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志红 桂林市临桂区产品质量检验所
目前,食品检测仪器设备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食品安全检验工作中,减轻了食品检测人员的工作量[1]。作为食品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要了解食品检测仪器设备在食品检测中的作用和食品检测设备的不可替代性。只有正确使用食品检测仪器,才能提高食品检测的有效性,保证食品安全性。
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其中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很多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使此类问题成为社会焦点。食品安全要求食品在为人们提供基本营养的前提下,确保人体健康,避免造成伤害,且能满足无害无毒等相关标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食品检测技术实现了巨大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得到有效应用,并呈现出巨大的应用优势。在食品安全相关领域,一些生物技术和检测技术在食品加工和制作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应用[2]。然而,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相应的检测体系不健全,存在一定的问题或缺陷,影响了食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从以前的“吃得饱”到现在的“吃得好”,对于食品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安全是最基本的诉求。2006年苏丹红鸭蛋;2010年“地沟油”事件;2011年“瘦肉精”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推动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也充满挑战[1]。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转基因食物,又衍生了很多转基因产品。我国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所以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存在很大疑问,也非常重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应该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控制转基因食品的质量。我国食品市场环境非常复杂,经常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所以食品检测仪器设备的应用就非常重要。
食品检测,即食品安全检测,针对食品检测对象和检测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简单食品检测和复杂食品检测两种。其中,简单食品检测指的是使用诸如天平、干燥箱以及分光光度计等简单仪器设备对食品进行检测。天平用于对食物的称量以及定量分析检测等,干燥箱则用于对食物样品做干燥处理及检测其水分含量等,分光光度计用于检测食物中的物质成分 含量[3]。
只有选择合适的天平才能准确地称出食物样品的重量,进行定量分析。在简单食品检测中,天平的选择需要根据检测实物和检测方法来进行科学的选择,天平主要有物理托盘天平、半自动光电天平和电子分析天平3 种[4-5]。比如,在检测食物的水分时,利用天平将食物样本进行称重并记录好实验样本重量,再将其放置于干燥箱中,在特定的温度下对食物样本进行干燥处理,恒重后,再利用天平称量恒重后的样本,通过计算得出水分含量。分光光度计主要是利用吸光值的大小比较,即将某一成分经过化学处理而显示的特定色泽的强弱与标准系列色泽进行比较,从而达到检测样品某一元素的含量。可用于检测饮用水、饮料、糕点、大米、酱油、食醋、白酒等常见食品。但由于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的精度相对比较低,所以更趋向于利用更为复杂的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开展食品安全检测。
3.2.1 光谱分析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光谱分析具体是利用物质发射、吸收电磁辐射和电磁辐射与物质之间作用进行食品检测。在具体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主要使用可见光、紫外线以及原子吸收等分光光度技术。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检测标准和需求,主要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食物中的亚硝酸盐、硼酸等物质进行检测;而对食物样本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主要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计法等;对食品防腐剂、保鲜剂以及食品中水分、蛋白质等的检测则通常使用红外光谱分析法。
3.2.2 色谱类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设备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复杂食品检测仪器中除光谱分析外,还有色谱类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设备,主要是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两种。气相色谱仪主要检测食品对象为具备蒸汽压性能和良好热稳定性能的食品的组成成分,如白酒中的醇类[6]。而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较为广泛,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普通液相色谱仪两种,与后者相比,前者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更为普遍,液相色谱仪主要检测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黄曲霉毒素系列等。此外,目前更趋于使用气-液联用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多功能、高效率的检测仪器 设备。
近年来,对于食品安全标准,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中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时,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对于食品检测仪器设备而言,食品检测工作中的要求较高,要实现规范和稳定发展,就必须向严格化、全面化的方向转变,具有更多检测功能,不仅能准确检测出食品中含有的农药残留、非食品添加剂以及重金属残留情况,还可以快速明确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以此来提高检测水平及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市场作为食品的重要流通场所,也要做到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肩负起自身职责,构建科学规范的检测体系,为食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探讨,食品检测仪器设备在食品检测领域有十分显著的应用优势。检测手段众多,相关技术和设备不断优化和创新,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着重针对相关策略进行有效应用,进一步扎实推进,不断针对仪器设备进行专业升级,使整体的检测技术得到显著提升,确保食品检测结果更加高效精准,推进食品安全领域能够实现可持续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