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中华侨华人对国家现代化的贡献

2021-11-29 12:12车腊梅张劲松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华侨华人现代化

车腊梅,张劲松

(集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建成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起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在政治层面上体现为推翻专制、实现民主,在经济上表现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在地域范围上与全球化进程同步。在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转型中,尤其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海外华侨华人通过兴办实业、投入资金、创办教育、文化传播等方式,成为民主革命、工业建设和融入全球化的支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更需要紧密地团结广大华侨华人,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和桥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一、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政治民主化

现代化是指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人类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现代化带来了人类社会最深刻、最深远的社会变迁,它在经济形态上表现为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在政治制度上表现为从专制制度或封建制度转向现代民主制度,等等。从逻辑上看,科技革命推动的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动因。在近代中国,政治上的专制和封闭严重阻碍了社会转型,以革命的方式建立民主制度成为开启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中国的政治现代化道路受到了西方民主和革命思想的深刻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海外华侨华人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和家国情怀,普遍存在着“旅居者”和“叶落归根”心态,期盼祖国早日摆脱封建主义的专制统治和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他们积极宣传现代民主思想、投身民主革命运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联系和沟通,并与国内各阶层共同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一)宣传民主思想

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之后,早期的旅欧学者、华工、华商成为认识西方文明并学习、宣传现代民主思想的先行者。在海外华侨社会中,知名的华文报刊如《中国日报》《图南日报》《中兴日报》《少年中国晨报》等,以“中华”为名的各种社团组织如“中华读书社”“中华会馆”“中华学校”“中华总商会”等,它们都对中华民族认同、民主思想传播、革命运动组织、海外华侨教育等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运动中,孙中山非常重视通过海外华侨华人宣传民主思想和革命主张,并动员和组织华侨华人参加国内民主革命。海外华侨华人积极响应革命号召、筹集活动经费、投身起义暴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早参与者和捐助者,被孙中山誉为“革命之母”。

在20世纪初,海外华侨华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进入中国的重要传播者,同时在组织和宣传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欧洲,旅法华人李石曾等人于1915年发起赴法勤工俭学活动。据记载,从1917年至1920年有15批共1 700多人赴欧勤工俭学[1]。这些勤工俭学的爱国青年身处工人运动的前沿阵地,体验到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和工人阶级的艰难命运。他们组织了工学世界社和劳动学会等华工社团,并通过《华工杂志》《华工旬刊》等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从中成长出了一批早期的工人运动领导人和无产阶级革命者,有力地推动了建党初期的思想传播和组织建设。日本留学生李达翻译《唯物史观解说》《社会问题总览》和《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等著作,李汉俊翻译《马克思资本论入门》,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等著作,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增进了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接受。旅俄华侨架起了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联系的桥梁,直接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经由俄国革命而在中国落地生根。华侨刘泽荣等人于1917年4月成立“中华旅俄联合会”,并先后创办了《华工》和《旅俄华工大同报》等刊物宣传“十月”革命和共产主义思想。在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后的国内战争中,约有15万到20万旅俄华工直接参与革命及其后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他们成为最早参与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国工人。1920年春,由维经斯基担任负责人、旅俄华侨杨明斋作为成员和翻译的共产国际工作组,来到中国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会面,商谈在中国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的可能性。其后,杨明斋先后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组织成立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一九二零年春,共产国际派威经斯基和杨明斋(华侨,山东人)来华建立党的组织”,“遂于一九二零年五月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2]。海外华侨华人成为联系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桥梁,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做出杰出贡献。

(二)投身民主革命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海外华侨华人积极参与创建革命团体,在经济上为革命活动捐资筹款,甚至直接回国参加起义和暴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既要反抗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又要推翻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1.华侨华人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天然同盟军。当时80%~90%的海外华侨华人是从事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工和苦力,即“三刀” (菜刀、剪刀、剃刀)职业。建党初期的理论家肖楚女指出,海外华侨华人“大部分是无产阶级,不但身受弱小民族的痛苦,而且亦亲领资本阶级剥削劳动者的味道”,他们“只有与国内各阶级协同一致,夺得政权,然后才能使他们得到他们所要的保障”[3]2。因此,在阶级基础上华侨华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天然同盟军。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在海外建立华侨革命统一战线,把华侨的各个阶层都吸引到革命统一战线中来,依靠华工,重视华侨知识分子的先锋作用”[3]3。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从而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启现代化道路奠定政治基础。

