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研究述评

2021-11-30 00:27方源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者香港文化

方源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

纵观世界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特而灿烂的文化,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精神脊梁,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界格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给文化的交流互鉴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价值造成冲击,引发不同程度的文化认同危机。香港回归以来,社会各方面事业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却还未能实现人心的完全回归。香港青年作为祖国内地与香港沟通交流中最富生机的群体,其在文化认同上的表现至关重要。但是近年来香港出现的许多社会事件,进一步凸显了其青年群体文化认同的缺失。因此,众多学者围绕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现实表现、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带来诸多思考和启示。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

对于什么是文化认同的问题,亨廷顿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如旗帜、十字架、新月形、甚至头盖等等。他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1]。纵观国内近年来文化认同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到在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上,主要存在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文化认同是人们对自己“文化身份”的确认。指大概相同观点的学者进一步指出,文化认同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共同文化的确认[2],具体说是个体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与某个文化中多数成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相同或相一致的程度[3]。在这里,个体秉承共同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都是文化认同的表现和依据,而其中的核心又在于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在此基础上,也有观点认为文化认同不仅包括个体对文化的认可接受及其程度,也包括个体将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审美体系,从而指导自身追寻价值意义,并反过来对文化产生影响的互动过程[4]。

第二,立足于多元文化的视角,有学者认为文化认同所具有的内涵使其成为一种归属感及一种社会心理过程,即个体置身于一定的文化群体并将所属文化内化于心,从而产生归属情感,形成了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5]。现实生活中,一方面个体需要寻求独特性来实现自我认同;另一方面,个体也需要通过寻找所在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差异而获得社会认同。文化所具有的特性正是契合了个体所追求的唯一性及与众相同的一致性,因而文化认同既是一种个体认同,也是一种社会认同,是个体获得文化群体的“我们感”的途径和过程。

第三,在群体长期生活形成的民族共同体的框架下,文化认同是内部成员对本民族意义性事物的积极体认,集中表现在对一个民族基本核心价值的认同[6]。在历史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这一认同情感会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贯穿在一个民族的特性和习俗中,其对人们各种认同所具有的融合性和包容性,能够阻止不同认同之间因部分的异质或背离而产生的文化冲突。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文化认同更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和延续其生命的精神支柱,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四,随着时代发展变化,文化认同也被赋予了更具现时性和突破区域的内涵。有学者提出文化认同是国家之间在特定地区内形成的具有共同性的观念、价值和愿景,是在尊重和保持各国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的基础上生发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价值观[7]。这里既包括区域内共享的文化理念、共有的思维模式和共同的行为规范,由此产生的对区域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是应有之义。这类观点所要表达和倡导的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沟通,为构建各民族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关于香港青年文化认同问题的研究情况

(一)现实表现的复杂性

在多民族国家,“作为中介认同形式,文化认同就必须与族群认同、国家认同各有交叠的部分。测量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程度,就是看文化认同与这两种认同之间各自交叠部分的比重”[8]。在香港大学2013年关于香港市民各项身份认同感的调研中,独立评分数字表列显示香港市民对“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身份的认同感为75.6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的认同感只有62.4分[9],因此可以发现港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与中国国家的认同并不完全同步,而要实现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转换和跨越,离不开文化认同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香港青年作为香港乃至国家发展的有生力量,其文化认同状况成为深入推进“一国两制”、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全局问题的关键因素。

