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专家围绕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政策法规及科研
01报告主题:国妆崛起的中国梦
演讲专家:金利泰温州医科大学皮肤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专家观点:金利泰院长从“中国化妆品产业在全球化妆品产业中的现状、化妆品产业现象研究、化妆品产业崛起的中国梦”三个方面,以韩国化妆品产业发展为例,对中国化妆品产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化妆品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非对称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金院长介绍了中国化妆品专利申请情况,2001年~2020年,中国化妆品相关专利为215800件,约占全球化妆品专利量的25.39%,专利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中国是化妆品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的第二大技术来源国,主要来源于5个国家:美国24.12%、中国16.1了%、日本15.13%、法国10.16%、韩国9.09%;中国是化妆品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第一大目标实施国:61.9了%的专利申请集中在中国22.14%、日本12.0了%、美国10.91%、韩国8.4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8.24%;虽然中国市场研发并申请的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但是中国技术的输出能力很弱。在中国市场上,专利申请人以国际知名公司为主,欧莱雅公司申请的专利总数是我们本土专利总数第一企业的242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他认为以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础为依托,实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业者行动,深度挖掘市场需求、产业创新、策略创新,完善产业链条,为产业构建发展生态,同时向高品牌高端市场方向集中发展,这是国妆产业崛起发展的关键。
人是产业发展的最关键要素,教育体系要完善行业高端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靠从制药专业挖人,共享市场策划和营销人才非长久之计,鼓励有基础的高校设立化妆品相关专业和学院,行业破局还是要练好人的内功。
对于国妆崛起,他提出了两个倡议,一是选择消费能量集中释放的时机,设定“国潮节”,激活消费端的热情;二是成立“化妆品产业发展联合会”,整合学术资源支持产业技术提升,完善产业生态,整合策划资源,重点策划美妆的文化内核,传播中国的美妆文化,为政府主管部门建言献策,引导媒体、运营渠道等为国妆的崛起助力。
02报告主题:中国化妆品现状分析——我国化妆品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演讲专家:李慧良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健康美容化妆品专家委员会主任、华熙生物首席技术官
专家观点:国产美妆与生俱来的“中国基因”,既是其发展的基础,也是区别于外资美妆品牌的优势。在国潮兴起的当下,国妆未来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元素的支持。化妆品的行业特征是轻资产性,然而品牌运作和产品研发是关键。在营销手段与销售渠道千变万化的今天,唯一不变的是提升产品优良的品质。
李慧良主任系统剖析国妆发展现状及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与在华的外资企业相比,国产品牌即便是有影响力的化妆品企业,其产品也基本上定位在中低端市场和三四线城市渠道市场且盈利能力差难以有所突破,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品研发力是品牌竞争力的核心,本土化妆品品牌在研发方面的短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研发人员不懂得如何配合品牌,不善于将产品力形成支撑品牌的强大力量;
二是务虚主义盛行,强调表面光鲜远大于实际的成果;
三是研发管理与架构混乱,在产品研发方面缺乏有层次、成系统的科技架构,不重视基础研究,也不懂得如何进行基础研究;
四是有专家,无管理通才,缺乏既懂产品研发,又懂市场营销的创新管理型人才。
面对如此的行业现状,对于国产品牌的未来发展之路,他提出应对建议:重视研发支持与投入、建立品牌生态系统、优化决策方式、完善系统性基础研究等。
03报告主题:药性植物活性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演讲专家:张婉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化妆品学院执行院长、东方美谷研究院执行院长
专家观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我国优势和传统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化妆品产业,并从技术链:原料(源头)+配方(核心)+评价d示尺)三方面阐述化妆品原料本土化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张婉萍院长在报告中针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应用和瓶颈、定性定量分析及功效评价、针对性构建新型基质载体三个方面展开了介绍。在2021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中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化妆品研究、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保护单位和个人开展化妆品研究创新的合法权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化妆品。
