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雯丽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在高校日益突出。就业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本途径,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对社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采取多种措施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得以解决。目前,毕业生正处于从学校过渡到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就业和就业难适应两个问题。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很多,包括个人职业价值观和就业难以控制、社会关系、机会等因素外,就业能力也是影响劳动绩效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成功不限于长期积累。它更多地取决于关键时刻或机遇,在这些关键时刻,个人能力的非认知因素可能超过认知因素。在如今社会中,决定个人就业的因素是什么?他们在就业和职业发展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非认知能力是相对认知能力而言的,195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提出,是指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参与的虽非智能因素但对智能的发挥或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心理素质能力[3]。非认知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等重要心理品质。高等教育是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的重要手段。教育、课程、校园文化等,这些方面对学生就业培训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培训质量影响着大学正在做的每一项工作,课程设计与培训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校园风格与文化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大学生职业培训可能产生特殊影响。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发展的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作为制约人的社会化的外在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朋辈群体的影响成为主要因素。朋辈群体是由年龄、志趣以及社会身份等方面相似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学生社团就是这样的组织[2]。学生社团有自己的组织原则、规则和活动。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决策、案件、财务等。协会的领导人和会员可以参与组织活动的管理。公司的组织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感受和接触,创造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环境。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正直、纪律等良好行为,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培训。锻炼期间习惯让学生学会生活,学生不仅要学习一些知识和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鼓励他们向社会倾斜,强调协同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就业和社会未来的合格学生。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大学生的就业也面临着新的形势。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高校毕业人数高达874万,再创历史新高。受疫情以及国内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大学生的就业进度普遍延缓。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在招聘选人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谨慎,过硬的专业知识是一方面,社会实践能力也是重点,但疫情导致许多学生失去了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的机会,面对企业严格的挑选,学生们也体会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另一方面,受疫情的影响,旅游、影视娱乐、制作工厂等人员密集的产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无形中待业人数就会增加,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就业与就业所需岗位的不平衡,使学生的就业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第一,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在未来几年里,一些工作将被逐步淘汰。近年来,新兴产业往往超越国界。对大学生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弱,这与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形成强烈反差。第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进入社会的学生角色转换缓慢,人际交往能力低下。我们必须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必须不断加强。缺乏职业规划。对很多学生来说,没有职业规划。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缺乏职业规划能力,对未来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的定位,毕业时就业没有方向,对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没有清晰的概念,就业导向缺失[1]。第三,就业主动性低,自信心低。如今大多数学生都是“00”后,受挫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低,在面临几次求职失败后可能导致对求职失去信心,减少职业活动。还有不少学生选择推迟工作,比如出国留学或出国。第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例如低收入与城市吸引力不足、职业平台差等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当他们刚进入公司时,他们一般都在这里实习。在这一阶段,他们被分配到一些基层岗位。由于缺乏强大的意志力,就很难坚持下去。于是很多人就选择辞职了,更不用说有好的发展前景了。
鉴于上述情况,学生就业面临着缺乏职业主动性的问题。缺乏对工作的信心,沟通能力低,团队意识低,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失衡等等。这些问题涉及学生的职业利益、就业动机。我们必须从非认知能力开始培养学生来改善学生的就业状况。
通过师生交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师生语言、行为和行为所揭示的人格品质和个人价值观,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育信息和价值观,对人格的形成和学生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2]。用校园传统和精神文化感染学生。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共同价值观和校风。它是学校文化中最具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部分。校园精神文化对学生有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社会的分析和理解,根据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进行职业发展。发展方向、阶段目标的制定和学校总体目标的制定,实现目标的步骤和过程实施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职业愿望。职业规划教育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人文素质等综合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科学的计划。职业生涯和执行力与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长密切相关。职业生涯规划应贯穿于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要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提高自身的非认知能力,使其在各个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为自己将来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创业是一种创造性或开拓性的活动,是一种取得成果的方式,它要求企业家在开发、组织、使用服务、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判断。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大学生校外求学的一种新现象,并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毕业的主要因素。企业家能力和企业知识素质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创业能力是一种提高活动效率、保证项目成功的心理特征,特别是在项目的沟通、管理和创新方面。企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是非认知能力。创业教育需要建立创业教育体系。要营造有利于创业的校园环境,要能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种信息手段,如广播电台、校报、窗口等,宣传学生的创业政策、成功案例等,并为创业协会的建立创造良好的环境,如建立模拟公司,以此作为提高企业质量的手段。
创造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穷动力,2015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了各个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我国政府对高等学校的训练计划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了关于本校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具体实施过程及管理办法。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训练项目中,许多高校将这个项目纳入学生的必修过程中,并设定相应的学分,或开展组织相应的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将其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
企业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的课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邀请成功企业家到校演讲,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心得,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学校的教育成果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和保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相应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团队的协同作用,在校企合作机制的扶持下才能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实现创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初衷,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4]。
非认知能力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条件,也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非认知能力起着隐性的内化作用,对培养学生的优秀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3]。所以,非认知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模块。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非认知能力在保护和维护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和业务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展大学生学术生涯规划培训,激发他们的职业兴趣,挖掘他们的就业潜力,保持他们的创业意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实现充分有效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