2.华侨华人是祖国同胞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和武装侵略的支持者和奉献者。民族独立是复兴的前提,要建成现代化国家首先必须反对外来侵略、摆脱对帝国主义的依附。在近代民主革命中,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同胞一道共同反抗殖民者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广大海外侨胞组织救亡团体进行经济和人力支援,同时营造国际舆论,促成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援助。据原国民政府财政部统计,抗战期间华侨捐款总计逾13亿元,侨汇达到95亿元以上,占当时中国军费的43%。仅在1937年至1942年期间,海外侨胞共捐献飞机217架,约占当时捐机总数的17%[4]。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赞誉海外华侨在中国八年的抗日战争中,“海外华侨输财助战”,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访美期间指出:“70多年前,旅美侨胞通过捐款捐物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援祖国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在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5]

不仅如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美军悍然发动朝鲜战争,威胁着共和国的独立和安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海外华侨华人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并肩作战。海外侨胞华人纷纷捐款捐物,为志愿军购买飞机大炮和物品等物资。截止1952年底,海外华侨的捐款数额超过1亿美元[6]。“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7]。

(三)共同探索协商民主制度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海外侨胞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强烈抗议美国对国民党政府的军事援助,呼吁停止内战,实现民主和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场上,广大华侨华人捐款献物、踊跃参战,直接或间接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在后方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华侨华人积极参与解放区民主政权。1941年,当时的延安侨联执委会主任李介夫当选陕甘宁边区政府参议员,提出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提案,表达了海外侨胞的意志和愿望。

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并商讨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号召得到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响应和拥护,东南亚、欧美各地华侨华人以通电或发表宣言的方式,反对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拥护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组织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949年1月20日,毛泽东分别致电邀请陈嘉庚和司徒美堂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陈嘉庚在回国前夕回答美联社星洲分社记者提问时指出,即将建立的新政府是有中共、民盟、民革等各方面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而该政府应该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8]。1949年9月21日,陈嘉庚、司徒美堂等侨领侨商代表海外1 000多万华侨华人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大会发言中,陈嘉庚“站在海外爱国华侨的立场”,对“政协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共同纲领”三个文件草案“无保留地予以接受”,并表示“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分子努力促其实现”[9]。与会华侨代表与社会各阶层共同谋划新政府的共同纲领、国旗国徽、组织原则等重大事务,为新中国的立国基础和制度框架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包括华侨华人在内的社会各阶层推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专制统治,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协商民主制度。这一民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二、参加祖国经济建设,实现

工业化

世界历史意义上的“现代化”发端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进而在资本的推动下席卷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区,引发了全球性的产业革命并推动这些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其基本动力和核心内容。历史学家罗荣渠先生认为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是西方国家以外的落后国家不断实现工业化的过程[10]。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卷入现代化浪潮,开始睁眼看世界并引进大机器进行工业生产。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转型的中心任务之一。毛泽东在1944年就指出:“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新式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学习使中国工业化的各种技术知识”[11]。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要“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2]。在这一过程中,海外华侨华人不断地投入资本、兴办新型产业、引进先进技术,从而推动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

