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治,刘 刚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劳动解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观点之一,对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明确社会主义的前途和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并没有劳动解放理论的专著,这为后来的学者研究阐释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主义一系列经典著作形成了劳动解放理论的理论逻辑格局。当前,学者基于我国劳动解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对劳动解放理论的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理论内涵,理论意义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本土化劳动解放研究的学术图景。
(一)劳动解放理论的形成原因 劳动解放理论形成于马克思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和对理论的思考。因此,劳动解放理论的形成原因主要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考察。
第一,着眼于现实的考察。马克思从工人阶级的立场出发,看到了工人参与劳动却日渐贫困的社会现实,劳动者的贫困与非劳动者的富有形成鲜明的对比。张端认为,马克思提出劳动解放的社会背景是工人日益贫困的处境这一现实。在国民经济学家的理论中,劳动应当是财富的重要来源,劳动是富国裕民的手段。但现实却是,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自身却越贫穷。工人贫困的现状促使马克思质疑国民经济学所认为的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指出资本与劳动的分离对工人来说是致命的,劳动变成外在于工人的东西,成为满足工人生活需要的手段。由此提出异化劳动,从而指明了劳动解放的起点。[1]黄明理认为,劳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活动,本身具有了人的智能属性,但仅有原始劳动并不需要实现劳动解放。当人类社会开始出现生产工具,空闲时间开始产生,人类社会便产生劳动解放。“只有在人类劳动既有剩余、其剩余又不丰富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私有制社会。这就是说,从最终意义上讲,社会制度的演变是由剩余劳动的量决定的”。[2]所以,劳动解放是伴随着剩余价值而产生,并且随着剩余劳动的不断积累,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不同时期的私有制,直到剩余产品的积累达到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解放才能真正实现。
第二,着眼于理论的批判。马克思提出劳动解放理论经历了对旧哲学的颠覆和批判,从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异化劳动中形成劳动解放的最初思考。马克思对于劳动解放的探索始于对异化劳动的思考,经历了由人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蜕变的过程。因此,在最初的哲学原则阶段,马克思恩格斯从人本主义出发,从理论原则出发解释工人受压迫受剥削的现状。王金福、庄友刚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解开“历史之谜”的钥匙就是“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的矛盾运动。然而,“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的矛盾”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矛盾;关于人类自我异化和异化的自我扬弃的历史发展,是“用哲学的观点来考察”人的发展所得出的结论。[3]张国钧认为,马克思通过颠覆旧哲学而建立新的人类解放理论,自然同传统哲学中各种只存在于思维之中的“人的解放”的观点大不相同,因为他的人类解放理论是建立在劳动(实践)这一人的现实活动的基础之上,是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论。可以说,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形成是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重大成果。[4]因此,马克思的劳动解放理论是在对旧哲学的批判和超越过程中完成的,这一理论将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彻底建立在现实实践的基础上。
(二)劳动解放理论形成过程的研究 关于劳动解放的形成过程,叶俊、崔延强认为,青年马克思以理想化的人本主义异化,完成了对异化劳动的最初表达,之后马克思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生产逻辑,对“劳动”在生产中的体现进行阐述,最后,马克思以劳动解放的视角,对大机器生产对劳动解放的阻碍进行批判。[5]将资本,人类解放和现代大生产力融为一体的劳动解放思想为我们解决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与雇佣企业特别是私有制企业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启示。刘同舫教授认为,“进入经济学研究以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明显地具体化为社会层面和个体劳动层面两个不同的维度;而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以后,这两个不同维度又分别潜蕴于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和主体向度中,并相应地演变为社会解放思想和劳动解放思想”。[6]因此可以说,劳动解放形成于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解放的局限性后,开始将视野投向人类解放的过程中,劳动解放是从主体意义上诠释的人类解放思想。吴照玉则以异化劳动理论为逻辑线索,经过对异化劳动,以及对异化劳动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后形成的商品拜物教的深刻分析之后认为,马克思揭示了劳动解放实现的可能性和必要条件,即劳动的社会协作性及其科学性再次为劳动者所掌握,使劳动真正具有自由劳动的属性。[7]
(三)劳动解放理论的内涵研究 关于劳动解放的内涵,我国学界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从劳动主体的角度出发,阐释劳动解放理论。劳动解放是马克思人文主义关怀的重要体现,是主体角度上的历史唯物主义。[6]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初期的探索是站在主体人的角度探讨劳动解放,有着很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基于这一视角,张自永、吴宏洛认为,马克思的劳动解放理论包括两个方面,“劳动解放人”和“解放人的劳动”。其中,劳动解放人是指,劳动是人对自身本质的确证,是人生命活动的本质。解放无产阶级的劳动是指劳动能够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而实现对人的教化作用。解放无产阶级的劳动是指无产阶级是劳动解放的主体,同时无产阶级的解放就是整个人类社会的解放。因此就劳动解放的内涵来说,劳动解放不仅指人类整体的解放,特别指工人阶级的解放。[8]在贺汉魂看来,劳动解放包含着有用性和有害性两层含义,即劳动解放人和解放人的劳动。劳动解放的有用性应当是促进人的解放的劳动,将人从束缚个性的异化劳动和过度劳动中解放出来,才是劳动解放的真正意义。[9]
