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初探

2021-11-29 14:27
关键词:疫情能力教育

王 颖

(渤海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1]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大厦的地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教育体系中的“第一粒扣子”。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就谈不上优质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基础教育。

教育现代化不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还是对我国教育体系、学校教育管理水平以及教师执教应变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在线教育网课的形式还会持续,教育因为网络的介入出现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这都在促使我们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相关性问题的思考。

一、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课业负担重

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基本上是机械重复的劳动充斥整个学习过程。由于过于看重分数,往往是举三反一,一篇课文的生字词,要抄写若干遍,甚至有的地方小学生每天课业量就高达数个小时,学生除了学习之外,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当前的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娱乐时间。

(二)陷于应试教育

基础教育阶段,普遍缺乏创新性,往往以考试升学为指挥棒,单纯追求升学率,看重的是学生的分数、排名,而忽视能力和素质教育,容易造成学生片面发展。只重视考试科目,导致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的不健全,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评价机制刻板

教师在分数面前沦为机械工人,功利思想极为明显。刻板的教育评价机制是造成应试教育的直接动因。领导看一个教师是好是差用分数,家长看一个教师优劣用分数,学生同样如此。分数成了教师考核、晋升的重要参照。

(四)发展不平衡

一是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虽然目前的应试教育倾向在学校中有所减弱,但大多数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语数外等主要考试的学科,造成了学科教育之间的不平衡;二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城际和区域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而言更为落后[2]。

(五)教师应用在线教育水平不高

目前,在线教育大多数是把课堂简单地从教室搬到网络上,在教育形态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同时,疫情下的在线教育也暴露出很多教师网络基本教学素养和硬件技能有所欠缺,没有充分地发挥教师学科优势的作用。因此,在后疫情时代,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是当下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六)德育教育有待改进

目前,尽管青少年道德能力水平随社会发展持续提高,但是应清醒地看到德育教育还存在着目标高深、内容抽象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理解;在有些情况下,往往忽视了德育教育过程中的群体互动,很多教育活动中青少年低参与,尤其是在线爱国教育中的网课平台,由于应试教育的高压力,导致绝大多数学生甚至不参与或由其他人代劳。

(七)教学方法创新不足

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中教学方式方法问题是最为普遍的问题,教学方式过于传统,缺乏多样性,多媒体的应用情况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只是将板书简单地转移到多媒体屏幕上。产生这一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如师资年龄老化,教育理念跟不上形势需要,最终的教学方式仍旧是“满堂灌”,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求。这种以接受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质疑问难的品质难以形成。

(八)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

疫情之下,最让人意外的当属家庭教育。从教育规律看,亲子陪伴的时间增加应该会改善亲子关系,但事实恰恰相反。疫情带来的超长假期,正是由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相互陪伴的时间增加,反而导致了很多家庭关系紧张。有为数不少的父母还并不懂得如何和孩子正确地沟通和表达,更不懂得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石,父母要从简单的配合到和孩子共同成长,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果单纯地把分数放到第一位,排斥职业教育,把上课看成是唯一的学习,把在生活之中进行各种技能、素养、习惯、人格的提升全部视而不见,这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综上,我国的基础教育在某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存在弱项,仍然需要进一步改革。现在世界日新月异,科技大步狂奔,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万物互联和无人驾驶都在飞速赶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开设相关的学科,从小培养孩子科学的精神,对前沿事物的感知和认识,而不仅仅局限在现在的语数外。所以,教育应该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在线教育的兴起

现代科技浪潮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教育,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发展机遇[3]。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线教育应运而生。这种方式跨越时空界限,快捷便利,从而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欢迎。根据互联网资讯数据的调研报告,新冠疫情发生后,2020—2025 年全球在线教育市场预计将有9.23%的复合年增长率,到2025 年其市场规模有望达3 191.67 亿美元。

(一)政府支持下的刚需化激增

新冠疫情爆发后,世界各国政府为了确保学生学习不受影响,积极开发了远程在线教育平台和智能手机的应用。基于全球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各种对在线教育的刚需化需求的迅猛增长,在线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二)灵活高效的新型教育方式

动画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的灵活性以及打破时空界限是培训机构在线教育增长的重要因素。基础教育中,学校应试教育短板和对名校名师的推崇,也是导致学生采用在线教育,线下流量向线上集中的另一个主要推动力。

(三)潜在的问题

在线教育在带给教育变革和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忧虑。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其课堂互动比不上原来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知识还是对付考试两者关系不清晰,有着应试教育的影子。