(一)产业报国

早在洋务运动时期,海外华侨华人就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民族工业。1872年,南洋华侨陈启源在广东南海投资兴办继昌隆缫丝厂,1890年旅美华侨黄秉常在广州创办电灯公司,1892年印尼华侨张振勋创办张裕酿酒公司,这一批近代中国最早的侨资企业不仅带来了国外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填补了我国民族工业生产门类的诸多空白。在基础设施上,华侨华人投资修筑了一些铁路、公路和城市的有轨电车,兴建了著名的潮汕铁路、新宁铁路和漳厦铁路等等。从1852年至1949年,华侨华人投资国内企业总数达到25 510家,投资金额总计632 716 382元(折合人民币),每年平均7 189 958元[13]。这些侨资企业引进西方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取代了落后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开启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促进金融业、公用事业的兴起,加速沿海地区城市化的进程,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华侨华人积极参与革命根据地的生产建设。在延安时期,由华侨华人兴办或以其为主要管理者的机构包括西北华侨实业公司、陕甘宁边区华侨纺织厂、光华制药厂等。这些企业经营效益高、产品品质好,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生产力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利用华侨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政策,有效地吸引了华侨华人的直接投资。以广东、福建两省为例,截止1956年底华侨华人投资创建的工厂和企业共44个,1956年两省吸收的资金分别占工业投资额的1/10[14]。这一时期华侨华人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轻工、纺织、矿产机械等领域,重点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等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投资方式主要通过国家银行和公私合营的投资公司进行。这些华侨华人的投资弥补了资金来源和产业体系的短板和不足,促进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设。

改革开放之后,海外华侨华人在投资领域上最初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为主,逐渐转变为跨国企业的电子产品、玩具服饰等出口代工,再拓展到生物工程、无线电通讯等高精尖产业。从投资的流向来看,从以“侨乡”尤其是经济特区为主拓展到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心城市在内的经济发达地区,再进一步开拓西部地区直至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经过七十多年的工业化,中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实现了对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规模的追赶与超越,海外华侨华人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资金流入

西方现代化历史的开启源于资本扩张的内在逻辑,资金是各国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和活水源头。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华侨资本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资金来源。海外华侨华人汇入祖国的资金既包括用于赡养国内亲属的生活用款,也包括用于发展实业的外来资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华侨对祖国的资金支持主要以侨汇为主。中国政府设立专门的侨务机构,出台了保护侨汇、争取华侨捐赠、吸引侨资和人才等一系列政策。据统计,从1950年到1988年间,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差总数与逆差总数之间的差额是61.24亿美元,而同期全国侨汇数额约为96.10亿美元,除弥补逆差总数之外尚有节余34.86亿美元[15]。侨汇是华侨和祖国相互联通的主要方式,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主要的外汇资金来源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侨汇在全国非贸易外汇收入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它能够弥补外贸逆差和平衡国际收支,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重要的资金来源。

改革开放后,华侨华人是中国吸收外资的先行者和重要力量。邓小平指出:“搞建设要利用外资”“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16]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强调要充分发挥三胞(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海外联系广的优势。据统计,改革开放初期海外华人华侨的总资产达3 000多亿美元,其控制的流动资本则高达1.5—2万亿美元,是世界经济总体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广大海外侨胞的雄厚资金和先进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在投资的区域上从沿海地区扩展到全国各省市,在投资规模上不断扩大,1979—1991年海外华资179.32亿美元,1992—1997年为1 276亿美元,1998—2000年为822亿美元[17]。以海外华侨华人资本为主的外资企业直接投资总量从1993年开始排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之首,到2002年开始已经居世界第一位。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华侨资本作为一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力补充,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华侨华人投资缓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本短缺问题,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革和创新,促进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并不断开拓海外市场。

(三)科技自立自强

先进科技的引入和创新是工业化的内在支撑,是国家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关键内容。在1872到1875年间,清政府派出约120名留美幼童,他们中成长出许多中国近代工矿、铁路、电报等行业的杰出人才,为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向机器生产提供了人才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以不同途径向苏联等国家派出了大批留学生,他们中许多人后来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人才。在经历了西方国家的封锁以及1958年中苏关系破裂之后,毛泽东指出,中国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18]。建国之初,吸引身处科技前沿的海外华侨华人报效祖国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许多华侨科学家和科技人员冲破重重阻力,投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据统计,1949年9月至1952年底,留学生回国人数就达2 400人,约占解放初期中国在外留学生总数的一半[19]。这些华侨知识分子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主要骨干和核心力量,是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面对新中国百业待兴的艰难环境,包括归国华侨在内的第一代科研工作者取得了原子弹爆炸、运载火箭升空、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电子对撞机、洲际导弹等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建立起全面独立的科研体系,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科技的自主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

