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国际中文教学策略探析
——以汉字为切入点

2021-11-29 03:45王春杰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习者汉语汉字

王春杰

(1.中国传媒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24;2.鞍山师范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学习者来说,汉语交际能力尤其是汉语读写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汉字教学。汉字文化圈和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学习者有不同的字感,对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来说,汉字是汉语学习的“瓶颈”。近几年,有学者提出要借助拼音进行国际中文教学[1-3],还有学者提倡“双文制”,即把汉语拼音作为汉语的一种正规文字,在国际中文教学中与汉字形成分工互补[4]。

国际中文教学可以借助拼音以适应汉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但汉字承载着中国文化的诸多信息永远都是国际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汉字文化,树立汉字自信,形成汉字教学策略,助力国际中文教学,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所在。

一、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一词最早出现于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他在论述民族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后提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5]。坚定文化自信的提法最早见于2015年12月20日习近平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他在论述城市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时提出我们讲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挂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6]。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阐述了文化自信: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提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7];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他进一步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8]。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自信思想在逐步深化。

二、汉字文化自信

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3 300多年前的商代。19世纪末,作为汉字祖先的甲骨文被发现并引起学界重视。甲骨文与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并称为“三大古典文字”[9]。其中,只有甲骨文流传下来,并沿用至今。

汉字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甲骨文中表象、鹿、马、虎、豕、犬、鼠、牛、养等动物的字是中华民族狩猎生活在文字构形上的反映。在汉字构形上,周秦时期的小篆对形声字的义符进行了规整,义符系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信息。“草木竹禾”是《说文解字》中表示植物的四大部件,这是中华民族农耕生活在文字构形上的体现[10]。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比较大。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声旁可以表示读音,形旁可以表示意义。形声字在汉字中保持着占80%左右的绝对优势[11]。经过演化和简化,一些形声字的声旁已不能准确表示字的读音,形旁也不能准确表达字义,但多数形声字还能体现汉字的构字理据。

汉字在历史上曾对周边民族和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境内的壮族、女真族等都曾仿照汉字创造自己的文字。汉字曾经是亚洲很多国家的官方文字,朝鲜、日本、越南历史上都曾将汉字作为正式或唯一的书写系统[12]。中国和东亚、东南亚很多国家共同形成了汉字文化圈。

以上各方面均为汉字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汉字需要传承,应成为中华民族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同时,国际中文教学主体应在汉字自觉的基础上形成汉字自信,并将汉字自信融入国际中文教学形成教学策略,助力国际中文教学,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国际中文教学策略

沙宗元在《对外汉字教学的若干基础性问题》中指出,对外汉字教学存在教学内容的总体设计缺失、教材中汉字内容的编排需完善、各类课型中汉字教学的配合和协调不够等基础性问题[13]。针对对外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现从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四个方面探讨国际中文教学的汉字教学策略。

(一)总体设计策略

《汉语词汇与汉字大纲》《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和《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修订版)》中的《常用汉字表》是现行的汉语国际推广汉字方面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因制定目的、制定时间等的不同,三者在收字数量和字的分级处理上存在差异,这给国际中文教学带来很大困扰。今后的总体设计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对三个文件中的汉字进行总体研究。总结归纳出三者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在汉字方面给国际中文教学相关人员一个总体指导,为国际中文教学的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成绩测试打下宏观基础。

第二,发掘汉字之间的内在联系,绘制汉字关系表格。结合汉字构形学的相关知识,穷尽式研究字表中的汉字,对字表中的汉字进行排序,具体排序规则涉及按造字法排序、按层次结构排序、按部件排序等,最终形成多个表格。

第三,对三个文件中的所有汉字进行逐字研究。结合汉字学相关知识对字表中的字展开包含文化信息的多方面研究,最终形成《国际中文教学用字字典》;同时,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适合国际中文教学使用的动态字库。

(二)教材编写策略

国际中文教学教材分为汉字专门教材和通用教材,虽二者在内容上的侧重不同,但在选字用字方面应坚持同样的原则,即由易到难选择语料、编排课文,重视汉字的复现率。今后的教材编写工作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

