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贞山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 330031)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都非常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把提高政治凝聚力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1]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政治建设的历史表明,党的政治凝聚力建设贯穿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形成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这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凝聚力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体现了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对党的高度认同以及为实现党的目标而矢志奋斗的主观意愿,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具有很强的政治吸引力和引领力。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凝聚力建设就是以坚定党的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党的政治能力和净化党的政治生态为核心,以不断提高党的政治属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的向心力和吸引力为主要内容,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有组织、有计划、有意识地为党的政治建设汇聚强大的政治吸引力,营造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系列的建党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强调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坚持用党的纲领教育党员,加强对革命军队、农民开展政治信仰、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人民解放的政治使命,坚持依靠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群众路线;倡导为“共产主义而牺牲”的革命精神等一系列思想。这些思想蕴含着党的政治凝聚力建设的丰富内涵与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政治信仰的坚定性、政治思想的革命性、组织建设的扎实性、政治工作的人本性、纪律要求的严明性、依靠力量的群众性。
心等方式,号召起义部队官兵要听从党的指挥,要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心,进一步向全体官兵宣传起义的意义和目的,阐明革命军队的性质和任务。为了树立部队的理想信念,消除革命队伍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鼓舞革命部队斗争的勇气和决心,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武装斗争刚刚开始,万事开头难,干革命就不要怕困难。我们有千千万万的工人和农民群众的支持,只要我们团结一致,继续勇敢战斗,胜利就一定属于我们的。我们现在力量很小,好比是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一口大水缸,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3],针对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告诉大家:星星之火,即将燎原,中国革命高潮即将来到。“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4]毛泽东善于通过通俗的语言和比喻来对官兵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那块“小石头”凭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终究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那口“大水缸”。
信念是人的主观世界的主要反映,世界观不同,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也不同。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思想观念、意识和心理等,称之为精神世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离不开客观世界,主观世界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客观世界的变化发展,促进主观世界对这种变化发生作用反应,这说明主观世界的改造具有客观必然性。井冈山斗争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革命队伍对革命前途的认识也发生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对革命队伍和人民的主观世界改造是一个从自发变为自觉的实践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5]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队伍中曾产生“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观主义疑问,这迫切需要党组织和党的领导人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革命部队和人民;迫切需要用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凝聚官兵和根据地群众,筑牢党的政治建设的信仰支柱。
政治信仰是对一种政治思想、政治理想、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的认同、遵循和信奉。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集中体现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理想信念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是方向标;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理想信念是支撑人们思想意志的精神支柱,决定着一个人成长进步的根本方向和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是人的根本立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战士胸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主义而献身”的精神,坚定革命一定成功、共产主义必将到来的理想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克服了根据地生产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在敌强我弱的对敌斗争中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把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渗透到红军的血液里,融入贯穿到根据地军民的生产和战斗实践中。“为主义而献身”的精神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根据当时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势,果断地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率领部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进军。对此,有人对革命前途失去信心,以致流露出惊慌失措、悲观失望的情绪,有人提出“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领导部队展开各种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采用大会演讲、小会座谈、个别谈
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建党思想坚持加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党员,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和改造党内同志,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重视以党的政治思想来武装官兵和群众。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观点、根本立场来分析革命队伍面临的基本矛盾和突出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在毛泽东看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被压迫榨取最深的应该是农民,农民在全国人口中占绝大多数,因而,组织发动农民加入革命是革命队伍建设最大的问题,引导教育好农民,并组织培养加入党组织是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任务。他指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6]
毛泽东在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也充分认识到对农民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的重要性问题。农民入党后,农民的理论武装和思想武装还一时跟不上,党内存在着大量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与作风,党员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迫在眉睫。例如,在井冈山地区,土籍和客籍家族斗争还时有发生,这些矛盾也经常反映到党内,同时,党内时常存在雇用思想、军阀作风等问题,毛泽东强调:“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7]在党的建设中迫切需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无产阶级世界观教育党员,实现对边界党和党员无产阶级思想领导。“过去各地党之所以没有力量,就是因为党员没有训练,甚至入党式都没有过,现在每个党员都须加以党的基本理论的训练”[8],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9]毛泽东和边界党组织通过定期举办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思想学习培训班,在党员中开展政治学习和理论培训,如,开展党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宣传活动,集中进行思想整顿和党的基本理论学习。编写《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教育材料,阐明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以消灭阶级、实现真正的人类平等为己任,因而在思想层面上,比辛亥革命以来所传播的法国大革命所提倡的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更为激进与彻底”[10],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共产主义的理想,同时注重用无产阶级思想和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农民,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和改造农民。“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11]通过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激发根据地党员的革命自主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政治思想转化为人们的政治德性,有力提升了党的政治思想领悟力和内化力,使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思想被红军官兵所掌握,转化为官兵革命斗争的指导思想,成为党的政治凝聚力建设的思想基础。
