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英语视听说课与五大方向融合探究

2021-11-29 13:33王惠敏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跨文化文学

王惠敏

(河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教育部2018年颁布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明确指出,外语类专业是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基础包括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人文性质突出[1]90。2020年基于《国标》研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明确了英语专业的定位,指出其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是英语语言、英语文学、翻译、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以及国别和区域研究等[2]1。《国标》和《指南》明确指出新时代英语专业发展的五大方向,赋予了英语学科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新的内涵,充分体现了新文科建设的理念。英语专业发展应迎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其人才培养不能仅限于满足具有一定语言学、文学、翻译等传统语言从业者知识需求的层面,还应拓展英语专业学习者的文学鉴赏、文学比较、跨文化能力和国别与区域知识,使他们成为具有跨学科知识和能力、有能力参与全球治理和决策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作为英语专业传统核心课程的英语视听说课,如何摆脱其语言技能培养和训练课的定位,在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中,融合英语专业五大方向内容,为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语言和学科专业知识基础,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英语视听说课与五大专业方向融合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处于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中,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文科建设需要外语学科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多元化人才。因此,根据《国标》和《指南》的要求,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第一,新时代英语教育发展的要求。传统的英语专业学科属于文学门类,虽然具有“语言技能+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的属性定位,但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多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专业学科内容被边缘化甚至被完全忽视,尤其是在夯实语言基础的英语视听说课、英语口语课、英语阅读课等专业核心课程中体现更为明显。英语专业只具有“专业”之名,而无“专业”之实[3]。培养出的英语专业学生被认为只具有“工具性”能力,而缺乏“人文性”素质。《国标》和《指南》的发布,为新时代的英语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面对当前历史发展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英语教育应坚守其专业学科内涵,即在完成英语技能培养基本任务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国别和区域知识以及突出的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新的时代要求包括英语视听说在内的传统英语专业基础课摆脱“重”语言技能“轻”专业内涵的教授方式,严格按照专业教育要求和专业学科内涵进行课程建设[4]。

第二,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英语教育应主动为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当前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急需具备掌握英语语言、英语文学、英美国家文化、英语国家政治和经济等知识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这些具有全面而多元知识的高质量人才也为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经贸合作、增进人文交流及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和多元人才保障[5]。因此,在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在视听说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将语言学、文学、跨文化和比较文学、翻译、国别和区域知识融于课程教授的整个过程,培养新时代跨文化沟通能力强、人文素养高,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

二、英语视听说课与五大专业方向融合的可行性

2020年11月4日,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吴岩司长做了重要讲话,“新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应该培养出知中国、爱中国和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这吹响了新文科建设的号角,也成为外语学科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而新文科建设和英语学科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也从以下三个方面为英语视听说课与五大方向融合提供了可能。

第一,《国标》和《指南》的出台为英语视听说课和五大方向融合提供了理论指导。《国标》对于英语专业的定位是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和应用,它要求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突出人文素质,注重传播中华文明、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出台的《指南》,根据《国标》的这一理念明确了英语专业的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等具体内容,成为各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进行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南。英语视听说课作为《指南》所列出的专业核心课程,必须按照新课程理念和要求,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和简单重复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设定和课程内容选择上充分与《指南》中的五大专业方向内容融合,成为各个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共识。因此,在新一轮的英语专业课程改革中,各高校自上而下为英语视听说课与五大专业方向的融合进程提供便利和可能,并将持续改进以实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英语专业人才为终极目标。

第二,新时代高素质的英语专业教师队伍为英语视听说课和五大方向融合提供了保障。2018年以来,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文件,实施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等行动,使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知识、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有了较大的优化和提升。他们不仅认识到了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在以英语学科为核心,对学生进行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相融合的同时,开始注重培养学生除原有的英语语言学、英语文学、翻译学之外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以及区域与国别研究等相关领域的认知。新时代高素质的英语专业教师,不仅业务精湛、知识结构合理,而且师德高尚、充满活力。他们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内容选择能力强,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乐于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并善于通过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教学[6]。这些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为英语视听说课的课程改革以及与五大专业方向的融合提供了教学和学术保障。

