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旻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北京 10007)
2013年秋天,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发起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倡议提出8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合作中不断发展,已经成为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截至目前,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五通”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一系列成果,国际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在“一带一路”倡议最初提出时,曾一度引发拉美国家是否属于沿线国家的热议。后来的发展表明,拉美国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是“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成员。目前,已经有19个拉美国家与中国签订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体现了拉美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从观望转向对接落实的实质性转变。
在“五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中拉合作领域更多是建立在贸易、投资和金融合作,以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为主要领域。当双方的联系日益紧密,由于信息不充分带来的摩擦乃至冲突的概率则更高,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民心相通领域的合作。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民心相通是中拉关系发展的必要根基,将成为推动中拉“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
中拉民心相通领域合作发展的成果和前景如何?本文试图从“政府间合作机制、文教与智库路径和民间交流路径”三大方面入手,重点探讨中拉之间人员交流互动情况,梳理中拉“一带一路”建设民心相通领域的合作历程,并对此进行分析和展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学术界对“一带一路”民心相通领域合作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既有研究多停留在历史梳理和人文交流案例上,内容囊括顶层设计、企业行为、文艺交流等内容,但缺乏对人文合作建设的全面梳理以及对新合作模式的探讨。
首先,关于顶层设计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官方机制建设、政府援助、媒体传播、友好城市、孔子学院建设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这些机制在民心相通领域的主导作用。马丽蓉等结合中拉人文交流历史基础,以中拉论坛、孔子学院、友好城市为案例介绍了中拉人文交流的合作现状,并认为中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具有交流合作的前景[1]。王袆从发掘中国软实力的角度为民心相通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思路,例如从公共组织的参与功能、媒体的传播功能、文化产品的推广等方面加强中国软实力的打造[2]。这类研究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官方顶层设计理念,以中国作为行为主体来进行分析,缺乏对拉美视角和民间个体往来的关注,也缺乏对新合作模式的发现和分析。
其次,民心相通领域的单案例研究多集中于孔子学院、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援助项目等。王志江等通过研究匈牙利的4所孔子学院的优势,认为匈牙利孔子学院极大地推动了中匈两国文化交流[3]。刘慧曾对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在柬埔寨承建的援柬埔寨国家体育场进行案例研究,从国家援助和企业承建两方面探讨了“一带一路”的合作共赢成果,认为这是柬中民心相通的“友谊之船”[4]。还有一些成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流媒体报道进行案例分析,但内容也集中在基础设施援建等国家层面的交流活动[5]。可见这类成果虽深入进行了案例研究,但在案例选择方面依然单一,仅局限在政府层面的交往成果。
近年来,中国和拉美国家相互之间的人员往来愈加密切,基于政府互派、高校和研究机构交流、民间组织互动的个体交往越来越频繁。不仅中拉民众的友谊得到加强,甚至出现越来越多的中拉跨国婚姻,这是中拉民心相通深入发展的体现。因此,对“一带一路”民心相通领域合作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对官方机制的探讨。本文试图以中拉人员交往为关注重点,以中拉政府间合作机制、文教与智库路径和民间交流路径为框架,探讨多重框架机制下的民间人员往来和互动,以发掘基于个体交往的中拉民心相通领域的合作。
中拉民心相通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从16世纪连接塞维利亚(西班牙)-阿卡普尔科(墨西哥)-马尼拉(菲律宾)的“大帆船贸易”开始,以丝绸为主的中国商品就行销拉美各地。19世纪中后期,大批华工乘船来到拉美充当“苦力”,从事甘蔗园劳动、鸟粪挖掘、开凿运河等工作。在古巴革命中,契约华工加入起义军,“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逃兵”,为古巴革命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拉关系持续发展,中拉文化、贸易交流明显增加。改革开放后,中国迎来了与拉美国家建交的高潮,在此期间共有17个拉美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1世纪后,中拉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政治互信日益加深,经贸往来、文教合作日益频繁。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中拉民心相通不断深入,中国-拉共体论坛(中拉论坛)和友好城市成为民心相通领域政府间合作的主要机制,其中,中拉论坛各专业领域分论坛切实加强了中拉人员交流,也获得了拉美民众和媒体的广泛赞许[6]。在政府政策推动下,“健康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成为卫生和科技领域合作的重要体现,为拉美民众带来医疗卫生和科技成果方面的大力支持。
