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与引导:新时代网络谣言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以新冠肺炎防疫运动中的鉴真辟谣为例

2021-11-29 15:58
关键词:谣言民众疫情

唐 玲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所谓谣言是指在非正式交往中形成的,通常以口头方式在人群中传播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信息、预言或解释的特殊陈述。随着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谣言传播的媒介便从口头逐步转移到了网络,以网络谣言的方式在网民中散布,并逐渐向线下人群传播,败坏社会道德、破坏社会秩序。在此次新冠肺炎防疫运动中,虽然我们“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1],但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网络谣言严重干扰了正常疫情联防控防工作,是一种违法行为,加剧了网络舆论治理难度。谣言的散布一直是重大社会和心理问题,在危机时刻更是如此,每当社会局势紧张、动荡之时,不实报道便伺机恶意增长,形成独特的灾难谣言。随着人类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利用互联网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特点,在自媒体上迅速扩散,且成本更低、鉴别更难。如何在网络舆论中鉴真辟谣,“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42成为新时代网络舆论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本文以新冠肺炎防疫初期的鉴真辟谣为例,就网络谣言治理问题略作探讨,并就教于方家。

一、网络谣言产生的社会心理

当前,恐惧、希望、义愤、失衡、刻板、侥幸等社会心理是网络谣言产生的根源。

(一)恐惧

恐惧多源于未知,大部分网络谣言的产生皆来源于对未知事物——民众认知盲区的恐惧。民众天生对未知事物充满了担忧与恐惧,为避免担忧与恐惧便会尽最大努力去寻找未知事物的答案,以便从中获得安全感,分散因恐惧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因普罗大众对疫情、疫因、疫源都未可知,所以产生了极度恐慌,网络上出现一切有关疫情的消息都会被当成“真相”而进行传播,谣言也就会趁此机会迅速扩散并扎根民众内心。在钟南山院士奔赴武汉揭露新冠肺炎真实疫情之前,关于该类肺炎的形态、致病源、是否具有传染性等皆未可知,致使“武汉爆发的神秘疾病已被证实为新型SARS病毒”等谣言四起,话语不断刺激着普通民众的敏感神经,加剧了民众的恐惧。民众在恐惧支配下又进一步加剧了此类谣言的传播与扩散,直至相关研究深入,该形态的谣言才逐步减少,但并未根绝。

(二)希望

希望源于对生命的渴求,对恐惧的克服。当灾难来临之时,民众希望灾难不要降临于己,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拯救,这种希望心理的存在使得民众极易相信那些与“灾难”克服手段、方式方法相关的谣言,使得“钟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等病毒预防信息充斥网络,全国各地更是疯狂抢购盐水、双黄连口服液。这些谣言之所以能够在互联网上得到民众的“认同”,皆因民众的希望心理在作祟,他们希望能够有药物、有技术、有手段防控病毒、治疗肺炎。此类谣言迅速由线上传到线下,并对群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失衡

所谓失衡心理是指希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性导致的心理落差。这种心理落差往往与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结合在一起。如仇富心理来源于社会贫富差距、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腐败问题丛生等。一旦这种失衡心理常年累积,且得不到正常渠道的宣泄,民众就会借助虚拟网络空间表达自己的不满,宣泄内心的积怨,释放自身的负能量。例如“此次疫情系解放军传播病毒导致”的谣言产生是因造谣者长期待业在家,对社会不满,心理失衡,便欲借助此次疫情浑水摸鱼,散布谣言,宣泄不满而造成的。