第二,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探讨劳动解放。人类社会在不断向前进步的过程中,在劳动中不断实现着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曾德贤从“自然——人——社会”这一有机整体的角度来揭示劳动解放之本义。他认为,劳动解放包含着自然与社会两个维度,从自然的维度来说,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变化,人能够在劳动中不断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从社会的维度来说,劳动解放则意味着消灭异化劳动这样压迫人的劳动,劳动将不再受奴役而实现充分自由自主的劳动。[10]陈学明、姜国敏提出,首先劳动是物质生产中人的主观方面,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在劳动中人才可以实现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因此,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能动基础。其次,在劳动中形成的分工方式构成了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劳动的不断解放,以及劳动者的不断解放,构成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11]彭鸿雁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认为劳动解放与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密切相关。人类劳动的过程本身就是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人类在依赖自然所提供的物质资料的同时,发挥着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认识规律,并运用规律改造自身的生存环境。因此,劳动解放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不断实现自由的过程。[12]
此外,还有学者,在对异化劳动的解析中渗透着劳动解放思想。张国钧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这一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遭到异化劳动的否定,因此,劳动解放就是将劳动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就是实现真正自由自觉的人的活动。[4]张端则认为,劳动解放是基于异化劳动基础之上的劳动解放,异化劳动不仅使工人的劳动与工人本身相异化,更使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资本和金钱可以购买一切,全部社会生活和生产都沦为金钱和资本的奴隶,因此,只有消除这样的异化状态,才能实现真正的劳动解放。[1]娄本东认为,劳动解放是要消除异化分工的劳动,因此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消除机械的强制分工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其二是消除异化劳动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由此消除资本对劳动的束缚,消除异化对劳动的奴役,消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一切约束人的本性的障碍,使劳动回归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13]
(四)劳动解放理论的现实意义研究 劳动解放的现实意义首先表现在这一理论着眼于社会现实,从主体人的视角和自然与社会的视角谈劳动解放理论的社科意义。就主体人的方面来说,劳动解放理论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来阐释。
第一,伦理意义。劳动的伦理意义,即从实现自由和正义的视角阐释劳动。一方面,劳动解放的伦理意义表示为劳动相对于人实现自由发展的意义。贺汉魂和王则应认为,劳动解放人的伦理意义就是劳动的自由意义,其一是劳动本身就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意识指导下的活动,因而是自由的活动。其二,劳动是人通向自由的桥梁,其本身就是人不断克服外在障碍,不断实现自由的活动。其三,劳动不断发展人的潜力和本质能力。真实的自由是有能力的自由,而劳动则是能力发展的基本形式,是我们不断激发自身潜力的根本方式,因此,劳动是我们实现发展自由的根本手段。劳动解放人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根本旨趣。[14]另一方面,劳动解放是劳动正义论的重要内容,其伦理意义体现为对劳动正义的捍卫。彭文刚认为,马克思论证了劳动相对于资本的优先性,批判资本正义的同时,展示了劳动正义的理论原则。一方面,马克思从本体论的视角,阐明了只有基于劳动才能真正理解正义的问题,并没有所谓的自然正义,只有基于特定生产劳动和利益的特殊正义观。另一方面,马克思从价值论的视角,揭示了资本无非是积累的死劳动,而劳动者的活劳动不仅创造新价值,而且还孕育着人的本质被自由解放出来的可能性——劳动者的劳动正义优于资本家的所谓资本正义。[15]
第二,对人类解放的意义。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解放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16](P337)刘荣军、李淑娜等学者认为,马克思进行哲学思考的阶级立场就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劳动,特别是物质生产劳动这一无产阶级主要的生产和生活内容,同时更是推动整个人类历史的动力。“唯有人类劳动获得解放,才能为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的解放提供实体性基础”。[17]刘海春则从“劳动——休闲”双重解放的维度,认为劳动与休闲是马克思研究人类解放的切入点,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只有劳动复归为真正自由自觉的劳动,自由时间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准备空间,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解放。[18]李先娥、肖霄瑶则在人类解放意义之上看到劳动对于妇女解放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劳动解放对于妇女的独立以及动员妇女力量的重要性。她们认为,延安时期妇女劳动解放的成功实践,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从社会各个方面显著地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为激发妇女的劳动热情,完善妇女的劳动教育体系和劳动保障体系提供重要的理论启发。[19]