改革开放之后,在“近300万新华侨、华人中,有100多万知识分子,占总数的40%~50%,而且其中多数是较高层次的知识分子”[20]。中国政府实施以华裔科学家为重点的科技人才引进工作,不少海外知识分子和留学人员先后回到祖国,以讲学、技术交流、学术合作、项目开发、创办高科技企业等方式报效祖国。在世纪之交,沿海各地纷纷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科技园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研发和创业。这些海外留学人员带动了电脑软硬件设计、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效地实现了国际先进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海外华侨华人专家人才占同期引进外国专家比的80%。我国‘千人计划’引进的人才中,94%以上是华侨华人”[2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华侨华人以科技为基点,从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不断地推动了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习近平在致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的贺信中说:“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广大华侨华人功不可没。30多年来,华侨华人发挥在资金、技术、管理、商业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在中国各地投资兴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合作。”[22]

三、沟通中国与世界,融入全球化

在空间维度上,现代化表现为相对封闭的民族国家通过相互往来而一体化的过程。“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运动。因此,不把它放在全球的视野下来考察,便不能理解‘现代化’”[23]。自15世纪欧洲“地理大发现”至19世纪中叶,是现代化在地理范围上进行全球化扩张的阶段,也是资本主义进行殖民掠夺的快速发展时期。世界市场的开拓打破了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互趋同而迈向现代化。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明王朝海禁开放,沿海居民大量到日本和东南亚等周边地区谋生,海外华侨华人数量达到100万人以上。华侨华人是最早从中国走向海外并不断融入全球化进程的群体,是沟通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中介和桥梁。从文化和思想的双向流动看,海外侨胞既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最早学习者和传播者,也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推动多种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从经济和贸易的双向流动看,海外侨胞既是引进资本、促进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和主力军,又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全球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参与者与积极践行者。

(一)人的现代化

中国融入现代化的过程起步于经济领域,进而扩展到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国民的思想启蒙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其中教育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积极实业报国、革命救国的洪流中,许多华侨华人通过兴办教育来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培育适应现代化的新式人才。在近代以来探索民族独立富强的诸多道路中,华侨领袖陈嘉庚认为教育居于首要地位,“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24]182。他把兴办教育视为国家现代化之根本,是根除专制封建、建设民主政治、发展民族工业等的基础,“专制之积弊未除,共和之建设未备,国民之教育未遍,地方之实业未兴,此四者欲望其各臻完善,非有高等教育专门学识,不足以躐等而达”[24]169。为开民智、强国家,陈嘉庚以个人财力在20世纪初办起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在国内外创办和资助过的学校达一百多所,成为近代以来华侨通过兴办教育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空前壮举。华侨华人的办学伟业和先进教育理念有力地促进了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新思想的传播,为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精神资源和思想准备。“海外爱国华侨所秉承追求的自由进步、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先进思想,成为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重要精神脉源”[25]。

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理念是推动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它既可以通过在国内兴办教育、启发民智,也可以派遣学生出国留学接受海外教育。19世纪中叶的第一批留学生,不仅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且带来了思想启蒙和现代化理念的传播,如严复、马建忠等人的著作为国人打开了新视野。如前如述,其后大批留洋学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传播先进思想、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学生出国留学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26]。这些海外留学人员以教育为媒介,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国际化进程,促进了中外思想和文化的交流融合。他们是中国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也是新时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文化的全球化

