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之战朱元璋胜因浅析

2021-11-29 03:44武鹏飞
军事历史 2021年4期
关键词:火器洪都水师

★ 武鹏飞

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运动风起云涌。至正十九年(1359),在长江以南的元朝军队被基本消灭后,南方形成了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股主要军事力量。三方势力扩张兼并、加速统一成为新的趋势。期间发生的大小战争不可胜数,而最为关键的一战当属朱元璋歼灭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

一、战前基本形势

至正二十三年(1363)春,张士诚部将吕珍围攻占据安丰(今安徽寿县)的韩林儿、刘福通等人,朱元璋闻讯往救。四月,陈友谅乘机以大军进围洪都(今江西南昌),揭开了鄱阳湖之战的序幕。对于洪都的地缘战略价值,朱元璋曾给予极高的评价:“洪都襟江带湖,控荆引越,乃楚之重镇,吴西之藩屏。得其地,是去陈氏之一臂。”①[明]陈建:《皇明通纪》,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64 页。其中,吴越、荆楚分指朱元璋、陈友谅大致的势力范围,而洪都则处在其交汇的关键地带。从洪都出发,溯江而上可直抵武昌,沿江而下可顺达金陵,其归属不仅涉及地缘制权,更关乎双方的战略安全。因此,朱、陈双方的洪都争夺战成为了鄱阳湖决战爆发的重要导火索。

在陈友谅顿兵洪都、久攻不下之时,朱元璋率领20 万军队往救洪都。从战前的形势来看,朱元璋面临两个不利因素,占据三个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一是兵力规模与敌差距明显。陈友谅率60 万大军空国而来,是朱元璋军队的3 倍。二是舰船形制与敌差距较大。陈友谅军“舰高数丈,上下三级”,以致“人语不相闻”②《明太祖实录》卷12,至正二十三年四月壬戌。,而朱元璋的舰船多是小船,此时虽拥有一定数量的楼船,但实际容量仅在千人上下。③参见[明]俞本撰,李新峰笺证:《纪事录笺证》,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139 页。元末明初,火器虽已装备部队并对夺取战争胜利起到一定作用,但此时火器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使用不便、精度不足、功能单一等问题。依托大型船只的传统水战战法,如接舷战、撞击战等,在当时还发挥着重要作用,过小的舰船在近战中将陷入仰攻的不利境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舰船形制的大小依然是决定水战胜负的重要因素。

有利因素:一是军队士气较陈友谅军更为旺盛。陈友谅顿兵坚城三月不下,兵疲师老,士气低落,反观朱元璋军则是救危城于千里、决生死于一战,人心齐附,三军用命,显现出了必胜的决心。二是兵器较陈友谅军更为先进。朱元璋历来重视军队兵器的制造与发展,因此,武器装备不仅制作精良,而且多有创新,创制了专门用来焚烧巨舰的燃烧性火器“没奈何”①没奈何:一种用苇席卷成的长7 尺、围5 尺,内装火药、火器,外糊纸布,缠以丝麻的火器。作战时,系于桅杆上,利用同敌船靠帮的机会,点燃火线,烧断悬索,落入敌船。参见李新峰:《纪事录笺证》,第175 页。。冷兵器在形制上虽无明显创新,但在质量上却有很大提升。当时较为先进的炼炉一天能出四次铁水,而一般情况下,生铁经过四次冶炼就能成为熟铁,经九次炼制则锻造成钢。②参见范中义等:《中国军事通史·明代军事史》上册,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04 页。冶炼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冷兵器制造的质量和效率,使大量优质钢材打造的武器得以装备部队。三是后勤保障较陈友谅军更为得力。陈友谅军队数量庞大,补给消耗巨大,随着战局的持续,物资供给的矛盾越发突出。而朱元璋则于入湖之初就分兵扼守泾江口、南湖嘴等通江隘口,在切断敌军退路的同时,也有效地保障了自身补给线的安全。

