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1-11-29 00:10刘超
时代商家 2021年32期
关键词:保值增值资产管理国有企业

刘超

摘要:国家经济是保证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而国有企业又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所以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个重要课题。为了确保国有企业良好运行,资产作为企业开展一切活动的重要前提,应该得到充分重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其自身内部的管理水平需要做出很多改变,优化并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系任重道远。本文通过阐述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目前存在的不足,针对每一项不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保障国有企业资产良性运转,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保值增值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要想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提高竞争力变得至关重要,而资产管理水平的优良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整体定位,所以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十分重要。同时,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对企业自身也是意义非凡:一方面,提高资产管理,确保资产不流失,不仅是国有企业与生俱来的任务,而且也是国有企业的立身之本;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是市场趋势,只有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才能促进资产保值,进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概述

(一)国有资产的含义

国有企业资产是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国家掌控并且由相应部门或者组织进行管理的所有资产总称。具体形式包括货币资产、固定资产等。对于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就是指通过对各种类型的资产进行经营和使用,从而实现国有资产基本目标——资产的保值及增值。同时,不断地提高资产的管理可以优化资产结构,进而稳定国有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1.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保障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全国各大企业经营水平的发展,提高并优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实乃当下最重要的事。在市场经济体系中,资产绝对是任何企业发展自身最重要保障前提,拥有稳固的资产,企业可以实现盈利并进行扩大再生产,进而发展壮大。然而,一个优秀的企业要想确保企业发展能够源远流长,必然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时代潮流,加强并优化自身资产管理。国有企业在优化自身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企业架构的漏洞、制度的缺陷,尽早地对其进行规整与变革,剔除管理流程中的障碍,确保部门之间沟通流畅,建立人性化、科学化的绩效考核机制,带动所有岗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如此一来,国有企业可以利用资产管理改革来优化整理内部环境,为企业实现盈利提供保障。

2.加强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为了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并借鉴国际市场上优良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改良后加以应用才能走得更远,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变革自然首当其冲。通过学习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可以优化管理职能、提高部门协作、降低资产闲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跟进资产的监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进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企业也要花重金持续培养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只有我们拥有真正的创造力与执行力,才能确保企业的发展内核不会枯竭,从内核上提高竞争力是最根本、最有效、最长久的办法,这一系列的改变必将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为我们的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稳定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赢取更多的利润。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管理层对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国家委派的,管理企业的任期限定且较短,他们不是资产的所有者,而且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大、结构复杂,这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够。他们往往更注重资产的形成以及投资回报,而对那些影响企业发展根本性的原因如: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模式、制度建设、监管设置等没有足够的重视,有的甚至因为年限的限制对那些棘手的问题选择忽视,对于存在历史问题的资产选择放任不管、任其闲置,造成这些资产过期、作废,无法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不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是造成资产闲置、浪费的主要原因。具体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调控的载体,不仅具有发展经济的职责还肩负着改善民生、解决社会问题等政治职能。也正因为如此,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行使权不属于企业自身。这导致企业在发现问题需要尽快解决时要经过异常复杂、繁琐的流程來达到目的,包括从发现问题到具体政策得以执行之间的所有步骤都需要层层上报主管部门,市场的变化是瞬息万变的,就算我们能够精准地捕捉到危机,这样的流程无异于将企业置身于危机之中,耗时过多导致企业不能在最快的时间里做出有利于企业的决策,从而降低企业市场竞争力,影响经济收益。第二,目前而言国有企业大都规模大、内部机构复杂,不同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及时,沟通不畅就耽搁了资产的使用,也就降低了效率。另有一部分资产因不可抗力的历史原因停工不用,新领导上任后不愿过问导致这部分资产陈旧、过时、甚至过期,这无疑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加重了企业运行成本。

(三)资产管理缺乏高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部分国有企业没有专门的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他们只是根据资产的不同属性将其归属到不同的部门——货币资产主要由财务部门管理,生产设备由生产部门管理。每个部门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都以完成各自部门的工作职能为目标来使用资产,造成资产管理不统一。比如当生产部门需要采购生产设备等资产时,财务部门出于降低成本的要求会尽量压低采购资金,这可能导致所购买的设备无法带给企业预期的效益,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下;而生产部门又为了顺利完成生产任务,随意加大设备等资产的采购,直接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意味着资产管理不唯一,一旦出现问题责任认定就会不清晰,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这进一步加剧了资产在接下来的使用过程中缺少维护,加快了其贬值,间接造成国家资本的隐性流失,最终造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监督管理流于形式。企业监督管理不到位,国有企业关于如何决策资产的使用就不能有效落实,这毫无疑问在损伤企业的运营能力,降低其市场竞争力。其次,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没有设立专业的管理考评机制,年终考核往往只侧重于经济效益等指标的高低,对如何考核资产管理指标仍是一张白纸。没有相应的奖赏,企业从业人员无法从认知上重视资产管理,一味地浪费原材料造成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影响企业改革发展。

(四)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资产管理信息化对提升国有企业运营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认为财务会计信息化就可以满足企业的管理需要,殊不知会计信息系统只对资产进行入账、折旧、报损等简单操作,无法跟踪管理资产的动态变化,再加上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晚、缺乏硬件配套、专业人才也比较紧缺,这些原因都影响了国有企业在适应市场环境时无法更快、更准确地实现技术性资源配置,国有资产也无法实现其最大效益。

