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雯,梁艳
(阜阳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劳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路径。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1]。《意见》的颁布充分凸显了劳动教育在当今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组织提供了现实契机,而且为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未来方向。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加强幼儿园劳动教育,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良劳动传统的现实传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理论回归,还是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育人要求的有力回应。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挖掘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探寻其实践路径,是根据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重释并重塑劳动教育,唤醒劳动热忱,复兴劳动文化和精神的必然要求[2]。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幼儿园劳动教育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因此,亟需全面推进与真正落实。从宏观层面上看,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加强幼儿园劳动教育;从中观层面上看,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实现幼儿全面发展需要推进幼儿园劳动教育;从微观层面上看,培养完整的儿童,实现幼儿身心和谐发展需要加强幼儿园劳动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而且具有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劳动品质,以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然而,当前“拼爹啃老”“好逸恶劳”等不良之风肆意蔓延,以及日常生活中幼儿教师及家长“包办代替”的现象严重,不仅无形中侵蚀着幼儿正在构建的精神世界,而且滋长了幼儿厌恶劳动、鄙弃劳动的不良情绪,造成个别幼儿劳动意识薄弱、劳动技能缺乏、劳动习惯缺失、劳动情感淡漠等。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承担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历史使命。为改变这一现状,加强幼儿园劳动教育成为培养具有综合劳动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路径。与此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也明确提出“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关心尊重他人、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萌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等。因此,培养幼儿成为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时代新人,不仅符合学前教育相关文件的精神指示,而且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在此形势下,多数幼儿园为响应国家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劳动教育浪潮,以重新巩固劳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从而为实现培养具有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品格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实现儿童完整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实现,应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通过适宜的方式实现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然而,当前工具理性主宰下的教育功利化现象严重,造成劳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陷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表现为过于重视智育、德育的作用而忽视劳育的价值与功能。然而,劳动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在于其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因此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求将其与德、智、体、美四方面紧密结合[3]。因此,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实现,应充分凸显劳育的作用,并在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全面深化德育的内涵、拓展智育的功能、丰富体育的形式、挖掘美育的价值。具体而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进行,不仅应为幼儿养成勤劳节俭、不畏困苦、爱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提供有利契机,而且应为幼儿主动建构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提供自由探索的广阔空间,为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提供实践锻炼的大量机会,为幼儿发现、体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元素创造便利条件,从而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实现。总之,新时期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实现,不仅需要重视劳动教育本身的作用,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蒙台梭利说过“劳动是人固有的属性,是人存在的手段”。劳动教育不仅是幼儿作为独立意义的人存在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幼儿拥抱生活、体悟生命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方式。