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低碳城市建设宣传教育机制研究

2021-11-29 15:04:05贾东水王德龙罗政
关键词:宣传教育学习型愿景

贾东水, 王德龙, 罗政

(河北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与商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提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会部署的重点工作方向中强调,“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低碳城市建设任重道远,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构建灵活高效的宣传教育机制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五个途径”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组织。在学习型组织中,每个人都要参与识别和解决问题,使组织能够进行不断的尝试,改善和提高它的能力。学习型组织的基本价值在于解决问题,在学习型组织内,成员参加问题的识别。

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途径,即培养自我超越意识、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善于不断学习、运用系统思考。

培养自我超越意识。“自我超越”要经历三个步骤,一是建立愿景(指一种愿望、理想、远景或目标),这是组织发展的关键步骤。它为“自我超越”的实现确定了目标和方向,组织团队有了“方向舵”的存在才能聚焦能量,奔着目的地不断开拓创新,因而它在培养自我超越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共同意愿建立的关键途径就是通过培养个人的使命感,在重视个人价值观的同时逐步培养集体价值观形成整体凝聚力;二是看清现状。超越自我实现的前提要建立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之上。古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只有对现状清晰把握才能准确进行目标与现实的差距,明确个人完善自我的方向进行“对症下药”。因而,认清现状,悦纳自我,才能找到根本途径;三是实现愿景。即组织中的每一成员都要看清现状与自己的愿景间的距离,从而产生“创造性张力”,进而能动地改变现状达到愿景。

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人们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反映。心智模式与其成长经历、教育状况、生活环境等因素相关,人们通过不断地学习,认真研究现代人心智模式构成要素(气度、沟通、智商、情商以及情绪管控能力等),分析各要素对心智产生的影响,通过改变环境等,弥补自己心智模式的缺陷。通过改善心智模式这一途径,从而改变个人,进而才能实现组织现状的改变,达到学习型组织这一目的。

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经过各成员相互沟通而形成的组织成员都真心追求的愿景,组织的共同愿景,来源于个人的愿景而又高于个人的愿景。它能形成凝聚力,朝着组织共同的目标前进。作为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会对所有成员产生持续的激励,激发出集体的创造力,引导人们共同朝着共同的目标不断努力,创造出发自内心的行为动力。建立共同愿景,要在成员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发现自身的共同点,从而培养出符合所有人特性的共同语言。共同语言的建立方式就要通过组织团队学习实现,成员集体完成一个任务或达成一个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群体沟通,完成团队学习的开展。

善于不断学习。一是“终身学习”,即组织中的成员均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组织良好的学习气氛。所有成员为适应组织的发展需求,均应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它是贯穿一生的、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能够使组织成员在工作中攻坚克难,不断满足组织生存发展需要,实现组织成员共同的最大价值。二是“全员学习”,即组织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通过全员学习,营造浓郁强烈的学习氛围,加速组织实现“共同愿景”的过程。三是“全过程学习”,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边学习边准备、边学习边计划、边学习边推行,实行自主管理,组织成员自己发现工作中的问题、选择伙伴组成团队、选定改革进取的目标、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检查效果、评定总结;四是“团体学习”,即在发展“自我超越”及“共同愿景”的基础上,每一团体成员通过“深度会谈”“讨论”,产生相互影响,实现团体智商远大于成员智商之和的效果。

运用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指以系统思考观点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其核心是:从整体出发来分析问题;分析关键问题;透过现象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系统思考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逐渐形成。“系统思考”的形成需要借助一些方法与工具,它能够浮现出组织成员的思考模式,从而有机会得到改善,达到查漏补缺、扬长避短的效果,最大限度的发挥团体的价值。因果回路图、计算机仿真与模拟都是逐步建立起来的行之有效的“系统思考”工具与方法。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企业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念,不仅对企业,对其他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多有裨益。运用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念,反省社会的种种学习障碍,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低碳城市建设的“五个方向”