(四)义愤

所谓义愤主要是指人们对于违背社会正义和基本规范之事所产生的愤怒心理,这种义愤可以是因自身遭受的不公和不义而愤怒,也可以是为他人遭受的不公和不义而愤怒。义愤尤其是道德义愤或道德愤慨不是个人的私愤,而是民愤和公愤[3]。义愤心理亦是产生谣言的重要社会心理。以此次疫情为例,某网友宣称“官员领导戴的都是N95口罩,医护人员戴的却是一次性口罩”,并将其起名“权力PK天使”。该信息发布后迅速得到网友的关注,大多网民义愤填膺,纷纷指责官员利用公权力为自身谋求私利,却轻视一线的医务人员生命安全。这起消息最终被界定为谣言,是博主将两张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事件的新闻图片加以裁剪、重组以达到点燃民愤的意图。该谣言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关键在于传播者充分利用了民众长期以来对官员的不信任、对贪污腐化行为的痛恨而产生的义愤心理,以达到撕裂社会的目的。

(五)刻板

所谓刻板亦指“刻板印象”,是民众对某一事物形成的固定看法,这种看法带有个体倾向性如喜欢、厌恶等。刻板印象容易形成刻板偏见,会在民众群体交往中影响着他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形成“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熟悉的方式去理解”[4]62、去选择、去行动。此次疫情中的一些谣言产生也跟刻板印象有着很大的关系。例如红十字会从“郭美美事件”开始便在民众中产生“黑”十字、腐败会等刻板印象。因此,此次疫情当中,各种有关红十字会的黑料不断涌现,再加上此次防疫动员中,武汉红十字会的不作为再次将其推上风口浪尖,民众此前对红十字会的刻板印象重新固化,有关红十字会的谣言如“武汉红十字会拦扣上海医疗队专用医疗物资”“暂免武汉红会救灾物资管理”等也借助这股“顺风”大行其道。“刻板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理性判断认知,影响了红十字会的声誉与工作。

(六)侥幸

互联网的匿名性特点造就造谣者主观侥幸免于惩罚的心理,利用自媒体平台随意发表言论,滥用宪法法律赋予民众言论自由的权利,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扩散谣言。在此次疫情中,此类谣言不胜枚举,例如“重庆垫江五洞50多人被感染新型病毒”“肺炎感染病例已达10万例左右”等等。这类谣言的传播大多都是造谣者侥幸心理在作怪,因为根据以往经验,造谣的犯罪成本低下,造谣后大多免于处罚甚至不了了之。这种侥幸心理使得此类谣言层出不穷。

二、网络谣言的形态分析

民众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对未来希望、对现实的失衡、对不公的义愤、对人事的刻板印象、对违规的侥幸心理而创造谣言来掩盖内心的恐惧、失衡、义愤、侥幸,本文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产生的谣言为例,归纳总结网络谣言的几种主要形态:

(一)疫情类谣言

疫情谣言是指关于疫情状况的歪曲报道,这类谣言大多以骇人听闻的口头消息或媒体报道,甚至“官方消息”的方式出现,极力夸大甚至虚构疫情程度、受疫范围,旨在营造恐慌氛围,以便激发民众的恐惧之情、同情之心。此类谣言数量庞大、流传最广、伪装度最高,主要产生于灾情发生之后的几天内,利用民众对灾情真实情况了解的时间差以及对未知灾情的恐惧心理来达到目的。其传播公式为:消息来源——被歪曲的疫情——疫民的应急行动——警示语。首先,该类谣言的消息来源大多以“据说”“内部消息说”“亲历者说”开始,有些会直接附上“现场图片”,旨在强化消息来源的可信度与权威性;其次,该类谣言往往以夸张的手法、歪曲事实的报道出现,例如用无法预知的危险场景、惊人的死亡数据、死亡景象等来进行传播;再次,该类谣言往往会通过激发网民的应急行为来衬托疫情的严重性,以达到提示公众采取相应应急措施的目的;最后,该类谣言还会以警示语的形式结尾,以起到提醒接受者注意的效果。例如有网民自称自己就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亲眼见到三具尸体躺在地上无人处理,并称“市长热线打不通,永远占线!”甚至大声疾呼地说“谁来救救病人,谁来救救医护人员”。这则博文一经发出就获得了15.4万人的阅读,甚至引起了CNN和《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的关注。为何如此多人真心关注?一是消息来源“可靠”,即亲眼所见;二是消息内容“真实”,即有图有视频;三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呼吁大家救救病人、救救医务工作者。但为何如此“逼真”的信息会被鉴定为谣言?真相在于:一是相关视频为配音再制作;二是微博博主拒绝微博管理员的“当事人认证”管理请求;三是该谣言歪曲呈现现场,其真实情况是由于医疗床位紧张,病人不得不临时在地上简易布置的床位上输液;四是最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呼吁因消息内容的歪曲报道,失去了消息来源的真实性使得该呼吁站不住脚。疫情类谣言,主旨在于激发民众恐慌情绪,浑水摸鱼。

