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扬·凡·艾克油画色彩及技法研究

2021-11-30 08:09宫磊磊
流行色 2021年9期
关键词:光油艾克技法

宫磊磊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色彩理论是画油画必备的基础知识,红色、黄色、蓝色三原色在色彩创造方面极其重要,把两种原色结合在一起,就能变成第三种颜色。在油画的创作中,色彩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还是造型艺术个性的反映。扬·凡·艾克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的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正是因其成功“研发”了油画媒介,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油画发明者”,油画媒介和材料的探索和创新使绘画在技术方面有了较大变化,这也促进了油画的快速发展。扬·凡·艾克通过其特有的绘画技巧创造了一种再现现实的写实风格绘画,由于使用油作为绘画媒介,画面呈现出一种珐琅般的画面效果。古代大师作品的成功并非他们所使用的材料比今天好,而是归功于他们按照材料的逻辑进行绘画,并建立在材料的熟知和熟练运用之上,他们自始至终都按照周密的计划进行绘制和完成。同样,扬·凡·艾克也有其独特的绘画逻辑,在绘画技法上也有其个性和独创性,这造就了其伟大的绘画成就。

一、浅析扬·凡·艾克的创造性色彩在油画中的应用

在艺术油画的创作过程中主观色彩的表达尤为重要,扬·凡·艾克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结合精神实质,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艺术修养,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启发性的色彩,通过运用颜色的不同更好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愿。

扬·凡·艾克作画首先从暗部开始,用黑色或者其他颜色来加深暗部,并对重点进行强调,直到出现满意的效果为止,紧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画亮部和中间色调。扬·凡·艾克绘画中的用色都较为鲜艳浓烈,纯色使用较多,待干后再用其它透明色进行修饰。由于提白时白色中加入了其他颜色,在用透明色覆盖后色层之间颜色的叠加会产生微妙的色彩变化,这也避免了冷暖色或者补色的混合导致颜色变灰、变脏的问题。由于透明色覆盖会使原来的画面明度降低,因此在用白色提亮时需要比最后完成的效果要更亮一些,透明覆盖层也不能颜色太重进而破坏画面的明亮感。如果透明色覆盖后导致形体表现不够,仍需要用坦培拉进行提白塑造,之后再用透明色罩染,直到达到满意效果。最后再在最后的透明色之上薄薄的涂上一些色调,以此来微微调整画面的冷暖关系和明暗关系,这种色调要非常薄,以免破坏底层的色调,直到最后画作的完成。

扬·凡·艾克在画底制作上沿用了佛兰德斯传统的坚实白色石膏画底,主要是用白色的石膏粉加胶液来制作,在石膏粉中也会加入一定量的铅白粉。在石膏底完成后,扬·凡·艾克会将事先准备好的素描稿画于白色的石膏底上,素描稿要特别精细且完美,素描稿完成后,紧接着将微带红色或者赭石色的颜料用松节油树脂光油稀释后涂于白色的石膏底上作为透明底色层,亦或是在坦培拉底色层上涂一层树脂光油,即被扬凡艾克称为的“单色底稿”,这样便会形成一个类似于带颜色的“灰色”底色层。这层颜色层在涂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反复涂抹造成色层的不均匀,色层呈现薄而透明且无明显光泽感,颜色在视觉上是浮在底色层之上,而置于色层下的素描稿也能清晰可见,明确的形体能够方便接下来的深入刻画。这层光油透明色干后会变的很硬且不溶于水,光油透明色层也避免了在接下来的绘制过程中底层被溶解的危险,涂于这层光油透明色之上的坦培拉也会变得很硬。接着使用坦培拉白色从人物的高光处进行提亮,这种坦培拉白色中加入了少量的拿蒲黄、灰色或者绿色,使画面中的各处颜色有所不同,在用透明色层覆盖后会产生色彩的微妙变化。用坦培拉进行提亮并作为底色层不仅不会减弱初步底色层的效果,而且由于坦培拉乳液的水质调色特质还能非常细致的处理画面的素描关系,这种坦培拉在画完后干燥迅速,便于进行下一步的绘制。在用白色提白塑造的过程中,亮部、中间色调和暗部分别涂上不同厚度的白色,这样在新的树脂光油透明色罩染的时候便不会将底层溶解。这个过程不是一遍完成,而是分几遍连续进行,直到提白完成后,这种白色坦培拉颜料实际上在画面中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的画底。待提白后的画面干后,进一步的刻画主要使用树脂油作为媒介,即用光油、香脂或日光晒稠油的混合物,将树脂油与颜料稀释后涂于各个部位,这样便能获得使用坦培拉所得不到的一种珐琅样的画面融合效果(如图1)。干性油作为绘画媒介不但能使颜料容易调出自己满意的色彩,油画的厚薄表现和透明色的使用更使绘画技法得到了极大地丰富。

