学中的政治引领功能,以鲜活的脱贫故事培育高校大学生政治素养,帮助大学生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实现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不断增强大学生对党的路线政策的理解度,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脱贫攻坚精神”彰显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深厚情怀贯穿脱贫攻坚的始终。高校思政课将“脱贫攻坚精神”这根红线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除了要加强政治引领,还要视爱国爱民情怀为特有的价值信仰和民族精神,并使之绵延不息。在教学中,既要渗透正确的家国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民族团结成果的家国情怀,也要引导学生结合大学生活、人生理想和国家发展,培育其积聚积极正向的精神品质。
2.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环节。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把握两条主线。一是叙事主线,通过对脱贫攻坚过程涌现的先进人物及事迹的直观认识,在作为道德叙事者的教育者与道德聆听者的受教育群体之间充分建立起理解道德品质的认识前提,为大学生提供见贤思齐的素材。二是分析主线。深刻认识到在消除贫困社会规律的基础上,依靠党和政府的科学施策,广大群众的创造精神才能完成,帮助学生真切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魅力。通过分析讲授脱贫攻坚精神形成的逻辑,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理解培育和践行脱贫攻坚精神的重大意义,从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结合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内容实际,针对授课对象的不同专业分布,以脱贫攻坚过程涌现的受到表彰对象为主,通过一系列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力求深刻诠释、生动展示脱贫攻坚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以期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加强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助力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设计环节加入问题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对脱贫攻坚精神提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并为脱贫攻坚贡献更多策略,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思政课堂讲脱贫攻坚不能靠单纯的灌输教育,需要整合学校资源,实现“四个联合”,即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团委、学生处、其他二级学院等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联合在一起,实现人、财、物、资源和成果共享。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乡村变化,通过联合让学生亲身参与帮扶实践。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两者的结合,让学生亲身感受基层乡村面临的各种复杂情况,亲身体会扶贫政策和帮扶实践的正确性,亲身接触中国乡村和广大脱贫人群所经历的巨大历史性变化,亲身感受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精神,从而增强“四个自信”。
3.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原则,设计思政课教学环节,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建构思政课“课堂共同体”,实现师生在教学认知、情感与目标层面的共同发展。在教师层面,“脱贫攻坚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深悟透“脱贫攻坚精神”,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并以“脱贫攻坚精神”为载体,对高校思政课教材进行再建构,主导教学内容、方法、进程,发挥教师在“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教学中的“把关人”作用。“脱贫攻坚精神”具有红色文化资源属性,教师通过整合“脱贫攻坚精神”相关资源,使之有机地嵌入思政课教学中。要使“脱贫攻坚精神”真正内化于心,还须发挥教师的协调作用,既注重启发式的“教”,又要关注学生“学”的动态,引导学生敢于直面问题,使学生深切体悟到“脱贫攻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引导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密切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国家,汲取“脱贫攻坚精神”的养分。充分调查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征,“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过程要符合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接受特点。“脱贫攻坚精神”既体现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政治情怀,又彰显高校思政课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价值指向,体现了二者高度的契合性。教师要关注学生主体的专业性和差异性,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脱贫攻坚故事素材,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提升教学针对性。面对学生中产生的思想矛盾和现实问题,适时开导、稳妥处理,助推学生自觉将“脱贫攻坚精神”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做“脱贫攻坚精神”的坚定信仰者与忠实践行者。
4.坚持媒体融合与教学形式创新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推进高校思政课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提供了良好平台,增进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人的道德观念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自我建构起来的,个体是一个不断思考道德问题的哲学家,对于善的传授是一种唤起而不是教导。”[5]置身于媒体融合浪潮中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探索“脱贫攻坚精神”进学生头脑的新形式,强化互联网思维,实现由传统式灌输向体验式学习转变,化解媒体融合情境下出现的负面教学形态。对媒体融合发展所呈现的纷繁杂乱的“脱贫攻坚精神”材料,教师要发挥好“把关人”“审读人”的作用,通过有限的“脱贫攻坚精神”融入课堂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辨真假、明是非,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媒体融合之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把双刃剑,作为融媒体时代的高校教师要不断提升媒体融合的能力,搭建传播“脱贫攻坚精神”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平台,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和灵活互动,强化高校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积极构建“脱贫攻坚精神”的全媒体传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