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花鸟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1-11-29 22:56孙佳
大观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孙佳

摘 要:“工笔花鸟”为景德镇学院批准立项的2019年课程思政改革课题。该课题以景德镇学院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工笔花鸟课程为研究对象,在教学中通过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在教授学生技法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打破以往重技法轻思想的教育模式,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全方面发展。对工笔花鸟课程思政改革背景进行阐述,分析工笔花鸟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对工笔花鸟课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进行具体论述。

关键词:工笔花鸟;课程思政;美术学专业

注:本文系2019年景德镇学院课程思政改革研究校级立项课题“工笔花鸟”(kcsz-1933)研究成果。

一、工笔花鸟课程思政改革背景

工笔花鸟是景德镇学院美术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设置在第二学期。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對工笔花鸟画的基本内容、画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系统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意识,使学生理解工笔花鸟画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同时,通过一定数量的线描、设色步骤的讲解示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工笔花鸟画制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个绘制环节,为下一阶段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本课程教学进行分析发现,学生们在此课程当中更多的是学习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技法,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画中所体现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中国画主要强调的是借景抒情,追求画外意。该门课程虽然是临摹课程,但是在临摹之前首先要了解到该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对摹本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对画作进行更加生动的展现,从而学习到更多技法以外的知识。

二、工笔花鸟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现代综合型人才。工笔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反映了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与思考,是民族精神的艺术结晶。通过学习工笔花鸟画制作技法和画面中所传达的精神,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不屈的民族精神。

(二)现实意义

一幅画最为重要的是立意。立意是一个人品格的表现,这种品格会贯穿整幅画,是整幅画的生命所在,这往往也是影响一幅画作好坏的关键。工笔花鸟画面向客观对象时强调主观意向和借物抒情,淡化甚至摒弃对自然对象的再现,而着力于再创造的整合表现,表现形式富于装饰趣味,程式结构偏于平面构成,骨法用笔的点、线造型有着独特抽象韵致,浓缩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哲理思考的内涵,从而构成了工笔花鸟画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对工笔花鸟思政课程进行改革,有助于学生感受工笔花鸟画中的意境和哲思,促进工笔花鸟画创作水平的提升,同时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工笔花鸟课程思政改革路径

(一)了解工笔花鸟画发展史,体会工笔花鸟画内在精神和审美特征

本课程在开始之前必须先向学生讲授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工笔花鸟画从唐代独立成科,到两宋时期走向繁荣,元代由于大环境的影响逐步走向衰落,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水平的提升出现了新的发展转机,至今工笔花鸟画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发展历程。对各个时代的代表画家作品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每个时代工笔花鸟画所呈现的不同面貌,并通过分析画家的生活处境、心理状态深入解析画作的精神内涵。本门课程是临摹课程,主要临摹宋代工笔花鸟画。在文化艺术的风格呈现上,宋代花鸟画不似唐朝追求雄健华贵、宏大叙事,而是发展出平淡天真、婉约清丽的审美风致与畅神内修、淡泊质朴的文化格致。两宋时期花鸟画的繁荣发展与当时文化风格的转变相契合,其中确立的美学价值与人生观在之后的历史时期都得以延续和发展。在理论教学中根据花鸟画的相关内容,向学生传授美育和德育知识。

(二)强调工笔花鸟画中诗意性境界,体味东方品格

诗意情趣需要画家对刻画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把握,画家创作时的心境、情感直接关系到画面表现出的意境。部分教师过多关注技法的传授,却忽视了中国画中最本质、最重要的“意”字。“境生象外”“境由心造”,中国工笔花鸟画讲究诗意的境界,而东方“静默”“混沌”“模糊”的生命体验则是影响作品意境的重要原因。从宋代工笔花鸟小品可以看出东方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将内心的情感完全融入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中,这是一种沉默的诗情,展现出一场无声的雄辩,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工笔花鸟画和诗一样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丰满的精神内在和意蕴。因此诗意性的境界是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灵魂所在,也是把握中国工笔花鸟画本质的关键。

在教学中应强调工笔花鸟画的诗意性境界,让学生在艺术作品中体味东方优秀品格。教师要打破当代普遍的重技法轻画意的教学方式,打开学生的情感枷锁,通过画意解析,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魅力。

(三)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每天可以透过电子网络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笔者通过多种网络平台进行工笔花鸟课程教学。经过网络授课和复学后的补课,线上和线下教学方式相结合,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线上课程中,笔者应用多个网络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网络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课程开始前在学习通平台创建工笔花鸟课程,明确学习内容,做好提前准备工作,并利用签到小程序监督学习纪律,利用直播小程序给学生做教学示范,进行在线互动解决学生的问题。课程直播和互动环节氛围良好,直播视频还可供学生反复观看,有传统线下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理论知识的讲解应用腾讯会议平台的屏幕共享方式,讲课时可以和学生视频交流,利用腾讯会议平台共享清晰的学习图片资料,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同时笔者单独拍摄了高清的绘画示范视频上传到哔哩哔哩网站上,供学生们观看学习。学生也可以在网站上找其他优秀教师的工笔花鸟教学视频进行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建立工笔花鸟课程学习交流微信群,方便随时通知学生学习相关事宜,解决学习困难,以及进行学习资源共享。

在信息化教学中,笔者感受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个特殊时刻,大家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学习,体现了大学生该有的精神气质。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明白,在这个时代,科技为我们创造了太多便利,让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理解中国工笔花鸟画材料及技法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画中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其绘画颜料和工具就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作画所用的颜料都是来自大自然:植物色是从不同颜色的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具有透明性;矿物色是用不同色彩的矿石研磨而成的,不透明,具有覆盖性。这些天然颜料为画者所用,体现了中国的本真思想。

又如,运用工笔绘画技法能够通过颜料的反复渲染而获得一种薄中见厚的画面效果,这与西方油画完全不同。因此,在向学生们讲授工笔花鸟画材料及技法应用时,向学生分享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工笔花鸟课程的过程中对本门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加学习兴趣,并且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进一步的了解。

总之,经过一年来的研究和景德镇学院2018、2019级美术学工笔花鸟课程教学实践证明,工笔花鸟课程思政改革效果显著,工笔花鸟课程的教学更加富有活力,学生的学习质量显著提高。课程中,学生对工笔花鸟画的基本内容、画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有了系统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意识,使学生深入理解了工笔花鸟画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同时,通过一定数量的线描、设色步骤的讲解示范,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工笔花鸟画制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个绘制环节,为下一阶段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正庚,刘伟,师群,等.传统工笔花鸟画临摹[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0.

[2]杨建飞.宋人花鸟[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1.

作者单位:

景德镇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高职顶岗实践课“课程思政创新”管理实效初探
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