(二)问责型谣言

问责型谣言侧重于描绘特定类型的责任人在疫情中的不同表现[5]而散布的歪曲事实的报道。其传播公式为:消息来源——模糊的时间地点或民众无法亲临现场的时间地点——具有特殊身份的主人公——被矮化的对立面——主人公出乎常态的行为——讲述人的问责意见。首先,该类谣言的来源依托于某些真实载体的“非官方渠道”的“亲身经历者”,往往以目击者的身份出现,甚至借助官方所发布的权威信息;其次,产生谣言的时间地点往往选择在受众不在场的时间地点(如某某现场);再次,谣言的主人公(问责对象)往往是被矮化了的特权阶层(如某高官、某领导);接着,谣言主人公的行为出乎常态,不是出现义愤的语言就是出现义愤的行为;最后,谣言的问责意见往往“保持价值中立”(但实际带有偏颇),以激起群众的义愤情感表达(如某贪官就应该拉出去枪毙)。在此次疫情中该类谣言比比皆是,例如网传《人民日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暂免武汉红十字会救灾物资管理”,该新闻稿极具迷惑性:一是消息来源的权威性,即党报《人民日报》报道;二是精确的时间与地点,即2020年1月31日,国务院在京召开的视频会议(该时间地点,民众无法亲身经历);三是特殊的主人公,即武汉红十字会;四是被矮化的对立面以及主人公出乎常态的行为,即前段时间由于武汉红十字会管理、分配物资过程中的不作为导致武汉红十字会信誉全失,网民对其问责的情绪高涨,十分切合现实状况;最后,切中网民需求的问责意见,即“中央决定暂时停止武汉红十字会接收,存放和派发获赠物资工作”。这一系列看似合乎实际的新闻报道,却百密一疏,即《人民日报》网络版与纸质版内容一致,只要查询2020年2月1日发行的纸质版《人民日报》,对网传第三版内容进行核实便可发现该消息系谣言。问责型谣言的产生究其原因还在于谣言内容切合了民众对某一事件、某一事物的不满,满足了其心中长期所淤积的负能量的发泄,以及满足了民众“善恶有报”的道德感。

(三)治疗型谣言

所谓治疗型谣言是指那些关于预防、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处方、偏方、手段、方法等不实报道。其传播公式是:消息来源——亲身试验的结果——疗效显著——药物(偏方)的具体内容——警示语。首先,该类谣言的消息来源大多依托某某权威机构、某某专家等实体机构或人物所言(如上海药物所、钟南山院士);其次,该类谣言发布都是实验、试验的结果,非常可靠(如“现有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再次,阐释药物、偏方疗效惊人(如“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接着,提供具体的药物名称或偏方的具体内容(如“双黄连”);最后,提醒大家立马去购买(如“建议大家多买点”),但该类谣言也会省略“字面”意义的警示语,而是采取“意会”的形式加以警示(如“饮高度酒可对抗冠状病毒”)。由于此次疫情是新生病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制出特效药,故给那些唯利是图的人以契机,致使治疗型谣言充斥全网,时不时地需要官方进行辟谣。例如广州电视台《健康100FUN》一期节目报道,“钟南山团队”的专家说:城市儿童患哮喘等过敏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建议家长可以考虑在家养宠物。此乃典型的治疗类谣言,一是消息来源内容看似可信度高,广州电视台——机构权威且实体存在,但该机构与医疗机构无关,且养生类节目的内容可信度不高;二是传播内容是试验结果,即根据“钟南山团队”专家的临床观察,但没有明确指明团队中的某位专家,消息源模糊;三是药物功效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纯属编者猜测、妄断,甚至与事实相反,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是过敏性呼吸道疾病,而是急性感染,两者根本不相干;四是警示语中提醒大家可以养猫养狗养宠物防病毒,典型的爱宠物人士的口吻,且与事实——动物携带病菌,会提高人感染病毒的几率——不符。为何治疗型谣言在民众中颇有市场呢?原因在于民众对新冠肺炎缺乏了解而产生的恐惧,同时又希望能有特效药将其治愈,内心的希望心理使得民众容易接受此类谣言并主动将其传播。

