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雅静 阜新市产业技术创新推广中心(阜新市产业技术研究院)
食品生物技术把握着整个国际的食品行业走向,食品生物技术将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和一门新型技术参与食品行业的发展。就目前来看,食品生物技术已经作为我国的新型产业并得到支持与推广,而且经过长期实践已经与行业建立初期不同,可仍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因此对食品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探讨对于推动其发展和引领食品行业趋势具有重要作用。
自从进入21世纪,我国的食品生物技术就不断有新突破和新发现,尤其是中央出台了《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其对于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经过长期统计分析得知,我国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年增长率在30%左右,这一数据在十一五规划之后得到稳步提升。食品生物技术产业年生产总值在2011年高达8 000亿元,甚至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生产总值全部同比增长30%以上。单纯分析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可以发现,2015年为2010年的200%,2020年为2015年的200%,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年度生产总值已经高达3万亿元,成为决定国内产业发展趋势的核心技术[1]。依据数据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国内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约为400万 hm²,居于世界第六名。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基本上可通过中国水平体现,中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承担着重要作用,占领着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的高度,同样也可以与一部分发达国家比肩。
1.2.1 食品生物技术研发融资困难
尽管我国食品生物技术产业取得的成就已经可以在国际舞台上拥有话语权,但仍然存在诸多弊端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其中融资途径狭窄是比较突出的问题。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对资金有着无尽的需求量,因为技术研发需要资金支持去确保人力物力的稳定输入,虽然投资风险相对较高,但研发成果所带来的经济报酬也是不可估量的[2]。食品生物技术的研发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前期打开市场时大众的了解度和接纳度都较低,所以资金融合难度较大。从当前我国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融资方式来看,主要分为国家扶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投资控股、政府投资支持、个人投资研发、科技创新基金担保等模式。对于民营企业投资手段来说,虽然解决了资金问题,但以控股分红为前提的融资无形中为科研创新工作者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1.2.2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员稀缺
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兴起于21世纪后,相对来说占领市场比较晚,对应的高校专业设置也不够全面,而且食品生物技术的研发需要通过大量重复性实验进行分析比对,所以高校毕业学生并不能直接投入生物技术的高精尖领域,还需要不断积累实验经验。由于专业人员的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部分专业人员到发达国家从事相关领域,致使我国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作为基础支撑[3]。专业人员稀缺导致许多新兴领域无人涉及,那么就不存在研发成果带来的经济价值。另外专业人员的稀缺导致食品生物技术的研发成果无法转化成产业价值,更重要的是有可能无形中加大产业风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农作物的抗病害能力在不断提升,养殖畜禽的抗病疫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为相关食品生物技术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农产品作为我国食品产业的核心与基础组成部分,已经由生物技术产业建设初期平稳过渡到稳定发展时期,其科研方向也逐渐走向模块式和集约式。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为农产品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一些民营企业和个人研发团队也开始逐渐加入融资行列。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传统农副食品生物技术研发产业造成冲击,但也侧面推动和加快了产业的改革速度,使其更加符合行业要求和大众需求[4]。
除了农产品和畜产品之外,海产品也是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海洋食品产业的发展主要发生如下改变。首先,水产养殖涉及的诊断试剂和疫苗得到不间断的普及和经常性的优化,对于提升海洋产品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能够对海洋生物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使得海洋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和补充,那么海产品生物技术产业也能从中获取持续化的利润。最后,海产品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与优化,为发现和研究全新海产品领域提供可能性,而且这也是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努力方向。
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融资还是要以政府扶持和基金补贴为主,再加以个人研发团队的创业投资,给予知识产权最大程度的保护。个人研发团队进行创业投资应该与生物技术研发基金补贴有机结合,辅助和推动更大范围的中小型生物技术研发企业上市。相对这两种模式来说,民营企业融资参股是更为便捷和高效的方式,但必须建立完善的股份分配机制,确保研发结果不被经济利益所吞并[5]。
没有专业人才作为基础资源的食品生物技术产业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所以必须重视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积累。这不仅和高校的专业设置相关,还与企业的招聘要求和薪资待遇挂钩,只有给予丰厚的物质条件才能吸引更多人才进入食品生物技术研发领域,并且给予舒适的研发环境使得更多人才留在这一行业。培养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人才才能为行业发展提供基础资源和续航力量。
如果研发的食品生物技术不能有效应用于相关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就无法获取经济效益和实现社会价值,并且还浪费着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最重要的是会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所以,提升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相关的转化能力是相当必要的。如果能够将技术研发和应用生产有机结合,就能拉近高校专业人员和企业科研之间的差距,并且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能够提升食品生物技术的转化能力[6]。另外可以建立专门性的食品生物技术研发基地,为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架起沟通的桥梁,提升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相关的转化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整体呈现良好态势,但我国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仍不太乐观,主要体现在食品生物技术研发融资困难、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员稀缺、食品生物技术转化能力低下等方面。我国农产品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海产品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都在朝着符合行业要求和大众需求的方向迈进。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寻求出一些推动我国食品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包括拓宽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相关的融资渠道、培养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人才、提升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相关的转化能力等。希望能通过推动食品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实现中国食品安全整体层次的提升和食品产业经济效益的持续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