第三,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处理以及对当下社会现实的重要意义。劳动的自然意义,即从自然的解放视角阐释劳动解放。王代月认为,劳动解放与自然解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自然的解放是劳动解放的前提,实现自然解放才能使劳动者与自然建立直接的联系,同时,实现自然解放也是劳动解放的目的,实现劳动解放才能使物的使用价值变成生产的目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取代人对自然的单向掠夺。[20]关于劳动解放的社会意义,李克实提出,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因此,理解劳动解放的深刻意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和发展要求,可以为社会主义确立科学的生活基础,保证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21](P414)同时,只有通过对劳动的解放才能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刘宇亭认为社会主义美好生活是劳动生产与劳动解放相互促进的过程,能够充分运用科技的力量,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因此,“美好生活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解放理论的延续和发展,并在总结中国劳动解放经验的同时完善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劳动解放问题的初步认识,使之具有了充满实践活力的中国样本。[22]关锋认为,劳动解放让劳动者有更多的时间提升自己,不仅会在科学、艺术等领域提升自身,更会让每一个人的道德素养、社会观念有所提升,社会成员将会在互相尊重,真诚相待的社会环境中生存。社会公序良俗和公共道德在这样的背景下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和谐社会因此打下了最为坚实的社会根基。[23]
此外,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在劳动中确立人的理性和尊严、实现人与技术的共同发展是劳动解放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困境。张自永、吴宏洛认为,人工智能在劳动时间,劳动空间,劳动形态和劳动技术四个维度的相互联系和张力之下不断推动着劳动解放的实现,但在当前,我们仍然处在马克思所说对“物的依赖关系”的时代,人工智能也将走向劳动异化和后异化时代的劳动解放。[24]王天恩认为,在消灭分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具有特殊的意义,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人的生存、生活以及劳动的意义都将发生改变,社会分工将出现新的发展,将使劳动在一定程度上从分工走向融合。[25]
当前我国学界劳动解放理论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劳动解放的学术动态前沿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劳动解放的研究已经不只着眼于对马克思经典作家理论的探究,开始将劳动与和谐社会,美好生活,人工智能,女性解放等现代社会所关注的新问题相结合,以劳动解放的视角解决社会的新问题。第二,由劳动解放所引申出的劳动伦理,劳动正义以及多元化地阐述劳动解放,并且结合我党在百年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推进无产阶级劳动解放的理论建设,形成劳动解放的时代经验。第三,运用劳动解放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断变化着的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新时代的劳动者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劳动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性问题,劳动解放是人类解放的重要前提。在今天,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特别是资本在社会经济领域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这对于我们如何看待劳动提出了挑战。[26](P11)我们应当深入思考劳动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分配劳动所得才算公平,如何推进劳动解放这样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其中,带有基础性、抓手性和保障性的一项工作是,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27]当前对劳动解放的研究应当着眼于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劳动者的现实问题,着眼于现实出现的新问题,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一)劳动解放与和谐的劳动关系 马克思在机器大生产的工厂中,看到了人类社会解放的光明前途,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人类社会中,在更高级的社会制度之中,生产手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所发挥出来的巨大生产力将不再是资本家剩余价值的生产机器,而是被用来服务于整个社会。它们是节约劳动时间的利器,使得全社会成员能够享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得到全面的发展。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马克思论述了劳动的时间维度,阐明了时间节约规律的重大意义:“正像在单个人的场合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约。”[28](P123)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工人不再需要在必要劳动之外进行剩余价值生产,尽管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需工人较为大量的劳动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每个人的劳动都将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同时随着国家对于工人劳动时间的逐步控制,让劳动者有更多的时间提升自我,在我国《新劳动法》中提出了“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等,以立法的形式保证劳动者在劳动之外的自由时间。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在逐渐地缩短,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对时间的节约就是对于工人自由时间的不断扩充。自由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在自由时间里,人不再是急功近利的财富追求者,在自由时间中人的自由创造本性才得以彰显。[12]对于自由时间的扩充凸显了马克思时间维度下工人解放的重大意义,时间的解放让劳动者有更多的时间提升自己,享受美好的生活,让劳动可以成为真正自由自觉的活动。
(二)劳动解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是当前劳动解放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者与劳动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批判意义上的强迫劳动正在被社会主义内部新型的劳动关系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也应该看到,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型劳动关系问题,如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以及如何让劳动者共享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等。