(四)鸡汤型谣言

所谓鸡汤型谣言是指那些通过感人事迹、“英雄人物”的回顾、描述,试图勾起民众同情、悲痛等情绪的不实报道。如果将此类谣言细分,还可分为英雄式鸡汤谣言以及小人物悲悯式鸡汤谣言。其传播公式为:消息来源——模糊的时间地点——特殊身份的主人公——主人公出乎常态的行为——心灵鸡汤式警示语。首先,该类谣言消息来源依然是非官方渠道的“真实”消息(如我一个一线医生朋友所说);其次,时间地点相对模糊,甚至虚构(如近日、某小区);再次,特殊身份的主人公(如一线医生、肺炎患者);接着,主人公出乎常态的行为(如打破重重阻隔揭露“事实真相”);最后,心灵鸡汤式警示语(如“不能让一线的医护人员寒心”“小人物也有尊严”)。此类谣言亦在民众中颇有市场,原因在于民众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对英雄人物具有历史传统的崇敬、对小人物具有与生俱来的悲悯,这些社会心理都导致心灵鸡汤类谣言传播速度较快。例如原盛大影视CEO发布一则通知截图:上海地区的武汉籍员工若取消原定返乡探亲计划,一次性给予1万元的额外补助。并截图下配文“阿里是个好公司!武汉籍员工,不回家享受1万补贴,改道费用公司全包”。该谣言是典型的“英雄人物”心灵鸡汤式谣言:一是消息来源模糊,截图未注明是哪家公司的通知;二是时间地点模糊,通知未有落款时间;三是具有特殊身份的主人公——阿里公司(隐指马云);四是主人公出乎常态的行为——为不回家的武汉籍员工补贴1万元;五是心灵鸡汤式的警示语——阿里是个好公司,是个有担当的公司,弦外音——要感恩阿里,感恩马云,支持阿里。“天津一男子因惧怕新冠肺炎病毒喷洒酒精消毒水,开车抽烟引发燃烧”等则是典型的“小人物”式悲情心灵鸡汤谣言,其目的就是博取民众的同情。

除以上四种比较典型的疫情谣言形态外,还有灵异谣言(如“新冠肺炎患者会变成丧尸”);阴谋论谣言(如哈佛学者佐证新冠病毒是人工设计)等。可见,网络灾难谣言,多种多样,只有弄清网络谣言散布的社会心理,理清网络谣言的各类形态,才能更好地针对网络谣言进行治理。

三、新时代网络谣言的治理路径

网络谣言往往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和问题,其中既有事关全局的重大国内外事件,也包括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新时代是一个以自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谣言结合网络形成更为多元、多样、多变的网络谣言,治理难度更大。如何做好新时代网络谣言的治理,习近平对此提出了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回答普遍关注的问题,“要从大局出发,体现大局要求”[6]309,做到主动回应社会热点,加强正面引导,“要注意舆论的社会效果,克服片面性”[7]87,理性发声定调。同时,他还强调要统筹网上网下,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42。新时代网络谣言的治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信息公开