图1 油画作品

从扬·凡·艾克的作画过程中我们能知道,其油画技法是一种坦培拉与油画混合的多次间接画法,从用树脂油透明色覆盖坦培拉白色底层说明扬·凡·艾克的绘画遵循了“肥盖瘦”的油画作画方法。与文艺复兴的早期画家相比,油调色媒介的“发明”和正确使用扬·凡·艾克的作品在色彩、色层、画面效果上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扬·凡·艾克油画的技法及调色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绘画存在着湿壁画、干壁画、坦培拉画、油画等多种绘画形式,依据绘画颜色的材料和媒介的不同,归结起来即以水和胶为调色液的胶彩画、以鸡蛋液作为媒介的坦培拉画、以油为媒介的油画。13 世纪中期,契马布埃在13 世纪中期将坦培拉从希腊介绍到意大利后,坦培拉因干燥速度快、易多次修改、笔触细致等优点逐渐成为文艺复兴初期绘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绘画的发展,坦培拉技法由于缺乏一定的柔和感和光彩,颜料之间的难于融合,单一的排线法对碰撞和潮湿较为敏感,色层与色层之间易于溶解,干燥后颜色会产生变化等方面的缺点,难以满足画家艺术创作的需要,许多画家对改进坦培拉做了努力,一部分画家们开始尝试探索使用油作为绘画的媒介。13 世纪的英国,有画家探索过使用油对画面进行上光来使画面保持鲜艳并保护画面。意大利和尼德兰地区的一些画家通过对油进行加热、晾晒等方式来进行油媒介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是探索调色用的油。在绘画实践中,意大利画家在衣饰部分已经使用油画颜料来进行作画,但人物的面部依然使用坦培拉进行刻画。相对于坦培拉媒介,油作为媒介易于调色,颜色也可以是透明的,并能够产生陶瓷或者彩色玻璃般的表面效果。此外,如意大利画家琴尼尼在《艺匠手册》一书中对于媒介剂的油的制作方法以及使用方法也进行了论述,并且还详细的介绍了如何用油研磨色料以及如何在墙上使用这种颜料进行涂色 。另外他还提到用亚麻籽和山达脂制成的一种上光油和将熟油熬到一半体积时形成的一种类似日光晒过的稠油,这两种油呈现偏暖的色调,作为上光油涂能中和坦培拉底层上呈现的冷色调。

15 世纪中期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开始使用一种熟制光油进行进行绘画,即使用亚麻籽油和熟核桃油,“用这两种油与其他混合物在一起煮沸的方法,使他首次发明了全世界所有画家一直期待的着的光油” ,以至于意大利的艺术理论家瓦萨里将油画的发明归功于扬·凡·艾克。由于在文艺复兴时期坦培拉和油画的界限较为模糊,因此扬·凡·艾克的“油画技法”并不是所谓的纯粹意义的油画技法,即一种坦培拉——油画的混合技法。

三、结语

色彩不但对创作的构图和主体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影响了油画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通过每个人对事物所看到的不同面,由心选择色彩,使其具有主观性、个性化。油画媒介的使用打破了之前绘画材料的局限性,油画的丰富的画面表现力、调色的便利、光泽感、不易受损害等特性能够很好的满足画家创作的需求。色彩在油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今由于油画颜料的便捷和油画媒介丰富的种类使画家鲜有热衷于对繁琐的古典技法,希望通过对扬·凡·艾克油画色彩及技法的研究能够使我们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

猜你喜欢
光油艾克技法
爱箱常满
爱箱常满
影响水性光油光泽度的6大因素
精通拍摄技法
小丑鱼吞石记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水性光油的特点及应用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