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艳梅,张玲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用革命文化铸魂育人,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使革命文化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学界围绕新时代高校革命文化教育展开了深入研究,为新时代高校革命文化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学理支撑。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关于革命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期能够进一步深化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的研究,为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提供一定借鉴。
革命文化教育的基础性理论是进行革命文化教育相关研究的基础,认真梳理相关研究,有助于打牢研究的基础,推进革命文化教育相关研究向深处发展。
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收集,鲜见以高校革命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相关资料,但是国外关于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等相关资料的研究,可以为新时代高校革命文化教育提供一定借鉴。首先,国外学者充分肯定了中国文化在当今时代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裴宜理表示:“中国正面对各种新挑战,并试图决定利用哪种历史资源,以形成可以面对未来的一种新的传统。在思考如何面对未来的时候,利用这些革命资源非常自然。”[1]其次,国外学者也十分关注中国的革命史和中共党史,在相关成果中涉及了许多与革命文化相关的理论。如李侃如的《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2]、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3]、费正清的《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 年》[4]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战地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通过对长征时期革命人物的相关采访和纪实,将伟大的长征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使中国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传播[5]。
革命文化作为我国一个独特的文化概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好革命文化、赓续好红色基因、发扬好革命精神。因此,革命文化也是学界研究的焦点。
1.相关概念研究
关于“新时代”概念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的重大政治判断。如何理解“新时代”这一概念学界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田克勤认为,从民族复兴之维看,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时代;从社会主义之维看,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强大生机活力的伟大时代;从现代化之维看,新时代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成功的伟大时代[6]。辛向阳认为,从历史维度看,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从理论维度看,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科学社会主义内容的时代;从现实维度看,新时代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时代[7]。综合来看,学界对新时代概念的研究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三个意味着”和“五个是”为依据,作出阐释性理解。尽管表述有所差异,但其内容差别不大,共识较高。
关于“革命文化”概念的研究。王炳林认为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对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历史的共同记忆[8]。许慎认为,革命文化指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领导革命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创造的独特文化形态[9]。闫立光认为,革命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谱系的重要组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出的文化形态,包括物态、制度、事件、人物、精神等内容[10]。总的来看,学界对革命文化概念的探讨较多,对革命文化概念的界定突出了其创造主体和实践属性。但在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关系的认识上,学界还存在较大分歧。有的学者认为两者本质是一样的,很大程度上能够通用[11]。有的学者认为,革命文化是红色文化的历史根基,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的当代呈现,从革命文化到红色文化体现了后革命时代下革命话语的转型[12]。关于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辨析,尚需学界进一步研究和厘清。
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概念研究。李鸿凯认为,革命文化教育是将革命实践中展现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通过对社会成员进行宣传和教育的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在正确认识相关内容的同时,能够实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13]66。周丽和王新影认为,革命文化教育是指教育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遵循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认知、情感、意志的同时增强革命文化认同的教育活动[14]。需要指出的是,革命文化教育是一个复合概念,是集政治属性、文化属性和教育属性的有机统一体,只有三种属性同构互成才能更好地把握革命文化教育的实质内涵。
2.关于革命文化特点的研究
目前学界关于革命文化特点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集中表现为人民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同时,学者根据研究的着眼点不同,也对革命文化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丰富了研究内容的多样性。
在革命文化特点的阐述方面,学界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吴桂春认为革命文化的基本品性包括创新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指导思想、内容、表现形式上具有创新性;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体现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方面表现为开放性;通过长期革命经验积累和总结服务于中国革命,体现出实践性[15]。荣开明认为在文化传承视角下,革命文化的特征可以归纳为阶级性和科学性、革命性和先进性、实践性与人民性、民族性与国际性、继承性和创新性、兼收并蓄与与时俱进的统一[16]。徐利兰认为革命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长远意义,因此革命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严格的科学性、深刻的人民性和强烈的创新性[17]。
