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勃
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图像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传播新闻的重要工具。而且,当今社会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去仔细阅读文字,使图像的作用已经与文字比肩。
语言、文字与图像是完成信息传递的三种介质,能够使信息与人的感官产生共振,从而使接收者接收到发送者传递的信息。
如今,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桥梁,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使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新闻元素融于一体,更能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但是,多媒体新闻并不是这四种元素简单的拼盘,各个元素也不是互不相干、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种有机式融合,具备融合、链接、交互、共享四个特点,这种多媒体新闻表达,就被称之为新闻图像。新闻图像具有不同的技术处理方式和符号系统。
虽然文字和图像都依附于意识形态,但是相较于文字而言,图像与人的意识形态产生共鸣并形成认知更加快速。这是因为图像比文字更加直观,传达信息更加快速,同时图像也更加生动。文字在传递信息方面较为抽象,人们接收到文字信息之后,需要在人脑中进行加工,通过想象处理成画面。而且个体对文字的感知层次较为模糊。另外,图像的表达更加简易,能够突出重点信息,比文字更加接近人的意识认知。
图像在网络传播中,受媒介传播技术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误读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在网络中,图像不像文字一样容易检索,难以实现受众对图像认知的标准化。当新闻图像在网络中进行传播时,其新闻标题往往比较浅显,正文需要通过大量文字对图像进行解析,才可以使受众更全面地理解新闻。而且,如果在网络中仅仅使用关键词对图像进行检索,往往具有较大难度。用户可以在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进行检索,检索出相关的新闻,然后在其中寻找自己需要的新闻图像;用户也可以在图像性质的门户网站上搜索,但往往会搜索出多种相似的图像,想要找出自己的目标图像,就需要花费更多精力。
其二,新闻图像在网络中传播流动性较大,稳定性较低。这会导致在较短的时间内,同一个图像的检索途径发生改变。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新闻图像就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检索。
由于图像具有的种种特点,使得图像比起文字更加契合受众选择标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路径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其一,新闻图像一般会经过一定的技术化处理,包括对图像拍摄角度的选择和后期的渲染与处理,能够促进图像与人的情感共振,加强情感表达。
其二,新闻图像会更刺激受众的感官,以煽动受众产生情感共鸣。
其一,网络社交媒体最大的特性是社会性和社交性。其二,网络社交媒体中的信息是自发传播的。其三,网络社交媒体的核心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特点,使得网络社交媒体逐步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
新闻图像的传播平台,主要是一些大型网站、移动终端等网络社交媒体,这些媒体不仅大力促进了新闻图像的传播,同时赋予了新闻图像新的特点和意义。
其一,网络社交媒体促进了新闻图像实用性和娱乐性的融合。新闻图像的实用性和娱乐性,也可以称之为工具性和消遣性。在现代的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中,很多新闻图像的传播都是以娱乐性作为传播外表,而将实用性蕴含于其内。一些大型的新闻门户网站是新闻图像传播的“始发站”,以娱乐性较强的方式,传播较为准确的新闻信息,像新浪新闻客户端。也有一些传统的、较为权威的新闻机构,借助社交媒体平台来推广自己的新闻客户端,如人民网、光明网等,既能传播实用性新闻信息,又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娱乐大众,扩大受众群体覆盖面。
其二,网络社交媒体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圈层。人们因职业、性格、兴趣与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在实际社会中形成不同的圈层结构。一个圈层的人接触另一个圈层的人,很难顺利进行社交。在网络社交媒体中,即时感较强的新闻图像可以有力地打破传播的圈层结构。比如,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中,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因为洪荒之力的表情包成为红人,在很短的时间内,该表情包得到了大量的下载和传播,尤其是在微信和微博中,与该表情包相关的话题的阅读量累计可以达到3000万,有力地证明了新闻图像的传播速度和力度,受众与游泳运动员之间的社会圈层壁垒也被打破。
表情包等很多图片得到广大网友的青睐和喜欢,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力工具,下文中,笔者对新闻图像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无论什么样的门户网站或新闻客户端,其新闻图像会根据其所在的不同栏目特点而展现出不同的风格,进而吸引目标受众。网络社交媒体具备较强的个人属性,最重要的功能是与受众交换信息。所以,在未来,新闻图像会更加聚焦社会新闻,以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表达较强的情绪。
另外,较强的娱乐性将会成为未来新闻传播的普遍标准。现在人们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对很多受众而言,他们登录社交平台,大多数是为了消解愁闷,同时,他们对新闻也越来越秉持娱乐性态度,乐于当“吃瓜群众”。
在本文中,笔者分析并比较了文字与图像符号系统的不同,然后分析了网络社交媒体对新闻图像起到的传播作用,最后探讨了未来新闻图像的传播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