华侨华人是中华文明走向全球化的重要媒介。近代以来,侨胞在侨居国与祖国之间的穿梭往来,不仅将现代西方文明成果“引进来”,促进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吸收;同时也推动中华文明“走出去”,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扬光大。华侨华人在移居海外的过程中,不仅将中国的农耕技术、手工技术等传播到东南亚等地区,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优秀的中华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包括中餐、中医、中国节日民俗、中华传统艺术等多种文化形式在全球各地播种传承。人本身就是文明的化身,海外侨胞展示了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勤俭节约、崇尚和谐、团结协作的中华美德,用实践行动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海外侨胞既传承中华文化的基因,又汲取侨居国文化的营养,从而具有明显的跨文化、跨地域的多元文化优势,成为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沟通的桥梁和使者,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传统的重要媒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大国担当增强了华侨华人对中国制度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了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27]63华侨华人是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格局的重要支撑点,他们以华人社团为载体、华文教育为媒介、华文媒体为平台,以信息传播、文化交流等方式引导侨居国民众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推动当地社会更加客观地了解中国。在近年来危及华侨华人安全的国际事件中,中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保障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积极向当地政府和民众传播中国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全球治理理念等信息,帮助中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树立并维护了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海外各侨团大力弘扬互助互济传统,组织侨胞共同抗疫,展现了中华民族天下大同、与人为善的优良传统,有力地抵制了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歪曲和诋毁,有力地促进了全球抗疫共同体的团结和协作。

(三)经济的全球化

华侨华人是联通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重要桥梁。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引进海外资本和先进产业,推动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革和创新,促进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并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不仅如此,华侨华人的地理分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对外开放起步阶段的总体格局。在对外开放的谋篇布局上,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的“步骤论”,即“首先对海外华侨开放”,将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广东、福建作为突破口和先行地,形成示范效应并带动更多海外资本进入中国。邓小平在厦门视察时指出,“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这样就能吸收大批华侨资金、港台资金,许多外国人也会来投资,而且可以把周围地区带动起来,使整个福建省的经济活跃起来”[28]。侨力资源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成为经济特区现代化进程的引擎和动力,这充分体现了华侨华人在对外开放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新时代是中国开启“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新型国际治理体系的历史时期。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是“双循环”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抓手,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第一个“走出去”的全球性战略。国务院侨办2014年的统计表明,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数量已超过6 000多万,其中有4 000多万华侨华人居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些国家中的华商经济实力占世界华商经济的2/3以上,世界华商500强中约1/3分布在东盟各国[29]。在全球范围内,以华侨华人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华商群体在世界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华商资产总规模接近5万亿美元[30]。以华侨华人为主体的“全球华人经济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它有助于资本双向流动、开拓海外市场、提升服务贸易品质,促进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的相互连通。不仅如此,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华侨华人积极参与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推动“互联互通”中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华侨华人熟悉侨居国的文化环境与风土人情,通晓双边的政策法规和规则,能够更好地帮助中国企业融入当地、减少贸易摩擦,更好地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华侨华人是新时代中国全面融入全球化、变革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纽带,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新发展格局的坚实基础和中坚力量。

四、结 语

在中国近代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华侨华人积极宣传西方民主思想,是辛亥革命的重要贡献者和支持者;在文献译介、人员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出重要贡献;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组织救亡团体进行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援,全力支持祖国同胞反抗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武装侵略;在中国共产党倡议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时,积极响应和支持,共同推动建立新型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了真正代表中国人民的人民民主政权。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华侨华人同仇敌忾、奋勇前进,共同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反抗殖民侵略、建立新型民主制度而奋斗,推动中国社会从封建专制转向现代民主制度,为国家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经济领域的现代化道路上,华侨华人通过举办新兴产业、传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等方式,为中国的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坚实基础,并推动中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通过侨汇和投资等方式缓解了建设资金的短缺,在特定时期对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发挥了一定作用。百年来,华侨华人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业化道路,从产业、资金、技术等方面推动我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

在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华侨华人是走出国门的先行者,是中华文化在全球传播的开拓者和承载者。同时,他们率先通过兴办教育实现国民的思想启蒙,同时以海外留学接受现代教育的方式,不断推动人的现代化。在经济上,华侨华人是连接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重要纽带,在一百多年来的资金、技术、商品“引进来”之后,又将肩负共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助力中国制造、中国动力走向全世界。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崇高使命,也是包括华侨华人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广大海外侨胞有着赤忱的爱国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人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27]64。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协商制度、推动国际政治民主化、打造中国高端制造业、推动人才国际交流等方面,华侨华人是新发展阶段建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与包括华侨华人在内的全社会各阶层命运与共、同心聚力,汇聚起实现现代化强国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华侨华人现代化
何为“华人”?
我的华侨老师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