2014年,中拉论坛的建立成为中拉关系迈入整体合作新时期的重要标志。中拉论坛是中国和拉共体成员国间的政府间合作平台,主要机制包括部长级会议、中国—拉共体“四驾马车”外长对话、国家协调员会议以及各专业领域论坛和会议4个组成部分。各专业领域论坛有8个分论坛,其中与民心相通领域合作的分论坛有4个,分别为中拉科技创新论坛、中拉青年政治家论坛、中拉民间友好论坛和中拉智库交流论坛。
1.中拉科技创新论坛
2016年9月,首届中拉科技创新论坛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中国、巴西、古巴、秘鲁等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论坛。会议在清洁能源、气候变化、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促进了中阿双方市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方还启动了“中拉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等人才交流计划,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提供资助,支持拉美地区的科研机构或大学派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合作研究工作。
2.中拉青年政治家论坛
中拉论坛深刻关注青年在民心相通中的作用,积极吸引拉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青年领导人参加论坛,就“一带一路”倡议与各自领域的发展对接问题展开深入交流。自2013年5月第一次举办以来,中拉青年政治家论坛以每两年一届的频率举行,已经在北京举办了5届。论坛与“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培训交流营同期举办,该培训计划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倡议启动的青年人文交流项目,计划在10年间邀请1 000名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青年领导人来华研修培训[7]。
3.中拉民间友好论坛
中拉民间友好论坛成立时间较早,其前身是“中国与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对华友好组织大会”,在2007年的第4次会议上更名为“中拉民间友好论坛”。2014年7月,中拉民间友好论坛被纳入中拉论坛框架,继续为中拉民心相通工作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4. 中拉智库交流论坛
首届中拉智库交流论坛于2010年召开,2014年被纳入到中拉论坛的框架下,截至2019年已经召开了4届论坛。中拉智库交流论坛起着中拉思想界精英的桥梁作用,吸引了来自中拉双方主要智库的专家学者、拉美地区组织代表、驻华使节、国内有关部委和企业代表以及中外媒体人参会,积极开展经验交流与知识分享,为中拉双边人员交流不断深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可以看出,中拉论坛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多样且高效的工作平台,除政府间的高层论坛外,中拉论坛的定期交流机制还涵盖了科技、智库、青年交流、民间友好等多个领域,极大地加快了中拉整体合作的步伐,成为提速民心相通的不可或缺的实践平台。
相对于国家层面的交往,友好城市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因其灵活性和多样性,对于增加中拉了解与互信、增进友谊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目前,中国与拉美17个国家之间结成了179对友好城市,其中与拉美国家结成友好城市对最多的地区是北京市和河南省。在拉美国家中,巴西以总数57对排在首位,墨西哥以32对排在第2位,阿根廷以25对排在第3位。从分布密度来看,拉美友城的分布仅高于非洲,在全球中属于较为落后的。但是中国与个别拉美国家的结对情况排在前列,例如,在137个与中国城市结成友城的国家中,巴西以总数57排在第11位,仅次于加拿大[1]。
友好城市对于促进地方合作和搭建伙伴网络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中拉之间拥有相似城市结构、规模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城市结成友好城市对,有利于分享和借鉴发展经验,推进人文交流与合作。
1.“健康丝绸之路”的发展势头强劲
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主旨演讲,提出建设更紧密的卫生合作、互联互通、绿色发展和开放包容四大伙伴关系。其中卫生合作成为建设更紧密的“一带一路”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中对拉基础设施、经贸领域的合作项目放缓。但中国在卫生合作、抗疫援助方面给予了拉美国家大量的支持,开拓出一条全新的“健康丝绸之路”,进一步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民心相通建设。
拉美国家普遍具有治理能力低下、医疗体系薄弱、医用物资匮乏等特点,抗疫形势尤为严峻。在这种情势下,中国不仅向拉美多个国家提供了医疗物资援助和人员支持,还低价为拉美各国提供疫苗支持。截至2021年6月底,在墨西哥和巴西,中国疫苗签约量约占四分之一。在其他拉美国家,中国疫苗比重比美国疫苗更高。在智利,中国疫苗占供给量的80%。在阿根廷,中国疫苗占供给量的50%。在秘鲁,中国疫苗约占40%。在委内瑞拉、乌拉圭、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等国,中国疫苗的比重均明显高于美国[8]。中国对拉美医疗援助造就了一条新型的“健康丝绸之路”,这条丝路为拉美民众送去了抗疫的坚强武器,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了来自遥远中国的雪中送炭之情,实质性地推动了个体民心相通之路的建设。