在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建设现代化国家,需要市场机制以及资本带来的经济发展活力。因此,就需要在坚持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在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好劳动者的劳动关系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保证分配的公平需要国家的力量。长期以来,我们都倾向于企业方,看重企业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工人的权益,甚至出现了劳企双方的冲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出现了一些区域或经济体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工人权益的现象。在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下,劳动者不论是在身体还是精神上都受到一定的伤害。“996”、“007”等话题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将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摆在了公众的面前,企业的逐利与劳动者收入保障之间的矛盾张力,促使我们考虑新的解决方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以人为本,注重共享发展的经济体系。以人为本,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所以就需要国家包括工会在内的主体力量,在保留非公有制经济体的基础上,共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首先从国家方面来看,要始终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非公有制企业也不例外,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保证分配制度的贯彻落实。要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保障劳动者的利益不受侵犯,既要避免分配不均,又要避免雇佣劳动者对于劳动者使用过当,要将党和国家制定的分配方案落到实处。就企业方来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必须手段,需要引入资本和市场机制来促进生产,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要尊重资本带来的利润分配。没有了利润也就不存在资本的流通,没有了投资给予经济发展的动力,实体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将陷入停滞,劳动者失去了劳动的岗位,何谈劳资关系。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给私营企业以充分发展的空间。就多种要素参与分配来说,在当前我国的初级阶段仍需尊重生产要素带来的收益,依法保护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因此,在当前我国的劳动解放就是要保证分配公平。社会分配公平是劳动者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共享发展是实现分配公平的最大原则。
(三)劳动解放与劳动权益的保障 2021年7月
16日,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企业须合法规范用工,积极履行企业责任,对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承担相应责任。平台企业采取劳务派遣、外包等合作用工方式的,与合作企业依法承担各自的用工责任。《意见》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要健全公平就业、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社会保险制度,强化职业伤害保障,完善劳动者诉求表达机制。针对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享受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优化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加强职业培训、完善工作生活服务保障等措施。当前,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中出现的新业态,新形势需要相关配套的制度、设施的跟进。在平台经济这样的新业态中,外卖员、快递员这样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同样需要跟进。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在对社会总产品的扣除一节中提到“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险设施等”,[29](P13)并且还提到这一部分会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加,这充分说明对于劳动者的保障始终都体现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之中。劳动解放旨在促进劳动真正成为劳动者自由自主的活动,成为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对于劳动的解放意味着不断改善劳动者的劳动环境,不断促进劳动者的体面劳动,在现代社会就业不论是对于整个社会或是每个家庭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改善就业环境,促进灵活就业能够得到坚实的保障是我们当下国家社会适应新形势下的劳动所做的重要工作。互联网平台经济的逐步发展,灵活就业逐渐成为老百姓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维护好这一新业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加强劳动保障,明确各责任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劳动者的各项权益不受损害。
中国梦是每个劳动者的梦,实现和谐社会,需要劳动者的不断努力和价值的创造。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解放意味着劳动力的主体性和社会性相统一,劳动力为劳动者自身所占有,而不再受制于机械的分工。在当下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还未完全实现劳动力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完全统一,但社会主义旨在不断变革劳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改善生产关系对劳动者的束缚,实现一定条件下人的自由发展。新时代,我国的基本矛盾已经改变,不断实现对新业态劳动者的劳动保障就是通过改善劳动关系、生产关系,不断完善法律和制度体系,从而实现当下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劳动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