幼儿作为鲜活的、真实的存在,往往通过直观感知、自主探索和动手操作等方式实现对自我、对他人、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实现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性等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劳动教育作为一种身心俱融的实践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亲历体认的机会,不仅使幼儿在与周围事物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且使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正确的认知发展、积极的情感体验、独立的个性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等。具体来说,幼儿通过独立刷牙、穿衣、系鞋带等自我服务劳动,可以提高自我服务能力,促进自身动作的协调发展,实现身体的正常发育;幼儿通过参与擦桌子、淘米、洗菜等日常生活劳动,不仅学会与他人进行分工与合作,而且学会尊重劳动者、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等;幼儿通过参与手工制作、养殖、种植等简单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不易,体会收获的甜蜜与喜悦,培养幼儿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总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加强,为幼儿创造了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与他人深入互动的大量机会,是实现幼儿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性等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劳动教育是诠释幼儿童真、童心、童趣的途径,是幼儿释放自我天性、体悟生命的过程。新形势下,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不断被重新赋予,是锻造幼儿实践品格、涵养幼儿劳动精神、丰富幼儿情感体验、拓展幼儿生命宽度的必要路径。
人类劳动的本质是实践。因此,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幼儿在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中学会自主操作、学会知行合一,并且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塑造能够奠基幼儿一生的崇高实践品格。从实质上来说,实践品格的锻造,需要幼儿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引导幼儿坚持躬身实践、知行合一,在实践中锤炼真知、体悟真谛、增强本领[4]。换而言之,幼儿园劳动教育是一种需要幼儿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在劳动过程中尽情挥洒汗水、收获喜悦,这种不加粉饰的鲜活体验不仅能及时更新幼儿对于劳动的认知,而且可以培养幼儿不怕吃苦、不惧困难的优秀品质,可以磨砺幼儿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意志,可以锻造幼儿主动尝试、敢于实践、勇于付出的品格。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为幼儿实践品格的锻造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具体体现为,通过打造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并重的教育生态,构建实践操作与自由体悟共融的实践体系,不仅改变以往幼儿园劳动教育中体力活动正逐渐远离幼儿生活的不良现状,而且可以打破幼儿园劳动教育注重空洞理论说教的尴尬局面,切实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在躬行践履中主动建构新知、提升能力、养成品格。总之,幼儿园劳动教育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幼儿在建构自我、激励自我、重塑自我的过程中养成诚实劳动、辛勤劳动的高尚品质,锻造躬行实践、知行合一的高贵品格。
幼儿的劳动精神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生命之根和精神之魂,也是幼儿作为个体在劳动过程中自觉形成的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以及创造性劳动的精神统一体。幼儿园劳动教育不仅以学会劳动为重要内容,而且以参与真实劳动为学习方式,引导幼儿在亲历体认中养成会劳动、能劳动、爱劳动的良好态度和习惯,培养幼儿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的劳动品质。从实质上来说,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过程不仅是幼儿基于自身发展的节律,在真实的劳动场域中进行的具有个人意义的劳动经验建构和劳动技能提升的过程,而且是幼儿在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真实感悟和深入思考的重要历程。幼儿通过具有教育性的劳动,生成自我价值,获得自我承认,确立自我意识,从而逐步拓展精神生活,为走向未来的良善生活做好精神上的启蒙[5]。因此,作为蕴含丰富育人价值的幼儿园劳动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和保护幼儿对于劳动的好奇心和兴趣,而且可以引导幼儿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学会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以及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并真正理解“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意义,自觉形成勤劳节俭、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并以此约束和激励幼儿的劳动行为,从而真正做到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