三、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知

企业管理者是保证企业资产安全与完整的主要责任人,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必须意识到只有把国有资产的管理与整个企业的经营运转联系起来,通过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来确保企业拥有市场竞争力。具体工作中,可以通过参加相关会议、外出培训学习来帮助企业的管理者了解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再结合实际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来引导其增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最后在年终考核中增加国有资产的相应考核指标。另外,设立公司制度时,增加管理者的审批权限,明确规定资产管理的最终责任,这样从思想上能更全面的引导管理者高效地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一旦从意识上确立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自然会站在全局的角度,根据企业需要采购资产并按照物尽其用的标准来分配资产,减少资产的闲置与浪费、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是保证企业良好发展的第一步。

(二)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

合理且适合自身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优质的资产管理制度又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快速稳定发展的长远目标,纵观全球经济市场,加快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迫在眉睫。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要下放权利。企业拥有资产管理的自主权,就能在市场经济风云变幻之际,立即作出调整并执行,权力下放可以使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变得灵活,免除了上下级之间沟通的时间跨度,企业自身能更快、更准确地应对市场变化,管理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企业要明确资产管理的组织结构,将其部门的岗位权限、职能进行划分,突出资产管理的独立性。具体工作中可高价聘请专业的资产管理人士根据自身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实地指导,同时借鉴并引用优秀企业的资产管理制度,最后通过管理层的探讨、协商,建立健全的、合理的、科学的、适用自身的资产管理制度。

(三)设立监督管理及考核机制

企业要想建立一流的资产管理水平,只有管理层的重视和完善的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设立完整的监督考核体系。提高资产管理监督及考核水平我们需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购置资产环节的监督管理。资产采购是资产形成的第一步,企业要着重把控采购环节——根据年初预算按需购买、价格透明。生产过程中急需的大宗物资与设备等也必须经过预算追加审批后再进行采购,当然也不能一味地压制成本导致所购资产无法完成生产任务,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必须设立一套完善、健全、严格的招标制度来确保大型设备采购的公开透明。任何采购的资产一旦收到,相关部门就要对资产的数量、金额、用途、购买年限等信息详细登记入册,不得遗漏以免形成账外资产无法监管,对资产登记账簿需严格保管,不得擅自修改。

第二,加强资产保管环节的监督。首先指定专职人员看管资产——对入库的资产认真验收,验收合格后尽快办理入库登记,登记的信息一定要尽量详细,包括时间、资产的数量、资产的型号、资产的类别等;对于生产期间领取的资产又要办理相应的出库登记,同样也要按要求详细入册,并要求领取人签字。企业内部相关部门要定期对库存资产进行盘点,检查资产状况是否良好、账实是否相符。对盘点过程中发现的资产损坏、过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后按规定处理,一旦发现资产无故减少等情况,第一时间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完善库房管理制度。加强库房监管可以降低资产损失,提高资产使用率。

第三,加强资产报废环节的监督。任何资产的使用年限有限,当资产无法使用并经确认已达到报废标准时,企业应该严格按照规定上报审批,相关部门作出清理方案后核销。一旦核销,财务部门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保持账实相符。

第四,在年终考核体系中加入对资产管理的考核,包括管理者和所有员工。考核机制的建设不能很随意,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研究、讨论、严格制定,尤其要认真分析日常生产中影响资产使用的因素,确保制定好的考核制度可以有效规避这些问题。同时,考核机制的设立必须确保其科学性,尤其关系到每一位员工的薪酬水平时,我们要将资产管理者的管理质量、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积极性、创造性等能力给予有效的维护。相对应地,对于责任追究方案的设立也必须提高重视,希望能借此确保资产管理制度得以优化。奖罚分明的制度不仅可以激发管理者对资产管理的重视,还可以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大家从思维上认可资产管理于企业壮大发展的重要,才能保证实际工作中的毫不懈怠。只有将企业的发展与每个人的收获挂钩,企业内部的任何管理都将畅通、协调。健全的考核机制是预防企业监督管理无法落到实处的有效约束。

(四)加强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在现代人的生活与工作中的作用大家有目共睹。国有企业要想与国际接轨,不断提高自我,就应该应用一切手段来提高自身信息化程度。可以高薪聘请专业人才、花重金购买硬件设施、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来确保系统后期维护等。信息化程度越高,企业越可能实现国有资产全方位、全维度的管理,包括任何形态的资产从获得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数据库对资产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调控,不仅大大地降低了资产的闲置还可以优化资产结构;各部门之间也因信息化的建设打通了彼此之间的隔阂,沟通顺畅了,资产使用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信息化建设将打通国有资产使用的全流程,做到管理全方位、无死角。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执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从内心开始重视和支持资产管理工作,并将此观念传播于每一位参与者,让大家整体树立起资产管理非常重要这种意识,才能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资产管理监督、设立健全的考核机制、提高信息化水平后将资产管理落到实处,真正实现资产的零浪费、零闲置、高效利用、促进国有资产更加高效地运行。

参考文獻:

[1]史道明.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20(23):102-103.

[2]何继霞.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8(27):103-104.

[3]敬金菊.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发展,2021 (07):30-31.

[4]陈明海.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商论,2020(13): 117-118.

[5]何琳.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1(12):45-46.

[6]李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对策探讨[J].中国产经,2021(02):159-160.

猜你喜欢
保值增值资产管理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浅析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的现实途径选择
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问题及对策
1000万可支配资产的配置方案探讨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