二、战争主要过程

至正二十三年(1363)七月二十日,朱元璋水师进入鄱阳湖南部宽大水域,两军相遇于康郎山,鄱阳湖之战正式爆发。大战历时36 天,共分为攻守、相持、围歼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攻守阶段。战争初始,朱元璋根据江河日涸、巨舰机动不便的情况,把舟师分为二十队,交战中采取“先发火器,次弓弩,及其舟则短兵击之”③《明太祖实录》卷12,至正二十三年七月丁亥。的战术,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机动优势和火力优势;陈友谅则针锋相对,命“巨舟连锁为阵”④[明]陈建:《皇明通纪》,第69 页。,通过舰船互连的方式扩大战场空间占据比,进而压缩朱元璋舟船的活动范围,迫使朱元璋改灵活机动的运动战为近战接敌的阵地战。在陈友谅变阵之初,朱元璋一方由于船小仰攻不利,攻势多次受挫。关键时刻,朱元璋听取部将郭兴的建议,用满载火药、草人的火攻船,直奔陈友谅水寨而去,致使火势快速蔓延;陈友谅的巨舰则因调转不灵,“舟数百艘悉被燔”⑤《明太祖实录》卷12,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己丑。,人员损伤大半。陈友谅迫不得已下令收拢部队转入防御,战事就此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为相持阶段。此时交战双方的主要任务从大规模兵力杀伤转为控制鄱阳湖水面的关键隘口,为择机再战赢得地利先机。朱元璋认为,必须率先抢占鄱阳湖水面的关键隘口才能掌握地利先机,将陈友谅进一步扼困于湖内、坐待自败;但在两军相持之际贸然转移兵力,陈友谅“必以为怯,而来追”,则又将自己陷于为敌所乘的不利境地。⑥《明太祖实录》卷12,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己丑。两难之时,朱元璋利用夜色的掩护隐蔽地移泊于左蠡(今江西都昌县西北约50 里),成功地占领了鄱阳湖中部的关键隘口,初步达成了围困陈友谅于湖内的既定目标。

第三阶段为围歼阶段。朱元璋占据左蠡之后,陈友谅进退更加失据。战退两难之时,其右金吾提议“焚舟登陆,直趋湖南,谋为再举”⑦《明太祖实录》卷12,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己丑。,左金吾则认为目前的军力与朱元璋尚可一战,如果焚舟登陆则朱元璋必率军追赶,届时将面临更加不利的局面。陈友谅先犹豫不决,后又赞同右金吾的主张。左金吾转投朱元璋,右金吾见左金吾投敌,认为大势已去,亦率众投降。陈友谅冒险突围,拟奔还武昌,行至湖口时,遭到常遇春舟师及江中火筏的猛攻。及至泾江口,又被朱军水师截击,混战中陈友谅中箭而亡。至此,历时一个多月的鄱阳湖之战,以朱元璋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三、朱元璋胜因剖析

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与陈友谅的战略决战,更是双方对立过程中实力此消彼长的必然结果。战争的胜败,除政治上的民心向背、经济上的财力多寡外,军事因素当是决定战胜攻取的重要原因。

(一)充分且指向明确的战争准备。这是朱元璋获胜的前提条件。区别于北方骑兵为主的作战模式,古代南方湖河纵横的地貌特征决定了水战为主的作战样式。因此,发展水师、建造船炮成为朱元璋建设军队的重要举措。为此,朱元璋进行了充分准备。