此外,疫情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和不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落后鸿沟。在线教育必须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平台的支撑。在我国,有的农村地区不能上网,学生没有电脑,学校没有数字专业设备与资源等等,这些都是欠发达地区学生无法获得在线教育的现状。

三、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措施

在“十四五”规划下,基础教育要全方位、深层次、突破性地改革发展,绝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使中国的基础教育成为当之无愧地满足孩子成长需求的教育体系之一。

(一)进一步加强爱国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基础工程,是思想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必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认知能力等方面因素,积极探索爱国教育的内容和途径,用具体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从爱家乡的教育抓起,强化主题活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结合政治、思想品德和历史课的教师讲授,把爱国思想具体化,进而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习动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应该是有效的管理者,不仅能够呈现出教学最擅长的一面,设计教学内容,还需要在专业能力上提升教学效果和科学地选择教学手段,在认真做好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课堂纪律、教学时间、管理作业的同时,还要针对发现的问题,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良性互动。教师在互联网教学中,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懂得实施有效管理的策略,这是最重要的。好网课的标准需要教师有突出的表演,同时需要学生有突出的表现,这意味着传统的教师需要成长为新型的教师,搭建学生和知识之间、学生和社会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另外,这里还需要关注一个群体——教育培训机构,尤其是互联网教育机构,在这次疫情期间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些教师过去在教育中的定位更多的是补习,但在这次疫情中,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了教育的主体。这样一个教师的群体在后疫情时代应该重新定位,在教育教学上积极探索成为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促成教师队伍的多元化,丰富教育资源,从而进一步推进在线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增强学生自主能力

围绕着这次疫情,网络教育基本达到了“停课不停学”的目标,从现实中也可以找到很多成功的学习案例。可见,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那些懂得自律、学习认真、尊重他人的学生,学习效率最高,在互联网上的学习收获最大。所以,只要我们懂得运用教育的规律,即使在家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学习同样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对学生特别重视并加以培养自主能力。首先,学生需要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学习对自己的意义,他才会在这个基础上增强向上的动力,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控制的能力,最终形成真正的自律;其次,学生需要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是实现各个学科自主学习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当我们把更多的学习内容放到了云课堂时,一个学生对于学习资料的理解、分析、研究的能力是实现高效学习的基础。一名有着丰富知识背景的学生,可能在老师的授课中能够汲取到更多的信息,当他能够听懂并且深刻地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就意味着他接下去有进一步的思考乃至创造;最后,学生需要提升自我规划的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可以视为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

(四)指导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之一,家庭教育对社会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关注的核心应该是人的灵魂的奠基和塑造。教育应该扬长,真正的家庭教育不应该像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那样主要以科学文化知识为主体,它对人的教育,应该是从最基本的生活本领起,到劳动、社交、文化知识、人情世故等无所不包。要解决这个问题,父母需要基本的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改良,家庭教育绝不是复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协助孩子去树立理想、挖掘潜力,进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五)改进教学方式

构建开放性的教与学模式,加强学科教学内容与社会、自然的联系,学生由接受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转变是今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可以说对在线教育进行了一次巨大的再普及,在线教育领域受到了全民关注。随着在线学生人数的增加和在线教育的成本效益,许多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正在把面对面的线下学习与在线学习有机融合起来。在这个背景下,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创新。互联网本质就是提高效率,在推进基础教育学习平台建设的同时,我们应该对教育作一个全新的布局,在线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二者应相辅相成而不是重复劳动,通过在线教育的便捷性、跨时空性、针对性和及时应对性等优势特性,达到提升学生自身素质和终身学习的目标。从长远来看,教育迈向智能化,AI 助力精准教学,为基础教育变革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发展空间,也为实施数字化、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撑。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实现全过程搜集、分析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数据,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精准地认识自我,制定出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使得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未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还将继续推动教育行业的变革。

(六)推进教育公平

推进教育公平就是要着力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受教育的需求,保障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它不是简单的教育普及,而是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一是要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能够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才。二是要加强农村乡镇的基础教育,保障基础教育底线,补齐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短板,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公平。三是要加强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中小学的支持力度,逐步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

四、结束语

新时代的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基础教育要全面走向教育现代化,就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建立完善科学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建设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生态。要积极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办良心教育,也要引导家长和社会把对分数的关注转移到对孩子成长的关注上,只有解决好孩子成长的社会土壤问题,才能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疫情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战疫情
题解教育『三问』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