香港青年问题作为自回归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历史性的、跨世代性的问题,以“占中事件”为警报又再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何志平深入考察香港青年政策的历史沿革,认为尽管回归后特区政府已经从“控制”“斩根”“同化”等较为负面的操作切换至较为正面的意识形态推广,但是许多香港青年还是未能完全摆脱回归前去政治化、去中国化、妖魔化和技术化的青年政策的影响,青年问题的全球性和特殊性不断凸显[10]。之后有学者采用“中央-边缘”的视角,对香港与北京的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数据显示两地青年大学生在民族文化方面都呈现了较高的认同感[11]。考虑到当时香港回归还不足20年,香港青年大学生在研究中表现出的对国家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利好的趋势之下,也依然存在暗涌的危机和挑战。面对香港青年团体不断发生的以疏离内地为目的的社会运动带来的“港独”分离主义,有学者通过分析提出分离主义者通常从强调地区文化本位、塑造假想的区域族群以及利用逐渐形成的文化疏离推动政治分离来反对现有国家认同,对香港青年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12]124。尽管在这里并没有明确提到文化认同,但作者倡导的深植中华文化、构建文化共识也充分表明香港青年对于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看法和情感仍存在引导和塑造的空间。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香港青年的认同问题越来越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傅承哲、周子玥从港澳比较的视角出发,探究其青年大学生国家认同心理机制的差异[13]99-112。这一心理机制所包括的文化认知要素的研究显示,香港大学生对中华文学艺术、民族归属、历史渊源、语言文字、价值理念和风俗习惯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低于澳门大学生,这一基于客观上港澳文化同源所呈现出来的差异背后的缘由值得深思。在这之后,姚嘉洵和孙晓晖提出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困境在于中华民族意识的离散、家国认同理念的错位及国民身份认同的偏离[14]46-47。张小彦认为从港人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中华文化无断裂性”及其对文化认同的困惑性、对教育的不重视等方面凸显了香港青年当前在文化认同问题上的矛盾状态[15]116-117。除此之外,安冬平、谢春红、程婕在分析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过程中,更观察到其在文化认同上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将“粤语方言”设置成“文化筑墙”,提出香港青年严格区分大陆粤语与香港粤语,甚至提出了“香港话”概念,并确立“港式发音和用词标准”,这一系列行为终极目标是为了构筑香港青年一代对中国文化的“不认同”或“歧视”[16]9。

总体而言,多数学者都重在考察香港青年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相互联系,鲜有将其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但从中依然能够窥见香港青年文化认同存在的严峻挑战。其中,不同学者从心理学、政治学等角度切入,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香港青年中的不同案例及其他相关群体进行分析和比较。尽管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呈现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都为之后进一步研究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借鉴。

(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香港青年的文化认同是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作用的产物,要构建起广泛而持久的认同,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多位学者从不同方面探寻了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多种影响因素。

陈章喜、林劼和杨晓群认为香港青年的文化认同受到英国殖民文化的影响,在价值观念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同时,由于香港的文化教育停留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上,而未能适应中国文化的新变化和新内容,导致两地的文化差异不断扩大[17]。刘秀伦、叶新璐对此也持有相似的观点,其明确提出香港回归前港英政府的殖民教育培植了香港青年的被殖民心态,因此香港青年文化认同弱化的问题将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彻底的解决[12]126。在此基础上,张小彦更具体地揭示了港英政府殖民教育的功利性,即向香港市民灌输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及与之相应的文化价值体系,不断淡化港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15]117。姚嘉洵和孙晓晖基于香港和内地不同的政治理念与教育环境,从其对民主政治文化的诉求、对香港区域发展的经济诉求以及对身份价值的诉求等方面分析了香港青年文化认同错位的原因[14]47-48。傅承哲、周子玥认为部分港澳媒体偏颇的舆论引导强化了港澳青年对内地的固有印象,形成两地交流融合进程中提升文化认同感的心理障碍[13]109。除此之外,“台湾因素”、香港学校的课程设置、学生社团的影响、文化氛围、以及网络的舆论作用等也共同构成对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影响。

综上,学者们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香港青年文化认同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研究并提出针对有效的现实策略奠定了有力基础。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多种复杂的影响因素,判断和选择根本的或主要的原因应成为必要。同时,随着新时代香港“一国两制”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影响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因素也会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仍有深入探索的空间。

(三)提升路径的针对性

立足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现实表现和原因分析,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提升策略,以期更好地化解香港青年文化认同危机。

第一,在国家和政府执行层面为提升香港青年文化认同创造必要前提。在这方面,张小彦认为香港居民应在支持和拥护“一国两制”、坚持“一国”底线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民族和国家“大同”。在面对部分港人与中央和内地同胞之间在解读“一国两制”时出现的差异,需要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的背景,通过理性和持久的沟通来解决问题,从而凝聚起爱港爱国的精神力量。其次,要将香港的发展纳入社会发展大局,即将香港的发展纳入国家的发展体系,促进香港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实现“中国梦”和“香港梦”的有机结合,不断增强香港青年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15]118。此外,安冬平指出在构建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过程中,需要打造由协同主体设计、香港和内地相关政府部门及有关机构共同落实的行动保障,并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平台保障和激励保障,从而确保一系列文化工作能够积极有效地开展[18]45。在关注促进香港青年文化认同总体规划的同时,也有不少学者提出需要通过具体路径实施为提升香港青年文化认同提供保障。基于价值认同规律,姚嘉洵、孙晓晖提出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通过利益交融塑造经济政策认同,并以其促进身份认同,从而培育香港青年的历史责任情怀,更好地实现文化认同[14]49。之后,安冬平、谢春红、程婕针对香港青年在语言文化上表现的文化认同困境,提出需要“进行一场‘语言搭桥手术’,在粤港澳大湾区大力推行‘普、粤、英三语’,打通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与认可通道”[16]10-11。