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以低碳的理念重新塑造城市,城市经济、市民生活、政府管理都以低碳理念和行为特征,用低碳的思维、低碳的技术来改造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城市的低碳排放,甚至是零碳排放,形成健康、简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低碳发展领域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政府引导机制、有效的市场驱动机制的制度体系。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要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低碳,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鼓励人们通过使用节能电器及空闲电器断电实现节电,通过使用高效集成灶实现节气,通过推广普及垃圾分类处理的常识等实现可用物品的回收利用,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

低碳社会,就是通过创建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培养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文明的低碳文化理念,形成具有低碳消费意识的“橄榄形”公平社会。未来,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很可能也将被视为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并成为最紧缺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约束性因素。

政府引导示范机制,主要包括:建立以低碳发展思路统领的全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系和指标体系;建立完善服务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服务低碳发展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建设低碳节约型政府,发挥政府表率引领作用,指导公众参与建设低碳城市。

市场驱动激励机制,具体包括:推动形成有利于低碳发展的价格体系;稳步发展有利于降低排放的融资服务;大力发展有利于专业分工的合作模式;探索公众低碳消费模式。

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举国重视、全民行动,需要建立现代、灵活、高效的宣传教育机制。

三、低碳城市建设宣传教育机制的“五个化”

机制是协调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充分发挥效能的具体运行方式。把握低碳城市建设的方向,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方法,构建“五个化”的创建低碳城市宣传教育机制。

一是运用系统思考,实施“整体化”联动宣传教育。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系统性思考的方法,构建“全民化、全程化、全方位”的 “三全”整体化联动宣传教育机制。

全民化联动参与。即全民参与并行动起来。每个人都要宣传贯彻落实,不再局限在环保部门、宣传部门,环保组织、媒体组织,领导、专家个人。大家既是教育者、也是被教育者,领导带头学习,专家辅导学习,群众一起学习,打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角色界限,共同学习、共同行动,人人都是创建低碳城市的宣传者、践行者。

全程化联动学习。创建低碳城市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有效的行动,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从树立低碳意识,到践行低碳行动,到宣传教育他人,需要持续不间断的学习,学习理念理论、提高思想认识,学习方法技能、改善行为模式,这些都离不开全程化、递进式的宣传教育。全民低碳行动意在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传播低碳理念、弘扬低碳大爱、宣传低碳知识、服务低碳转型,通过大量的富有创造性、具有前瞻性的工作,为国家低碳事业的发展、为走低碳之路的探索积极努力

全方位联动管控。创建低碳城市的宣传教育,从宣传教育的主客体上,需要各级政府组织、社会组织、群体个人共同参与;从宣传教育的途径上,需要创新线上线下宣传教育方式方法;从宣传教育的效果上,需要采取正向激励、负向限制;从宣传教育的保障上,需要制定规划计划、完善法律体系。

二是建立共同愿景,实施“立体化”创新宣传教育。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建立共同愿景的方法,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宣传教育,建立社会全民化的低碳城市共同愿景。

创新线下宣传教育。线下宣传教育即以传统媒介为为载体的宣传教育方式,如简报、宣传单、标语、条幅、报纸、期刊、LED电子屏、会议、报告、演讲、辩论、公益广告、摄影、电视、广播、志愿服务、集会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宣传碳排放的危害,宣传雾霾的由来和城市污染根源,宣传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美好环境,宣传低碳城市是我们共同的愿景,宣传提倡低碳生活、创建低碳城市是我们共同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继承和拓展传统方式方法。

开拓线上宣传教育。信息时代网络信息传播覆盖广、速度快、成本低、信度高。线上宣传教育即以网络为依托的现代宣传教育方式,如:“互联网+传统宣传媒介和活动”,特别是应运而生、应用广泛的短信、QQ、博客、论坛、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号、微电影、短视频、手机app、抖音、快手等,喜闻乐见、方便快捷、覆盖面广,宣传创建低碳城市的意义,普及创建低碳城市的常识,发出人人参与、从我做起的倡议,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探索开拓新时代的方式方法。

三是坚持不断学习,实施“持续化”长期宣传教育。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坚持不断学习的方法,开展集中学习、个体自学相结合的持续学习、长期学习、终身学习,进行创建低碳城市的持续化宣传教育。