第三,产教研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为英语视听说课与五大专业方向的融合提供体制保障。新时代外语学科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将产教研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完善,培养出适应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需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出服务“一带一路”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培养出从事中外文明、文化、文学、文字(语言)比较研究的高端人才,培养出传播中国文化的高端翻译人才。为了实现这些人才培养目标,英语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就要通过反推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目标的设定,英语视听说课应该以产出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五大专业领域的知识,并通过科研进一步促进他们融合方式的恰当性和融合手段的多样性,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从而不断提升跨学科知识水平。同时,加强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交换培养、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实践基地、职后培训、质量评价等全流程的产教研全流程协同育人,提升英语视听说课与五大方向的融合课程改革的教学效果和育人目标。

三、英语视听说课与五大专业方向的融合

《国标》规定外语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已经从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学延伸到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等社会科学的领域,既体现其以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学为核心学科内涵的传统,也体现外语类专业积极与其他专业融合的现实。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大学伊始得到重视,以培养大学生未来使用英语的真实需求为着力点。但是大一新生刚接触英语专业时并不能准确而清晰地明白自己未来要从事的具体职业方向,所以教师应在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中平衡学生、社会和学科等需求,在一、二年级融入广泛的学科基础知识,让学生学习通用英语,了解基本语言学、文学、跨文化和国别知识,使他们在大学高年级阶段无论学习英语专业哪个方向课程都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游刃有余地为自己感兴趣的未来岗位做好精准定位。

在《指南》的课程体系中,英语视听说课是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学期为第一、第二、第三3个学期,依据难度层级性的科学原则,可以将不同的视听说内容与不同学科基础融合的阶段放置在不同学期,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促成学生五大学科基础知识的积累。

(一)融入语篇语用知识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传统视听说教学中,教师多是播放视频或听力的录音材料,重点训练学生的听音辨意、区分语音语调、掌握大意细节等听力技巧,极少挖掘材料中的语用、语篇和文体对于视听内容在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理解方面的影响。其实,不同的视听材料类型中蕴含了大量的语用、语篇和文体等语言学知识,学生如果能稍微了解这些基础语言学知识,对于他们视听材料的理解深度和广度都会有较大的提升。

比如,在观看或听到某些具体商务情境中谈判双方长对话的材料时,教师分析交流双方的语用失误造成的误解、礼貌原则促成的交易成功、间接话语行为完成的沟通等,学生就能明白在语言交流中语用学知识对意思表达和理解有重要作用;选用不同文体的视听输入材料,分析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或者新媒体等不同文体对说话者意图表达和听话者理解的影响,能让学生注意不同视听输入材料的文体,明白应该怎样更好地抓住说话者的意图;在某种语篇视听材料输入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其语篇结构,指导学生分析篇章布局的特点及其对说话者意图表达的影响,逐步将语篇分析知识融入视听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初步语篇分析能力,提升视听说教学效果。

当然,在不同主题的语料输入过程中,课堂教学分析融入语用学、语篇语言学和文体学等知识的讲解与领会引导都是在完成基本语音、语调和听力策略训练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学知识也能同步提高,实现人才培养应用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语言学知识融入英语视听材料讲解基础上,教师选择线上同主题慕课或者自制同主题视听材料编辑上传后作为自主学习材料,让学生进一步训练和拓展其语用、语篇和文体学知识和语言技能,使他们在用中学、学中用,及时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视听说实践。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能更好地让教师更精准、更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二)融入中西方文学知识实现课程思政

