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新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迈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赶考之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动员令。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学习领会贯彻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是举国上下的首要政治任务。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历经八年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成果,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认真擘画、科学布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服务的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开放大学,在新征程上走稳走好向上突破新的赶考之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诠释了党的百年精神之源,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精神映照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内核。恪守“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各项事业的根本立场。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中,“人民”被提及83次。他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要重视什么、关注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这些金石之声,深刻阐明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彰显了人民领袖坚定的人民立场、真挚的为民情怀。[2]
“人民至上”的坚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的始终,是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无论是在夺取政权斗争中还是在执政之后,中国共产党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目的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在发展主体上坚持一切依靠人民、在发展动力上坚持一切从人民需要出发、在发展方式上坚持人民首创精神,在发展效果上坚持一切由人民检验、在发展成果上坚持一切由人民共享”[3]。“百年沧桑,旨在为民”,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
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说到底,就是要始终做到民有所求、政有所应,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全面小康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教育是基本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尤其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鲜明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始终强调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4]因此,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既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经验,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制胜法宝。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教育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表达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鲜明立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以“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必须保障人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另一方面,必须不断促进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享有,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这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和使命。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践行“四个服务”,要着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终身学习需求和多样化发展需要向教育现代化提出了新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发展要更加开放、更加人本、更具包容、更可持续。
综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即为人民办教育、为人民培养人才、依靠人民发展教育,这是体现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根本宗旨和发展本质的论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从“教育弱国”到“教育大国”,再到向“教育强国”迈进,党领导我国教育现代化事业走过了艰难的历程,这其中包含了以直接服务民众知识文化素质、技能提高的各类教育活动和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工农教育、干部教育、扫盲教育、农村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承担着服务国家和人民发展的任务。无论教育改革理念、教育类型和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和调整,贯穿我国教育现代化始终不变的价值主线是教育的人民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指向,引领着各级各类办学主体围绕着特定人群的教育和学习需求,确立自身的发展定位和价值追求。
江苏开放大学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引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秉承“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办学理念,以“大学、体系、平台”三位一体,面向江苏人民提供开放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服务,努力打通全民终身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校以“江苏人民的大学”为定位,是新的赶考之路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教育作为宣传、动员和教育民众的重要方式,工农教育、干部教育、青年教育等对中共根据地的社会建设、革命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时,面对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开展各种改造民众的教育实践是各界有志之士的共识和力行之举。
2021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回信,勉励他们发扬“新安旅行团”爱国奋进的精神风貌。1935年,由新安小学师生组成的“新安旅行团”以长途修学旅行的方式,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唤起民众、宣传抗日救国主张。这是发生在近代中国“以教育来推动革命斗争”无数创举中的一个。新安小学的创办者陶行知先生极力主张教育要面向大众,尤其要把教育扩大到所有的农村底层民众,提高农民的素质,改造中国农村社会现状。他指出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培养精英,而是为了使广大人民能够利用知识、享受知识,充分体验知识带来的美好生活与社会进步,要培养平等、独立、民主、道德等意识,提升整体国民的素质。[5]为此,他期望改造脱离人民大众、只为少数人服务的“小众教育”,建立为人民大众服务、适合大众需要的“大众教育”;改造为少数人升官发财、培养“人上人”的贵族教育,建立教育为人民所有、培养“人中人”的人民教育。[6]陶行知被誉为“人民教育家”,正是基于他当时为了人民(大众)、服务人民(大众)的教育理想和实践探索,体现了以他为代表的近代一大群有识人士办教育办学校的人民(大众)立场,其思想主张、精神境界即便是在今天,对于以全民为服务对象的开放大学办学来说,仍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重视和借鉴。
1978年邓小平批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是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人口众多和教育底子薄弱的国家,为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做出的重大创举。人民性是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基因和本色,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的办学面向是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鲜明体现。2012年以来,国家教育体制综合改革在“1+5”所广播电视大学进行开放大学建设试点,探索以新型大学载体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的建设模式,通过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江苏开放大学在40多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坚持服务基层民众的办学面向,完成了由以广播、电视、录音、录像为特征的远程教育向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显著特征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转变,逐渐成为推进江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主力军、探索实施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主力军、承担江苏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办学任务的主力军,以及发挥江苏社会教育领军责任的龙头力量。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以省市县一体化开放教育办学体系和“五+N”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助力近百万江苏人民教育圆梦,全方位满足江苏人民的学习需求,在教育惠民的考卷上书写了令江苏人民满意的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江苏担负着“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然而,从教育发展来看,江苏建成现代化教育强省、真正成为“学习强省、人力强省、人才强省”却任重道远。一方面,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以满足江苏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分配上的不均匀、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入学机会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有效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尚不健全、资源有待开发;学校后的教育诸如开放教育、社会教育等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而教育供给方式相对单一粗放等。[7]另一方面,江苏高等教育普及率不高,人民受教育水平亟待提升。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在江苏全省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为15 816 765人,占比为18.66%;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 721 862人,占比为16.19%;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8 227 984人,占比为33.31%;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 273 380人,占比为22.74%。另外,文盲率为2.61%,意味着仍有超过200万的文盲。[8]从以上数据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江苏受教育程度人口的水平和结构分布与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之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态势严重不相适应,难以为江苏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力支撑。