3.关于革命文化价值的研究
革命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坚守立德树人使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新时代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的价值,需要从新时代的时代背景出发,既要关注高校所代表的教育群体,也要立足革命文化这一教育内容。从目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我国学者对十八大以后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的价值意蕴的探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秦洁认为革命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头、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动力[18]。张军成、张世超认为革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体现在有利于弘扬中国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19]。
第二,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革命文化独特的历史内涵、品质特征和实践经验对立德树人实践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回答[20]。王先峰认为,立德树人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革命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等内容为立德树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素材[21]。陈浩凯认为,用革命文化铸魂育人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验,将革命文化融入立德树人的实践中能够升华中国青年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信念,强化中国青年的政治引领和思想认识[22]。
第三,有助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田旭明认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两者在内容上高度契合,在目标追求上趋同;弘扬革命文化能够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和自信,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23]。魏和平认为二者的精神要义相同,通过新时代背景下创新革命文化思维意识、发扬时代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创新革命文化宣传教育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民大众;通过健全革命文化传播保障体系的长效机制,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认同[24]。因此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依托革命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二者共同发力。
第四,有助于厚植大学生文化自信。革命文化在文化自信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崔利萍指出,党和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在历史坐标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25]。刘松指出,革命文化有其自身的历史逻辑,能够为理论层面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提供逻辑前提和基础[26]。桑利娥认为在高校开展革命文化教育,能够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理论支撑,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其政治认同感[27]。韦朝烈认为,在高校积极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和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对包括革命文化基本精神在内的文化价值的肯定与坚持是“三个自信”确立的前提和基础[28]。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革命文化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高校作为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吴先勇认为,高校革命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意识不强、文化氛围不浓、长效机制缺乏、建设内容不系统[29]。刘少文认为在教师主导性方面,高校教师在开展革命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创新语言和艺术表达形式,讲清革命文化的逻辑关系和党进行一系列伟大实践的历史必然性,目前一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理”不清的问题,导致教育过程枯燥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30]。李嫣妮、吴洪晓认为在教学形式方面,目前的主要困境在于教学模式“灌输式”、教学形式“单一式”、思政课堂“一言堂”[31]。庄海龙认为育人机制存在不健全的问题,表现为相关制度体系的缺乏无法保障全课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合力局面,造成育人渠道单一;教育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不利于因材施教;教育评估机制不完善,不利于针对性意见的提出;社会、学校、家庭联动机制缺乏,不利于形成全方位育人体系;缺乏长期规划和制度保障,不利于建立常态化的红色文化育人机制[32]44。
关于教育对象的个体认知情况,张志娟、秦东方从个体认知的背景出发,指出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对大学生认知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33]。杨玉冰从认知渠道、认知动力、个体差异三个方面指出当前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34]48-51。杨洋从认知心理角度出发,认为当前大学生思维敏捷、时代感强,但是求异心理和反叛心理严重影响了个体的知行合一,而社会功利化趋势同个体巩固理想信念、重视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矛盾[35]58。
鲁君、杨文选认为,革命文化教育存在教学内容空乏、教学设计不足、教学止于教材的困境[36]。也有学者指出,革命文化教育内容在使用时表现为内容陈旧和雷同两方面困境[37]。桑利娥认为革命文化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内容方面存在内涵与价值阐释不足、在继承与弘扬方面受到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融合度不理想的现象[27]。徐美英、田晓伟认为,革命文化资源应用实效性困境主要体现在利用意识不强导致教育内容不足、挖掘缺乏时代性导致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教学形式化导致应用教育成效不明显三个方面[38]。
