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绍凡
(西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600)
新时代大学生面对越来越多的社会因素,极易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主观意识或者潜意识内存在心理的偏差,若负面因素影响过大,极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变化。因此,需要院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解决,做好应对措施。
现今很多人对心理健康教育都存在一定偏见,潜意识里认为接受心理咨询教育是身心存在疾病的,也认为自己不要接受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导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接受,很难发挥授课的实质性意义,也使得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较少,也在潜意识里认为心理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并不需要太多关注。同时,学校的宣传力度也并不大,缺乏专属心理教育专栏,也间接造成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认识度较低。但也有部分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校认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乎今后的发展,所以对学生的自我心理问题、健康教育极度关注。
当前很多学生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导致许多家长非常宠溺自己的孩子,也使得学生缺乏主观意识,认为所有事情只要告诉父母,父母就一定能帮忙解决的,也进一步导致学生步入社会后,缺乏忍耐性、独自生活的经验;同时也使得这类学生脾性十分顽劣,与他人无法友好相处,极易发生矛盾,即使发生冲突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不会主动解决矛盾,潜意识认为在家都是父母主动,因此在外也是需要他人主动就可以解决问题。例如:某高校的学生,之前在高中是班级里的优等生,但进入大学后,学校里优秀的人员太多,成绩无法达到预期值,从此成绩一落千丈,再加上他从小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导致进入大学后无法自理。因从小过惯被人捧着的生活,无法接受落差感,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1]。
除此之外,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还会存在许多情感问题,而自身无法运用理智去解决问题,惯于采用感性思维模式去理解、解决问题,极易将感性思维带入到学习当中,一旦遇到问题极易躁怒,面对日常生活也是如此,长时间下去极易造成自身心理扭曲。如: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无法面对自己的成绩落后,或者是当失恋、情侣之间吵架过后,极易导致成绩下降,又一味否定自己,也会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目前据有关数据反映,许多院校虽然都在逐步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与现实具有较大的差异,也使得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未得到实质性的答案[2]。同时,大多数院校所运用的教材并未及时更新,而是采用传统教材,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也是沿用旧的体系,毫无创新力度,也使得学生认为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口头教育,只是根据教材来讲述而已,并没有现实的案例。同时,教师在教育方面的了解层次不够,面对多层次的需求不能完全使用,认为学生不出现问题或出现疾病即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否进行都无关紧要,也导致许多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于表面工作,设立的相关机构,都是有名无实;也有学校设置机构,将其进行很好的规划,但面对大量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时,无法做到实际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如:有些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与附近心理医院合作,却不可靠,一旦有学生咨询得到的答案并不理想,一方面促使学生不愿意去咨询,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都没有专业性可言;一方面咨询后学生认为被其他同学知道笑话自己,也导致很多学生不敢去咨询。
现今社会发展迅速,对人才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因此,许多院校在育人教书方面,非常注重大学生全方面发展,以培养良好的品格、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自信心为主要目的。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为基础点,激发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激发学生提升抗压力,为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需不断加强完善,才能更好确保学生全面发展[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社会教育上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单是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为学生今后更好立足社会的心理建设,还帮学生了解到更多心理健康知识点、培养更具良好品质的心理。在开始心理健康教育时导师需要帮助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帮助(方法),既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也是及时解决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萌芽阶段。以通过交流的方式,促使学生更易接受心理咨询,也更易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述说。以此,来有效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进行下去,也为思想教育推进更重要一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更好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许多院校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多方面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不单依靠课堂教育,而是需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来满足大学生的日常心理健康需求,跟进大学生心理需求,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以此来发掘出更适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在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大学授课采用多种模式进行教导,改变固定的教学模式,建立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建立。第一,在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第二,利用网络建设网上心理健康交流平台,既保证学生的隐私,也为学生解决了难题,也能时刻了解学生心理变化;第三,及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从小规模的辅导团体再到大规模的团体;第四,学校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可定时邀约专业心理咨询团队进行讲解,以更专业的团队来帮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4]。
充分利用现代化模式结合新理念,融入新课程理念。在原有模式上优化理念,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入更适合学生心理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养成良好的身心健康。同时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从课堂跳跃到课外、从线上到线下、从了解到沟通、从寻求到解决,利用网络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例如:某高校在进行课堂教育时,将现实案例引入进来如“大学生情感问题”,张某(男)与王某(女)本是一对情侣,由于李某和王某是好朋友,对张某产生爱慕之心,就想尽办法促使他们分手,也和身边的许多朋友讲述他们感情不和,最后导致张某和王某分手,王某为此产生抑郁。教师通过案例从侧面加强学生的心理监督,避免出现此种情况发生。这样通过案例来对学生情感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舒缓情感问题,避免学生出现极端想法,从摇篮中避免危险想法。
为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积极宣传,重视心理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优化心理教育团队,定期定时安排教师心理健康技能培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建设,为学生建设更乐观自信的意识。例如:某高校为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特举办“打造全新自我,为生命启航”为主题,组织不同年级、不同时期学生来开展实践活动,将每个年级设计出不同的题目如“演讲型、探讨型、游戏型……”,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除此之外,学校每年定期开始创新活动,促使学生多和社会接轨,以免学生步入社会后无法适应发展。
为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品质。因此,院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潜意识提升自身心理健康,强化学生对待处理问题的方式;并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观察学生心理是否变化,通过教师、同学、宿舍的反馈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与此同时,为让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当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情况下,做到有倾诉对象、有解答对象,避免学生再次出现心理问题。
目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没有离开父母生活过,导致许多学生的心理素质差。因此,针对此点学院可以设置户外活动,以此来锻炼学生生活能力,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且要求参加户外活动的学生服从安排,积极配合教师以及安排人员。同时还需要告知家长,让其明确活动时间地点,让家长不干预教师安排活动,以此才能建立学生的独立性,减少学生对家长的依赖,也可培养学生互动能力,学会如何更好地与同学相处,以此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尤其是家长的观点与学生完全不同,若想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健康,必须让学生从家长“宠溺”中走出,也让家长更加明白学生独立生活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面对生活困难时能更好面对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求学生正确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其次,需要学院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合理运行模式,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丰富课程教育,加强课外知识活动;最后同步学校和家庭资源,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