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由于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的末梢部分,在科层制运作逻辑下,党的基本方针、路线和政策最终需要依托基层党组织来落实。”[12]井冈山斗争时期建党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制度,强化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把连队和县区等基层党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和开展组织工作的战斗堡垒。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后,为进一步加强党对部队的领导,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起义部队开展了“三湾改编”,创造性地建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班设党小组”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进一步整顿革命队伍出现的思想混乱、组织松懈等问题,“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13]把党的纲领渗透到士兵的思想中,并在部队实行党代表制度,通过党代表制度强化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在部队建立民主制度,设立士兵委员会,在士兵委员会派任党代表,指导做好民主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民主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了官兵的无产阶级觉悟,使他们懂得为谁扛枪,为谁打仗。毛泽东指出:“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他要督促士兵委员会进行政治训练、指导民运工作,同时要担任党的支部书记。事实证明,哪一个连的党代表较好,哪一个连就较健全些,而连长在政治上却不易有这样大的作用。”[14]有了党代表的指导和督促,士兵委员会就能更好代表士兵利益,反映士兵的利益和要求。在政治上,部队内部实行官兵平等,可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部队领导不得随意体罚士兵,杜绝军阀作风;在军事上,每次作战之前都召开士兵座谈会,每一个士兵对如何打仗都可以发表建议,对完成军事任务都可以提出相关意见,在充分吸收士兵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每一次的军事方案;在每一次军事战争结束后,及时召集士兵参与战斗总结会议,士兵可以对战斗指挥和战略战术提出意见建议,以利及时总结作战经验,汲取教训,进一步提高作战能力;在经济上,部队内部实行经济公开,由士兵管理伙食。“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一律两角,四角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15]通过各项经济公开制度,实现部队内部经济平等,这种民主主义更加激发了士兵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败,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到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16]。红军战士个人可以感受到部队的温暖,有效激发了士兵积极战斗的潜能。军队内部的民主主义是红军集体主义精神得以焕发的力量源泉,使部队内部的官兵关系更加和谐,形成了官兵共生死、部队共患难、集体共存亡的革命精神,强化了部队官兵的革命意志和斗争士气。
红军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党的组织制度得到弘扬,红军的个人利益通过集体利益的实现得到有效保障。井冈山斗争时期建党思想的组织建设制度化为党的政治凝聚力建设和红军整体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牢记人民立场是党的政治凝聚力建设的出发点。井冈山斗争时期,部队干部经常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群众疾苦,与根据地同甘共苦,得到根据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成为根据地群众的主心骨。毛泽东始终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群体的命运与中国革命联系在一起,更是创造性地把农民、枪杆子、马克思主义三者结合起来,肯定了农民对于革命的伟大价值。他认为,我们自己就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是人民的一部分的人,才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受压迫的人民大众讨公道,从历史创造者的角度肯定劳动人民的价值,尊重劳动人民的个性发展和人格独立,这个立场与马克思“人是社会”的立场一脉相承。
强化为民服务是党的政治凝聚力建设的立足点。井冈山斗争时期,从军长到伙夫都吃“红米饭、南瓜汤”,每天的伙食费是一样的;干部处处以身作则,“朱德的扁担”就是井冈山根据地官兵一致的见证。毛泽东指出,“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离开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17]“红军四军经过许多群众未曾发动的地方,不要只是提出一般政治口号,应该细心去了解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从群众日常生活斗争引导到政治斗争以至到武装斗争。”[18]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认为,要建立一个伟大的党,建立一支为人民服务的军队,一定要把军队建设、党的建设与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和理论武装,另一方面,要把党的主张、纲领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到人民大众中,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党领导革命斗争的历史任务。
群众路线是党的建设根本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加强党的政治凝聚力建设的生命线。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党的政治凝聚力建设的根本就是团结好人民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井冈山斗争时期坚持依靠群众思想是建党的重要方法,在白色恐怖年代,党的建设工作特别强调要扎根于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共患难。
党的纪律建设是党的建设重要内容,为党的政治凝聚力建设树立行为标杆,执行党的严明纪律是获得人民群众信任的重要法宝。马克思在1859年《致恩格斯》的信中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19],充分强调对无产阶级政党纪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列宁在1920年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闭幕词中指出:“我们党是执政党,是加入之后就有可能掌权的党。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实行和保持严格的纪律,防止各种有害的渣滓钻进和混入执政党里来。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没有铁的纪律是不行的。”[20]他认为,无产阶级政党铁的纪律是完成党的任务的根本保障。在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是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保证。”[21]
井冈山斗争时期,严明的纪律是红军保持战斗力的保障,党在红军中制定了早期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为:一是行动听指挥;二是筹款要归公;三是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六项注意”为:一项注意是要及时上门板;二项注意要捆稻草;三项注意要说话和气;四项注意要买卖公平;五项注意不拉夫,请来夫子要给钱;六项注意不打人骂人。1929年11月,红四军抵达“三南地区”,又补充了注意“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虏腰包”两项,形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明的纪律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根本所在,是军队受到人民拥护、信任和支持的密码。党的纪律使人民的权利意识和自尊得到认同。在毛泽东看来,党要建成人民的党,就是要用纪律来维护人民的利益,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把我们的军队建成纪律严明、与群众保持鱼水之情的人民军队。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红军全体官兵必须遵守的纪律,对每一个党员来说应该是身先示范、模范遵守,并以此带动和监督每一位官兵遵守。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力地保持了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组织的纯洁性,也保持了军队的纯洁性,有力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提高了老百姓对红军的信任感和亲切感。纪律严明是全党全军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的重要保障,纪律严明就是纪律既严肃又公正,反映了纪律本身的严肃性和执行纪律的公正性,包含着宣传纪律公开广泛,深入人心,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人人平等。井冈山斗争时期,到处流行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谣,“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反了,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深入红军官兵的骨髓,党的纪律建设的严明性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密码之一。
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党的政治建设和人民解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谋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的历史实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提出了一系列建党思想,形成了政治信仰的坚定性、政治思想的革命性、组织建设的扎实性、政治工作的人本性、纪律建设的严明性、依靠力量的群众性等基本经验,蕴含着党的政治凝聚力建设的丰富内涵和成功做法,这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在坚定政治信仰上,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把坚定政治信仰同党的政治路线对标对表,增强革命性和斗争精神,坚决同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政治路线的言行作斗争。在提高政治能力上,以扎实的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形成党的组织体系整体合力。在净化政治生态上,加强纪律建设的严明性和针对性,锻造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作风,使党的政治文化和政治纪律渗透到党的政治生活、政治工作和反腐败斗争的全方位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