网络谣言产生的根源是真相的缺席。要想规避谣言,先要掐断谣言滋生的土壤,让真实信息告白于天下,“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22],避免因不明真相而产生恐慌,避免因恐慌而产生猜测,避免因猜忌而形成谣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转折点在2020年1月20日,即钟南山院士向民众坦诚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情况,党中央、国务院立刻要求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重视疫情之后,它立即演变为全民热议之焦点。随后武汉封城、全国各地相继进入一级应急响应,该焦点随即由大讨论向大恐慌演变。大恐慌的蔓延伴随着自媒体的参与,各种真实的、不真实的信息充斥网络,逐渐地演化出各种版本的谣言。随着疫情信息由自媒体向全国各地民众输送之后,全民社会心态发生了极巨的变化,有恐惧,有希望,有义愤,有失衡,有刻板,有侥幸,有从众,这些社会心理又相互传染,使得各种类型的谣言不断涌现,有疫情谣言,有问责谣言,有治疗型谣言,有鸡汤型谣言,有阴谋论谣言,甚至出现灵异谣言。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在于疫情暴发前期的真实信息阙如,民众无从知晓疫情的真实状况,而当疫情真实信息在短时间内洪水般涌来之时,民众又毫无准备、无所适从、难以接受。由此可见,将真实信息公开,赋予民众知情权是网络谣言治理的首要举措,唯此才能稳定民众情绪,让民众有所准备。党中央、国务院也正是如此做才使得网络谣言逐渐失去市场。例如在党和国家掌握的宣传媒体当中专门开辟“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将所有疫情相关信息集中公开,并实时播报疫情动态,让民众无时无刻都了解疫情及治疫结果,让谣言在真相中无所滋生。此外,各大媒体、自媒体都开设“鉴真辟谣”专栏,对自媒体网络中存在的谣言进行梳理、辟谣,避免民众因疫情谣言而产生损失。

(二)规训惩罚

所谓规训可理解为“纪律”,“是一种支配人体的技术,其目标不是增强人体的技能,也不是强化对人体的征服,而是建立一种关系,要通过这种机制本身来使人体在变得更有用时也变得更顺从,或者因更顺从而变得更有用”[8]156。这种顺从是对规律、纪律、法律、制度、大局的顺从,这种有用是服务于党和国家、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规训的方式有很多种,一是国家安全机关、一般网民不时网络巡查、网络舆论监控,即要求网民遵守网络规范、互联网法律,一旦发现谣言,立即上报公安机关、司法部门等;二是检查,即当网络信息被鉴定甚至怀疑为网络谣言之后,公安机关有权对谣言制造者进行检查,并规范化审理;三是规范化的法律裁决,即公安机关针对被举报网络信息进行规范化鉴别,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最终做出鉴定结果,一旦被鉴定为谣言,则进入下一步程序;四是教育,当网络信息被鉴定为网络谣言之时,对情节较轻者进行宣传教育、思想引导;五是拘留,当网络信息被鉴定为网络谣言之后,对情节严重者进行逮捕、审讯并行政拘留,强制性规训。所谓惩罚则指严厉的处罚,即通过强力机关对违反宪法、法律、互联网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惩罚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对“越矩者”进行强力惩处,而在于更好地规训网民按照宪法、法律、互联网法律法规行事、发言,避免出现不合规矩、不合法的行为。规训与惩罚主要是提高民众的规矩意识、大局意识、法治意识,提高散布谣言的犯罪成本。此次疫情防控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网络谣言的处理,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因网络谣言而造成的社会恐慌,规训与惩罚并行治理网络谣言。2020年1月20日,网络谣言便随着疫情暴发而彻底爆发,面对着波涛汹涌的网络谣言,网络安全工作人员积极亮剑,严厉惩治一大批网络谣言的散布者,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绝不掉链子。例如昆明市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解放军即将进城全面接管武汉”谣言迅速在网上网下蔓延,并引起大量市民涌入超市购物。警方迅速展开调查、逮捕并最终刑拘谣言制造者。此外,全国多个散布疫情谣言者被行政拘留。在这些造谣者被行政拘留后,公安机关对他们进行颇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教育,国情教育,提升他们的大局意识、家国意识、规矩意识。

