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工学交替实践研究

2021-11-29 01:37胡玲玲戴慧婷
农业工程与装备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刘 锐,李 斌,胡玲玲,戴慧婷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0)

随着我国制造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和产品“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 “工匠型”高技能人才缺口不断扩大的问题愈发突出[1]。如何培养市场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研究方向。“工匠型”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拥有匠人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近年来,经过国家、省、市和院校四个层面不断推进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研究,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职业院校除了重视校内的系统性专业知识教学和实训之外,还更加注重学生的校外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能力。由于受到学校实训场地小、设备数量少、设备更新换代跟不上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企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

在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在2021年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指示,从国家层面为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指明了方向。

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通过走访调研、论证,选择确定目标企业;根据目标企业的目标岗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邀请目标企业来校宣讲,以学生自愿报名、学校推荐的方式,选出20余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参加工学交替实践。

1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期探索

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可以实现高职院校学生与专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使学生与对口企业无缝衔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快速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变。

1.1 深入调研并确定合作企业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多方考察和论证,最终确定F公司为此次工学交替的合作对象。F公司位于非标自动化设备企业众多的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于2017年,公司前身为机电一体化装备的供应商,向全球知名企业输出智能制造装备。公司创始人深耕智能制造产业20余年,在多家知名的行业企业中有任职经验;公司联合创始人曾任职于苏州工业园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丰富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经验。公司致力于打通学校教育与产业人才需求的最后一公里,主要业务有智能装备研发、智能制造技术及服务外包、技能培训等。

1.2 科学设计工学交替各环节

根据高职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将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人为地分成三个阶段[3]:第一个阶段是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的学习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主要学习机械识图与CAD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第二个阶段是专业核心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主要学习PLC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等专业课程;第三个阶段是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与专业综合技能拔高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以参加实践教学活动为主,如专业技能训练、毕业项目综合训练等。类似的,也可以将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人为分成三个阶段[3]:第一个阶段是职业认知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岗位体验,对职业有一定的基本认知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第二个阶段是分工序轮岗锻炼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假期实践的轮岗学习,掌握专业对应岗位要求的基本技能;第三个阶段是顶岗实习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生产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让学生通过三个阶段的企业实践逐步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通过不断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快速转变成职场人。

人为地将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各分成三个阶段,是为了更好地将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融合起来、交替进行。应用专业知识指导岗位实践、通过岗位实践印证专业知识,使工与学交替进行、相互促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

1.3 制定有效的评价体系

为了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还要制定有效的企业实践评价标准[4]。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中发现,由于企业实践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实践的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需要制定能够科学、客观反应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使企业实践的考核指标在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等各方面的评价考核中均有所体现。同时,学生对企业的评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一方面,企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企业实践学习相关的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另一方面,学生从一个“客户”的角度出发,也需要对企业进行评价。由于学生对实习企业的评价,不但能够反映学生对该企业的认可程度并直接影响学生参加工学交替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侧面反映该企业参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因此学校应将这个评价作为选择合作企业的一个重要依据。当然,由于每个学生对工学交替的认知程度、参加工学交替的出发点不完全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对实习企业的评价不会完全一样,也不可能完全客观。学校既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实习企业做出客观的评价,又要科学分析学生的评价,以作出正确的判断。通过建立量化模型,综合评估企业承接工学交替人才培养任务的能力,将是学校探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2 工学交替实践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在探索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的初期,尽管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对合作企业进行了多方考察,对实践方案进行了详实细致的论证,对首次工学交替企业实践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从企业组织方面来看,由于本次工学交替企业实践包含实习培训、企业参观、安全培训、办理入职及相关政策解释、入厂实习等多个环节,而企业又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安排,因此学生进厂后被“牵”着走或处于等通知状态;从实习培训效果来看,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各不一样,培训前期,校企双方对参加工学交替企业实践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够,导致后期培训和企业轮岗锻炼不能分类施教,影响了实习效果;从学生思想认识方面来看,学生对工学交替的认识不够充分,仍停留在“干活拿钱”这种“雇佣”关系的认识上,没有将自身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

3 工学交替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推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通过企业实践,让学生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素质过硬、专业技能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化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5],并使学生具备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需要参与其中的三方主体(学生、学校和企业)都有统一的认识,凝心聚力[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只有找准校企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并促成共赢,才有可能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根据校企业双方的实际情况,为工学交替提供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关联度高、针对性强的实习岗位;只有不断改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科学规划、分阶段实施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才能有效构建知识层次递进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和技能层次递进的企业实践教学体系;参与企业实践的学生,只有转变认识,充分意识到岗位实习的双重身份(既是学员,又是员工),才能增强责任意识,遵守劳动纪律,将掌握知识和培养技能视为第一要务。

猜你喜欢
工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盐工学人
——宋辉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库建设初探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论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工学交替实践之模式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
现代化医院统计工作的要求