一是水师快速发展。朱元璋水师草创于渡江战役①朱元璋占据和州后,屯兵江北,剑指金陵,但因缺舟少楫迟迟无法渡江,此时恰逢巢湖水师率水军万人、战船千艘来附,解决了燃眉之急。之后,朱元璋令俞廷玉及其子通海、通源、通渊,廖永忠、永安兄弟等人着手进行水军建设和训练。参见《明太祖实录》卷3,至正十五年五月丁亥。,当时人船匮乏的问题较为突出。俞本《纪事录》载:“上亲领将士万余,乘风斗快船渡江,无船者以苇荻作筏而济。”②苇荻,即芦苇。风斗快船,亦非大船,其形制介于楼船、海船与轻便的快船、多桨船之间,多用于哨探。从中可知朱元璋水师初创时的基本面貌。随后数年,朱元璋大力加强水师建设,“江船、海船、风快船、多桨船、匾浅船、递运船,无年不造”③[明]俞本撰,李新峰笺证:《纪事录笺证》,第140 页。。至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亲征江州之时,已拥有“龙骧巨舰”这类楼船性质的大型船只。结合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常遇春座舰相继搁浅的记载来看,当时主要将领如徐达、常遇春等的座舰,均已达到了楼船的形制。虽然朱元璋在水师的整体规模上还不及陈友谅,但其大力发展水师的效果是显著的。数年之间,朱、陈水师的差距已大为缩小,这也为之后鄱阳湖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是火器装备精良。相较水师的发展,朱元璋在火器的准备上更加充分且全面,不仅种类齐全,而且大量列装部队。从火器装备的种类上说,除“没奈何”外,朱元璋战时还出动了“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大小将军筒、大小铁炮、神机箭”④[明]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4《汉陈友谅》。等各式火器装备,而且开创了在水战中以舰炮轰击敌舰的先例。其中,火枪、火铳等属单兵装备的手持火器,大小将军筒、大小铁炮等属管型较大的射击类武器。可见,朱军此时不仅有轰击、焚烧巨舰的重型火器,也有射杀舰上人员的单兵火器,且不同的火器装备在火力覆盖上层次清晰、相互补充。从火器装备的数量上说,参照平江(今江苏苏州)之战中朱元璋出动了2400 多门大小将军筒炮击张士诚的记述,⑤平江之战发生于鄱阳湖之战的三年后,即至正二十六年。参见李湖光:《平江之围:朱元璋的铳炮攻城战》,《文史天地》2019年第7 期。规模空前的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动用的轻型、重型及燃烧性火器的总数恐更在此之上。

(二)变易主客的作战谋划。正确的作战谋划是朱元璋赢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主客是中国古代兵学的一个重要术语,最初用来描述不同军队所处的不同态势,即把处于进攻一方的军队称为客,把处于防御一方的军队称为主。由于军队处于进攻或防御的地位往往与军队的主动与被动密切相关,因此,后世兵家在实际运用当中,也将处于主动有利地位的一方称为主,将处于被动不利地位的一方称为客。如《李卫公问对》云“兵贵为主,不贵为客”,强调战时要“较量主客之势,则有变客为主,变主为客之术”。即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敌人“变主为客”,使自己“变客为主”,从而赢得主动、避免被动。

朱元璋在鄱阳湖之役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一是舰船形制大小与夺取水上行动自由权之间的矛盾;二是兵力短缺与夺取胜利之间的挑战。朱元璋综合天时地利的因素,通过正确的作战部署来达到“变易主客”“反客为主”的目的,从而完美地解决了上述两大难题。

从天时的角度上来说,陈友谅出兵时机选择在水位较高的四月,而朱元璋往救洪都则在江水日涸的七月。朱元璋深知自己在舰船的形制上处于劣势,若在陈友谅进兵之初就选择救援洪都,显然没有胜算。而若等待鄱阳湖水位下降至不利巨舰活动的七月出兵,则能有效消解陈友谅巨舰作战的优势。朱元璋一方则由于船小,水位下降对其水师机动性能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如此一来,陈友谅仰仗巨舰夺取水上行动自由权的优势不复存在,朱元璋船小的劣势此时反而转化为有利水上机动的优势。由此,利用天时解决了舰船形制大小与夺取水上行动自由权之间的矛盾。