2.“数字丝绸之路”蓬勃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拉科技领域的合作日益增多,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公司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并获得了相应的海外拓展机会,其中拉美成为重要的投资目的地。华为一直希望能在拉美开展5G业务,并为此在拉美的土地上付出了多年努力。华为从2001年就在阿根廷设立了代表处,如今已经在当地雇佣超过500名阿根廷人,70%的雇员为本地员工,为当地就业做出巨大贡献。华为协助建立了两千座以上的4GLTE基站,与佩尔索那合作搭建了云端网络,参与了全长超过三万公里的阿根廷主干电信网络建设。对华为、腾讯等中国科技公司来说,拉美地区适合扩大科技领域业务。而拉美国家也有着与中国合作的意愿。多个拉美国家均选择与华为开展不同程度的合作。智利总统皮涅拉2019年4月曾表示欢迎华为参与智利的5G网络建设;乌拉圭也已在2019年8月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近年来,教育成为推动中拉民心相通合作的新桥梁。中拉互派留学生、孔子学院和中国拉美研究机构的成立,以及拉美国家的中国研究机构的出现,都是中拉民心相通提速的表现。
我国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既大力派出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又面向全球提供来华奖学金名额。国家留学基金委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总人数为107 005人。其中,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占派出总人数的41.9%,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和联合培养博士生占比34.6%;硕士生和本科生占比23.5%[9]。
与此同时,我国向其他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吸引来华留学生。来华留学生的大幅增长始于改革开放之后。从1990年至今,来华留学教育事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截至2018年,中国已向31个拉美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共有约3 200名拉美国家的留学生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学习[10]32-33。
双方政府互换奖学金是另一种实现共赢共享的合作模式。以古巴为例,2007年签署的中古互换政府奖学金项目同意每年互换政府奖学金,中方向古方提供150人/年的名额,古方向中方提供100人/年的名额[11]。为实施中古交流项目,古巴政府专门为中国留学生建立新校区,配备专门师资,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工作机构。大批中国公派留学生赴古巴学习。到2009年,中国在古公派留学生人数高达2 800多人[12]。这些留学生在哈瓦那大学等学校主修农业、医学、教育、管理、西班牙语等专业,有的学生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有的完成一年的西语学习后回国继续本科学习。在古巴学习期间,他们与当地的老师和朋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哈瓦那城郊的塔拉拉等校区成为许多中国学子的毕生回忆。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办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汉语教学,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目前全球已有155个国家设立了539所孔子学院,其中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孔子学院达39所[13]。目前,拉美地区的孔子学院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汉语教学、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中国文化讲座、文化交流活动等。
孔子学院在拉美的发展虽较为落后,但近些年呈现逐年稳定增长的态势,孔子学院的活动内容也日渐成熟和多样。以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孔子学院为例。该院由北京语言大学承办,自2006年签约成立至今已15年,学生人数由运营伊始的80人增加到目前每年1 200人左右,使更多的墨西哥人有了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除汉语教学之外,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孔子学院还推出更多适合墨西哥本土民众的文化体验课程,吸引更多的社区民众前来孔子学院学习和参加文化活动[14]。孔子学院还积极邀请国内艺术文化名人赴墨西哥开展表演或讲座,向他们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每次活动都座无虚席。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孔子学院不仅致力于汉语教学和文化体验,还在师资建设和教师培训方面持之以恒,使孔子学院在民心相通领域发挥更持久稳定的作用。一方面,孔子学院利用汉办提供的奖学金选送墨西哥教师来华留学。2010-2017年,该孔子学院有10位教师先后在中国进修,其中1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6人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人完成汉语进修。这些在中国留学过的教师们持续打造了良好的汉语师资梯队。另一方面,鉴于墨西哥大多数本土教师尚无机会来华留学,该孔子学院自成立第二年(2009年)起,连续举办墨西哥汉语教师培训课程,邀请专家讲授最新汉语教学理论、新的教材使用、教学方法、跨文化交际和中华文化,为墨西哥本土师资成长提供了一个恒定的培训和成长平台[14]。