强化“江苏人民的大学”的发展定位,是江苏开放大学面对江苏建设教育现代化强省的目标和任务,扎根江苏大地、办好让江苏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使命自觉,是对40余年面向江苏基层民众办学经验的认识升华,是对新的赶考之路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责任担当。首先,“江苏人民的大学”规定了江苏开放大学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属性。江苏开放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江苏人民的大学”体现了江苏开放大学服务人民大众的教育职能。作为承担终身教育的大学载体,“江苏人民的大学”诠释了终身教育理念的三全性,即面向人人的“全民性”、贯穿于人的全生命历程的“全程性”,以及与个体生命和人类文化外延相一致的“全方位性”。[9]最后,“江苏人民的大学”指明了江苏开放大学开放化特色化的办学路径。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为目的,覆盖城乡的教育服务网络、灵活弹性的入学制度、个性化人本化的学习支持、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智慧友好的技术保障等等不断得到完善,江苏开放大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服务模式不断得以彰显。
当下,全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在这样的战略机遇期,江苏开放大学应顺势而为,立足于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立足于江苏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定步伐,立足于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明确要求,勇于面对挑战,善于抓住发展机遇,按照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理路深化改革、实现跨越,强化“江苏开放大学,江苏人民的大学”发展定位,努力建设一所让江苏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开放大学,其关键在以下四个方面。
质量是开放大学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是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是要强化全体教职工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每个人本身就是质量”的观念,使人人成为质量工程的建设者,要排除可能影响教育教学的各种风险,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作一切工作的底线、红线、生命线。要通过培育大学质量文化,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切实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真正在新型大学建设中发挥标杆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其次是要严格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标准,依据教育部政策要求,建立开放大学质量保障体系,严格“注册入学、宽进严出”的质量标准制度体系,严把教师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和学生毕业质量标准关口,完善体系办学规范管理的体制机制。这是开放大学依据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步骤,是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最后是要实施开放教育内外部评价,监测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监测全流程中的作用,提高科学决策和个性化支持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挥棒,是教育质量效果的评判标准。[10]开放大学要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充分认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精神要义和改革部署,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要创新评价工具,改变传统教学、管理和服务中的经验性思维,基于大数据来分析大规模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研判、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自适应和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
办学特色是学校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关键支撑。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江苏开放大学通过优化整体功能和系统运行机制,推动开放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融合发展,立足江苏地方实际,着力打造办学特色。
学校一直重视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为强化特色优势,要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统筹推进校园网络环境建设,加快建成平安、绿色、高效的智慧校园;继续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支持服务的深度融合,优化智能化在线学习环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建设、优化在线学习平台、数字教学资源库、教学质量评估监测机制、考试评价体制等方面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持续改进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不断提升应用水平与成效。
学校不断夯实社会教育领军责任,把责任放在心上、担在肩上、落在行动上,具有江苏特色的“五+N”社会教育网络日趋完善。学分银行建设探索持续深入,搭建了开放灵活的终身学习成果认证阶梯,扩大对外合作交流,服务体系日趋健全,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探索社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市县开放大学、服务学院发展的机制。吸收江苏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社区教育品牌特色。持续探索、创新老年教育模式,提升老年教育服务能力,打造老年教育品牌项目。
江苏开放大学近年来围绕建设“新型本科高校”这一中心任务,着力实施内涵式发展,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基本工程,是学校实力、特色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学校遵循“一级学科规划、二级学科建设、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思路,加强顶层设计,以创新发展激发学科发展活力、以协调发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绿色发展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以开放发展拓展优质课程资源、以共享发展打破校际专业壁垒,力争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入主流、创特色、上水平。
立足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服务江苏地方经济特色和人民群众的差异化学习需求,统筹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积极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以这一重要改革为切入点,重构科学、灵活、多元的开放大学人才培养路径,推进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打通专业壁垒,拓展学习者发展路径,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高层次人才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柔性引进、培育宽容包容支持服务的学术文化、坚持引进青年博士和学术带头人同向发力、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吸引更多优质人才资源汇聚学校。
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办学优势能力的体现。提升办学优势、增强办学能力需要不断释放开放大学发展的动力、活力和合力。
一是增强发展动力,提升科研水平。科研工作是学校可持续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江苏开放大学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研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保障激励和评价机制。学校立足特色研究领域,激发科研创新内生动力,激励产出高质量成果,培育冲击高层次获奖,力争“三高一费”新突破。深入推进平台建设,探索科研平台分类评价考核办法。主动对接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强化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和深度,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研究,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二是焕发发展活力,深化校内综合改革。江苏开放大学坚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民主监督体系,着力推进解决深层次矛盾的改革创新;持续深入学院开展两级管理体制调研,准确把握各个学院发展情况;积极推进配套改革,协调统一、统筹推进绩效管理改革、“放管服”改革、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财务制度改革、职称制度改革等,不断提升开放大学体系内部的发展潜能。同时,通过充分激发开放大学体系外部社会力量参与开放大学的建设活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全民终身学习服务。
三是汇聚发展合力,推进办学体系一体化转型。协同创新是开放大学这所新型大学的核心文化,深藏在组织发展的血液与基因当中。要深入推进办学体系一体化建设,推进办学系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联学共建,挖掘、整合市县特有文化资源,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继续推进办学体系体制机制一体化、人才培养一体化、科学研究一体化、文化建设一体化,推动省校与市县开放大学的多方面协同发展,构建开放大学的事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持续探索江苏现代职教体系新路径,进一步推进与省内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开放合作办学。
综上,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江苏开放大学要定好位、入主流、开新局,不断向上突破,以一切为了江苏人民、一切服务江苏人民为立校之本,发挥自身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发扬“三牛精神”,鼓足干劲,接续奋斗,围绕质量、特色、内涵、能力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奋力当好“十四五”期间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努力办出一所让江苏人民满意的新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