从地利的角度上来说,陈友谅之所以将决战之地选在鄱阳湖水域,是因为其宽大的战场容量有利于巨舰的展开,若再利用围困洪都之机调动朱元璋劳师远征,则可进一步占据战场主动。但朱元璋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审时度势,化患为利。先是在出兵之前,利用洪都城小而坚的特性,坚守防御,疲敌误敌,待陈友谅兵疲师老、粮草不济之时出兵,实现了“主客”的转换;后是在出兵过程中,将占据地利、迫敌来攻的军事部署落实到战局的各个阶段中,实现了“强弱”的转换,如攻守阶段,朱元璋命令部队扼守泾江口、南湖嘴、武阳渡等通江隘口;相持阶段,巧施妙计、及时抢占鄱阳湖中部的左蠡;围歼阶段,更是移师湖口,摆出持久困敌的架势,迫使陈友谅不得不冒险突围。正是凭借此前不断累积的地利优势,朱元璋逐渐扭转了被动的局势。《孙膑兵法·客主人分》云:“客倍主人半,然可敌也。”①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孙膑兵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年,第96 页。按照古人的攻守兵力对比换算规则,处于进攻一方的兵力一般须是防守一方兵力的两倍。由此,据险设防的朱元璋与冒险进攻的陈友谅之间的兵力对比则不应是纸面上的1∶3,而是1∶1.5 甚至更低。②参见黄朴民:《韩信“背水阵”胜因新探》,《南都学坛》2004年第3 期。如此一来,则利用地利解决了兵力规模不足带来的挑战。

(三)灵活多变的战术战法。灵活的战术战法是朱元璋战胜陈友谅的重要手段。其得当的战法选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作战指挥常法与变法相结合。舰船的机动性与火器的焚毁性是朱元璋依凭的主要优势,也是朱元璋战术战法制定的主要依据。作战初期,朱元璋命舟师分为20 队,依次配置火器、弓弩、短兵等各式武器,采取“以长击短”的作战常法,对陈友谅机动不便的劣势予以针对性打击。此后,陈友谅命“巨舟连锁为阵”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朱元璋舰船的活动范围,但其巨舰调转不灵的劣势也更加放大。对此,朱元璋将“以长击短”的常法与“巧施火攻”的变法相结合,利用舰船的机动性快速接敌,配以火器的燃烧性实施火攻,使陈友谅巨舰避无可避,损失惨重。

二是将正兵相持与出奇制胜相结合。粮草接济不足、军心士气低落是陈友谅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不利因素同样也是朱元璋战术战法制定的重要依据。史载,陈友谅在发动鄱阳湖之战前,曾于湖潭荆襄等处大规模征兵,“三丁抽一为军,号为蓬合”③蓬合,即朋合,指数丁合充一丁之役。参见[明]俞本撰,李新峰笺证:《纪事录笺证》,第179 页。。大量抽调的田夫市子除无法正常参加农业生产外,还需承担沉重的军事和徭役工作。加之陈友谅连年征伐,败多胜少,至鄱阳湖战前,其粮草供应、军心士气不足等问题已相当突出。因此,朱元璋制定了“军事围困、心理破防”的战术战法,通过占据地利的方式形成对陈友谅的围困之势,使其粮草不济的矛盾更加激化;通过心理破防的手段,进一步瓦解其军心士气和战斗意志。为此,朱元璋特意下令“但获彼军皆勿杀”④《明史纪事本末》卷3《太祖平汉》。,视其伤者赐药疗之,皆遣还,以达到攻心夺志和加速战争进程的目的。

鄱阳湖之战的胜利,是朱元璋综合运用各种佐胜条件的必然结果。从这场战事上,我们可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得出几条制胜机理:在主观上,要准确把握有利因素,转换不利因素,实现主客与强弱的转换,同时,灵活运用常法与变法、正兵与奇兵相结合的战术战法,以最小代价夺取最大的胜利;在客观上,充分且有针对性的战争准备是军事行动能够成功的必要前提,也是制定战略部署、创新战术战法的重要保障。可见,充分认清、把握主客观因素的作用规律,对于赢得战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火器洪都水师
清代福建内外洋考
成也火器,败也火器
李克强考察航空工业洪都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 曾作为法国在长江上游的控制站
高空灭火器
简述元明清三个时期的几种火器
熔炉旁捡回提督印
眷看洪都
转型升级 砥砺“洪都心”
打造中航工业学习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