大学之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已经使大学生有了一定中国文学素养的积淀,但其对于英美文学经典作品接触不多,文学赏析能力也不强。高等教育阶段应加强中西文学作品的输入量,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美学的鉴赏能力,为实现全人教育的大目标铺好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英语视听说课是以英语语言为主要输入工具却可以承载中西文学经典内容的很好教育阵地。在传统英语视听说课中,大多数的节选视听材料都来自英美文学,而教师在课堂上的听后指导中也大多倾向于对节选的经典文学作品中生词、习题中的选项进行分析讲解,通常忽略对学生所听到的文学作品的作者生平、作品写作背景、优美文字表达及作品中蕴含的价值观等内容进行剖析,这样产生的结果就是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法对这类输入的视听材料有更深层次的情感认知和理解,更谈不上文学赏析能力的提高[7]。此外,以往的英语视听说教材中,极少甚至没有关于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嵌入,普遍认为英语课堂中不应该有中国文学知识介绍和引入,这不是英语课的任务。但在《国标》和《指南》中明确规定了外语类专业学生应该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具有中国情怀、人文素养和良好的汉语表达能力。这充分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想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让中国学生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培养他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在英语视听说课中加入英文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从看、听、说等多渠道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非常必要。

因此,在英语视听说课上,教师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文体类型将视听内容分成不同的单元,在每一单元材料输入给学生后,引导学生在视听过程中,注意鲜明人物塑造的重点词句、自然环境赞颂的文字表述、条理清晰观点的逻辑表达等等文字和文学之美。通过给学生分析作品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和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的价值观,让学生明白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不同文体视听材料(包括中国文学经典和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中优美英文文字表达、篇章布局之美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分析,使学生在看和听的过程中注意文学表达方式方法,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在自己的“说”中能够更深刻表达对所输入视听材料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国际沟通和交流中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进而采取更恰当、对方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成功交际。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将线上精选的文学主题视听材料作为学生课前或者课后的训练,线下课堂是教师将文学理论、文学鉴赏等方面知识融入教学内容的主阵地,同时教师还及时为学生线上或者自主学习中遇到的文学问题答疑解惑,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方式能同时兼顾知识性、趣味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入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视听说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实现课程思政的目的。

(三)融入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知识培养文化自信

比较文学一直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方向之一,英语类专业课程学习中却很少提及。目前,《国标》和《指南》要求英语教育要树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体系,逐渐形成中国话语体系,而不是只遵循英美国家价值观引领下的英语话语体系。这些都需要新时代英语专业人才具备一定的比较文学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认识中西方文学、文化差别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其价值观不同的根本原因,从而树立学生坚定的中华文化自信,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培养更多未来参与全球治理的引领者。

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视听材料的渠道多种多样,充斥着各种价值观、积极或消极思想的音频、视频材料。而通常初入大学的学生不具备中西方文学和文化对比的知识及能力,在跨文化语境中对音频、视频内容的理解有限,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对于音频、视频内容在输入过程中认知的正确性和理解深度,他们也很难有能力辨别这些材料蕴含的正面或者负面的核心价值观,极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在英语视听说课上,教师应该精选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视听材料(最好是类似主题的中西方材料),并在视听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比较文学相关知识,分析不同视听作品或者文章中所体现的思想、社会意识、文化背景、交流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及其形成原因,使学生在了解比较文学知识和跨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文学、文化鉴赏辨析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他们在日常面对多模态的信息输入时,就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免受消极或颓废文化影响。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视听说课的单元主题,让学生选取一则与主题相关且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视听材料,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选视听材料分享和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锻炼自己的视听能力和“说”的能力,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自选材料的理解深度和观点。然后,教师选择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自选中国、英美的同主题视听材料进行分析解读,让学生在比较文学知识和跨文化知识引导下正确分析和理解视听材料中蕴含的自己没有认识到的内容,进而让学生有感而“说”。这样能逐步引导学生发现中西方文学、文化在表达形式、价值观方面的不同,灌输比较文学知识,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具备中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培养他们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让他们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真正实践者,也更符合《国标》和《指南》要求,为下一步比较文学和跨文化专业学科知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融入翻译知识适应新时代需求