体验是个体生命存在的一种重要途径,人在体验中感知自我,获得生活的意义[6]。从实质上来说,劳动教育的过程是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和亲身体验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所以说,劳动教育应成为幼儿体验生活、丰富情感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劳动教育不仅是对幼儿进行劳动知识积累、劳动技能培养以及劳动价值观树立的活动,而且是基于真实的劳动场景引发幼儿进行直观感受、自主体验的活动,启迪幼儿深刻领悟、自由表达的活动,支持幼儿在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对自我的肯定、认可与接纳,并尝试用属于自己的独特方式获得对于劳动的真实认知与实践感悟,仔细品味劳动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尝试甄别生活过程中的善恶美丑,丰富幼儿的个性化情感体验,并激励幼儿以更加积极的情感、更加鲜活的姿态投入劳动过程。具体而言,劳动教育为幼儿提供了动手操作、分工协作与自由创造的机会,允许幼儿自由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坚持带来的欣喜、分享带来的愉悦、善良带来的感动,学会感受喜与悲、认清真与假、判断是与非、品味苦与甜、理解善与恶、辨别美与丑,不仅丰富幼儿对生活世界的情感认知,而且加深幼儿与周围事物的情感联系。总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加强,促使幼儿在品味劳动带来的喜、怒、哀、乐的过程中扩大其认知范围、满足其求知欲望,形成尊重自然、关爱他人、善待生命的道德感,发展幼儿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审美感知力。
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应基于儿童立场,把丰富幼儿的生命体验、拓展幼儿的生命宽度作为贯穿劳动过程始终的主线。幼儿园劳动教育是幼儿通过与周围事物的互动而合理开启自我生命之旅的活动,同时理应成为一种润泽儿童生命过程、理解儿童生命价值的活动,这就需要关注幼儿在劳动过程中能否获得轻松、愉悦与自在的体验,能否获得劳动带来的惊喜、感动与创造,能否获得触及生命原型的供奉与滋养。幼儿在劳动过程中接触丰富的生命形式,认识生命的各个层面,感受生命的脉动、联系与交融,体会生命的美好与惊喜、不易与艰辛,从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并成就生命[7]。从实质上来说,幼儿参与劳动的过程,是基于真实的生活情景通过与周围事物的全息互动感悟生命的自然舒展和缓慢流淌,是以自我生命自由体验、尽情欣赏、深刻感悟周围事物生命的过程,在这个充满惊喜的过程中寻觅并体验与生命状态同构的快乐与创造,确保幼儿的生命尊严得以尊重、生命境界得以拓展、生命纯真得以诠释、生命灵动得以彰显。总而言之,幼儿作为鲜活的生命个体,带着已有的经验、思维和灵感在真实的劳动场景中与周围事物建立生动的情感联系、与周围的人们产生强大的生命共振,体验作为生命主体的意义,获得积极的生命感悟。
幼儿园劳动教育不仅是幼儿自由存在的方式,而且是幼儿自由成长的途径。然而,在当前幼儿园教育场域中,劳动教育蕴含的教育性、思想性与人文性遭到贬抑,严重弱化了劳动教育的价值与作用,导致劳动教育被严重边缘化。为全面加强幼儿园劳动教育,需要牢固树立并践行劳动育人的思想,全面把握劳动教育的目标,选择适宜的劳动教育内容,采用专题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的实施方式。
传统意义上来说,多数幼儿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片面化、畸形化以及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忽视和误解,不仅导致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被肆意瓦解,而且造成劳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被严重边缘化。新时代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加强,不仅需要从观念上破旧立新,而且需要从行动上贯彻落实,从而使劳动育人的思想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重新理解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树立并践行劳动育人的思想观念,应成为幼儿园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
幼儿教师和家长应成为全方位引领幼儿主动参与劳动、热爱劳动的支持者和践行者。具体而言,一方面,幼儿教师和家长应牢固树立劳动育人的思想观念。这就需要他们不仅摒弃对劳动教育的固有偏见,防止陷入“重智轻劳”的误区,杜绝脱离幼儿生活经验的空洞说教,走出单纯注重体力劳动的现实偏向,摆脱对劳动教育价值的单向度认识,不仅重新认识新时代幼儿园劳动教育对于促进幼儿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性等发展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劳动教育具有的强大综合育人功能,从而使劳动本身蕴含的创造意识与解放精神为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和家长应以劳动育人的思想关照自身的行动。劳动的过程不仅是幼儿经验持续重组的过程,而且是幼儿生命内涵不断得以丰富的过程,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积极开展专门化的劳动教育的同时,把劳动教育有效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参与家务劳动以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劳动经验。总之,为全面推进幼儿园劳动教育,幼儿园与家庭双方应在认识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不仅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节奏与规律,而且深入挖掘蕴含于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教育契机,并坚持劳中有教、教中有劳的有机统一,从而促进幼儿成长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时代新人。
追求幼儿的自由发展、培养完整的幼儿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根本旨趣。这就需要打破传统劳动教育过于关注培养幼儿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工具性价值,不仅凸显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本体价值,而且发挥其培养幼儿积极的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和劳动品格的时代价值。因此,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进行,应打通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四育间存在的壁垒,重塑“五育并举”的教育新格局,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实现,要求在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创设劳动实践的真实场景,使人的认知与思维的各种机能与世界发生全息式联系[8]。