关于革命文化教育情境存在的问题,王逢博从社会时代背景出发,指出新时代背景下的消费文化市场、自由主义思潮以及青年亚文化、互联网言论自由等情境,使高校革命文化教育在大学生中传播受到多元价值观影响[39]。杨宁宁、万信从新媒体网络传播环境角度出发,认为在新媒体视域下网络教育意识和能力、网络平台建设、传播内容质量是困扰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原因[40]。李嫣妮、吴洪晓从校园氛围角度出发,认为校园文化墙虚设、讲座及会议期待值低、学生社团融合不明显会淡化革命文化氛围[31]。
目前,关于高校革命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一系列研究中。期刊论文占多数,主要从理论角度进行探讨,少数的实证调研主要来自硕博论文,因此应重视革命文化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实证研究,强化多范围多角度的调查研究。
为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学者们就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新时代高校革命文化教育要继续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作用。徐美英、田晓伟认为在工作机制方面,应强化组织、队伍以及经费的保障机制[38]。鄢姿指出应构建高校与社会联动的革命文化协同教育机制[41]。刘建平指出教师在将文化资源同课程思政整合时,可以通过资源管理专门化、教学同科研协作、把握教学根本任务实现资源融合[42]。在具体实践路径方面,李艳认为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案例宣讲、专题演讲、故事论坛等提高课堂教育的实效性[43]。鲁君、杨文选从提升教学实效性出发,指出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优化网络课程的途径以及如何利用好社会课堂[36]
提升教育对象主动性是实现革命文化教育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陈哲指出应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亲历红色圣地学习考察,通过身临其境的实践体验得到熏陶从而在心灵上产生共鸣[44]。王逢博指出场景再现的方式能够在大学生心中重塑记忆,形成“记忆共同体”[39];蒋少容、裴学进认为还可以通过文本的支撑、图像的说服、仪式的感染、网络互动的浸润,探究在文化记忆背景下拓展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径[45]。
关于深化革命文化教育内容,学者们主要从整合内容和丰富内容两方面进行。关于内容整合,田克勤、郑自立从革命文化教育内容的整体架构出发,指出资源梳理总结、整体理论建构、全球视野研究方面相对薄弱,应加强相关学术性研究和理论宣传教育,通过深化“学术化”研究丰富革命文化的教育内容[46]。王先锋提到在《革命文化教育》这一教材中通过七个革命文化知识模块,实现史料和教育资源的齐头并进,从而促进革命文化课程资源库的形成[47]。多数学者认为应将革命文化教育同其他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魏和平认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作为革命文化教育的现实路径之一,将二者结合能够有效发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4]。彭陈认为应将革命文化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革命文化能够为其提供理论支撑和精神养分[48]。
关于丰富内容,桑利娥认为通过文化资源、教科书插图文字补充、社会实践成果可以丰富教育素材[27]。徐茂、王萌指出革命诗词具有思想性、历史性、感染性的优质特色,提出革命诗词文化教育的重要性[49]。陈峥、蔡乾从思政课视角出发指出,对于课堂实践教学应充实活化教学内容,校内实践教学应与学校宣传部、团委、学工处等多部门合作,校外实践教学既要注重根据地方特点挖掘第二课堂的教育内容,还要注意实践时间的合理分配[5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校园文化在革命文化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校风、学风以及校园环境将二者进行结合,可以用活革命文化教育资源,有助于形成风清气正的人文环境。顾璟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论述:一是校园物质文化,在营造革命文化氛围的同时要注重硬件建设,可以从校园景观、楼宇、长廊、雕塑的设计和命名入手;二是校园人文活动,可以通过艺术活动和主题纪念日中融入革命文化素材,在继承的同时融入时代风格,从而实现情感滋养、道德教化和价值引领[51]。鲁君、杨文选认为应通过促进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革命文化的研究成果在校园落地生根,发挥班级、学院、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36]。
尤为重要的是,数字媒体平台在今天的教育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新时代青年正是在新媒体技术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通过革命文化教育同媒体平台的有效融合,推动革命文化在多种媒体情境下融洽、广泛、高效的传播。刘少文指出高校革命文化同网络平台“话”与“化”的融合,要从学生成长环境、平台传播规律、关注时事热点入手[30]。彭陈认为应充分利用好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迭代关系,巩固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为主的阵地作用,发挥互联网平台的引导渠道作用[48]。吴小英等人认为要有效提升革命文化的传播力,应打破以往传播渠道的单向化和传播模式的保守化,依据线上传播载体如校园官方媒体、抖音、快手等载体的传播特点规划相应传播内容,依据校园内外不同教育空间和载体,挖掘教育资源的同时搭建课堂传播渠道,并关注逆向传播的效果[37]。
综上,在新时代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对文化传承、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培养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梳理,可见学界对大学生的革命文化教育日益重视,表现出如下特点:第一,研究成果丰富。学界对革命文化的内涵、特点以及教育价值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第二,研究角度多样。学界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大学生革命文化的教育路径进行研究,主要从增强高校教育者的主导性、提升高校教育对象主动性、深化高校革命文化教育内容、加强高校革命文化情境建设,为高校革命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帮助。
但新时代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概念界定有待清晰。学界对于革命文化概念的使用还存在将革命文化同红色文化、党史文化等多种学科命名的交叉使用的现象。第二,时代价值有待挖掘。当前学界通过对革命文化的价值研究,立足于文化领域的同时延伸至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充分挖掘革命文化的教育价值,但对新时代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专门研究的较少。第三,基础理论有待深化。多数研究侧重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研究,对于革命文化教育内容的探究停留于形式,创新性有待强化。第四,革命文化教育的针对性有待提高。开展革命文化教育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但各个高校的基本情况不同,因此在具体做法上也应有所差异。而现有的研究主要从理论上探讨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的做法,具体案例分析较少,因而在对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上还有待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