但是孔子学院在拉美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双语师资和教材的匮乏依旧是文化传播的障碍。目前,拉美地区孔子学院的师资引进是采用从国内高校选派的方法,有些具有西班牙语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较快地适应到教学工作中,然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则需要从头开始学习西语或葡语,在工作伊始不得不用英语和学生交流,这会导致当地生源的不信任甚至生源流失。第二,孔子学院在海外的活动易受到大国关系的影响。近年来,欧美国家频繁发出对孔子学院的无端指控,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美各地的孔子学院相继关闭,这些因素也会滋生拉美地区对孔子学院的抵触情绪。
我国于1952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创立了首个西班牙语专业。随着中拉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迅速增加,社会对西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进入21世纪后,西语高等教育呈井喷式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共有58所高校设立了西班牙语本科专业。
西语人才扫清了中拉民心相通合作中的第一道语言障碍。他们或进入外事部门工作,或进入企业从事对拉经贸工作,或从事其他关于中拉文化交流的工作,为中国在拉美各项事业的开展和完善提供了保障,也为拉美民众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便捷途径。
外语能力是满足区域国别研究的基本条件。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教育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的拉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对拉美最初的了解起步于历史研究和对国别的信息获取,外语人才在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教育部已经正式将区域国别研究列为外语专业的二级学科,成为外语系人才的必修课,未来将有更多的西葡语人才投入到拉美研究当中。据统计,我国拉美研究机构的人员中,懂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比重分别占21%和7%,而能够熟练使用两种外语(英语、西语和葡语中的任意两种)的比重也达到25%[15]。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拉美研究机构发展的助推器。“一带一路”倡议为了解沿线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拉美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截止到2019年7月,中国的拉美研究机构已有56家,其中超过92%的机构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成立的。2011年之后,拉美研究机构的增速尤其迅猛。2011年之后成立的拉美研究机构有44家,其中又有一半以上(33家)是在最近5年成立[15]。
中国的拉美研究机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以拉美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机构、民间拉美研究组织。
1. 以拉美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
这类机构的主要工作是深度研究拉美现状问题,为国家制定对拉政策提供学术支撑和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是国内最大的拉美综合性研究机构,其研究重点包括拉美地区的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社会和文化及发展问题。研究所同全国各地从事拉美研究的机构和学者有着广泛联系,并且与拉美各国驻华使馆以及拉美、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的大学、研究机构也建立了各种学术交流形式,对推动中国的拉美研究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2. 高校的拉美研究机构
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有条件的高校加强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16]。自此,教育部制定了一大批关于国别和区域研究的行动计划,成立培育基地,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借以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建设。因此,从2011年开始,拉美研究机构在高校实现井喷式发展,年均增加5家,特别是2015年增加了8家,2017年增加了14家,覆盖全国18个省市[15]。
高校拉美研究机构具有跨学科优势,可通过结合外语类学科、国际问题类学科、经管类学科、历史学科、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促进拉美研究水平的综合提升。一大批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拉美研究教师和学生走出国门,与国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交流学习,深入实地开展田野调查,造就了一大批“国别通”和“区域通”人才。这些人才也将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带到拉美,为中拉“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以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的“中国企业在拉美”项目为例,该中心科研人员不仅调研、走访了多家在拉美投资的中国企业,而且在巴西、秘鲁等拉美国家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向中资企业及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有关拉美营商环境、政治与社会环境的丰富信息和政策建议,在以“民心相通”促经济合作方面进行了可贵探索。