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田
摘 要: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学习、理解和鉴赏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欣赏教学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心放松,提高综合素质。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音乐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也指导着每个人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从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内涵入手,分析音乐欣赏教学与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关系,从而可提出运用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学生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是高等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音乐的美,有效地提高在人文艺术方面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因此,高校音乐欣赏教学需要进一步调整,并进行更加科学而有效的实践。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内涵
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听音乐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休闲娱乐方式。一般而言,音乐欣赏是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和理解音乐真正的含义,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音乐欣赏教学便是指导人们进行音乐欣赏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进行音乐审美的复杂过程。大学开设音乐欣赏教学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优秀的国内外音乐作品的赏析,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创作能力,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音乐欣赏教学是高等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关乎着大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素质的发展。而艺术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是音乐欣赏教学,所有的艺术教育皆如此。
通过欣赏音乐,学生可以在受教育和进行娱乐的同时,进一步拓宽自身的知识范围,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在长时间地体验美、欣赏美并创造美的过程中形成的实践能力。现代社会竞争十分激烈,学生的整体素质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高等教育中艺术教育的要求,要不断提高音乐教育质量,使更多的学生从音乐欣赏教学中学会欣赏,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发散自己的思维,激发更大的潜能。
二、音乐欣赏教学与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关系
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最好的方式之一,在提高学生审美技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学生拥有良好的审美能力也可促进学生音乐欣赏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必须不断提升音乐欣赏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音乐欣赏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环,要通过加强艺术教育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审美的意思是“理解物体或艺术品的美”,使人们在特定情况下感受到美,并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艺术实践中创造、表达和追求美的内涵。不同的音组成优美的旋律、和声以及动感的节奏,以一种相对独特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情感思想和生活中的跌宕起伏,从而构成音乐的艺术美。音乐艺术的功能有很多,包括娱乐、教育、沟通等。
当人们以其审美的心态来研究音乐艺术时,音乐艺术承载的审美经验就会通过表演者传达给接受者,这种直接的情感或间接的审美经验的传递便是审美体验。从这个视角来看,音乐欣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当前,90后和00后大学生充满了个性,他们需要受到人格、思想方面的教育,音乐课便是艺术教育帮助大学生发展个性、激活思维的良好途径。
(二)大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有助于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
审美能力是在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不断培养的,它会和音乐欣赏教学工作相互促进。音乐欣赏教学需要一种良好的氛围,其关键在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而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学生参与其中,更会加快塑造充满艺术气息的课堂氛围。当前的大学音乐欣赏教学,效果还不是很好。尽管如此,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在提升音乐欣赏教学工作效果中的重要作用仍旧不容忽视。如果班级成员中有一半以上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那么该班级中的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便会非常顺利。
音乐赏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发学生审美的动机,补充学生审美知识的不足。为了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有必要精心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认真考虑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向学生介绍优秀的音乐作品,整合音乐文化、音乐背景、音乐人物传记等知识,充分利用音乐的美感,增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三、运用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大学生
审美能力的对策
(一)将音乐知识和审美训练有机结合
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最重要也是最方便、快捷的途径之一,可以为学生提高音乐美学素养提供坚实的基础。在大学音乐赏析教学中教授音乐欣赏的经验,并不是为了使学生获得专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高超的音乐赏析技巧,以培养其掌握相对专业的审美能力。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并使其通过欣赏音乐来感受音乐带来的生活乐趣。
当然,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仍然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因为这是学生提高音乐审美水平的基础。音乐教师在讲授这些基本知识时,要充分掌握好尺度,不要讲太多,不能像专业课程那样讲太多需要背诵、记忆的东西,改变了学生对音乐审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慎重选择教学内容。在人的每个成长阶段,人们对音乐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课程内容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及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制定。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选择的作品不仅要与学生当前的接受水平相匹配,也要随着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来进行更为深入的讲解。二是要将讲授的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这有助于提高音乐欣赏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教师在讲授名曲時,要相应地讲解作曲背景,当时的社会条件,音乐文化发展历史,作者的生活经历、个性、轶事等。但是,这些内容只是引导性材料,不能讲太多,不能让学生认为这就是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二)创造音乐情境,引导学生的想象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找到一种方法来积极营造优美的音乐艺术环境,仅用磁带和录音机来欣赏音乐很难使学生欣赏到歌曲的美妙之处。因此,音乐欣赏教学要在多媒体教室中开展。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应制作精美的课件,并使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音乐作品,创造一个和谐的音乐欣赏环境,唤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热情。
如果当地的民歌十分具有特色,则可以在课件中将其与当地的民俗背景材料结合起来加以讲解,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培养大学生的乐感。创造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间接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和审美品位。向学生展示关于音乐背景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想象力和美感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让大学生被浓郁的音乐氛围所笼罩,用心去感受音乐所表达的丰富多彩的内容。
而对于名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先通过互联网自行搜索和欣赏,使学生独立思考、感受,为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例如,向学生介绍《命运交响曲》,这首名曲有一种积极奋斗的热情。在听完这首音乐后,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感触,回想起自己的经历。他们会在脑海中产生一种情感,震撼其心灵。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想象力来体验音乐表达的意境,实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情感体验的过程可以称为审美升华的过程,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美,都能净化学生的心灵。
四、結语
懂得如何欣赏音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出色的审美能力和较强的想象力将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如今,高等教育亦承担着素质教育的使命。负责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师必须加倍努力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出具有优秀审美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魏静.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分析[J].长江丛刊,2020(32):8,16.
[2]马彪.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J].北方音乐,2020(12):172-173.
[3]叶培结,张琦,万弋琳.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研究:评《大学音乐欣赏》[J].高教探索,2020(4):142.
[4]王知正.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研究[J].黄河之声,2019(16):111,123.
[5]王鹏.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J].品位经典,2019(6):84-86.
[6]尹婷.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J].戏剧之家,2019(15):151,153.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