第二,从社会关注和行动探寻方面寻找改善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有效路径。内含这一观点的学者主张社会要更加关注香港青年的个人生存发展,通过解决民生问题和加强香港内地交流合作不断弥合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裂痕。面对近年来香港青年在升学、就业、住房和收入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有学者提出应该“关注和解决好民生问题,做好香港青年的人心回归工作”[14]49。同时,两地可以“针对性地策划与举办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宣传、交流、讲座、展览、教育、培训、推广、集会、研讨等具体性工作和活动”[18]45以及“共同开展夏令营活动,双方合作办学,特色文化交流,共同创业创新,就陆港两地的发展进行互动研讨等”[14]50,从而为瓦解香港青年文化认同面临的多元反对势力的渗透、增进内地香港互惠互信提供有力支撑。除此之外,也有学者从传承文化记忆的角度,强调社会舆论对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影响和塑造,认为应该注重提升香港媒体工作者的素养,积极搭建两地媒体文化交流平台,更好地将内地与香港的核心价值共性相融合,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19]30-31。

第三,立足学校教育为增强香港青年文化认同开辟多方面路径。从这一方面进行分析的学者认为香港当前的国民教育应该利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重要资源,不断增进青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及文化认同。王艳伟、陆模兴提出应该将以文化人作为培育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在关注青年主体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及遵循反身性的基础上,切实增强文化认同的吸引力和向心力[20]。王娟、殷超主张学校应加强国史国情教育,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化解“通识教育”的误导,从而充分唤醒香港青年的文化记忆,对自我身份和国家产生认同[19]30-31。除对具体教育内容的关注之外,也有学者提倡对教育形式的改进和完善。姚嘉洵、孙晓晖提出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用讲故事的方式取代纯粹的理论灌输,重视隐性教育的作用并以其替代显性教育,努力寻找和运用香港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加强香港青年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的学习[14]49。此外,基于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学者将校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作为引导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认为应从弘扬传统文化的层面建设校园文化,发挥其对青年的正面引导作用,同时要为香港与内地大学生创造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机会,从而带动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提升,增强香港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15]118。

多位学者的一系列路径研究着眼于现实需要,为提升香港青年文化认同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要建立起稳固的文化认同,需要长期的协调和努力,且各方面策略在实际执行中会面临许多错综复杂的考验,因此我们要有更加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应对行动。

三、关于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研究的反思

第一,当前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研究内容有待丰富,即需要全面考察香港青年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情感,并赋予其更加崭新的时代内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和世界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成为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大问题,因此对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研究必须进一步拓宽视野,由原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为主的考察扩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探究。同时,在新时代“一国两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香港青年的文化认同内涵也随之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因而我们应该把握这一契机,立足新时代、新战略和新实践对香港青年的文化认同作出新的诠释。

第二,当前研究方法还较为单一。现有研究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较少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其中对港澳学生和北京部分青年学生的抽样调查也并未对文化认同的问题深入探析,因此当前迫切需要采用更多的实证研究,用以寻找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新特点和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此外,近年来香港青年组织和参与的产生不同影响的各种社会事件、澳门青年在文化认同上的表现都为我们采用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第三,提升路径研究有待拓展和深入。通过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提升香港青年文化认同的路径主要集中在国家和政府、社会和学校层面,鲜少将家庭教育和朋辈影响作为其文化认同的作用因素。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朋辈影响可以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补充,对青年发展进步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分析香港青年的家庭背景和朋辈环境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主体挖掘有利于提升青年文化认同的策略和路径,能够为实现香港青年广泛而持久的文化认同提供更多可能性和可行性。

猜你喜欢
学者香港文化
学者介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学者简介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学者介绍
谁远谁近?
学者介绍
香港ifc商场
香港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