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地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有更多的拉美学者愿意参与到中拉合作研究当中,也有更多的中国研究中心在拉美国家成立。他们通过国际学术会议、跨国学术项目等方式,就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各类问题展开自由的学术交流和项目共建。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拉学术合作交流不断取得积极成效。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为例,仅2021年,拉美所就举办多起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国际交流会议:拉美所经济学科与乌拉圭天主教大学商学院举办线上学术会议,国际关系学科和巴西研究中心联合召开“全球大变局下的金砖国家合作”研讨会,拉美所与澳门城市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联合举办“东亚-拉美地区研究伙伴对话”国际会议。
474 Retrospective clinical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dysthyroid optic neuropathy
2021年5月,“东亚-拉美地区研究伙伴对话”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巴西、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等国家以及国内拉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代表、听众共120多人出席会议。学者们畅所欲言,展现了新时期中拉国际合作的新风貌。参会的学术机构涵盖了全球各国资深的拉美研究机构,如拉丁美洲社会科学大会、俄罗斯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日本上智大学伊比利亚美洲研究所、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等。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与会者来自拉美国家的中国研究机构,如秘鲁太平洋大学中国和亚太中心、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中心等,可见近年来拉美学术界对于中国的关注增加,体现了“一带一路”民心相通领域智库合作的成效。
此外,中日韩合作是拉美研究国际合作的一种新拓展。除“东亚-拉美地区研究伙伴对话”国际会议外,2021年5月,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伊比利亚美洲中心举办“新转型中的拉丁美洲”国际会议,下设包含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多个分议题,邀请了韩国、日本和中国等国的多位学者参会。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秉承多边主义的合作精神尤为重要,中日韩国际学术合作是东亚-拉美合作框架下学者对话的新平台,在推动东亚-拉美智库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中拉民心相通合作的道路上,中国和拉美国家民众本着文明认同的共同理念自发开展了多种类型的交往与合作,有效推进了民心相通。
随着中拉人员交往愈加密切,互派留学生、企业互派员工增多,跨国婚姻成为中拉民心交融的新现象。政府间合作机制、文教与智库路径拉近了中拉青年之间的距离,为跨国婚姻创造了条件和机遇。人文交流从个体为单位扩大到以家庭为单位,基于家庭的民心交流则会激发出更大的溢出效应。笔者周围有不少中拉跨国婚姻的例子,他们相识的渠道多样,如通过外派工作、访学交流、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实习工作等。笔者曾走访一位在疫情期间来到中国居住的墨西哥朋友,他的妻子是一位中国艺术家。在中国刚刚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时,这位墨西哥朋友决定奔赴中国以陪伴家人,他说:“即便有疫情,但中国依然是他的家乡,在这里可以每天与家人一起吃早餐,可以拥有最先进的医疗卫生服务、最便捷的高铁和高速公路网,可以享受全国各地的美食。”他用文字和视频记录下在中国的生活,并在自己的社交网络公众号发布,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这是中拉民心相通美好生动的体现。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拉美研究做出政策性支持和互联网等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一些志同道合的拉美研究学者自发组建民间拉美研究组织,借助知名网站、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扩大影响力,成为推动中拉互联互通的新路径。
以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为例。该组织于2015年成立于北京,是由一批对拉美研究有相同爱好的中拉学者共同发起,成员覆盖不同国家和研究领域。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致力于促进中国和拉丁美洲各国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全面交流,推动中拉青年之间的互相认识,助力中拉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该组织定期举行讲座、会议等促进中拉文化交流的活动,并且与央视、光明日报、人民网、澎湃新闻网等国内知名媒体合作,定期推出主题文化活动。
随着拉美国家对中国的关注度大幅提升,一些关于中拉跨文化交流的刊物开始在拉美国家出现,为中国和拉美人民的相互了解做出了贡献。其中,阿根廷的《当代》、哥伦比亚的《太平洋微波》尤为引人注目。
《当代》是2011年由阿根廷企业家资助创办的纸质和电子期刊。刊物聚焦阿根廷和中国跨文化交流,提供两国的时事通讯服务,包含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运动、社会和社团几个板块。《当代》的编辑人员覆盖面广泛,囊括学者、中国语言文化专家和学生、文化管理者、律师、翻译、华人代表等。由于紧跟时事、内容丰富,创刊10年以来,《当代》吸引了包括国家和地方官员、中资企业、企业商会、外交部门、高校在内的广泛关注和跟踪,在拉美圈颇具影响力。目前,《当代》已经通过阿根廷驻华使馆和领馆抵达中国,拥有了一大批中国读者。它还与北京、上海和四川省的高校,以及国内的各种学术和文化中心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切实推进了中拉民心相通。