语言是交流双方获取或传递信息、思想和感情的一种媒介,是文学、文化、习俗和情趣等的载体。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有既定的规律和指导理论,掌握相关语言转换规律和原则对原文的理解和准确表达至关重要。作为外语的英语对中国人来说,需要有一定的翻译理论作指导才能更好突破语言障碍,真正理解英语所传递的信息、思想等内容,同时在用英语进行中国文学、文化及思想传达时才能尽可能地让听者感受到中国文化内涵与“原汁原味”[8]。新时代呼唤新的外语人才培养,急需能够传播中国文化的高端翻译人才,《指南》也提出新时代外语人才应具备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因此在专业核心课——英语视听说课中融入翻译知识刻不容缓。

在英语视听说课中,视听材料要想实现最佳的信息传递,使学生能切实理解英语原材料中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并且在进行自我意思表达中多保留中国特色文化意象,增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 not Chinese English)的影响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理解音频、视频内容时,不能仅限于在头脑中将看到和听到的内容字对字地翻译成中文加以理解,而是适当介绍基本文化翻译、文学翻译中经常适用的异化翻译理论,以提升学生视听学习效果;还应介绍中国英语这一表达中国社会文化特有事物的表达方式,以便学生在“说”时能用英语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句式和语篇。有科学研究表明,6岁以上才初次接触外语时只能将学习的目标语转换为母语后再加以理解的,所以即使英语能力再强的人,只要是6岁后才开始接触英语,都必然以母语为媒介,这也侧面反映了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学习英语中的重要性。

将翻译知识和中国英语知识传授融于英语视听说课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英语和中文两种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的正确理解,进而深度理解视听材料的原文含义,并且有助于他们规避“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而是用规范的“中国英语”把中国特色的文化内容和“中国情调”传递到世界各地。为构建凸显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建立培养人才,并为高年级翻译专业方向的学习打下学科知识基础。

(五)融入国别与区域研究内容拓展国际视野

当前,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定位已经从局外人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成为在某些领域发挥一定作用的引领者。在全球治理新时代的今天,需要更多能代表中国在国际上用英语处理各种国际事务、了解国际政治经济与外交关系、维护国家利益、彰显国家意志的复合型人才[9]。《指南》中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的教学内容就是为了实现这一方面目标服务的。在以往的英语专业教学中,尤其是传统的英语视听说课教学中英语技能训练唱主角的情况下,即使培养出的优秀英语人才也大多在国际组织充当语言服务者的角色,难以参与国际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更谈不上为中国发声和彰显国家意志。

因此,在英语视听说课上,教师在二年级要选取大量不同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视听材料作为学习对象,在学生提升听说能力的同时,教师对于音频、视频文本自身所承载的国际政治、国际外交、国际组织或者不同国家的教育、思想等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提升学生对于国别和国际不同区域相关知识的深层认知。此类视听材料的选择不能局限于单个的国别或区域,而要选择能凸显“全球与区域发展进程”的语料,因为当前全球治理在开展与特定国家和区域进行双边合作的同时,也需要从特定研究国和区域观察来分析全球性问题,所以这两方面的知识都需要了解[10]。这样学生在英语视听说课的教学中不断积累相关知识,对国际形势和国家定位有精准的认识,并据此有能力“说”出自己对国际交往、国际事务等的观点,为在高年级阶段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国别区域人才培养提供知识支撑。

网络时代为师生提供了广泛的国际政治、外交等方面的音频、视频材料,教师应选择优而精的资源作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资料,同时在线下的讲解分析也要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助力他们成为推动国家适应和参与全球一体化的优秀英语专业人才。

四、结语

《国标》指出,英语专业就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只有掌握了语言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与跨文化、国别和区域研究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者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对外交流的需要,更好地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服务,才能满足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的多元人才需求。本文探讨了在英语专业核心基础课——英语视听说课中融入各方向学科基础知识的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了各学科基础知识融入课程的基本做法,避免出现“语言技能+相关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在英语视听说课中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渗透,不仅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更能为高年级的具体专业知识的学习铺平道路,让他们能成长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坚定中国情怀和广阔国际视野,具备文学鉴赏能力、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跨文化文学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我们需要文学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