药性植物活性成分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国药性植物在中国有着广袤的特色植物资源,有待我们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如植物体中的黄酮类、多酚类、多糖类,以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活性成分,茶叶中的茶黄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活性成分在化妆品中都有应用还有芦荟、黄芪、石斛、甘草等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另外,传统植物活性成分中,我们只开发了黄酮、多酚和多糖三大类,这也大大局限了我们对药物活性成分的认知。
张院长还提出了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应用于化妆品中的局限性:一是有效的核心成分不明确;二是作用机理不清晰;三是安全风险无科学;从成品上看,部分天然活性成分添加容易导致产品色泽不佳、稳定性差、相溶性差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明确活性成分的主要成分结构、组成、作用机理和功效,针对性研究其构效关系。在构建新型基质载体上,她建议运用脂质体、纳米脂質载体、有机微球、微胶囊等新型包覆载体,利用它们的优越性,根据原料的作用机制与产品的使用性能、针对功效性成分提升稳定性、解决相溶性、降低刺激性、提高协同防晒性等,优化智能乳化方法,并进行生物化学、人体和细胞方面的化妆品功效评价。从化妆品产品开发整个技术链突破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在化妆品中应用的局限性。
最后重点提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我国优势和传统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化妆品产业,并从技术链:原料(源头)+配方(核心)+评价(标尺)三方面阐述化妆品原料本土化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04报告主题:新法规下化妆品(原料)研发与应用
演讲专家:王敏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科技成果评估与转化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
專家观点:依据新法规,企业在研发和应用原料时应注意规格标准化,注意工艺、质控、功效相关度等方面的完善和调整。植物提取物作为目前化妆品行业中最受关注的热点原料,化妆品企业在研发和生产植物原料或相关产品时,还需要关注化妆品中相关动物和植物原料来源的合法性等基本信息,尤其是要了解和关注各级法规条例,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中涉及原料的相关规定,确保原料的合法合理使用。
王敏副教授在演讲中介绍了美国、欧盟、日韩等国家和我国的化妆品监管相关法规,强调要注重高风险原料严格管理等理念。
现在行业最热点的原料之一植物提取物是植物的全株或者部分组织采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工序,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且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最终所形成的产品。企业在研发和应用原料时应注意规格标准化,注意工艺、质控、功效相关度等方面的完善和调整。
我国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药用植物资源也很多,有些已被纳入药典的药用植物还尚未进入化妆品可使用目录,这样的资源我们怎么去科学有效的进行开发?她认为,首先要了解这种植物的物种和品种归类,明确哪些成分可以作为原料应用到化妆品中;其次植物原料需要了解植物资源背景,了解它的研究进展情况,明确其拉丁文名,来源于提取植物的什么部位,以及毒理研究和各类风险等。尤其是某些植物在药用时经炮制,与化妆品植物原料提取不同。
发酵工程原料也是植物提取物的一类应用趋势。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在食品工业、酿酒、生物和化学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化妆品用发酵工程原料多为药用植物或者食用植物原料,经特定菌种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所得到的发酵滤液(或上清)而制成的产品,其中含有来源植物的功效成分,可用于后期提取或纯化,应用类似于植物提取物。但其研发和应用还需对发酵菌株和发酵工艺进行严格控制并对发酵产物进行鉴定,以保证原料的安全、科学的使用。
植物提取物作为目前化妆品行业中最受关注的热点原料,其研发和应用中也存在许多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如植物原料来源的种质资源,提取工艺和标志性产物等。化妆品企业在研发和生产植物原料或相关产品时,还需要关注化妆品中相关动物和植物原料来源的合法性等基本信息,尤其是要了解和关注各级法规条例,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中涉及原料的相关规定,确保原料的合法合理使用。随着国内化妆品原料行业的逐步规范,企业和研发机构需要对植物类原料的相关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从而保证我国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植物原料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