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民(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十九大明确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力求建立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2020 年,为规范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教育部修订《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找准职能定位,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完善学校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审计职责和审计职能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履行审计职责是发挥审计职能的前提,发挥审计职能是履行审计职责的目的。
职责是指个人因工作职务或组织因工作职能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审计职责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法定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通过依法开展审计业务履行审计职责。
职能是指个人或组织履行工作职责所发挥的基本功能。审计职能是审计固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功能,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通过履行审计职责所发挥的基本功能。
新时代社会经济背景下,内部审计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内部审计的职责也在不断拓展。新时代,内部审计已成为党和国家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 年3 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拓展了高校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责。现阶段,高校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责包括政策落实审计、经济活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
政策落实审计是新时代对高校内部审计提出的新要求。是指内部审计对高校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情况以及执行学校发展规划、战略决策情况等进行的审计。
经济活动审计是内部审计的传统职责。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审计、资产管理审计和工程管理审计。
1.财务管理审计。财务管理审计是对学校会计核算、财务预决算以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的审计。是高校传统的审计业务,目的是保障学校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2.资产管理审计。资产管理审计是对学校自有资金、资产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的审计。目的是保障学校自有资金、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3.工程管理审计。工程管理审计是对学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行为和工程维修项目管理行为进行的审计。是高校传统的审计业务,目的是保障学校基本建设工程管理活动和修缮项目工程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学校管理的中层领导干部履行岗位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的审计。目的是促进学校中层领导干部正确履行经济责任,保障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学校内部控制体系设计的有效性,以及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审计。目的是通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查,促进学校完善内部治理,防范经济活动风险。
问题导向是审计工作的逻辑起点和终点,审计工作的作用是发现问题和揭示问题,目的是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审计不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总书记所称的“病”就是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导向的角度来看,审计通过监督来发现问题,通过评价来揭示问题,通过建议来解决和预防问题。2020 年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将高校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拓展到监督、评价和建议。
审计监督因受托责任关系而产生,受托责任关系确立后,委托人就需要对受托人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自审计产生之日起,审计监督职能就开始存在。
1.监督对象。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作为经济监督机构,其基本职能依然是对学校内部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党和国家对内部审计要求的提高,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范围有所拓展。2020 年,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明确了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对象不仅包括经济活动、经济责任,还包括内部控制和政策落实等。
2.监督内容。新时代背景下,审计监督的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真实性监督和合规性监督,更加强调有效性监督。真实性监督是对学校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发生进行的监督;合规性监督是对学校经济活动是否符合上级政策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进行的监督;有效性监督是对学校经济活动是否实现预期目标进行的监督。
3.监督方式。审计监督方式主要包括审阅、查看、听取等。审阅是通过审核和阅读相关审计资料来发现问题;查看是通过检查观看经济活动实施或运行现场来发现问题;听取是通过听取报告、听取汇报或通过访谈方式来发现问题。
综上所述,高校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是对学校经济活动、业务活动和政策落实等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的审查。
审计评价是通过审计监督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的确认和鉴定。审计评价是审计监督的成果。
1.评价对象。审计评价对象和审计监督对象相一致。随着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对象的拓展,审计评价的对象也相应扩大。2020 年,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将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对象界定为经济活动、经济责任、内部控制和政策落实。相应地,高校内部审计评价的对象也包括经济活动、经济责任、内部控制和政策落实。
2.评价内容。审计评价内容和审计监督内容相一致。新时代背景下,审计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真实性评价和合规性评价,更加强调有效性评价。真实性评价是对学校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发生进行的评价;合规性是对学校经济活动、经济责任、内部控制等是否符合上级政策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进行的评价;有效性评价是对学校经济活动、经济责任、内部控制和政策落实等是否实现预期目标进行的评价。
3.评价方式。审计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书》两种方式。《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审计评价意见的主要书面载体,是向委托方出具的审计文书。《审计意见书》是审计向委托方提交《审计报告》后,专门就审计评价意见、审计建议等向委托方出具的另一种审计文书。
传统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和评价,监督是发现问题,评价是揭示问题,而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2020 年,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将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在监督、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建议”职能。审计建议是现代审计工作的新理念,力足从根本上解决“屡审屡犯”问题,真正实现审计作为“免疫系统”的预防功能。
1.建议对象。审计建议的对象是审计人员或审计机构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各种问题。
2.建议内容。审计建议的内容包括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的建议。解决问题的建议是“治已病”,通过分析问题的性质和原因,从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预防问题的建议是“防未病”,通过分析问题的根源和成因,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提出完善制度体系和健全机制的建议措施,预防发生相同或类似的问题。
3.建议方式。审计建议的方式有书面和口头两种建议方式。书面建议是通过《审计报告》或《审计意见书》的方式,就如何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建议。书面建议形式相对较规范,执行效力较强。口头建议是通过口头形式,就如何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建议。口头建议相对书面建议,其规范性和执行力较弱。
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党和国家对内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找准内审工作职能定位,明确内审工作基本职责,充分发挥内审工作在规范经济活动行为、提升经济活动绩效、防范经济活动风险、推动政策措施落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学校高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