《太平洋微波》是由哥伦比亚瓦莱大学出版的电子期刊,与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保持合作关系。该刊物的创刊人是在中国学习的哥伦比亚留学生,他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四川大学等院校学习,对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非常感兴趣。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他主持创办了《太平洋微波》这一杂志,并邀请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学者撰稿。刊物从人文知识的角度聚焦拉美和太平洋的关系,尤其关注与中国的关系,定期发表与中拉关系、中国历史、文化、外交、民俗等领域相关的原创性学术文章。刊物创刊于2020年,这一年也是中哥建交40周年。刊物在介绍中引用了阿拉伯哲人的一句谚语:“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真正的知识,即便只能在像中国这样遥远的国家找到它。”这体现了拉美民众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中拉民心相通给予的期待。
跨国婚姻、民间组织和民间期刊的出现是拉美视角的体现,表明拉美国家中关注中国的群体在扩大,证明了拉美人对中国的认同感在加强,说明中拉民心相通的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和拉美虽相隔万里,但中拉民心相通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拉合作发展得到了质和量的双重提升。近10年来,中拉民心相通在多样化的机制框架下得以全面推进,在政府机制引导、文教与智库路径支撑和民间交流路径优化的三大互联互通框架之下,民间人员往来和互动得到了显著加强,民心相通领域的合作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均得到很大提升。
但是,中拉民心相通合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中拉整体合作水平仍有提升的空间。拉美孔子学院师资匮乏,当地民众的接纳度不高。拉美研究虽一时兴盛,但研究深度和理论高度仍亟须提高。新冠肺炎疫情提高了国家间人员交流互动的成本,许多友城互访、学者访问项目都被搁置,这大大阻碍了国际合作的步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不断增多,如何更高效地发挥现有机制在中拉合作中的引领作用,构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中拉民心相通新模式,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时代命题。
The Evolution and Prospect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Latin America in the Field of People-to-people Bond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LI Haomin
(Institute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007,China)
Abstract:Under the promo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China-Latin America relations have been steadily improved,and the people-to-people bonds between China and Latin America have been fully promoted under diversified mechanisms and paths,forming three major interconnected parts which are inter-governmental mechanism guidance,cultural,educational and think tank support,and non-governmental exchanges,people-to-people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zed by personnel exchanges has been significantly strengthened,and the depth of mutual learning among civilization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se paths have opened up more areas for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and innovated the connotation and form of people-to-people bond. However,at present,the external challenges in the field of people-to-people connections are increasing. How to more efficiently play the leading role of existing mechanisms in China-Latin America cooperation and build a new innovative and sustainable model of China-Latin America people-to-people bonds is the problem that must be solved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Latina America relations.
Keywords: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people-to-people bonds,China-Latin America Forum,NG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