长期计划集中学习。各级政府组织要制定并组织实施创建低碳城市的宣传教育规划、计划、方案、举措,组织开展长期、有序、持续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组织环保行业人员全员集体集中学习,另一方面组织政府各级干部、民间社会团体、社会各界群众全员集体集中学习,无论地位、职位、岗位,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全内容学习、全方位学习,集中学习、互相学习,共同研讨、共同提高,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行动一致、形成合力。

终身主动个体自学。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热爱学习、自觉学习、积极学习、坚持学习、终身学习,变“要我学”的被动学习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变“学一段”的阶段学习为“学一生”的终身学习,变“赶时髦、装门面”的敷衍学习为“求真知、长才干”的精深学习,学好低碳知识、增长低碳技能,树立低碳理念、践行低碳行动,争做低碳先锋、贡献应有力量。

四是改善心智模式,实施“法制化”规范宣传教育。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改善心智模式方法,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法治教育,改变思维定式,改善思维模式,建设高度认同、积极支持创建低碳城市的成熟稳定心智模式和强烈思想动机。

统一思想树立法制观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不断建立健全法制体系和法律法规,特别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生态社会建设实际,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制定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举办法制宣传活动,教育公民学法、守法、执法、护法,强调法规的严肃性、强制性、约束性,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树立环保意识、低碳观念。

规范行动倡导守法行为。法治社会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教育群众、倡导号召广大群众遵守法律法规,履行法律义务,落实低碳行动,如日常生活中选择公共交通、骑自行车、遵守小汽车摇号上牌照和限行措施绿色出行,四类垃圾分类投放、清运、处置,取热取暖煤改电、煤改气,禁止燃烧秸秆,推行无纸化办公、低能耗电器(家电),节能、节水、节电、节粮等低碳生活方式;经济生产中实行高能耗、高排放、重污染的限制与改造,转变生产方式,改善经济结构等。

五是追求自我超越,实施“双向化”激励宣传教育。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追求自我超越的方法,要建立低碳城市创建的奖惩机制、长效机制,进行正向鼓励、负向惩罚,教育广大群众个体、生产经营企业乃至全社会实现自我超越、自我革新、自我改造、自我提升。

正向鼓励明确方向。各级政府要制定环保政策、出台激励措施,支持鼓励创建低碳城市的低碳生产、低碳生活行为,如:生态公益林实行政策补贴,风电、核电、光电企业实行政策补贴,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进行政策补贴和不参加摇号上牌照、不限号出行,农村煤改气、煤改电进行政策补贴并安装入户等;在餐馆、酒店、商铺、娱乐场所及相关行业制定实施绿色消费标准;在城市新区建设中规划自行车道,由地方财政资金购买公共自行车,设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国家对节能减排进行城市排名前列的予以通报表彰奖励,地方政府对节能减排先进企业进行评比表彰和资金奖励、税收减免等。

负向惩罚保证效能。环境保护、低碳城市创建的法规和政策也是一把“双刃剑”,对破坏环保、违背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行为,要进行严格限制、严肃惩处、限期整改、坚决取缔。如:严禁生态公益林滥砍滥伐,严禁烧农作物秸秆,严禁燃放烟花炮竹,一旦发现进行解决处罚、行政拘留乃至法律制裁;拆除燃煤供热设备,改造高能耗、重排放的水泥厂等;国家对城市、地方对企业、执法单位对群体个体的违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干部处理、停业整改、经济处罚等。

构建“五个化”的创建低碳城市宣传教育机制,“整体化”联动是基础,“立体化”创新是方法,“持续化”长期是过程,“法制化”规范是目标,“双向化”激励是保障,“五个化”要素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协调运行、融合发展。

低碳城市建设永远在路上,创建低碳城市宣传教育任重道远。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届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建设美丽中国!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学习型愿景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冬日的愿景(组章)
壹读(2022年12期)2022-03-24 06:46:52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金桥(2021年11期)2021-11-20 06:37:24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中华家教(2018年10期)2018-10-30 01:43:16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人大建设(2017年4期)2017-07-21 11:03:19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0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6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