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机制研究

2021-11-30 00:17潘锦云
关键词:精准农村发展

贺 卫,潘锦云

(安庆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摆脱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关系到14亿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福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愿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贫困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期待,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导方针和举措,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补齐农村事业发展短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中共十九大作出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和内生动力都在农村,服务对象和受益主体都是农民,政策目标都是为了安农业兴农村富农民,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政策契合性和工作延续性。从一定层度上来说,乡村振兴战略是精准扶贫的升级2.0版,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补齐农村事业发展短板,厚植“三农”发展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深刻认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体现一个政党性质宗旨的试金石,也是政府制定政策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民族危亡紧急关头中诞生,在革命烈火中锻炼成长,在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求索,在全面小康和民族复兴新征程中奋进的百年大党。自党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始终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身的初心使命和奋斗目标。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革命事业中,还是在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梦想的新征途中,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作为对初心的坚守和使命的践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重要法宝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执政基础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共产党员就做什么。十九大报告作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相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需求向度更加多元,对幸福生活的期待也更加迫切。

(一)中国扶贫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立下愚公移山志,团结带领人民齐心协力战贫困,中国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农业农村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农民收入状况和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着眼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待,中国共产党坚持立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坚持以发展的思想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扶贫工作,将“三农”工作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贫困地区走访调研,提出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略,系统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农村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1]。截止到2020年2月,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实现了脱贫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剩52个,预计2020年能够实现全部退出贫困县行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通过产业扶贫和政府政策帮扶,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于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条件得到保障和改善,广大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普遍增强。党和国家的扶贫事业是干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无论是从脱贫人数规模,还是致贫原因和贫困程度,中国扶贫工作的开展难度前所未有,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扶贫成绩更是举世瞩目。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后,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党和政府在指导扶贫工作过程中坚持精准识别,靶向治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工作举措在扶贫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和科学检验,坚持以共建共享发展新理念引领,积极引导各界社会组织和力量参与到扶贫事业过程中,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为民办实事,全心全意做好事的责任担当和治理效能。中国扶贫事业取得的成就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和积极推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二)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必然要求

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工作重心和成败关键在农村。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指导党和国家未来发展“七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破解城乡发展二元格局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补齐农村事业发展短板,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开辟了新的发展思路和空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最大保障,农民(包含农民工)是当下中国所占比重最大的收入群体,农村是曾经孕育过革命火种的摇篮和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推动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人口等资源要素日益向城市集中,农村为工业化城市化源源不断的提供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支撑,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地区从改革开放的先行者逐渐沦为跟跑者。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历程深刻证明,单纯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和依靠市场解决社会问题,将会导致资源特别是公共服务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均,城乡居民有效社会需求不均衡不充分,容易引发“城市病”、贫富分化加剧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要在继续深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的同时,努力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引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社会激励的方式,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政策、技术、人才、产业等方面的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确保在继续巩固全面小康社会成果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建国一百周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蓝图。

二、科学高效构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2]。实现幸福美好生活需要,必须要通过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要科学构建完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制度举措和政策激励,努力激发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村低收入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为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的动能和发展空间。推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实现高效衔接,需重点在组织领导、产业支撑、人才培育、文化建设、生态治理等方面创新工作举措,充分利用已有的社会资源,积极吸收借鉴脱贫攻坚中形成的积极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和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证。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发展年代,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务实作风,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实际,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刻把握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突出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开展“三农”工作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总方针,发挥党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注重在基层一线考察和培养干部。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我们党探索出了一条以党建抓扶贫的特色扶贫模式,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选配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扶贫工作的考核和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事业投入力度之大、覆盖规模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中国扶贫事业取得的成就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充分认可,也赢得了广泛的世界赞誉。在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进一步突出和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二)夯实产业基础,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发展致富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质量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经济基础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前提和保障。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要按照“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的工作总要求做好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工作。在扶贫举措上,要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的方针落实到具体工作举措当中。“六个精准”与“五个一批”两者既相互支撑又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精准扶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六个精准”重点解决贫困对象的识别,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五个一批”重点面向如何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回答的是“怎么办”的问题。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关键要靠发挥自身的内生动力来解决,农村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产业的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城镇化进程当中,农村往往充当着资源、劳动力等要素的输出角色,进一步削弱了农村发展机遇和空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基础和前提。因此振兴农业产业基础,厚植农村发展优势既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在进一步巩固扶贫产业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各地的区域发展特色,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业”要求,将“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生产质量优势与现代规模化生产和网络化营销效益优势有机结合,立足市场需求变化,发挥地区产业优势,挖掘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潜力,构建新形势下现代化农村产业发展新业态,提升农村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企业,采取“入股分红”、“抱团群暖”等生产经营方式,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同时,带动农村居民持续增收。

(三)强化人才支撑,激发农村发展潜力

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优秀人才参与到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建设过程中,培养打造一批产业致富能人和农村基层工作尖兵,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和人才支撑。无论是精准扶贫还是乡村振兴,关键是要发挥好人的作用。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相继培养出了一批批创业致富能人和农村“双带头人”队伍,要在继续鼓励和支持这类群体的同时,发挥“头雁”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农村经济社会事业中,树立“一人致富不算富,全村人富才是富”的创业致富观念。其次要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克服传统的等靠要思想,树立“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干劲和意识,通过劳动和奋斗实现幸福美好生活。再次要注重挖掘人才潜力,积极吸引城市人才向乡村地区回流,特别要注重在农村致富能人,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培养选树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党组织和“三农”工作队伍中,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持,激发农业农村创造活力和发展潜力。最后要建立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不断激发农村“能人”想干事的能力和能干事的本领,当前农村地区创业热情较弱,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发展要素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受自然灾害和市场因素不确定性等因素综合影响,农业产品投入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对农民投资兴业热情和干劲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及相关组织要在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研发等方面强化帮扶,努力解决农村创业人才的后顾之忧。

(四)坚定文化自信,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3]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载体,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则文明兴,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又兼具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是世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农村地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古老的中华文化也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同时塑造了中国人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近代以来,农村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又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根据地,也是孕育红色革命文化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农村地区又作为改革先行试点区,形成了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反应当代农民精神风貌的“大包干文化”、“小岗文化”等新兴农村文化。农村地区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发掘培植时代文化的深厚土壤。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要注重发挥文化的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功能,厚植农村居民的乡土文化情怀,从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伟大实践中挖掘新的文化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增强农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同时要注重发挥新乡贤群体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和公益事业中的作用和影响,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为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五)加快生态治理,构建山青水绿美好乡村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4]。生态环境作为关系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福祉,也是全球最大的公共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5]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小康是全面的小康和全民的小康,生态环境质量和治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的成色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要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更是要在抓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集中力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发展是农村地区的第一要务,也是补齐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短板的应然举措。农村地区作为尚未完全进行人工开发的生态地带,在坚持开放发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坚决摒弃以前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在进行自然保护修复的前提下,突出农村生态功能区的质性定位,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将农村生态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发展效能。要树立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应当一手抓乡村振兴,一手抓生态环境治理,借鉴推广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治理实践中形成的“河长制”、“林长制”等积极有益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创造提供更多的农村生态公益性岗位,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共同建设秀美宜居的美好家园。

三、结语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在组织引领、产业支撑、人才保障、文化兴村、生态治理等工作举措上存在着高度的契合性和政策延续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历史交汇期。在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实现精准衔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总方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优化农村产业布局,提升基层“两委”为民干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丰富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补齐农村民生事业短板,完善乡村治理,开辟农村发展新天地。努力构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秀美乡村振兴蓝图。

猜你喜欢
精准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