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运营与商业信用

2021-11-29 16:04彭双飞安徽大学商学院
营销界 2021年26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信用商业

彭双飞(安徽大学商学院)

在全球化经济时代,企业间的垂直化分工细化水平不断发展,企业追求高附加值的趋势日益明显(周泽将和李鼎,2019)。据统计,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概念股中,已有约60%的企业实行了轻资产运营(廖涵平,2015)。与传统重资产运营不同,实行轻资产运营的企业较少进行固定资产和存货投资,将不具竞争优势的环节外包出去,同时集中主要精力和资源于产品的高附加值环节,以最少的成本撬动最大的资源来获取最高利润的商业模式。可见轻资产运营会导致企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降低,无形资产占比升高,使之难以达到银行借款的资产抵押要求。在面对银行融资困境时,企业可能会更多使用商业信用融资作为替代性融资方式(Fisman and Love,2003)。此外,实行轻资产运营会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周泽将和李鼎,2019),研发投入增多所带来的产品独特性使得企业更有底气为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因为客户违约和变更供应商的成本较大(Giannetti et al.,2011);同时,较多的研发投入也会使企业被迫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以此来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程新生和程菲,2016)。在上述两者的作用下,轻资产运营必然会对企业商业信用产生一定的影响,遗憾的是鲜有文献涉及此类问题。商业信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商品贸易中被广泛应用,因此,研究日益普遍的轻资产运营与商业信用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实行轻资产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保持企业的创新性和行业竞争力,在研发环节也会投入更多的资源,为此被迫提供给客户的商业信用也会增多。基于此,本文也探讨了企业的轻资产运营对商业信用在行业性质这类情境因素影响下的作用差异。

相较于已有文献,本文的增量贡献主要体现在以往文献对商业信用的研究较多地从商业信用融资或商业信用供给某一视角展开,少有文献同时考察了商业信用需求和供给,本文从企业的运营模式出发,研究了轻资产运营对商业信用需求与供给的影响,拓展了商业信用的研究视角。

■ 文献综述

通过对以往文献梳理发现,关于轻资产运营的研究文献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研究文献主要是研究分析轻资产运营的定义、特点以及策略,如刘闲月等(2012)探讨了轻资产运营模式的内涵、动因以及指导企业发展的五种战略能力。Surdu(2011)研究认为轻资产运营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较少,现金流充足,企业集中主要精力于研发创新和营销推广。第二类研究文献主要探讨轻资产运营模式的经济后果,唐璎璋等(2007)研究发现企业实行轻资产运营能够促进企业的利润率,即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而王智波和李长洪(2015)的研究认为没有经验证据支持轻资产运营模式能够提高企业利润率水平。徐光伟和王卫星(2013)认为轻资产运营模式由于固定资产比重较低,无形资产比重较高,使得轻资产运营企业会面临银行融资困境。周泽将和李鼎(2019)研究认为轻资产运营会促进企业的R&D 投入的经验证据。

纵观以上文献,现有对轻资产运营经济后果的研究缺乏其对商业信用影响的研究。这就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出发点。在移动互联时代,轻资产运营模式日益普遍以及商业信用在贸易中被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研究分析

轻资产运营通过作用于银行信贷和研发投入,进而对商业信用产生影响。一方面,轻资产运营增加了企业的银行信贷难度。中国的商业银行贷款主要是以抵押担保的形式来预防信贷风险,银行的贷款对象更倾向于重资产运营的企业。轻资产运营企业在向银行借款时,往往难以符合银行资产抵押的要求,造成企业银行融资的困境(徐光伟和王卫星,2013)。替代性融资理论认为,在企业银行贷款受阻时,作为买方会求助于供应商,以商业信用的方式占用供应商的资金,从而达到替代性融资的目的(Fisman and Love,2003)。另一方面,轻资产运营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而对商业信用产生影响。轻资产运营企业主要采用的是外包的生产方式,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较少,减轻了企业内部融资约束;同时,外包的生产方式使企业有更多的精力参与价值链中高附加值环节。在这两者的作用下,轻资产运营会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周泽将和李鼎,2019)。轻资产运营企业大多集中在高新技术和高端服务行业,大量的研发所带来的产品独特和创新性使客户对其有更强的依赖性,这使企业更有底气为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因为产品的独特性使得客户违约和更换供应商的成本更高(Giannetti et al.,2011)。此外,虽然供应链双方关于研发投入的信息通常是不对称的,可能产生一些机会主义行为,但客户可以将产品质量作为研发投入的显性信息解读。根据商业信用供给动机的质量保证假说(Smith,1987),企业以延迟收款的方式给予客户足够的时间判断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若产品符合客户预期,交易双方共同获取由于资本化研发投资带来的收益,客户按时偿还信用额度;若不符合预期,客户可拒绝支付商业信用。因此,研发投入较多的轻资产运营企业会被迫为下游客户提供大量的商业信用,以此避免研发投入不足问题以及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程新生和程菲,2016)。

综上所述得到结论1:限定其他条件,轻资产运营与企业的商业信用正相关。

从行业性质来看,行业性质的差异导致企业对研发创新有着截然不同的需求,进而会影响轻资产运营对商业信用的促进作用。根据对研发费用投入的不同将企业可分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相较于非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生存的基础在于研发创新,对生产效率、盈利能力、成长能力有着较高需求,这就促使企业更多地进行研发投入(周泽将和李鼎,2019)。在实行轻资产运营之后,高新技术企业会将更多的内部资源投入研发中,但较多的研发投入同时也会对外部融资给予压力。承接前文,轻资产运营使得企业获取银行贷款难度增大,因此,轻资产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会更多地使用商业信用进行外部融资。另外,较多的研发投入迫使实行轻资产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大量的商业信用给客户,以作质量保证和降低由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不道德风险。

综上所述得到结论2:限定其他条件,高新技术行业中轻资产运营对商业信用的促进作用更强。

■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研究发现:(1)轻资产运营通过影响银行信贷和研发投入进而对企业的商业信用产生促进作用;(2)同非高新技术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更多,提升了轻资产运营对商业信用的促进作用。以上研究结论拓展了轻资产运营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同时有助于不同行业性质企业更合理地使用商业信用。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轻资产运营企业通常会投入较多的研发费用,对融资要求较高,但由于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与轻资产企业特点相违,使得企业的外部融资受到较大约束。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优化完善贷款政策,建立更加完备的无形资产抵押程序,帮助轻资产企业缓解外部融资压力。此外,轻资产运营企业可以与上游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便获取更多供应商的商业信用来减轻企业外部融资压力。第二,高新技术企业的轻资产化会促进企业间的商业信用往来,因此可考虑在高科技行业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根据行业和地区特点,推动企业轻资产化转型,从而促进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营造和谐、稳定、繁荣的商业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信用商业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全省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