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种子技术服务站 李松
在水稻生产上通常把种子从萌芽到收获作为一个生长周期,也就是常说的生育期。生育期通常可划分为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长穗期和结实期五个阶段。幼苗期一般在秧田完成,移栽成活后进入返青期,返青后不久就开始分蘖(分蘖期),然后拔节抽穗(长穗期)。在幼穗分化以前,主要是以根、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穗分化到成熟是以穗、花、籽粒等为主的生殖生长。
水稻幼苗期又分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两个阶段。籼稻、粳稻种子的浸种、发芽时需要最低温度分别为12 ℃、10 ℃,催芽时的适宜温度为30~32 ℃,最高温度不超过42 ℃;但在育秧期间最低温度在5 ℃左右时,秧苗会出现停止生长、烂种、烂芽和烂秧等现象。秧田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田块,如遇低温可以加盖薄膜等。幼苗生长的最低温度比发芽时的最低温度要高2 ℃,籼稻和粳稻的幼苗最低生长温度分别为14 ℃和12 ℃。
秧苗移栽成活后,进入返青期,要求浅水浇灌,不要淹没生长点,便于秧心透气。返青后以分蘖为主,主要是根和叶片的营养生长。
水稻分蘖期适宜温度为30 ℃,适宜水温为33 ℃。最高气温为40 ℃,最高水温为42 ℃。在水温≤22 ℃时,分蘖会明显放缓,还会影响总分蘖的有效穗数,所以开始插秧时的气温要≥15 ℃。
水稻分蘖期要有充足的阳光,这样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满足分蘖穗数所需的有机质。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返青后3 天开始分蘖,若光照只达到50%,则需要10 天以上才开始分蘖。
水稻分蘖期是需水量敏感时期。在高温条件下,当土壤持水量达到80%时,水稻才会充分分蘖。若是秧田充分灌溉,水层过厚,光照和氧气不足,分蘖会大大降低,甚至停止分蘖。相反,若是土壤持水量在70%以下时,也会停止分蘖。
水稻分蘖期是有机质积累较多,同时也需要较多营养的时期。所需营养以氮、磷、钾为主,特别是氮肥,最好施含氮、磷、钾的复合肥。
水稻拔节孕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时期。这时水稻生长发育迅速增加,根群和稻株叶面积达到最大,稻穗也开始分化,这是决定穗粒数及粒质量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外界条件要求较高。
水稻幼穗分化中,根群不断增加,最后3 叶长出时,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需要养分的时期,如果此时缺乏营养,会对幼穗分化产生较大危害。所以在这个时期应补施“促花肥”和“保花肥”,以满足营养需求。在抽穗前30~40 d,为了促进颖花分化,要实行中耕追肥,施“促花肥”;在抽穗前10~20 d 喷施“保花肥”,此时是雌雄花芯形成期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需肥防止颖花败育,保证粒多。
水稻幼穗分化的适宜温度为28 ℃左右,白天温度35 ℃,夜晚温度25 ℃更利于成大穗。幼穗分化的适宜温度为15~18 ℃,最敏时期和减数分裂期处在同一时期,在这期间,若是有高温和低温的不良天气,都会引起颖花的大量败育和不孕。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幼穗的分化,强光会加快幼穗的分化,可用纱布遮光,可减少自然光的15%左右,颖花退化可减少30%,有利于大穗、粒多的形成。
水稻从幼穗分化到抽穗,是需水量最多的时期,特别是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对水分最敏感,所以这个时期田间持水量要保持在90%以上,如果缺水或水量过少,会影响颖花发育。但是,若水稻受淹,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会引起水稻全部死亡。
在水稻抽穗结实期营养生长基本停止,以生殖生长为主,主要是保证粒多、粒质量大,这个时期管理的目标是不早衰、不贪青、不倒伏。
1.抽穗。水稻幼穗分化后1~2 d 稻穗从剑叶叶鞘中抽出,有一半抽出时为抽穗期,有80%抽穗时为齐穗期。在抽穗时,由于低温或肥水不足易造成稻穗不能全部抽出,称为“包穗”或“包颈”。
2.开花。正常情况下,水稻抽穗就能开花。对开花时间影响较大的是温度,高温开花时间短,低温开花时间较长,可达2 小时以上,一般在1 个小时左右。
1.光照。水稻灌浆期有机质形成需要光合作用,所以,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直接影响着碳水化合物形成,这是夺取高产丰收的关键因素。
2.温度。一般最适宜的水稻灌浆温度为21 ℃,日均气温为24 ℃。适宜的灌浆温度有利于延长营养物质累积的时间,细胞老化得慢,无氧呼吸消化营养物质少,米质较好。高温和低温均不适合灌浆。
3.水分。水稻灌浆期水分要充足,若是水分不足会影响叶片同化能力和灌浆物质的运输,影响光合作用,降低物质运转效率,形成减产。
4.矿质营养。在水稻灌浆期间,叶片含氮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可适当施氮肥,增加叶面积,提高光合作用,防止早衰,提高根系活力,这对提高水稻产量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