(三)舆论引导

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9]8,“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10]。网络谣言正是网络不良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谣言治理顺理成章成为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任务。舆论引导首先要遏制谣言等不良信息在自媒体上传播。网络谣言传播迅速、辐射广泛,极易形成负面舆论热点,对社会正常秩序造成不良影响。例如“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冠肺炎”之信息一经媒体发布,大量民众去药店排队抢购双黄连,但最终被证明系谣言。针对谣言,党和国家绝不手软,纷纷对造谣者加以规训与惩罚,直至行政拘留。其次要积极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网络舆论尤其是网络谣言对政治、经济、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与日俱增,一旦处置不当,极有可能诱发网络群体不良情绪,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网上舆论引导,抢占网络舆论阵地制高点,把握网络舆论主动权、主导权;要积极主动对网络信息进行科学研判,避免网络谣言的散布,当谣言肆虐时则要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网络舆论斗争,全面压缩网络谣言的负面空间;要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最大限度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实现网络正负能量平衡。例如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党和政府第一时间公布疫情动态、防疫工作信息,开展疫情宣传教育,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同时还在各官方网站如人民网、光明网等开辟“鉴真辟谣”专栏,集中对网络谣言进行辟谣,引导网络舆论朝着正能量方向发展。最后,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习近平指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11],剔除网络谣言滋生土壤。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从根源上避免谣言制造者的“劣性”思维;要适应人民群众对网上新闻信息日益增长的需要,不断推出导向正确、格调高雅、形式多样、贴近群众、服务性强的新闻信息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人民群众无暇、无需造谣生事以满足自身空虚的精神世界。例如此次疫情防控中,中国知网等科研平台免费开放资源供科研工作者、爱好者使用,字节跳动等网站购买《囧妈》等影视作品版权供人民群众免费观看,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慰藉因疫情隔离在家的民众,引导他们的精神意志、伦理导向。

(四)制度保障

制度优势是新时代网络谣言治理的重要保障,一是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民主集中制、基层民主自治等政治制度优势,走群众路线、集中群众智慧治理网络谣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网络谣言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此次疫情防控中,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快速行动、冲锋在前,积极投身遏制疫情谣言扩散工作,形成强大的网络领导力,成绩显著。民主集中制亦是网络治理的重大政治制度优势之一,体现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此次疫情发生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谣言充斥网络之时,各地网民在民族大义面前,集中对谣言进行鉴真辟谣,监督举报,避免谣言危害社会失序,对网络谣言制造者产生了极大的威慑作用。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也是打击网络谣言的一大政治制度利器。此次疫情当中,基层公务员严守自己的岗位,从基层辖区开始,层层监督辖区内的疫情信息传播,坚决杜绝谣言走出社区、走出辖区与自媒体合力形成社会谣言。同时,基层民警为代表的司法部门还肩负针对网络谣言进行检查、鉴别、逮捕、审讯谣言制造者工作,为网络谣言提供强有力的威权保障。二是发挥法律制度优势,走网络法治化道路。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谣言的制造和传播本就是违法行为,甚至犯罪,面对违法犯罪,我们必须进行强有力的惩罚。习近平强调疫情“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对于网络谣言也应依法科学防控。构建网络谣言防控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依法网络谣言治理的先决条件。习近平指出“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12]就此,审议通过《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见》《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并结合《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共同组建遏制网络谣言散布传播的法律体系。除了构建相关法律体系外还要对网络谣言制造者、散布者依法处罚,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当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网络谣言制造者、散布者接受审判心服口服。法律处罚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但其最终目的在于让违法者在法律处罚中接受教育,改邪归正,故要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将网络谣言扼杀在萌芽中。如此次防疫工作中,各互联网平台相继出现互联网信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专题,让网民了解互联网相关规定,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从内心当中害怕网络造谣,心甘情愿维护互联网空间的天朗气清、良好生态。

最后,感谢西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7xn0103);西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专项(项目编号:16sxb171)的资助。

猜你喜欢
谣言民众疫情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战疫情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