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效语文教学启迪中职学生心扉

2021-11-29 22:51:07薛美松
启迪·中 2021年8期
关键词:模式创新中职语文高效课堂

薛美松

摘  要:中职语文教学要注重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用高效的语文教学启迪中职学生心扉。注重整合理顺碎片的语文知识,重新展现语文学科魅力,为学生开辟语文学习新天地。把语文集装箱借用到语文教学新课堂,给学生带去全新的语文教学新体验。建立语文课堂知识超市,让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自觉生成,并重构属于自己的东西。让课堂学习向课外生长,把语文打造成生活的语文、成长的语文、终生的语文。

关键词:中职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模式创新

中职语文教学要注重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学生已经对传统的讲课文、背课文教学模式烦腻了;对复习中导入,新授课文,总结课文,布置作业这些不变的环节失去了兴趣。落后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阶段中职学生开放、自主、多元的学习需求。因而,中职语文教学要注重用高效的语文教学启迪中职学生心灵,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推进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呢?笔者在此结合自己多年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观点。

整合理顺碎片的语文知识,重新展现语文学科魅力,为学生开辟语文学习新天地。

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背景下,我们应把碎片的、僵硬的语文知识整合理顺,把语文的学科魅力重新展现出来,帮助中职学生开辟语文学习的新天地。

中职生不像小学生或初中生那样率真,也没有普高生的承压承受能力,他们的心理需求格外明显,高速、多样、量大、真实。如若我们再按照课文,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去解读,他肯定没有那份耐性。我们要为学生重新“配餐”,还得外带几个地方小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既要立足文本,还要走出文本,既要备学生的心理,又要研究学生心理感受环境;深入挖掘,广泛涉猎,整合知识,开发尽量多的兴趣点、思维源,以系列、专题形式集中、打包、装箱,为学生打造一个纵向为主线、横向有亮点的完整“生态园”。

把语文集装箱借用到语文教学新课堂,给学生带去全新的语文教学新体验。

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敢于把“语文集装箱”带到语文新课堂。特别是学有专长的语文教师要带着自己的精品建立“语文课堂教学交流群”。比如,用名篇大作品母爱。可以把胡适的《我的母亲》、老舍的《我的母亲》、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以及高尔基的《母亲》等篇目一起拿到语文课堂,以“母亲的光辉”为主线,将“母亲的品质”展现给学生。还可以为学生带来“女生的婉约”集装箱,如以李清照一生的感情波折为主线,如诉如泣,把主人公的代表词作演绎得淋漓尽致;再比如把“人生豪迈叹太白”移到语文课堂,我们结合经典诗作,把李白全景式地向学生进行了展现……这样我门就是为学生送去了一顿顿的饕餮大餐,整如万壑松,碎若落珍珠。

建立语文课堂知识超市,让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自觉生成,并重构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们只有在真实的环境下、在原生的体验中,才能形成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发生。中职生,他们是准社会人,他们对自主、尊严的个性要求明显,“被动学习”没有存在的理由和空间,若我们一味采用灌输性、标准化,以及测验考试等过去的陈旧方式,就不会产生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与其说我们在一些记忆性的客观知识上下功夫,倒不如让学生在知识生成点方面,生成知识的思维习惯、让他们深度体验,用感情去触觉学科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语文学习的真实情感。

作为教师,要注重为他们建立知识“超市”,并积极做超市的“搬运工”或“导购员”,帮助、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触及到语文的魅力,触动自己的心灵,进而激发学生的情,唤醒他们的思维。用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让学生切实投入到语文课堂中去,与同文本交流,依据他们自己的兴趣对知识自主选择、加工、体验,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生成属于自己的东西。

让课堂学习向课外生长,把语文打造成生活的语文、成长的语文、终生的语文。

语文学习是一个细致的过程,需要我们用慢功夫,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典文章,更需要我们用时间来慢慢咀嚼消化。他们小学时学习《鸟鸣涧》,想到的是幽静的春夜;现在再去学《鸟鸣涧》,会感受到以动衬静的妙境;若干年后让他们再读《鸟鸣涧》,更会真正感悟到“心境禅意”。初中时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他们只是感觉难背诵;现在去欣赏这首《如梦令》,他們会为词工之美所震撼、为神来之句所陶醉,就会自然而然记住了。在我们的中职课堂上,语文教师迎着学生的节奏,一路撒下语文的种子,把中职语文打造成“知识的语文”“生活的语文”“成长的语文”“终生的语文”,学生则以“约会”的心态迎接“精品班列”的到来。印象深刻的语文教师、终生难忘的语文课,对学生来说,已经不再是奢望。多年后,学生床头摆放着一本《史记》、一本《唐诗宋词》,这正是语文教师所期盼的。

总之,课堂教学的中心应是学生。中职学生兴趣的多样性、认识的差异性,以及思维的跳跃性、体验的个性化、素养的层次性都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脉。我们是语文教学要牢牢把住这些“课脉”,积极用大语文观为学生配供膳食,实现由教学到教育的美丽转身,开启中职语文教育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张彩亚;中职语文要注意五结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0期

[2]苍中洪;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年11期

[3]胡清华;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J];赤子(中旬);2014年03期

猜你喜欢
模式创新中职语文高效课堂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6:01:58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2:37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51:19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47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