第一,形成教材用字的系统。同一等级水平的相关教材在用字方面应该尽量保持一致,且应以三个规范性纲领性文件中的字为主;不同等级水平的教材在用字方面应具有连续性。

第二,对教材中的汉字进行分级。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若生字量较多,可以对进入教材的汉字进行分级,分为识写汉字和识读汉字。识写汉字是该课的写、念、认、说、查五会汉字,识读汉字是该课的念、认两会汉字。同一教材内前面课文的识读汉字可以作为后面课文的识写汉字;不同等级教材,低等级教材的识读汉字可以作为与其接近的高等级教材的识写汉字。

第三,编制电子化教材。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中文教学大规模转入线上教学,电子化教材的需求强劲。编制电子化教材,可以把总体设计的成果动态字库以超链接的方式置于教材正文中,方便学生学习。

(三)课堂教学策略

汉字教学应贯穿国际中文教学的所有课程,各类课型的教师应注重汉字教学的配合和协调。无论是专门的汉字课,还是非汉字课,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汉语教师具备以下三种能力:

第一,讲好汉字文化的能力。汉语教师要在具备汉字本体知识、汉字教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展示汉字文化的魅力,激起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为了使汉语教师具备良好的汉字教学能力,应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加入汉字课、汉字教学课、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类的课程,使其在汉字自觉的基础上形成汉字文化自信,传播汉字文化。

第二,助力学生高效输入汉字的能力。汉语教师除了要具备汉字本体知识、汉字教学知识和汉字文化知识外,还可以借助我们总体设计里的动态字库,给学生全方位展示汉字,展示与讲解相结合,增强汉字的趣味性,助力汉语学习者的汉字学习。

第三,与所教班级的其他任课教师有效交流的能力。同一班级的任课教师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定期进行汉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交流,进而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目的。

(四)成绩测试策略

成绩测试是国际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到随堂测验,大到汉语水平考试(HSK)。除了口语测试不需要学生直接用汉字进行答题外,其他的考试都需要学生具有汉语的读写能力,即汉字的识写能力。信息化时代,伴随着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键盘输入汉字的情形逐渐增多,手写汉字的情形有所减少,这给我们汉语成绩测试的开发带来两点启示:

第一,继续开发机考形式的成绩测试。非口语类的汉语成绩测试可以有笔考和机考两种形式,考生可以自愿选择。现在的HSK考试已经具备了这两种形式,以后应多开发机考形式的成绩测试,顺应键盘输入时代发展趋势,助力汉语学习者考出理想成绩。

第二,注重适合汉语学习者的汉字输入法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开发机考形式,除了把纸质试卷电子化外,还应该给学生提供高效的汉字输入法。现在通用的输入法大致分为两类,即拼音输入法和字形输入法。拼音输入法要求输入者输入拼音后选字,字形输入法如五笔字型需要牢记每一个字的五笔输入码,两种输入法各有优势,也各有应用局限。若能给考生一种既可以拼音输入又可以字形输入的输入法,就可以助力考生考出好的成绩。

由赵功德研制开发的“功德汉字结构输入法”和“功德汉字汉语学习软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将字形输入和拼音输入相结合,同时兼顾了简体字和繁体字、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汉字和英文。赵功德认为,功德汉字汉语学习软件的突出特点是首次将汉字结构融入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使众多的汉字排而有序、检而易得,使汉字识字、写字、查字、打字与计算机融为一体,为传承汉语文化插上了科技的翅膀[14]。“功德汉字结构输入法”和“功德汉字汉语学习软件”均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但国际中文教师和汉语学习者对其知之不多。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对这种科技类产品予以关注并助力其推广和使用。

四、结语

汉字作为唯一沿用至今的古典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自信也应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成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国际中文教学中,我们应加大对汉字研究的力度,加强汉字本体研究与汉字信息处理的联合,对汉字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多出成果,并将成果应用于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四大环节,助力更多的汉语学习者成为高级汉语学习者、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猜你喜欢
学习者汉语汉字
学汉语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