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应以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多样化的劳动活动,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第一,幼儿园通过开展摆放玩具、打扫教室、整理床铺等劳动活动,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实现大肌肉动作与精细动作的协同发展,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第二,幼儿园通过组织种植植物、清除杂草、浇水灌溉等劳动活动,为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和知识视野提供契机,不仅引导幼儿形成对劳动的科学认知、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与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吃苦、耐劳、坚韧的优秀品质。第三,幼儿园组织“厨房开放日”引导幼儿在参与择菜、淘米、洗碗等劳动过程中学会珍惜自身的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以及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激发幼儿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积极情感。第四,通过手工制作、捡拾落叶等不同形式的劳动教育,在充满对话与交流的劳动过程中,不仅促使幼儿学会协商、学会合作、学会分享,而且引导幼儿体验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总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推进应以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为着眼点,在真实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增智启思、强身健体、育善育美的目的。
幼儿园劳动教育应回归儿童的日常生活,关注幼儿的当下生活经验,以幼儿的生活为源泉,引导幼儿在真实生活过程中追寻劳动教育的根本旨趣。然而,传统意义上以知识灌输为主的劳动教育,不仅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而且忽略了幼儿作为主体的真实需要。因此,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加强与推进,应规避对幼儿真实生活意蕴的剥离,密切劳动教育与幼儿真实生活的天然联系,注重劳动教育与幼儿日常生活的有效对接,鼓励幼儿基于自我的真实生活自由地汲取精神的养分、舒展生命的天性。
劳动是幼儿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为幼儿提供了鲜活的劳动教育素材。因此,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进行应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应全身心地沉浸到幼儿的真实生活之中,仔细观察幼儿,善于倾听幼儿,全面了解幼儿,立足于幼儿已有的劳动经验,积极开展与幼儿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符合幼儿生活需要的劳动活动。因此,幼儿园劳动教育应围绕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自我服务劳动、日常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以及简单的生产劳动等进行,构建以服务自我、服务他人与服务社会等为主的劳动教育体系。首先,重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服务劳动,通过引导幼儿独立进餐、穿衣、系鞋带、如厕等活动,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其次,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日常家务劳动,主动承担擦桌子、扫地、倒垃圾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仅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意识。然后,组织幼儿参与捡拾道路垃圾、救助小动物、搀扶老人过马路等社会公益劳动,带领幼儿亲密接触社会,深入了解社区生活,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幼儿爱护公共财物、乐善好施、关心他人等优良品德。最后,带领幼儿参与种养绿植、饲养小动物、采摘果实等简单生产劳动,引导他们在参与农事劳作的过程中感受四季的更替、生命的轮回,体验播种时的希望、浇灌时的期待、收获时的欣喜。总之,幼儿园劳动教育应植根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坚持源于生活、回归日常、走向具身,从而实现幼儿身心与手脑的交融。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过程,是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点自然展开的过程,是幼儿在自由舒展的生活情境中触及生命本源的一种无形滋养,或者说幼儿在真实的生活过程中以劳作的方式还原生活之真实、唤醒生命之灵动、追寻精神之充盈。因此,幼儿园劳动教育应成为幼儿基于真实生活的过程打开自我生命的一种方式,通过开展专题教育和随机教育的形式,实现劳动教育全面服务于幼儿生活的目的。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应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以幼儿的真实生活为本源,构建专题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的体验式劳动教育体系。一方面,专题劳动教育为幼儿提供了深入体验与感悟劳动的机会。通过开展专题劳动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专门化的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劳动精神以及劳动品质等的指导与教育,引导幼儿以最自然的状态、最饱满的热情、最自在的方式激活自身已有的劳动经验、提升自理能力、拓展探究思维、激发创作与表现的欲望,让幼儿学会表达自我,学会理解与体谅他人,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顺利地适应社会。另一方面,随机劳动教育为幼儿提供了自由学习的机会。劳动教育应有效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和归宿。换而言之,幼儿园劳动教育应通过集体教学活动、一日生活渗透、自然及社区中的劳动,逐步深化幼儿阶段从自我服务到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劳动观念的生成及优秀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的养成[9]。这不仅符合幼儿学习具有随机性和无意性的特点,而且符合幼儿乐于探究、喜爱游戏的天性,引导幼儿在真实生活过程中进行自主选择、自觉承担与自由创造,实现幼儿劳动品质的提升。总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进行,应引导幼儿将亲身体验与自身生存技能、生活习惯、生命价值有机融合,让学会生存、自由生长、快乐生活成为幼儿生命的真实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